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说清朝十二妃-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哝⑹又灰苑抢窦尤耍嗖簧杂汹勤浮9史布撸锊换对茫幌嗲住薄
抑待家人。顺治十四年(1657)九月初四日,鄂硕病故,谥刚毅。福临安慰董鄂妃,董鄂妃擦着眼泪说:“妾岂敢过悲,厪陛下忧?所以痛者,悼答鞠育恩耳。今既亡,妾衷愈安。何者?妾父情性夙愚,不达大道,有女获侍至尊,荣宠已极,恐自谓复何惧,所行或不韪,每用忧念。今幸以时终,荷陛下恩,恤礼至备,妾复何恸哉?”因遂辍哀。
董鄂氏的兄长死了,因为当时董鄂氏正有病,福临没有把这一消息告诉她。董鄂氏对福临说:“妾兄其死矣。曩月必再遣妾嫂来问,今久不至,可知也。”福临不忍将实情相告,还安慰她。董鄂妃说:“妾兄心矜傲,在外所行,多不以理,恃妾母家,恣要胁,容有之。审尔,讵止辱妾名,恐举国谓陛下以一微贱女,致不肖者肆行罔忌。故夙夜忧惧,寝食未敢宁。今幸无他故,殁足矣,妾安用悲为?”
董鄂氏担心父兄依仗自己的地位作出什么有违法纪之事。现在父亲、兄长没闯下什么大乱子就“以时终”了,还蒙受皇家的大恩,这是父兄的造化,自己从此也就安心了,所以也不必过于伤心。
谦恭节俭。“后天性慈惠,凡朕所赐赉,必推施群下,无所惜;封皇贵妃有年,乃绝无储蓄。后性至节俭,衣饰绝去华采,即簪珥之属不用金玉,惟以骨角者充饰”。“初,后于朕偶有未称旨者,朕或加谯让,始犹申己意以明无过;及读史至周姜后脱簪待罪事,翻然悔曰:‘古贤后身本无愆,尚待罪若彼。我往曾申辩,殊违恪顺之道。’嗣即有宜辩者,但引咎自责而已”。
《行状》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对董鄂妃的爱和敬。而且用事实说话,虽然不能完全排除溢美之嫌,但基本上还是属实的。这样一个懂道理、识大体,处处为爱人着想的贤妃死了,顺治帝怎能不悲痛

第二部分 身后遭冷遇的董鄂妃(5)

后人论及董鄂妃时,多强调她倾国倾城之貌。从《行状》看来,顺治帝更看重的是她善良、高洁的品行。皇家后宫美女如云,而性情相投、知情识趣的知己则可遇不可求。顺治帝与董鄂妃幸运地遇到了对方,然而天妒红颜,董鄂妃青春妙龄不幸逝去,徒留多情的顺治帝苦苦追忆,不胜唏嘘。
董鄂妃个人小档案
姓氏:董鄂氏出生:崇德四年(1639)
属相:兔父亲:鄂硕
丈夫:顺治帝福临子女:1子
入宫:顺治十三年(1656)八月,18岁封贤妃:顺治十三年(1656)八月二十五日(诏封)
封皇贵妃:顺治十三年(1656)十二月追封皇后: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
二十九日(诏封)二十一日
最痛心:爱子夭亡最得意:被夫君视为知己
卒年: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享年:22岁
入葬:康熙二年(1663)六月六日陵寝:孝陵
谥号: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1)周远廉著《顺治帝》,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2)满学研究会编《清代帝王后妃》(上),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年
(3)徐广源著《清东陵史话》,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
(4)徐广源著《清朝皇陵探奇》,新世界出版社,1998年
(5)孟森遗著《清代史》,中华书局(台湾版),1960

第三部分 最享福的皇后——孝圣皇后(1)

在清王朝各代皇帝众多的后妃队伍中,雍正帝的熹贵妃、乾隆帝之生母孝圣皇后,可以说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其本人资质平庸,没有出众的才华,姿色更是一般,本应该像其他大多数后妃一样,默默无闻,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然而,由于乾隆皇帝身世轶闻甚多,连带着他的母亲孝圣皇后,竟然也成了被猜测和关注的对象。
是乾隆帝的生母吗
乾隆的生母,清廷编纂的官书和清宫档案均记载为孝圣皇后,钮祜禄氏,四品典仪凌柱之女。但在野史和某些私人笔记中,关于乾隆帝的生母则有多种说法。
孝圣宪皇后像陈世倌的夫人说。雍亲王福晋和浙江海宁大学士陈世倌的夫人同时生了孩子,前者生的是女孩,后者生的是男孩。雍亲王借口要看看陈家的孩子,让陈家把孩子抱入王府,暗中调了包。雍亲王福晋生的变成了男孩,即后来的乾隆帝。遂有后来乾隆帝六下江南到海宁探望父母之举。
承德一贫困家庭的女子说。据清人王辏г诵吹摹断骁猜ノ募吩兀〉鄣纳冈浅械鲁侵幸桓銎独Ъ彝サ呐樱咚晔本湍苌辖植陕蚨鳌13岁时进京,混进了选秀女的行列。选中秀女后,分在雍王府当侍妾。后来伺候有病的雍亲王,怀孕生了乾隆帝。
汉姓丑女说。雍亲王在热河打猎时,喝了壮阳的鹿血,不能自持,临时找了李氏丑女幸之,遂有孕,生下了乾隆帝。
南方人傻大姐说。此说最早出自一个“老宫役”之口,经民国时期的国务总理熊希龄和胡适的口、笔而广泛流传。
雍正皇帝读书像以上传说均不可*,阎崇年先生著《正说清朝十二帝》一书有详尽的分析,可参阅。
但乾隆帝的生母问题确实存在疑点。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第一册第36页有这样一条谕旨:
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奉上谕:“遵太后圣母谕旨:‘侧福金年氏封为贵妃,侧福金李氏封为齐妃,格格钱氏封为熹妃,格格宋氏封为裕嫔,格格耿氏封为懋嫔。’该部知道。”
雍正《美人图·品茗》
雍正《美人图·下棋》
萧姡е氖妨霞壑岛芨叩摹队老苈肌分幸布窃亓擞肷厦娲笾孪嗤哪谌荩菜奠溴ㄒ簿褪呛罄吹撵涔箦┦乔稀
成书于乾隆六年(1741)的《世宗宪皇帝实录》卷四却这样记载此事:
(雍正元年二月)甲子(十四日)谕礼部:“奉皇太后圣母懿旨:‘侧妃年氏封为贵妃,侧妃李氏封为齐妃,格格钮祜鲁氏封为熹妃,格格宋氏封为懋嫔,格格耿氏封为裕嫔。’尔部察例具奏。

第三部分 最享福的皇后——孝圣皇后(2)

《实录》中的这段记载把被封为熹妃的钱氏换成了钮祜鲁氏。另一个重要变化是:将档案中的宋氏封裕嫔、耿氏封懋嫔改为宋氏封懋嫔、耿氏封裕嫔。还有,在太后前加了一个“皇”字,将“福金”改为“妃”,将“该部知道”改为“尔部察例具奏”,将“谕旨”改为“懿旨”。通过这些变化,使这道谕旨更为顺畅合理,符合当时的程式,显然经过了当时文臣的润色。通过查阅其他书籍可知,档案中的记载,确实把裕嫔和懋嫔的姓氏搞错了。以此推之,将熹妃的姓氏搞错了也是有可能的。但“钱”与“钮祜鲁”在字形、字音上差别很大
,毫无相似之处。另外雍正帝的其他妃嫔也无姓钱的,为什么会无缘无故地出现了钱氏?以此看来,又不能轻易认为是笔误。总之,这位熹妃究竟姓钱还是姓“钮祜鲁”,钱氏和钮祜鲁氏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至今也还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难题。但在没有找到新的证据的前提下,我们也只能相信《实录》和《玉牒》的记载。就是说,我们目前只能相信乾隆帝的生母就是这位钮祜禄氏。
以天下养:享尽清福的皇太后
凡帝游必奉母行。生活在乾嘉年间的礼亲王昭梿,在他的名著《啸亭杂录》中有一条乾隆帝“孝亲”的记载:
纯皇侍奉孝圣宪皇后极为孝养,每巡幸木兰、江浙等处,必首奉慈舆,朝夕侍养。后天性慈善,屡劝上减刑罢兵,以免苍生屠戮,上无不顺从,以承欢爱。后喜居畅春园。上于冬季入宫后,迟数日必往问安侍膳,以尽子职。
《乾隆南巡图》中皇帝视察黄河情形乾隆皇帝是清帝中巡游次数、地点最多的,除专程去蓟县盘山的静寄山庄外,凡出巡必恭奉皇太后同行。
据笔者统计,乾隆帝一生6次南巡,前4次都奉皇太后而行,这4次是:
乾隆十六年(1751)正月十三日至五月四日,历110天;
乾隆二十二年(1757)正月十一日至四月二十六日,历105天;
乾隆二十七年(1762)正月十二日至五月四日,历112天;
乾隆三十年(1765)正月十六日至四月二十五日,历129天。
后2次分别是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和四十九年(1784)举行的,那时皇太后已经去世。
6次巡幸五台山,前3次都奉皇太后而行,这3次是:
乾隆十一年(1746)九月十日至十月十六日,历36天;
乾隆十五年(1750)二月二日至三月六日,历35天;
乾隆二十六年(1761)二月十日至三月十七日,历37天。
后3次是在皇太后去世后举行的

第三部分 最享福的皇后——孝圣皇后(3)

5次东巡中,除最后一次是在皇太后去世后举行的外,前4次均奉皇太后而行,这4次是:
乾隆十三年(1748)二月四日至三月十七日,历44天;
乾隆二十一年(1756)二月十三日至三月二十日,历38天;
乾隆三十六年(1771)二月二十四日至四月七日,历43天;
乾隆四十一年(1776)二月二十五日至四月二十七日,历62天。
4次诣盛京,前2次是在皇太后生前举行的,均奉皇太后而行。
乾隆八年(1743)七月八日至十月二十五日,历107天;
乾隆十九年(1754)五月六日至十月十一日,历153天。
乾隆帝在乾隆十五年(1750)八月十七日至十一月三日,惟一一次巡幸嵩洛,也是奉皇太后同行的。
乾隆帝即位后,去避暑山庄48次(不包括乾隆十九年取道热河去盛京那次),前29次是在皇太后健在时去的,次次都奉皇太后而行。
乾隆帝在位期间共展谒东陵、西陵65次。后15次是在皇太后死后进行的,前50次中只有10次奉皇太后前去。展谒山陵,往返10天左右,路程600里,活动比较紧张,而且需要举哀,毕竟不是轻松欢愉之事。可能是因为这样,才没有次次奉皇太后而行。
我们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列举这些数字,意在说明孝圣皇后确实享尽了人间的清福,是清代皇太后中出巡次数最多、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皇太后。
《慈宁燕喜图》局部,乾隆举杯庆寿
极尽铺张的万寿庆典。农历十一月二十五日是孝圣皇后的万寿圣节即生日。每到这一天,乾隆帝都要遣官祭太庙后殿。乾隆帝亲自到寿康宫行庆贺礼。王大臣在慈宁门、众官在午门给皇太后行礼。乾隆帝或在重华宫,或在静宜轩,或在寿康宫,盛摆宴筵,庆祝皇太后万寿节。中国人比较重视六十、七十、八十等整寿,都要隆重地庆祝一番,在皇宫也是如此。孝圣皇后活了86岁,乾隆帝为她隆重地庆祝了六十、七十、八十大寿,其规模之大、场面之隆重,花样之新奇,耗资之多,堪称清代之最。而且每次都要为皇太后加上徽号,举行隆重的上徽号礼。每逢整寿庆典都要提前一年开始准备,由朝廷亲近重臣组成万寿庆典处,正式庆典活动持续多天。
我们不妨以乾隆十六年(1751)十一月二十五日筹办孝圣皇后六十大寿的庆典为例,来看看当时情状:
一、建寿安宫。为了有一个更宽敞的祝寿场所,乾隆帝提前将寿康宫后原明代咸安宫旧址改建成寿安宫(今故宫图书馆)。
《崇庆皇太后圣寿庆典图》局

第三部分 最享福的皇后——孝圣皇后(4)

二、沿街建景。皇太后一年当中有多半时间住在西郊的畅春园,而祝寿的庆典活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