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理想年代-第3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妈的,打掉这些狗曰的。”气急败坏的姚雨平怒声吼道。
    枪林弹雨在战地之中交织起了一整片的死亡火光。
    北伐敢死队终于用血肉之躯冲破辫子军的火力封锁线!
    革命军战士愤怒的吼声连连咆哮在战场,雪亮的刺刀撞上去,虎入羊群的对辫子军展开一边倒的杀戮!
    辫子军里不知道是谁首先崩溃,先丢到了手中的武器,掉头就跑。在狂乱的暴风雪当中摔了几个跟头,爬起来的时候嘴里的声音已经变成了无意识地哭叫,几个人的行动惊醒了已经恐惧到了极处的辫子军。那些辫子军军心一下子崩溃了,刀枪顿时丢了一地,所有人雪崩一样冒着大雪就逃。
    惊慌失措,失去斗志的辫子兵被打得一败涂地。一群群不成队形的辫子兵,没命地往北方逃跑,途中拦住一列自北往南开的货车,劫持机车司机倒回宿州方向去。
    北伐军紧追不舍,炮轰火车头,终于将车头击毁。车上的辫子兵仓皇弃车奔逃,动作慢的或者被俘,或者被击毙。
    拂晓,北伐军在固镇集合。
    辫子兵的枪枝弹药丢遍满地,在车站前还留下了一尊巨大的子母炮,辫子兵的尸体横七竖八。那些被打散的八百余匹战马,也被北伐军士兵追了回来。
    激战了半夜而大获全胜的北伐军战士,志气高涨,没有半点疲乏之意。
    固镇之外,血和雪,已经搅和在一起,将地面变成了红梅盛开的画卷。
    大暴雪下得接地连天,似乎也不忍目睹刚才生的血腥屠杀,很快就把一切痕迹掩盖。
    姚雨平和柏文蔚并肩走在劫后余生的固镇街上,互相看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笑意。这次战斗,他们莫名其妙的就被李想指挥了,战斗打响才觉着心惊肉跳,但是那时候已经后悔莫及,只有咬牙切齿的打下去!在他们心里后悔的时候,这场很多人并不看好的仓促出兵,胜利来的太快,太突然,固镇从丢失到收获,没有超过二十四小时。
    这简直可以称为奇迹!
    这样的战斗,他们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爽快!这从将士们高涨的士气也看得出来。李疯子的金鹰卫难怪会有那样的傲气,在洋鬼子面前也挺直了腰杆,这都是一场场这样痛快淋漓的胜仗喂出来的。
    戴着瓜皮帽的镇长,脸色苍白的深一脚浅一脚的在雪地当中挣扎走来。每一个穿着军服地士兵从身边经过,他和他的从人都赶紧点头哈腰的行礼。士兵们却理也不理他,沉默的从这些官吏身边经过。
    一具具的尸体被抬着拉着,不少人都已经被打成了马蜂窝模样,被扔到了越来越高的尸堆上面。无数放下武器地辫子军俘虏,正被革命军士兵们用枪看着挖坑。因为恐惧,他们都拼命的干着,坑越刨越大。
    不知道过了多久,这位镇长才走到了两个高级军官模样的附近。这个镇长自然不知道,这两位军官就是北伐军粤军司令姚雨平和皖军司令柏文蔚。
    姚雨平低头看着地上一排已经不呈人形的尸体,身上的革命军军服也破烂不堪,身边的一个衣衫褴褛的革命军士兵,正是在刑场上唱《义勇军进行曲》的一人,他低声道:“他是硬拴在马上拖死的,他被碎尸”
    柏文蔚哼了一声:“好好的埋了俘虏全部吊起来,钉木架挂在他们坟头。挂三天,命大死不了,再让他们滚蛋!”
    身边战士敬礼而去,镇长却是出了一身冷汗,忙不迭的迎过去:“大帅”
    柏文蔚看也不看他,只是又注目刚走过来的一个营官。那营官竖立报告:“大人,武装侦察的队伍已经冒雪出击,追着逃散辫子军的行踪扫荡,发现敌人的残部正往宿州逃窜,而那里是他们的第二大本营。”
    柏文蔚和姚雨平交换个眼神,同时点点头。
    姚雨平摆摆手,哼了一声:“气可鼓,不可泄!兵贵神迅,我们决不能让他们在宿县站稳住脚跟。现在,我们务必一鼓作气,马上登车,趁胜追击!”
    “是!”那营官肃立敬礼。
    柏文蔚突然一拍额头,失笑道:“高兴的过头,忘了向南京报捷!大总统应该早等不及了吧?”
    “只是报捷吗?”姚雨平头也不回道。
    柏文蔚大声道:“战士们出生入死,几个月军饷都没有发了,报捷之外,自然还要请功请响!大了这么大一个胜仗,南京是怎么也不会驳了我们的请!”
    柏文蔚故意大声说的所有人的听到,就是说给战士们听的,他要把士气再往上鼓!宿州可是张勋亲自驻守的辫子军大本营,江防军绝对主力所在,必定是一场大大的恶战!北伐军士气再高一点,无疑胜算更大!
    果然,柏文蔚一说完,将士们立刻兴奋的嗷嗷叫!
    八千北伐军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的再次登上列车,火车汽笛长鸣,徐徐向北开去。
    从八千余名战士中抽出会骑马的八百余人,利用缴获的八百余匹战马,编成北伐骑兵队,尾随列车之后,向宿县奔驰而去。
    天已大亮,这大雪,也愈地狂暴了起来,视线所及,山河一片雪雾白茫茫。





20希望如此


    晨曦普照古城南京,随着晨光的乍现,也传来了固镇大捷!南京城的愁云惨雾瞬间烟消云散,整座城市都为北伐初战的胜利,满廷绝死反扑的失败,欣喜若狂,北伐的声音再次响彻云霄!
    然而黄兴看着捷报却没有开心起来,反而更添一丝愁绪。所担心的是军费开支浩大终于摆在他眼前了,并且接下来北伐军在宿州和徐州的战斗就在眼前,所以需用甚急。
    黄兴拿着柏文蔚和姚雨平联名送来的请款单,约李想同见中山先生。
    中山先生正在看外国报纸,胡汉民和宋大小姐两位秘书正在写什么东西。
    听说捷报,中山先生兴奋地放下报纸,他大笔一挥:拨款二十万!然后丢给总统府秘书长胡汉民:“快去打款!”
    胡汉民拿着孙先生的批条屁颠屁颠的跑去库府。
    黄兴顺便询问向英、美借款事有无头绪。
    中山先生看到张勋兵临城下的燃眉之急以解,心情放松下来,不紧不慢的回答道:“外国人曾向我说过,只要中國革命党得到政权,组织了政府,他们就可同中國革命党的政府商谈借款。我就职以后,曾向他们要求借款,并已电催过几次,昨日还曾发电催问,请他们实践诺言;但今日是星期六,明日是星期日,外国人在休假日是照例不办公的,明日不会有复电,后天可能有复电来,我再告诉你。”
    黄兴一直默默无言,心中似乎很着急的样子。
    李想冷笑一声,开口说道:“跟列强借款,还是早死了这条心吧。”
    黄兴和李想想法一样,他点点头道:“列强政府如果攫取不到中国的特权,是不肯借款给我们的。”
    在向外国借款的问题上,中山先生比较乐观,而在上海和南京方面的同志对于获得外国政府的承认和借款也都抱有极大的希望,因为他们认为《告友邦书》(笔者按:就是《对外宣言书》在报纸公开发表时的中文名字。)已经足够表示南京临时政府对列强的诚意。
    李想毫不客气拆穿他们的幻想:“临时政府的《告友邦书》,宣布承认革命前清廷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承诺偿还清政府所借全部外债,承认列强在华的既得利益,试图以此换取各国的帮助和对中华民国的承认。这是天真的幻想,也是南京临时政府的一个根本弱点,说明南京临时政府对列强缺乏本质认识。列强不仅拒不承认南京临时政府,而且还在各方面施加压力,给我们制造种种困难,试图置我们于绝境。”
    听到李想和黄兴都这样说,中山先生立刻不乐意了,正准备说话,胡汉民就在这时哭丧着脸走了进来。叫他去打款,这回来的也太快了吧?
    “怎么了?”中山先生皱眉问道。
    “偌大的南京临时政府,账面上全部流动资金只有十元钱。”胡汉民憋屈半响才吱声道。中山先生吩咐胡汉民打款二十万,这岂不是难为死他?
    黄兴一下子跳起来:“没有钱怎么北伐?!”
    中山先生和胡汉民也满脸尴尬,在财政上,南京临时政府处于朝不保夕、岌岌可危的严重状态。南京临时政府直接掌握的财源微乎其微,而开支又非常巨大。各省军政府也普遍遇到财源枯竭的局面,本省的赋税均为它们自己留用,不仅未能给予支持,甚至有的还伸手索款。尤其是由于列强乘革命之机,攫取中国海关税款的保管权,把关余也控制在手中,更加重了南京临时政府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它只好借债度日。但举借外债又遭到列强的拒绝,常常是告贷无门。财政上,孙中山焦头烂额,使临时政府的生存发生危机,无力挺起腰杆,应付来自内外的各种压力,也就有了李想咬牙切齿大骂卖国的《与友邦书》。只是中山先生忍辱负重地对外宣言已经发出去两天了,南京临时政府却没有受到任何回音,孙中山表面镇定,心中也常踹踹。
    同时,在临时政府内部,立宪派和旧官僚又大肆进行破坏和拆台。北伐难道就这样夭折了?
    “发动募捐吧!”胡汉民说。这也是同盟会的老办法了。
    “募捐所获有限啊!”中山先生摇摇头,长长的叹息一声。募捐那点银子也就够发动同盟会一场举义的花销,现在摊子大了,募捐哪点钱不够南京临时政府塞牙缝的。
    “发行公债如何?”宋大小姐放下手头的工作走了过来。她问的不是孙中山,却是李想。因为她心里最清楚,这时候也只有李想能够帮助南京临时政府解决财政危机。
    黄兴和孙中山,胡汉民都跟着宋大小姐的美目流转,盯上了李想。
    李想不安地挪动一下身子,突然知道黄兴为什么会拉着他一起来了,想不到这么一个落落大方的革命家也会使这样一个小心眼,不过这也是机会来了。想到这里,他心情舒畅,靠在柔软的真皮沙发上,不紧不慢的道:“南京“临时”政府发行公债,列强肯定不会买,唯一的出路就是看能不能得到民众的信任。”
    李想把“临时”二字咬的特别重。意思是说,革命军政府都是“临时”的,这样的政府发行的公债有信用吗?
    孙中山脸色很难看,他一开始就反对大总统面前冠以“临时”二字,他天真的认为“临时”二字是他无法向列强借到款的重点!
    “可以让银行承销!”宋大小姐提出的这个办法在她脑子里已经转了很久,她为孙中山也是惮尽竭虑。
    李想眼中厉芒一闪即逝,中山先生,还有黄兴和胡汉民却一下子来了精神,看着宋大小姐侃侃而谈:“一般国际惯例,公债利息在百分之七左右,临时政府向银行抵押时可以按票面五六折发行,只要畅销,利息丰厚,高者可获利息百分之四左右。临时政府还可以定下规定,银行可将公债作为发钞准备,即使滞销,银行根据,又可拿到证卷市场上投机,牟取暴利。有此种种实际利益,银行业还不争相包揽公债业务?许多手中有巨额游资的富豪巨贾,掏钱投资向银行业,或者购买公债,也在情理之中了。临时政府除大量发行公债和国库券外,还可以盐厘为担保向银行大量借款。只要有款可借,可以不惜息高期短”
    “利益再大,也不过是“临时”政府开出的一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