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位面游轮-第5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好,现在你可以出去了,在没有获得门票之前,你只有在完成一个位面的任务之后,才能进入这里,明白了吗?”中年人说道。

    “嗯,我明白了!”陈堪点点头,他本来以为这里是可以随意进出的,没想到和交易区一样,有限定,而且次数比交易区还要少。

    中年人一挥手,陈堪就消失在原地,下一刻出现在门口,不过这次是背对着练功区的大门,面朝着老人家。

    如此突兀的以此转换空间,陈堪依旧是没有一点不适的感觉,不得不感慨游轮还真是一个神奇的存在。

    “老人家,练功区的进入门票怎么样才能得到呢?”陈堪问道,然后什么答案都没有。

    老人家这个样子,让人又无可奈何。

    随后陈堪进入了交易区,胖老板显然是知道陈堪现在的准土豪,对于陈堪的出现很热情,还给陈堪介绍了几种“新产品”。

    陈堪对于自己的钱袋子还是捂得很紧的,丝毫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就是将物品全部看一遍,然后就离开了,真的要买,也是下次上船的时候,不是现在。

 第一千零四章 有何不同?

    “陈老师,今天你不是没有课吗?竟然能在这个点看到你。”陈堪刚出公寓的大门,就遇到了对门的一个老师,李磊,化学系的一个老师,博士,虽然还不到三十五岁,但是头发已经白了一大半,都是因为做实验而导致的。

    不过他的这些付出却是值得的,他前后在《自然》期刊上刊登过一篇专业的论文。

    《自然》是世界性的最顶尖学术期刊,不要说中海师大这种二流的学校,就是是北大清华这种国内顶尖高校的老师,也以能登上这份期刊为荣。

    李磊仅仅就靠着这一篇论文,他成为中师大甚至是本省最年轻的正教授,享受省级的学术津贴,获得“长江学者”的称号。

    他也是一个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学者,在这点上和陈堪是极为相似,要是陈堪没有遇到游轮,估计会以他为目标吧。

    因为有共同的志向,加上就住在对门,所以两人的关系还算是很不错。

    “这不是被抓差了嘛,成消防员了,要到经济系那边去救火咯!”陈堪颇为无奈地说道。

    “经济史?”

    “是啊,你这是要去做实验?”

    “嗯。”

    经济系和化学系虽然不再同一栋楼,但是方向是一样的,两人自然结伴而行,虽然所处的领域不一样,但是学问做到顶尖,都是互通的,两人时常交流一些想法。

    就像当年老毛用哲学预测出物理学的基本粒子是可分的,二十年后被证明这是对的,也就是现在的“夸克”,本来夸克是要被称为“毛粒子”的,可惜那时国内正在纠正十年的问题,没有进行回应,加上西方的恐惧,最后就无疾而终了。

    ……

    这一学期,陈堪最终还是接下了经济系的“中国经济史”这门课,当然之前陈堪提出的要求经济系也都同意了,这并不是陈堪有多牛,而是因为经济系已经没得选了。

    要是不接受陈堪的要求,那么经济系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有两个,第一种是找一个有上这门课资格的新老师,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为了一门课找一个新老师,除非经济系的领导脑袋被门夹了。

    第二种就是找其他能接手这门课的老师,可惜,真的是找不到,因为开放了二胎的原因,导致经济系的老师“损失”惨重,实在找不到有时间的,而历史系中能上经济史而且有时间的有且只有陈堪一个。

    经济系要是不答应陈堪的条件,那么这门课就无人能上了,这就是一个严重的教学事故,对学生其实没啥太大关系的,但是相关的领导就受不了了,所以只能是接受陈堪的要求。

    至于会不会因此和他们搞不好关系,陈堪才不在意呢,反正不是一个系统的,就算是,又能怎样!

    陈堪调用了最大的教室,一次性上四个班,超过两百学生,这绝对是妥妥的大课,说实话,在现实世界,陈堪还从来没有面对那么多人进行授课,这也算陈堪的第一次了。

    从问题入手,从来就是陈堪上课的办法。

    “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也就是《国富论》在英国出版,这本书令整个欧洲和美洲为之疯狂,由此,经济学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出现,而亚当·斯密也因此被世人尊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名垂千史。”

    “各位同学作为经济系的学生,应该很清楚这一本书和这一本书对世界的影响。”

    《国富论》在英国历史上的地位在怎么高估也不为过,这本书为当时整个英国指明了前进方向,如果说瓦特的蒸汽机为英国开启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那么《国富论》就是为日不落帝国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那个时代,英国在欧洲的地位是很尴尬的,虽然很有钱,但是完全没有什么地位。

    主要是这个国家太不像样子了,国王没有国王的样子,贵族没有贵族的样子,百姓没有百姓的样子,“乱七八糟”这四个字可以形容那时英国的一切,不要说其他国家了,连英国人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那个时候的人认为法国才有真正的大国,一切都是井然有序的,这才是一个大国该有的样子,欧洲国家都向着法国看齐,也包括英国。

    整个英国的民众,不管是统治者还是精英阶层,亦或者寻常百姓,对于自己国家现在到底怎么了?以后该怎么发展?这两个大问题,完全没有头绪,在历史的河流中挣扎,不知游向何方。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在这个情况下,孕育而生,这本书解释了英国人心中的这两大难题,它告诉所有人,英国是为什么会发展成今天这样,之后要怎么接着往下发展。

    这,一点都没有夸大这本书的价值,随便举个例子。

    为什么日后英国会成为“日不落帝国”,和这本书中的经济理念就有直接的关系,最基本的就是英国对于殖民地的态度变了,不像是之前西班牙、葡萄牙或者荷兰那样要占有一个国家了。

    英国开始以经济手段为主控制这些殖民地,所以一个小小的岛屿,英国却能控制全世界。

    甚至美国能诞生也要感谢《国富论》,现在史学界公认,美国之所以能取得独立,最直接的原因不是什么人民的强烈抵抗、法国的帮助等,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英国自己放手了。

    而放手的真正原因就是《国富论》之中的理论告诉英国人,美国独立才是真正对英国最有利的,一个独立的美国可以为英国提供更多的利润。

    这点在当时确实是没错的,当然如果你要硬说现在美国成为老大,英国人是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个也没啥好说的,世界上啥理论能预测百年之后的事情呢。

    所以现在国内的经济学界都是等待着那一本属于中国的《国富论》,因为现在中国的发展,就是一个世界难题,没有人能看懂,中国究竟是怎么持续如此多年高速发展的?

    所以在行内有一句话,叫做:谁能破解中国经济的发展之谜,谁就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陈堪的目光扫视整个教室,问道:

    “那么现在一个问题就出现了,经济学虽然是因为亚当·斯密开创的,但是研究经济这种行为并非是亚当·斯密之后才有的,很多古人也在研究如何发展经济,那么一个问题产生了,前任研究经济和经济学家研究经济,究竟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第一千零五章 最要的事

    研究如何搞好国家经济,这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古今中外,无数的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比如战国时期的孟子同志,他到处游说君王,推广自己的学说,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说明用儒家的思想是可以让的国家变得富强,留下了一句很经典的“王何必曰利”,让国家变得强大,其实这就是一个经济问题。

    所以不管在上面时候,对于经济的研究,都没有停止过,那么在经济学出现之前和之后,对于对于经济的研究,最大的不同点究竟在哪里呢?

    老规矩,这个问题陈堪并没有直接给予回答,吊人胃口的是事情陈堪还是很喜欢做的,陈堪以此为导入,开始了一门全新的课程——中国经济史。

    ……

    “陈老师,你的课反响还是很不错的啊。”

    “主任你都这样说了,看来我没有给历史系丢脸啊,那我就放心了!”陈堪笑着说道,课间的时候,在办公室休息,几个老师在闲谈。

    “哪能啊,陈老师出马,那必须是一个顶两啊。”

    “别,主任,你不要没事就给我戴高帽,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我先说啊,我是拒绝。”陈堪直接说道。

    经过近两年的相处,陈堪对这个系主任的很多套路都熟悉了,如此吹捧自己,意味着之后肯定有事情要来找自己,而且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这种套路,他已经用过很多遍了,第一次使用是在陈堪刚到学校的任教的那一学期,他要自己去参加校运会,上一次用这个套路是要陈堪开公开课和给经济系上课,总而言之,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哈哈哈。”旁边几个老师闻言哈哈一笑。

    显然他们对于主任的这种套路也很熟悉了,他并不是只是对陈堪的时候是这样的,对其他老师也都是这样的,先赞美一下,然后再给予“重任”。

    “这对你可是好事情。”王主任露出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说道,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个习惯,但是既然都已经是习惯了,那就意味着很难改,他每次总是下意识的这样做。

    “别,现在对我来说唯一的好事情,就是给我放假。”陈堪说道。

    “那给你加工资怎么样?”

    “加工资,不需要。”陈堪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陈堪现在已经不是刚刚来报道的那一会,那会真的是穷啊,那是陈堪有生以来第一次感觉到缺钱了,不过可能也是唯一一次了,因为现在这种身外之物已经不被陈堪看在眼中,这玩意如果有需要,陈堪要多少有多少。

    而且,在这里,涨工资,那就意味着陈堪要多干活,所以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

    “对了,我想起来了,之前还有几个学生说要问我问题来着,我就先走了啊!”说着陈堪一溜烟没影了。

    “……”

    “主任,你这是打算给陈老师什么活计啊?”

    “这不是四月份有一个中海市的文化节,需要我们历史系的几个老师去坐场,还需要提供几篇论文,陈老师出身名门,领导希望他能参加。”王远主任解释道。

    “这种事情,陈老师显然是不可能参加的。”

    “是啊。”其他几个老师都点点头。

    陈堪刚来学校任教的时候,系里面的一些“重要”的会议,他还会参加一下,过了没多久,他就不再参加了,因为根本没有什么会议是重要的,所有的会议都是在听废话,所以现在基本上所有会议都看不到他的身影。

    系里面的某些老师对此是有意见的,尤其是行政那一派别的老师,意见相当大,认为陈堪没有组织纪律性,当初就因为成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