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理想年代-第2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外交界怀疑日本派兵或为实行干涉之初步,惟北京外交团原有一致行动之协议,不得单独干涉,美德特加注视。英国虽与同盟,亦与美德密切联络,而民军行动又系毫无可借口处,李想这个唯一的把柄被同盟会坚决遗弃,故卒归无事。
    也许这一回,会有一个让欧西列强无话可说的借口……
    “王占元部真的被李疯子革命消灭了么?”池边吉太郎定定地问,这也是他最关心的话题。
    汉口东洋租界混战的时候,革命军地排枪和刺刀,直到这个时候还经常将在其位的小东洋从噩梦当中惊醒!
    长安英彦强笑点头:“王占元一个混成协全军覆末…………但是我们绝对不能给李想革命军整连出来,直到能控制整个湖北地步的时间…………日本政府希望中国’政府请其以武力扑灭革命,非至日本利益遭严重损害时,日本将拒绝采取任何行动。除非列强促使日本动作,骚乱将任其继续发展。日本政府准备采取迅速有效之动作,俄国将不反对。此仅关于中国本部。若革命及于满洲,日俄两国将不与列强相商,立即出兵。在任何列强动作之前,两万日军能立达北京。在香港之五千英军,因惧广东不能调开。本使曾请日本代理外相,在未与美国政府预商以前,勿采取动作。彼允事前使余闻知,彼又谓日美两国之地位应立采动作。本使相信,日本将军独行动,盖彼之观点在使日本成为将来之中国。政府所绝对需要者也。开创出属于东亚大陆的新世纪出来,只有依靠咱们隔海相望的日本朋友。在这个大陆上在我们只需要一点动荡的由头!日本的大军,将跨过海洋,和中国赌上国运!而且我们将必然胜利!无能的中国,就是东亚病夫,只要在门口踹上一脚,整个房屋都会倒塌……池边君,米古君,大日本帝国的万世难逢地机会,就在眼前,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呀!“
    池边吉太郎只是点头,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国势的蒸蒸日上,军队的拼命训练,还有整个国家的叫嚣的帝国未来的利益,将在大陆之上地呼声,已经将这个后起国度凝聚成一头凶兽。只等待出笼的机会,在甲午已经狠狠的咬了中国一口,而得到的利益立刻让东瀛这个贫瘠的岛国一飞冲天,成为世界强国,东亚 第 238 章 ,情从中来。
    千家岭从此后便再无人家,成了数万名南北官兵幽灵出没的场所。对北洋军而言,这时成了名符其实的死亡墓地。北洋军的一个混成协在这湖北的荒郊野岭化作腐土,与风雨相伴。
    当地老百姓都已逃亡,战场一片凄凉景象。战场上到处都是枯骨和破碎军需物品,战场气氛十分浓厚。
    周围约十平方公里,都是矮山丛林,只有几个小村。在这十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布满了北洋军和革命军的墓葬。北洋军的辎重兵挽马驮马尸骨、马鞍、弹药箱,以及洋人新开发实验阶段的毒气筒、防毒面具等等杂物,俯拾可得。
    千家岭西北一村,叫雷鸣鼓刘村,周围北洋军坟墓最多。村东
    稻田中,北洋军辎重兵马骨不下五六百具,铁制驮鞍亦多。
    张古山是一个制高点,双方在此争夺肉搏,从尸骨可见当时战斗激烈程度……
    求票求收藏啊!





225惑动众心


    高空鸟瞰,汉口、武昌、汉阳三镇隔江鼎立而成。长江无所顾忌地从城中穿流而过,把武昌孤零零地划在了长江南岸。
    长长的一声鸣笛,一列火车喷着一串白色蒸汽驶进汉口大智门车站。
    清廷的和谈特使唐绍仪于辛亥年十月廿一日抵达汉口,在大智门火车站下车。
    随同唐一块来的,还有随员数十人和伦敦《泰晤士报》驻北京特派员莫里逊等。
    冯国璋为了迎接唐绍仪,把前敌司令部军营从舒适的刘园搬到大智门车站。
    辕门前三声大炮轰然而响,震得附近已经的乌鸦一齐惊起,在寒冬料峭的天空盘旋了好一阵子。听说议和钦差大使携议和使团已到,冯国璋率千总以上的官佐从仪门迎了出来,英国领事、英国舰长、英国民团长等均在车站欢迎。这时清军的统帅还是冯国璋,冯国璋虽然奉到命令调返北方,可是接替他的段祺瑞正被李想拖在孝感焦头烂额,还未到达汉口上任。
    只见唐绍仪一身硬领西装,博士帽,脚下一双澄亮的皮鞋,悠悠然走进来,一身特洋派的气质,飘逸风流,没有半点官场派头,看上去十分亲近和蔼,只是套在他这个清国议和大使的身份,就非常看着别扭。
    自冯国璋以详,北洋将佐在看到唐绍仪这个左派之后,个个脸色精彩分城,连洋人戈福,盘恩也都看得连连摇头。唐绍仪虽然是袁世凯朝鲜时代的战友,但是他们也实在看不出唐绍仪在演的哪一出?
    “钦差大人!”冯国璋说道,“标下冯国璋…………”冯国璋唱着履历便要跪下。
    “可不是钦差,就是国民大会的议和大使。”唐绍仪忙一把扶住了冯国璋,笑容可掬地道,“你冯华甫又放炮又开中门,我可是不敢当呐!”
    二人略事寒暄,冯国璋便一一介绍厅中诸将。唐绍仪却一个也不认识,只得含笑点头,待介绍到英国驻汉口领事戈福和万国商会会长盘恩时,目光霍地一闪,笑嘻嘻道:“哦!原来是两位先生,两位先生调停南北和议不容易啊!来,来,我们一同入坐!”
    戈福特英国绅士的矜持地点点头,中国式的袍子一撩就坐了。虽说自己是个洋人,但是他对唐绍仪这个洋派打扮,心里很不痛快。若不是盘恩劝他“不可意气用事”,他是根本不会来的。又见冯国璋狗颠屁股似地奉迎唐绍仪,相比之下,对他却少了点热情,他心里更是雪上加霜。南北和议,袁世凯选出这样一个人,前途不妙啊……戈福看了看隔座的盘恩,盘恩沉静地坐着,手里把玩着一青花细瓷的酒杯,默不言声。
    唐绍仪是个何等机警聪敏的人,早看见了,只嘻嘻笑着与众人周旋。
    筵席并不丰盛。将军们原不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只要酒烈肉肥便好。冯国璋几句场面话说过,下头几桌上的军校早吆五喝六地大叫起来,大厅里立时乱糟糟、闹哄哄的。
    唐绍仪乃留洋海归,议和使团也都是名门之秀,和戈福这些洋大人一样,很不习惯这种粗野的环境,只冷眼瞧着,拣清淡的菜略用一点,一边和冯国璋搭讪着说话。不料酒正吃到酣处,陈紫笙从盘子里夹起长长一条肉来,问李联芬道:“老李啊,这是啥玩艺儿?”
    唐绍仪一看,几乎要当场呕出来,原来竟是一条死蚯蚓!
    李联芬的脸立刻涨得像猪肝一样,左颊上的肌肉猛烈地抽搐一下。这个人不只用刑十分残酷,平日责下也十分残酷,只一棍就把犯事的人立毙当庭,所以落了个诨号叫“李一棍”。陈紫笙和他本就不对眼,今日当着唐绍仪的面出了他的丑,他脸上更挂不住了,连忙命人传厨子来,又高叫:“大棍侍候!”
    猜拳划枚声停了。军将们见李一棍又要杀人,看到浑身发抖,面如死灰的厨子低头进来,有的面露不忍之色,有的剔着牙瞧热闹儿。唐绍仪便起身说道:“李兄,今儿个大家在一起高高兴兴的,你得给兄弟留个面子,饶了他吧!”
    “唐大人说的是。”冯国璋也忙道,“咱们都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李大人都容下了,咱们倒穷讲究?实不相瞒,死苍蝇死蛐蟮我都吃过……”李联芬听了这才消气,指着厨子笑骂道:“操乃妈,还不快给唐大人磕头!”
    事情本来已经完了,偏碰上一个爱恶作剧的杨度,喝得红着脸,乜着眼、喷着酒气对冯国璋道:“军统这话我不信,我也是个老军务!你不是很爱我那匹菊花青么?老哥要吃得下这条蚯蚓,这马,兄弟就送给你算啦!”说着,将那只差不多半尺长的死蚯蚓淋淋漓漓挑起来送到冯国璋面前。
    唐绍仪觉得这实在过分,刚说了句“皙子吃多了酒……”不料冯国璋将蚯蚓夹过,一伸脖子就咽了。这时候满屋的人,有的拍手,有的笑,有的满嘴粗话,打诨儿取乐,有的起哄叫好,唐绍仪只觉得头嗡嗡直叫,一句儿也听不见。
    “冯军统也真能耐!”洋大人戈福终于忍不住了。他几盅闷酒入肠,见冯国璋如此讨好明珠,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冷笑一声道:“要是赌吃屎,也这么张口吞下去?”
    北洋在汉口渐渐失去控制能力,洋人也开始对他肆无忌惮。唐绍仪看冯国璋的脸气得乌青乌青的,便笑着搁了筷子道:“我来劝解几句:我看戈福先生,有酒了。这不过是赌着玩的嘛,怎能扯到吃屎上去呢,人是吃屎的?王兄你也不必介意。”
    明明是撩拨,他却说是“解劝”,干柴本来已经燃着,唐绍仪又顺手浇了一瓢油。唐绍仪对洋人实在太了解,所以对他们没有任何好感。
    便听得“砰”的一声,冯国璋已气得五官俱不在位,挥拳一击,碟儿、碗儿、杯儿、盘儿、盏儿、瓶儿“哗”地一跳老高。冯国璋走过来,劈胸揪住戈福,点着洋大人的大鼻子大吼道:“你不就凭是个洋人吗?别人怕你,爷不怕!什么他娘的洋大人,我看是洋鬼子!”
    唐绍仪心里暗笑,却假惺惺过来一把扯住了冯国璋道:“你这叫怎么回事,这酒不能吃了,来人,备轿!”竟自扬长而去。
    唐绍仪和杨士琦即以英租界英国民团为宿舍,分住在各栈房。
    唐绍仪到汉口后,原希望和黎元洪在英租界内会面,可是革命军方面不同意,于是按照中国习惯,行客拜坐客,于正午唐绍仪由英国代理总领事和英国舰长陪同,渡江前往武昌织布局和武昌名义领导黎元洪会晤。
    在商量决定会见黎元洪的时候,唐总代表说:“我们人数较多,不必一齐前往。”
    “黎元洪在武昌已经只是个摆设……”
    “和他还能谈出什么结果?”
    各代表立刻七嘴八舌的把他们刚刚在酒席上打听到的说出来。
    唐绍仪点头道:“根本也没有打算能和他谈出什么,就是会个面……难道你们愿意留在这里,等李疯子回来和他谈?”
    那些代表立刻把头摇得波浪鼓似的,遂决定由唐绍仪偕同几位代表渡江见黎元洪。
    在唐绍仪去后,他的广东老乡冯耿光独自到汉口大智门车站前敌司令部去找冯国璋。
    沿路上看到北方军队在王占元部被全歼以后,显得垂头丧气,神情总是带着一丝惶恐,街头巷尾总有三三两两的北洋军士兵在一起唱着一首曲调极其幽怨,浓浓悲切的同一首歌……
    长亭外,古道边……
    曲调满是战士对征途的厌倦,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战士思归……”冯耿光这样想着,同时又非常好奇,曲词又是谁所创作,竟有这样强大的感染力?
    不知不觉的就到了大智门车站,才知冯国璋突然搬出刘园之后,把司令部就设在停在车站的火车上,甚为简陋。
    就在司令部所在的车厢门口,人粪堆积有二尺多高,臭气铺面而来,冯耿光起得不得了,真是岂有此理!
    冯耿光是知道唐绍仪意图的人,所以见到冯国璋,来不及谈这些闲事,寒暄以后寥寥谈了几句,冯耿光就问:“军事情形如何?”
    冯国璋笑着说:“我派个参谋陪你同到汉阳龟山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