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也给白克明和武魁打了电话。
一下子让机械厂里的正副厂长都去市zhèng fǔ,张海山和白克明、武魁都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毕竟这个时候的通讯手段还不发达,不要说手机了,连座机都还没有普及,一般只有足够级别和身份的领导干部家里才装,至于后来人们所说的“大哥大”,那么是九十年代时期的产物,因此三人现在根本就没办法打听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过既然三人都去了,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一定发生了什么要紧的事情,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极可能与即将到来的调查组有关。
带着心中的疑惑,机械厂正副三个厂长的座驾一前一后地驶进了市zhèng fǔ,然后快步走向了古连成的办公室。
身为堂堂的一市之长,每天来找古连成办事的人络绎不绝,当张海山三人走进市长办公室的时候,看见办公室外面套间的沙发上坐着几个拎着公文包的人,正在那里寒暄着,排队等着古连成的接见。
古连成的办公室分为里外两个套间,外面的套间其实就是一个休息室,供前来办事的人员等待,古连成在里面的套间办公,里面套间的门口外摆着一张办公桌,一名秘书坐在那里,见张海山三人来了,起身示意他们进去。
坐在沙发上的那几个人与白克明和武魁都认识,相互间打着招呼,虽然他们没见过张海山,不过既然白克明和武魁一起出现了,那么他们不认识的那个人自然就是张海山了。
等张海山和白克明、武魁进门后,几个人相互间意味深长地对视了几眼,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聊起天来,机械厂的三个厂长齐聚机械厂,这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肯定发生了什么。
虽然那几个人的心中感到奇怪,不过他们才不会在这里议论此事,如果传到市长耳朵里的话,那就是不稳重的表现了,有时候好奇心可是会害死人的。
“来,都来看看。”办公室里,古连成面沉似水地坐在办公桌后面,见张海山三人进来了,伸手拍了一下桌面上的一个小纸箱。
张海山和白克明、武魁闻言,来到办公桌前打开小纸箱一看,只见里面是几十封信封,机械厂的制式信封。
“举报信!”不知道为什么,当看见那些信后,三人的脑海中不约而同地浮现出了这三个字。
果然,当张海山和白克明、武魁打开那些信件后,发现它们果然是举报信,而内容竟然与昨天厂里贴出的那份新建一栋楼房的公告有关。
写信的匿名者们在信里向市zhèng fǔ告状,不仅说机械厂的厂领导们以权谋私,私自加盖楼房,而且还有收受贿赂、仗势欺人等等。
白克明和武魁越看脸sè越难看,这些举报信犹如一把把的尖刀,深深地刺进了他们的心窝。
厂里的人现在还不知道调查组即将到来的事情,如果调查组来的时候这些写匿名信的人跳出来捣乱的话,那么事情将糟糕透顶。
张海山面无表情地翻看着那些信件,虽然他已经预感到了厂里建新楼房的决定会惹出事情来,但是没有想到会发生得那么快,而且写信的人会如此之多。
现在只不过才过了两天,可以想像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多机械厂的人来写匿名信,这也就是赵东升曾经提及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心理了,如果没有大家都没有,凭什么你们有了而我们没有?
换一句话来说,机械厂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尽快解决这些匿名信的问题,要不然肯定会在调查组来的时候惹出大乱子,这也就是古连成为什么要把他们三个都喊来的原因了。
“有什么想说的?”等张海山三人翻看了那些信件后,古连成伸手意识他们在沙发上坐下,面无表情地说道。
虽然古连成现在很生气,很想将白克明、武魁和张海山臭骂一通,三个厂领导竟然连这么点小事儿都解决不了,而且还激化了矛盾,简直就是废物。
不过他很清楚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将问题解决了,机械厂自建厂以来还从没有出过什么事,这次如果在他任职期间搞出这么一出的话,他不仅丢尽了颜面,而且还要让别人怀疑他对黄州市的掌控能力。
第四十四章 一波又起
“市长,您放心,我们回去就开会布置,加强管控,严防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在调查组来时闹事。”武魁落座后率先发言,郑重其事地说道。
“市长,我们一定会确保调查组在厂里不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白克明紧接着也表态,心里对那些写匿名信的人是痛恨不已,竟然在这个时候来捣乱。
张海山并没有开口,坐在那里,手里拿着一封信看着,白克明和武魁的方法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旦那样做的话很可能会将事态激化了。
“张副厂长,你怎么看?”听了白克明和武魁的话后,古连成的眉头紧紧皱着,对两人的说法很显然不满意,他瞅了一眼张海山,沉声问道。
“市长,我觉得此事堵不如疏,如果不解决麻烦的根源的话,那么光靠管控是无法让厂里那些写匿名信的人在调查组到来期间不闹事的,万一稍有不慎的话,很可能会出大事。”张海山犹豫了一下,抬头看向了古连成。
白克明和武魁闻言,不由得相互对视了一眼,然后一起狐疑望向了张海山,弄不清一向低调的张海山这个时候这么说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落井下石?
“你说说,如何疏导?”古连成闻言,不动声sè地向张海山点了一下头。
“这次事件的起因是房子,要想让那些人心服口服,必须将房子的问题解决好。”张海山沉吟了一下,沉声说道。
“你认为该怎么样解决房子问题?”古连成点了点头,认可了张海山的看法。
“现在如果再建房子的话有些不合适,因为机械厂有数千人,厂里不可能给每个人都分一套房子,这样一来的话始终会来矛盾。”张海山望着古连成,侃侃而谈,“有一句老话说的好,‘不患贫而患不均’,既然现在厂里对那栋准备新建的楼房的反应如此强烈,那么还不如不建。”
“‘不患贫而患不均’。”古连成口中喃喃自语了一句,再度点了点头,他非常同意张海山的这句话,转头看向了白克明和武魁,“那栋新楼房的计划立刻停止,你们发个公告,就说市里不同意。”
“市长,这样做的话恐怕也不稳当,先前那波写匿名信的人保不准还是会闹事的。”白克明闻言迟疑了一下,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他说的是第一次写匿名信告电器分厂不配分机械厂房子的那些人。
虽然那栋新建的楼房取消了,不过那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肯定还会想方设法来诉求自己的利益,不说别的,届时只要蹦出来几个不怕死的人来调查组胡搅蛮缠一番,或者再向市里、省里写举报信,那么就足以够厂里和市里头疼了。
归根结底,都是被那些房子给闹的,如果不能解决好房子的事情,那么就无法有效控制事态。
“你有什么办法?”古连成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沉声问白克明。
“市长,我还没想好。”白克明尴尬地笑了笑,谁能平白无故地变出房子出来。
“市长,或许现在有一个办法能行。”这时,武魁忽然开口了,望着古连成说道。
“说说你的想法。”古连成转向了武魁,冲着他点了一下头。
“要想解决目前的这个麻烦,唯有从房子入手。”武魁看了一眼张海山,沉声说道,“那些人不是不服电器分厂分房子吗,那么咱们可不可以做做电器分厂的工作,电器分厂只有十七个人,让他们做些让步,暂时放弃分房,以后再给他们补上。”
听闻此言,古连成和白克明不由得看向了张海山,张海山不仅是电器分厂的分管厂领导,而且电器分厂的厂长赵东升是他一把提拔起来的,他对此事最有发言的权力。
“这个不太好吧,电器分厂的人也是机械厂的人,不能因为某些人的私利而让他们放弃自己应得的利益。”张海山没想到武魁竟然打电器分厂的人的主意,他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抬头看向了古连成。
“张副厂长,这只是暂时的,毕竟电器分厂分房子的人少,比较好做工作。”武魁闻言,笑着向张海山说道,“厂里不会亏待他们的,只要这阵风声过了,咱们再出钱让他们盖房子。”
“武副厂长,你想过没有,一旦这样做的话,势必使得在电器分厂与机械厂之间产生隔阂,这样不利于两个厂的人之间的团结。”张海山摇了摇头,皱着眉说道。
“可是,除了这个办法外,还有其他的办法吗?”武魁闻言苦笑了一声,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白厂长,你的意思呢?”古连成觉得武魁的提议不错,沉声问向了白克明,如果将目标缩少到电器分厂的话,那么形势就容易控制了,并且房子的问题就能得到妥善处理,那些人也就没有了上告的理由。
“我觉得这个办法不错,是目前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白克明想了想,冲着古连成点了点头,如果搁在平常,他是绝对不会赞同武魁的提议,不过现在事态危急,他也顾不了其他了,不得不说武魁的这个提议确实是目前的最佳选择。
“这是你们厂里的事情,你们三个是厂领导,到隔壁的会议室商量一下如何解决目前的这件事情,商量好了向我汇报。”见白克明也同意武魁的这个主意,古连成不动声sè地瞅了一眼张海山,沉声说道。
张海山闻言眉头微微一皱,现在白克明赞同武魁的做法,古连成让他和白克明、武魁商量解决的办法,岂不是明摆着让他也同意这样做。
白克明和武魁对视了一眼,起身和张海山离开了办公室,来到了后面的小会议室,一名女工作人员给他们倒上茶水后就走了,走的时候不忘将房门关上。
事情已经明摆在这里了,白克明和武魁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说服张海山,三人谁也不好先开口,于是端起茶杯默默地喝起了茶,室内一时间陷入了沉寂。
“张副厂长,机械厂好不容易有了现在这么好的局面,不能被这么毁了,你看能不能做做电器分厂的人的工作,让他们暂时牺牲一下,厂里以后不会亏待他们的。”十来分钟后,白克明放下了手里已经喝光的茶杯,率先打破了现场的沉默,微笑着看向了张海山。
“张副厂长,只要过了目前的这个坎儿,我们就会想办法补偿电器分厂的。”武魁闻言,跟着劝张海山。
“白厂长、武副厂长,你们想过没有,如果以后单独让电器分厂盖房子的话,厂里其他的车间会怎么想?”张海山沉吟了一下,放下了手里的茶杯,沉声问道。
从级别上来讲,电器分厂与厂里的那些车间是一个级别的,凭什么厂里只给电器分厂盖房子?届时岂不是将电器分厂推到了厂里其他车间的对立面,那样的话上告的人岂不是更多。
白克明和武魁闻言心中颇不以为然,那个时候白克明肯定已经离开机械厂了,根本就轮不到他来cāo心。
在两人看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将厂里的事态给稳定住,至于电器分厂以后盖不盖楼房那真的不重要,反正电器分厂还不到一百人,又看不到什么前途,届时电器分厂的人的利益牺牲也就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