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位面游轮-第4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百万遍是什么概念。

    之前说过诵读完整的《黄庭经》一次要用一个时辰的时间,也就是两个小时,不要问为什么,这是不受控制的,只要陈堪捧着《黄庭经》诵读就一定会进入这样的状态,除非陈堪主动退出,否则无一例外。

    如果一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诵读,七百万遍大概需要用五十八万天,也就是一千五百年左右才能读完,这就是七百万遍的概念。

    陈堪这个领读者的境界不一样了,他们这些跟读者的感悟自然也就不同,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陈堪却不能直说。

    还有一点变化就是声音没有再像之前那么洪亮了,要是不跟着读,只是在外围听着,几乎是没有什么感觉,不会在“扰民”了。

    晨读完之后陈堪还是去食堂吃饭,虽然之前说过这会让陈堪恶心,但是毕竟还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能表现得太过于特立独行,该吃饭就吃吧。

    至于是怎么“吃”的,这个说起来也很简单,首先是封闭味觉,随意将食物咽下去,在食物进入胃部的时候就将食物彻底消化,然后将排出体外,很轻松,毫不费劲。

    早上陈堪有课,前面两节课,中师大的课程都是一次上两节,一节课四十五分钟的时间,今天陈堪的课程是三年级的史学史,这算是历史系专业课中最难上的一门了,系里面的几个老师都上过,但是效果都不好,陈堪去年来了之后,就将这个重担交给陈堪。

    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所以今年陈堪继续。

    这门课其实每一个学科都有,比如文学系的文学史、数学系的数学史、哲学系的哲学史……

    每一门课程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历史学自然也不例外,历史本身就很复杂了,难以搞懂,现在史学史可是有两坨“史”,更难搞了。

    这门课也被评选为所谓的“精品课程”,后面有摄像机在录制,而且这次还有两个老师在听课,一个是学校的教授,另一个是历史系的教师刘福老师。

    之前说过,中师大已经在推行“教授治校”的政策,学校的教授会突击去听学校任何老师的课程,然后对这个老师所上的课程做出评价,针对这份评价学校会考虑是否还继续聘用这个老师。

    所以这个教授来听课并不是特地来的,是这个教授随便找个教室听的,不是针对陈堪。

    至于刘福老师,本来也没他什么事情的,之前说过陈堪上课太过于放飞自我了,系里面也是没办法,只能找个老师在后面坐镇,让陈堪稍微克制一下,当然也是走形式而已。

    今天刘福老师正好在,然后他就过来听课。

    事实证明,不管后面有没有摄像机,有没有教授,有没有老教师,陈堪的教学方式依旧是不变的,还是继续放飞自我。

    说大学是相对自由的这一点没错,那个教授并未因为陈堪放飞自我的教育方式而教育陈堪,相反上完课之后,他还特地对陈堪表达了一下敬佩,这是一个生物学的教授,因为陈堪的课,对历史学有了浓厚的兴趣。

    “不愧是我们系最受欢迎的老师,陈老师,你的历史学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了。”刘福老师笑着对陈堪说道:“要是你生长在民国,此刻你已经能成大师了。”

    “刘老师过奖了,我就是上好课而已。”

    “这可不是过奖,听了你的课,可以看得出来你不仅对历史学,对于其他学科也涉猎很广,而且学问已经融会贯通,放在在民国时期,绝对能称得上大师!”

    在民国时期,因为制度的原因,很多大师都是年纪轻轻的,比如那个敢和毛爷爷怼的陈寅恪,二十岁左右就名传天下,成为国学大师,否则他也没有资本和毛爷爷怼。

    但是现在,文科根本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学海无涯,我还需努力呢!”陈堪微微一笑说道。

    这绝对不是谦虚,是实话,陈堪即使活了五千年,依旧很清楚,其实自己不懂的还很多,还要好好的学习。

    刘福老师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本来陈堪打算直接回公寓了,但是经过系办公室门口的时候,却被王远主任给叫住了。

    “主任,有事?”

    这个场景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了,不过既然主任开口了,陈堪拐了个弯走进办公室。

    “你看看这个。”王远主任递给陈堪一张纸,是一个通知。

    “主任,你这不会是要我开选修课吧!”陈堪一愣问道。

    这是一张关于开选修课的通知,倒也没有指名道姓让谁开,但是他给自己看,这个很明显是要自己开课的意思。

    所谓的选修课就是可以选择的课程,所有的学生都要选,不过选择哪一门由学生自己决定,这种课程在理论上是没有什么限制的,只要不挂科学分够,就能毕业。

    “是的,陈老师,我觉得以你现在的科研水平,完全可以开课了!”王远主任笑着说道。

    “主任,你这是开玩笑的吧,我才教学一年,完全就是个教学新手,这个机会还是让给其他的老师吧。”陈堪道。

    “这其他老师该开课的都开课了,剩下的……”说到这主任耸耸肩,意思很明显,剩下的都是老油条了,不想上课。

    “我知道你科研任务重,时间紧,要不你看这样行不行,你就开一门选修课,上点自己熟悉的,其他杂事可以放一放。”

    “……那我回去考虑一下,过几天在回复主任。”主任的这个筹码陈堪有点心动了。

    “那也行,你好好考虑考虑。”王远主任点点头说道。

 第八三四章 当局者

    大学的课程总的来说可以分成“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必修课又叫做专业必修课,从名字上面来看就知道这是本专业必须学习的课程,比如历史学中的中国史、世界史、史学史、经济史……这些都是必修的,如果考试不及格就一定无法毕业,这是没得说的。

    选修课的大概特征就是即使挂掉,在理论上是可以用其他方式来进行弥补的,当然,理论上嘛。

    选修课可以大概分成两种,分别是“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

    前者是面对本专业学生的,比如历史学的美国史、日本史、东南亚史、欧洲史……这些就是专业选修课,学生理论上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

    公共选修课,也可以细分成两种,一种是名义上的,比如大学英语、大学体育、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些虽然叫做选修课,但是你敢考不及格试试看,而且这几门课程中除了体育之外,博士生也逃不了,这是中国博士教育最让人诟病的一点,都博士了,还上政治课,简直是浪费时间。

    另一种就是这次王远主任要陈堪开的课,这是全校性质的选修课,中师大的上课时间集中在晚上,一次三节课,面向所有的学生,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这种选修课就真的可以挂掉了,反正只要最后修够了七个学分就行。

    不要以为七个学分很简单,半个学期的课就一个学分而已,中师大规定一个学生一学期最多只能修三个学分的课,也就是七个学分,至少要三个学期才能修完。

    因为这些选修课程是面对全学校数万名学生的,所以很多人会出现选不到课的情况,所以虽然是叫做“选修课”,但是学生不一定能选到自己喜欢。

    其实在中国大学,要区分“必修课”和“选修课”很简单,只要看期末考试就行了,必修课要进行正规的期末考试,最后有一个具体的分数,但是选修课不用,只有一个等级,没有具体的分数。

    中师大规定,每一个院系都要开这种全校性质的选修课,具体一个院系开多少门课是按照不同院系老师数量来决定的。

    从这种选修课的科任老师上,也能明显的分辨出一个学校的实力,比如北大、清华这种顶尖名校,如果不是教授级别的,是无法开这种全校性质的选修课的,但是中师大,陈堪这种新手都能开课,其中的差距……

    虽然陈堪的科研、教学能力也不差,但是这是一种概率的问题,老教授、老教师的学术水准普遍高于新教师,一些名校对于选修课的重视甚至不输给专业课,因为这是学生扩展知识面的机会。

    为了让陈堪开这门选修课,王远主任也是下了本钱了,让陈堪可以不用处理一些杂事,比如之后不用在当班主任啊,不用管教学评价等一些杂事。

    权衡了一下之后,陈堪最终同意了,这些杂事看起来不多,但是很零散,占用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陈堪不喜欢,以其有这个时间搞这些事情,陈堪还不如上课,至少可以教书育人。

    最后陈堪开了一节名为《国史漫谈》的课程,谈一谈中国的历史,没有也没有终点,就是放飞自我的讲课,上课时间为十二周,一周上一天,一天三节课,共三十六节课,两个学分。

    当然,课程陈堪是报上去了,还需要学校的审批,审批要是能通过的话,下学期全校同学就多了一门选修课可以选择了。

    2016年的春节在2月份,不过大学依旧是元旦结束之后就进行本学期的期末考试,因为大学很多学生都是来自外地的,学校担心学生回家会和世界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春运”撞在一起,那是会出事情的,所以大学寒假放假的时间一般都比较早。

    12月,开始进入大学所特有的期末考试复习季,这个时候,大部分的学生都化身为学霸,每天早早地就到图书馆去抢占位置,即使再不喜欢的上课学生都聚精会神听讲,希望能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最好能问点“非重点”。

    “要是学生全年都能保持现在这个认真劲,那我们学校的成绩肯定还能更上一层楼。”

    “要是真的像学姐说的那样,那就更完蛋了,只能教出一些专门为了考试的学生了,这样的情况还是不要有的好啊!”

    “也是,不过这也没有办法,现在考试是最好的检测方式了,也不能不考试啊。”翁秀频感慨道。

    陈堪闻言笑道:“师姐,小家伙过两年就要上小学了吧,怎么打算?让他接受应试教育的摧残吗?”

    “那能怎么办,只能接受摧残咯,我们也是这样被摧残过来的!”翁秀频耸耸肩说道。

    现在是下课休息空隙,陈堪、翁秀频等几个老师在办公室闲聊,无意中就聊起了期末考的事情,最终引到教育上。

    “其实现在一些学校的教育也还不错,你家水老师还是金陵大学的教授,不是可以安排道金陵大学的附属小学去读书吗?”陈梅老师说道。

    “是啊,现在暂时就先这样咯,不过我看那些小学生一个个大书包的,真的是很辛苦,还有各种辅导班。”

    “师姐,你不会开始让小家伙去上辅导班了吧?”陈堪问道。

    翁秀频耸耸肩,没说话,这意思很明显,是啊,在平时讨论的时候,是各种说为孩子减负,但是真正你当家长的时候,那怎么说和怎么做那完全是两码事了。

    说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但是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就是当局者了,看着自己孩子的同学各种辅导班去上课,能坐看自己的孩子落后于其他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