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见,那就是还见到咯,可否请小哥和我详细说道说道。”陈堪问道,说着陈堪邀请店小二坐下。
“当然可以,原来这附近有个朱举人,他要是来这里喝茶的时候,也是如此客气,可惜朱老爷一年前病逝了。”店小二如实说道,好像每个世界、每个地方的店小二都很善谈,他也没有客气,坐在陈堪旁边和陈堪聊了起来。
“朱举人?”
“是啊,客官您一看就是个外地人,这个朱老爷,在这十里八乡,可是一个有名的大善人啊,朱老爷名尔旦,曾经是科考第一名,举人。”店小二竖起大拇指说道。
虽然这个位面还没有市农工商这样明显的等级排列,但是对于读书人,特别是这种考上科举的读书人,人们还是很敬佩的,更何况这个读书人还是个善人。
“朱尔旦,难道是他。”陈堪心中暗道。
朱尔旦这个名字陈堪倒也并不陌生,在《聊斋志异》之中有一篇名为《陆判》的故事,其中的主人公就叫做朱尔旦。
“那这位朱老爷既然是举人,那怎么没有去做官呢?”陈堪问道。
店小二闻言叹了口气,解释道:“谁说不是呢,听说在三十几年前,朱老爷因京都赴考的时候,为文采太好,被歹人陷害,说朱老爷犯了考场规矩,被黩名了,这些该死的贪官,朱老爷这样的善人,要是当官了,那才是大大的好事。”
打开话匣子的店小二又给陈堪详细地说了他所知道的故事,故事的主体就是当年一个大臣的公子和朱尔旦同科考试,因为朱尔旦的文采太好,威胁到这个公子,所以大臣就联合官员陷害朱尔旦。
当然这其中还有各种的惊心动魄,比如这个大臣如何如何阴险,那个官二代是如何不堪,以及朱尔旦是如何不畏强权,还包括一些传奇色彩在其中,什么文曲星、武曲星、鬼怪之类的,说的一点不比评书差。
陈堪也就当做是听一个故事,消遣一下。
“那还真是可惜了。”陈堪应喝了一句。
“可不是嘛。”
“小二哥之前说这位朱老爷是文曲星下凡,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陈堪问道。
“听说,这朱老爷本来学得也不好,但是后来突然就开窍了,从那之后朱老爷就文思大进,文章也能过目不忘,当年就考得了科举第一名。”
“这朱老爷如此不不凡,想来这朱夫人也并非凡人吧。”陈堪问道。
果然,如陈堪所料那般,虽然店小二说得天花乱坠,但是大体经过与《陆判》之中的故事是一样的,这就说明,这个朱尔旦确实就是《陆判》之中的那个主角了。
《陆判》讲述的是一个名为朱尔旦的书生,因为和朋友打赌,到十王殿之中将一个绿色脸膛,红色胡须,相貌狰狞凶恶的判官塑像背回家,还邀请这个塑像喝酒了。
第二天晚上,这个判官也就是陆判,真的就来找朱尔旦喝酒了,朱尔旦也是个大心脏,两人竟然成为了朋友,之后陆判看到朱尔旦的文章写得很不好,于是就到地府之中,找了一颗慧心给朱尔旦换上,朱尔旦就此开窍。
后来在一次醉酒之后,朱尔旦自己还有一个遗憾,想要给他的老婆换个面貌,陆判真的就给他老婆换个一个头。
而这个头的主人是一个刚刚被迫害致死的大户人家吴侍御的女儿,虽然因此整出一些事情来,但是后来吴侍御收朱夫人为义女,和朱尔旦结成了翁婿。
而陈堪真正在意的就是在整个故事中,虽然出现次数不多,但是改变了朱尔旦人生的陆判,按照故事之中的描写,陆判是地府的判官,陈堪对此很感兴趣,地府啊,这可是久闻其名,要是有机会,陈堪很想去看看,顺便了解一下枉死城的事情。
而且按照故事之后的描述,这个朱尔旦死后,在阴间当了官,还能返回阳间,教导他的儿子读书,一直等到十几年后,朱尔旦升官才没有再回来,后来在他儿子高中之后,父子两还见过一面,留下了一把可以富贵的佩刀。
也就是说,现在朱尔旦经常会出现在自己的家中辅导自己的孩子读书,说不定陈堪可以尾随,搞不好就能搞清楚到底地府在哪里,同时也了解一下这个位面的一些更为具体的情况。
不过陈堪并未就此离去,反正朱尔旦还要指导他儿子很长一段时间呢,陈堪继续听这个店小二说了一些附近的灵异故事。
“你个臭道士,不要挡路,滚一边去。”正当聊着的时候,突然听见茶肆外面传来怒骂声。
第一零四二章 道士种梨
ps:临时出了点事,有些小意外,更新晚了些,抱歉。
“你这个臭道士,不要挡路,快点给我走开。”
马路中央,一个农夫打扮的中年人拉着一车梨,怒骂挡在他面前的一个道士,这个道士,戴着破道士帽,穿着破烂道袍,不过脸和手倒是干净,他正伸手像这个农夫讨要个梨,而这个农夫明显不愿意给他,正在呵斥他。
道士说道:“你这一车梨有好几百个,贫道只讨你一个,对你来说没多大损失,为什么还要发这么大的脾气呢?”
“不给,就是不给,这个梨是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是要卖钱的,凭什么给你白吃啊,赶紧走开,不要挡路,你个臭道士。”
说着农夫伸手想要将道士推开,可是这个道士看起来很瘦小,但是这个农夫就是无法将他给赶走,道士就像一块狗皮膏药一样黏着他,农夫很生气。
不过这也难怪,在这个时代,在城里摆摊是有时间限制的,而且一看他就是城外进来的,要是晚上太晚了,城门关了,就回不了家了,所以农夫自然不想和这个道士浪费时间。
“唉……阿富也真是的,随便给那个道士一颗坏一点的梨不就好了嘛。”店小二看到这一幕感慨道。
“哦,小二哥,你还认识这个人?”陈堪问道,这一幕让陈堪想起了一个很经典的聊斋故事。
“是啊,其实我们茶肆的这些茶饼就是他家做的。”店小二看着桌上的茶饼说道。
“哦,这味道还真是不错。”陈堪如实说道。
“是啊,这附近做茶饼的,就属他家最好了,阿富其实什么都好,就是做人比较计较。”店小二说道:“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他家除了他和他婆子之外还有五个人要照顾,他也是挺不容易。”
“五个人?”
店小二点点头说道:“是啊,他的双亲还有他婆子的双亲,加上还有一个儿子,可不就是五个人咯。”
听了店小二的描述,陈堪大概知道,这个阿富的家庭,堪称是典型的一个现代中国80后家庭情况。
阿富自己是独生子,双亲健在,他老婆那边双亲也都还健在,虽然他老婆不是独生女,但是实际情况也差不多,因为她的两个哥哥都失踪了,在七年前两兄弟上山砍柴就一起失踪了,这种情况在这个位面确实不少,在山上被妖鬼叼走那也没地找去。
也就是说阿富这夫妻两要抚养四个老人,问题是这四个老人,还都患病,基本失去了劳动力了,他们两也还节制,就要了一个孩子,阿富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做穷苦人,所以夫妻两就过的紧凑一点,让孩子读书,这读书可是要钱财的,也是一笔开支。
典型的上有老下有小,老不能做,小要读书,两人要养活五个人,真是不容易。
陈堪暗中掐算,大概的情况和店小二所说的情况差不多,唯一比较不好的就是阿富比较吝啬,贪图小便宜,和邻里的关系都不是很好。
路上,两人还在争执。
“小五子。”这个时候茶肆的掌柜对着店小二喊了一声,店小二点点头,然后起身走了出去,这个掌柜也是个好心人,不想阿富被道士纠缠,耽误太多时间。
店小二走上前,自己掏钱给道士买了一个梨,本来以为两人的争端就此告一段落了,没想到道士竟然叫住了店小二。
“这位小哥,多谢你的梨,出家人也不知道吝惜东西,我有好梨,请大家品尝。”道士说道。
店小二一听,也是怒了,问道:“你这道士,既然自己有梨,那为何不吃自己的?”
“小哥有所不知,我自己的梨,他需要种子。”说着,道士捧着梨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一个梨很快就被他吃得干干净净,将核放在手中。
“不知道哪位好心人愿意借道士一把铲子呢?”道士抬头说道。
看热闹一向是人的本性,大家也都想要看看这个道士究竟是要做什么,于是真的就有人给他拿来了一把铲子,不过这是一把很大很重的铲子,这是想要看这个道士出丑呢。
道士也不以为意,接过铲子,这把大铲子在他手中如同鸿毛一般,好像一点都不重,很轻松地在地上挖出了一个深坑,然后将梨核放了进去,盖上土。
“这种下梨,需要热水浇灌,那位好心人愿意给点热水?”道士再次看着众人说道。
“哈哈哈……”闻言,众人哄然大笑,这用热水浇灌植物,植物肯定就死了,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众人都知道,故而道人的话在他们看来就是开玩笑。
不过就是一壶热水而已,水又不用钱,店小二急忙跑进茶肆之中,提了一壶刚刚烧开的热水。
阿富因为好奇,所以也没有马上离开,也很众人一样,在看热闹。
“哗啦……”道士接过店小二递上的开水,直接浇到地上的坑中,在众人惊讶的眼神中,一颗翠绿的小树苗竟然真的就冒出土了。
小树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渐渐长大,不一会儿,就长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这确确实实就是一棵梨树,众人都被这一幕给吓呆了,道士很满意地点点头,转眼间开花、结果,又大又香的梨子挂满了枝头。
“来来来,道士请大家吃梨。”说着道士从树上摘下了一个最大的,递给店小二。
“……”店小二愣愣地接过梨,愣住了,虽然这个位面人、妖、鬼混杂一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凡人看过这种神仙一般的手段。
“来来来,吃梨吃梨,人人有份啊。”
有热闹,还有好处,本来远远看着的人也都拥了上去,在中国,其他的不多,就是人多,很快一棵树的梨,就全部都被分光了,一颗不剩。
“铛铛铛……”
梨分完之后,道士就用铁铲砍树,砍了好长时间方才砍断,而后道士把满带枝叶的梨树扛在肩上,不慌不忙地走了。
第一零四三章 陈堪,凌乱了
”
阿富突然一声惊叫,众人转头一看,这才发现原本满满的一车梨,现在竟然一个不剩了。
这个时候众人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之前吃的就是这个农夫车上的梨,根本不是那个道士用法术变出来的,本来他们还以为这是仙果呢,而那个道士是个神仙人物,恨不得多吃几个,现在看来,那个道士就是一个变戏法的而已,只不过这个障眼法比较高级而已。
不仅仅那一车梨不见了,推车的一支车把也被砍断,碴口是新砍断的,显然这也是那个道士做的好事。
“臭道士,你给我站住。”暴怒的阿富朝着之前道士离开的方向追去,梨已经都被吃光了,他就算是要取也取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