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午时,猿神便回,雾气重新遮盖,在白云洞之中一座白玉香炉座,香炉中有烟雾升起,就是袁公归来。
蛋子和尚两年多前受到一个老者指点,知晓了其中的秘密,但是第一次他还未入洞,袁公就已经返回,他只能退下,此后,他就在这山脚下住下了,等待下一次机会。
去年,他第二次入洞,这次虽然看见天书文字,但因为文字都是刻在石壁之上,拿不下来,又没带笔墨纸砚,加上袁公归来,他也只能又退出来。
出来后,蛋子和尚想起两次进入白云洞却没有得到天书秘法,不禁悲从心起,放声痛哭,此时那个老者又出现了,其实这个老者就是袁公。
老者告诉他,这天书不用笔临,不用墨刷,只用洁白净纸,到那白玉香炉前,诚心祷告,发个誓愿替天行道,不为非作歹,祈祷过后,将素纸向石壁有字处摹去,若是有缘的,就摹得字来,若是无缘,就一个字也没有。
今天正好是五月五号,他要再去白云洞,只希望能有所收获。
此刻,陈堪百里之外的一处群山之中,找了一个洞穴,布下阵法,通过科技天魔观看着蛋子和尚的一举一动,现在究竟能不能成,其实就看这科技天魔给不给力了。
蛋子和尚走出没多远,还没有到那半山腰,只见云暗山头,突然之间大雨瓢泼,见此场景,蛋子和尚心中却是悲苦,暗叹道:“怎么这么晦气,这雨早不下,晚不下,偏是今日下。”
这云梦山本就崎岖难行,蛋子和尚并未修道修佛,除了身体健壮异一些与常人无异,在这种情况下,他也无法前行,何况还背着一卷白纸呢。
无奈之下,蛋子和尚只能是磕头祷告道:“和尚今日合该有缘得见天书之面,望求敛云收雨,速见太阳……”
却不曾想,这一番祷告之后,雨立马就停了,蛋子和尚见状自然是喜不自胜,只道是天意如此,继续前行。
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来了,对于路径也算是熟悉,虽然山地湿滑,但是寻着小径,约走了十里,终于见到一座石桥,石桥的对面,就是云梦山白云洞了。
石桥跨在阔涧之上,足有三丈多长,只一尺多宽,桥下波涛汹涌,乱石纵横,如刀枪摆列,蛋子和尚举目一看,顿时大吃一惊。
这桥只不过是一条青石,虽然窄了一些,可他也不怕,小心些总能过去,可如今下了一场大雨,其滑如油,以他一常人,站稳都成问题,何谈前行!
这石桥之后便是那白云仙洞,进去其中便能得九天秘法,习得无上神通,可是此时石桥湿滑难行,不能站得稳,他又不是飞鸟,如何过得去呢。
蛋子和尚心中难免有些诧异,这山中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都有浓雾笼罩,按说这座石桥也应该是常年湿滑,但是之前两次来并未如此,要不是这次一场大雨他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显然这是因为平时的雾气是由法宝雾幙发出的,非同寻常,一般的雾,都是由地气上升形成的,科学一点叫做“蒸汽”,所以沾衣则湿,触石则润,但这白云洞的雾,是从法宝中喷出,只是干雾,如同蜃楼海市一般,望之有形,就之无迹,所以全无湿气,现在却是雨后难行。
这一切自然被陈堪利用科技天魔看在眼中,陈堪也不替蛋子和尚担心,因为这蛋子和尚必定能入得白云仙洞,得那无上天书。
果不其然,不一会儿时间,蛋子和尚便有了计策,只见他将手中齐眉棍放下,把棉纸包袱紧紧缚在背上,倒身下去,将双手抱定石桥。
那石桥两边地下有些棱角,不比桥面光滑,两只脚可以借力,慢慢攀爬,不一会儿就过了石桥。
这蛋子和尚当然高兴,爬起身来,合着掌叫了一声:“谢天谢地!”便急急的进了白云仙洞。
白云洞中,别有一番天地:
平原坦坦,古木森森。奇花异草,四十不谢长春。珍果名蔬,终岁不栽自足,洞的最里面供着一座白玉炉,玉炉后面是个天生石屋,约有民房五六间之大,中间空空洞洞,并无铺设。
蛋子和尚来到白玉炉前,双脚跪下,磕头道:“贫僧到此第三番了,望求神灵可怜,传取道法,情愿替天行道,倘若为非作歹,天诛地灭!”
发完誓愿,蛋子和尚当即起身,绕过白玉炉,走到后面石屋之中,只见两边石壁上刻满许多文字,一共有一百零八幅,不是天书又是何物?
蛋子和尚也顾不得高兴,当即解下包袱,取出白纸,在地面铺开,依次捡起,照一号二号顺下去,先从左壁开始,将手拿着纸放好,从前往后,凡是有字的地方,依次按了一遍过,共十二张。
每张记好顺序,然后又转向右边,向之前一般,依次按摹……
在蛋子和尚临摹的时候,陈堪通过科技天魔,也将这石屋之中的一百零八张刻图看得是一清二楚,利用自己超强的记忆力,迅速地记录这些刻图上面的符号,也不管认不认得,将这些全部记下,日后在慢慢研习。
至于陈堪究竟能不能看懂,这点陈堪丝毫不担心,因为之前陈堪在风云位面之后,兑换了一张“言语转换”的卷轴,可以将各种陈堪不认识的文字全部转化成认识的文字,当初只是为了以防万一,没想到今天却用上了。
第一零一四章 知足
按照石屋之中的顺序,蛋子和尚从下往上,临摹到第七十二张的时候,忽然一阵香烟升起,是那白玉香炉冒烟了,这就意味着袁公要归来了。
虽然后面还有三分之一的石壁,但来不及临摹了,蛋子和尚忙将摹过的七十二张纸胡乱的卷起来,用包袱裹着,抱在怀中,剩下的白纸都不要了,急忙走出石屋。
此时白玉炉内烟气大发,蛋子和尚慌忙跑出洞,将包袱照前缚在背上,仍用手脚之力,爬过那三丈长的石桥,快步离去……
“这背后果然有猫腻啊!”
陈堪通过科技天魔,将这一切全部看在眼中,正好临摹到第七十二张,白玉香炉就开始冒烟,这也实在是太巧了,蛋子和尚所临摹的正好是七十二地煞小变法。
蛋子和尚以为自己临摹了三分之二,也算是很大的收获了,实则不然,剩下的三十六张刻画记录着三十六天罡大变法,这才是真正的大神通,而前面的七十二张刻画只是七十二小变法,只是小道而已。
陈堪也通过科技天魔注意着周边的情况,但是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如果袁公真的是在暗处观察的话,那也变现的说明这袁公的实力远在陈堪之上。
本来陈堪是打算在蛋子和尚回来的路上,收回科技天魔,这回收科技天魔虽然没有要求陈堪一定要触碰到目标人物,但是也不能相距太远,经过这次的使用,陈堪切身地体会到科技天魔的厉害,所以想要收回来,说不定日后还有大用。
不过现在,陈堪不敢按照原计划收回科技天魔,要是袁公真的就在暗处观察蛋子和尚,陈堪出手就难免会被发现,所以还是在等等。
虽然没有真正见过袁公,不知道他实力如何,但是想想这个位面还有天庭的存在,天地元气也远胜过上一个位面,还是小心为妙。
反正以科技天魔的特性,只要袁公不去搜蛋子和尚的识海,任由他本事再大也不可能发现科技天魔,游轮虽然比较坑,但是游轮出品的,陈堪还是比较信任的。
话说蛋子和尚一路狂奔,但凡走路,都是去时觉迟,来时觉快,没过一会蛋子和尚就回到了自己的草棚,没等缓过来,连忙摊开包裹之中的白纸看了起来。
只见这七十二张白纸上面没有一点墨迹,每一张都是洁白如新。
“哇哇哇……”
回想自己三番两次,几经波折,险些误了性命,才进入那白云仙洞,可是结果全都白忙活了,不禁悲从中来,嚎啕大哭了起来。
前两次虽然最终也没有得到天书,但是毕竟还未进入洞中,没有得到天书,顶多算是一个不了之局,可是这次却是彻底绝望了。
想到这里,蛋子和尚将手中的白纸一撇,散落一地,更是悲伤,一时间泪如泉涌。
哭了一场,直径离开棚子,要去外面找一地方寻个自尽,没行多远就看到了一个白发老者,正是之前遇到的那个老者。
“长老求道辛苦!”那老者迎面走来说道。
蛋子和尚却是满面羞愧,答道:“不好向长者告诉,命里无缘,一束纸白去白来,全没半字在上,似此薄命不如死休。”说罢,泪下如雨。
老者自然就是袁公,笑了笑说道:“长老且莫悲伤,有缘无缘也未可定,这天书既不能由笔临摹,字迹从何而来?”
蛋子和尚闻言一惊,急忙问道:“去年您明明吩咐不用笔墨,如今怎么这么说?”
袁公道:“莫慌,莫慌,这天书可不比凡迹,况且,明授者数阳,私窃者属阴,日光下阴气伏藏,自然不见,此阴阳相克之理也,要辩得有缘无缘,须于戌、亥、子三个时辰,择个月圆之夜,在广阔无人之处,将纸向月照之。隐隐有绿字现出,这便是机缘到了,若是没有,便是无缘了。”
“初旬月光未足,只待十一至十五这五日内,月渐盈满,如法照之,若见字迹,便将笔墨依样描出。”
之后,蛋子和尚按照袁公的指引,果然在月光下看到了如同铜钱一般大小的绿色字样,虽然蛋子和尚不识得这些字,但是照样誊抄了下来。
誊抄完毕之后,袁公托梦告诉他,这天书是用雷文云篆所写,想要看懂这些文字,就必须要寻找“圣姑”。
不过袁公并未告知蛋子和尚圣姑所在,醒来之后,蛋子和尚干脆就引火烧了草棚,几根柱子最终一齐倒向了西北方向……
话分两头,却说陈堪在蛋子和尚离开草棚之后,就在路上等着他,待他经过之时,从他的身上取回科技天魔。
如果是在动画片《天书奇谭》中,蛋生很快就学会了法术,可是在这里,他还差得远呢,王则造反尚且还有二十年的时间,所以陈堪取回科技天魔很顺利,蛋子和尚对此一无所知。
虽然已经取得了《如意册》,但是陈堪并未打算就此离去,毕竟这个位面的天地元气异常浓郁,远胜过蜀山位面,虽然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但是也不能错过,陈堪找到了一处相对隐秘的地方,开始学习《如意册》中的天罡地煞一百零八法。
这《如意册》之中记载的一百零八种法术,和之前陈堪预想的那天罡地煞之法差距颇大。
这种情况,虽然早在预料之中,但是心中也难免有些失望,不过陈堪很快就调节过来了,这本来就是白得之物,做人要知足,更何况这《如意册》的法术也十分的高明,足够陈堪钻研很长一段时间了。
这《如意册》中的一百零八种法术囊括了天文地理,阴阳五行,世间万事至理,特别是天罡三十六大变法,更是玄妙无比,偷天换日、追魂摄魄不在话下。
当然,这天罡三十六大变法很多陈堪现在也使不出来,因为这些法术还需要自身的修行,要是自身修为不足,单靠掐指念咒是万万使不出的,还会有反噬之害。
第一零一五章 初试如意册
“这地煞七十二小变法,用起来,倒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