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家园-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无论任何一方走进对方的天地;都不会得到想要的结局。

〃如果我能当大将军…〃有时候;李旭激动地想。但他的梦很快就被自己用冷水泼醒。已经不是在易县时那个脑袋里充满不切实际梦想的少年;他觉得自己长大了;已经知道了人和人生下来彼此之间就存在差距。‘功名但凭马上取’;这句话乍听起来让人热血沸腾;但辽东血战让他知道;一万人个普通人家的子弟中;未必有一个能活着达成自己的梦想。而那些世家子弟;他们的功劳自有别人的尸体来堆积。

〃即使成了大将军后又能怎样;我来她的心思都猜不透!〃李旭苦笑;伸手拍了一下自己的后脑勺。年少的梦就是一个梦;不会有任何变成事实的可能。李婉儿也许对自己很好;喜欢和自己一起玩;希望听自己讲塞外那些稀奇古怪的故事。但她对别人也一样好;在刘弘基、王元通等人面前;一样像个小妹妹。

〃也许;她走到我身边;仅仅只是因为好奇!〃李旭笑着自我安慰;嘴里突然感到有些苦;有股酸涩的滋味从心头一直涌上眉梢;涌到眼底。

〃呜-呜-呜!〃四野里突然响起了号角声;彻底打断了他的心事。‘唐公聚将议事!’李旭稍微楞了一下;立刻意识到角声来自护粮军中。这可是很久不曾发生的事情;他用力一夹马肚子;风驰电掣般冲入了军营。

注1:古礼;女子出嫁后;如果非娘家派人来接;不得主动回家。

注2:击鞠;古代马球。起源年代不详;唐代最为盛行。比赛双方各为十人;以攻门进球为胜。因为有利于骑兵配合;所以在尚武的隋唐两代;皇家、贵族和富豪之间非常流行。至今有唐代以击鞠为背景的铜镜花纹流传下来。

第二卷 功名误 第四章 国殇 (七 下)

自从唐公李渊升迁为卫慰少卿;负责掌管三镇粮草军械后;他已经很久不干涉护粮军运作。这次猛然在军中吹起号角来;将士们皆大吃一惊;须臾;校尉以上将领聚齐;立于帐下;静待唐公吩咐。

〃东征大军来信;前日已与高句丽签订城下之盟。高元小丑称臣;愿割萨水以北所有土地给大隋;永不反悔!〃唐公李渊朗声对大伙宣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护粮军众将校平素于李旭、刘弘基等人交往密切;受对方的影响太重;对于此番东征的前景;都不抱什么乐观态度。猛然听捷报传来;大伙悬在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登时落地;彼此之间互相击掌;大声欢呼。

唐公李渊脸上却未带出半点儿喜悦之色;轻轻按了按手臂;压下大伙发出的吵闹;继续说道:〃许国公宇文述同时遣快马来信;说军中粮食缺口甚巨;请护粮军速运十万石粮食到马砦水西岸接应!〃

话音落下;众人俱是一愣。许国公宇文述和唐公李渊彼此之间素来不合;这一点人尽皆知。若是大军已经锁定胜局;他万没有在这个节骨眼上把功劳分给唐公一半儿的道理。刹那间;众人脸上的表情由喜悦变为困惑;几个心思缜密如长孙顺德、陈演寿、马元规等;眼中已经露出了一片忧虑。

〃怕是军粮已经断了!〃陈演寿第一个站出来;忧心忡忡地分析道。虽然作为李府首席幕僚;他知道宇文述求援的消息却并不比其他人早。大军告捷的信使今天上午才到达皇帝陛下的御帐;而宇文述的求粮信紧跟着报捷信使的马尾就追了过来。

〃现在向马砦水送粮;沿途还要防备乱匪袭扰;快也得七天才能到!〃唐公府侍卫长钱九珑低声补充。论谋划;他自认不如长孙顺德等人。论行军打仗的经验;在座众人却没有一个高得过他。

〃若能送到还好;最怕莫过于高句丽人言而无信!〃马元规的话把众人的心情一同打入了十八层地狱。在辽东城下;大伙已经充分领略过高句丽人的狡诈与无信;如果他们假意求和;待宇文述等人撤军时再衔尾巴来追;沿途处处截杀;没有粮草支撑的三十万隋军危在旦夕。

〃宇文述这个老匹夫;居然不早些告诉咱们他断了顿!〃钱九珑的眼睛登时就红了起来。他从过军;知道当兵的苦与难。如果真的战败了;将领们被俘后还可以投降敌国;或作为俘虏被对手拿来换取赎金;而士兵们能剩下的只会是一个无头的身子。

高句丽集倾国之兵;才凑了二十余万众。没有一个将军敢冒险收留比本部人马还多俘虏;从秦将白起到楚霸王项羽;对于人数远超过本军的降卒只有一个处理手段。其中原因未必全是他们天性残忍;更大程度是因为没有更安全的解决办法。

况且;高句丽人开化未久;性子本来就比中原人野蛮。

军帐中瞬间就安静了下来;众将士面面相觑;脸色比冻过的雪还要苍白。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刘弘基叹了口气;第一个站出来说道:〃如果事实真如陈大人所料;恐怕没等咱们把粮食运到;大军已经溃了。但无论如何;咱们不能坐视大军灭亡不理。不如先凑两千匹战马;轻装运送一万石粮食过去救急。然后;唐公再禀明圣上;调集民壮徐徐发粮;力争能救更多的人回来!〃

〃只怕圣上不肯相信大军会战败!〃陈演寿苦着脸;惨笑。

如果不是熟知宇文述的秉性;李渊麾下众幕僚也不敢推测大军会遇到风险。眼下;皇上正沉浸在伐辽功成的喜讯中。这个节骨眼上有人跟他说宇文述可能大败而归;不被他当做故意搅人雅兴才怪。

唐公李渊在皇帝陛下面前本来就不受宠;平素跟宇文述又不和睦;他去提醒大军已陷入危急;即使不受责罚;也没有人会相信。想到这;大伙脸上的表情更苦;真的是任你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一个既让皇帝陛下相信唐公的忠心;又能及时把粮草送到宇文述手上的良策来。

〃就按弘基的建议办!〃片刻后;唐公李渊长出了一口气;仿佛豁出身家性命般;决然地说道。

〃是!〃刘弘基大声答应着;转身便欲出门。才挪动身体;又被李渊叫住。

〃且慢;你先回库中领出粮食。我将战马征集好后;直接派到你营中。小规模向前线补给是我分内之责;不必向皇上请旨。运粮队今晚出发;一刻不停。〃李渊向前几步;靠近刘弘基;低声吩咐。

〃末将遵命!〃刘弘基知道事关重大;拱手向李渊行了个军礼;正色回答。

〃仲坚所部一团骑兵;行动速度最快;你全带上;头前打探大军消息。〃李渊上前轻轻拍了拍刘弘基的肩膀;语气听起来无比沉重;〃建成和九珑也与你同去;九珑的仗打得过;凡事多听他的建议。你们这些后生;没打过什么仗;但现在也没办法了。总不能让三十万大军;活活饿死在撤兵途中!去吧;能救一个算一个;救不得别人;也要让自己平安回来!〃

〃是;末将遵命!〃李建成、钱九珑二人同时答应;不待长孙顺德等人出言反对;从桌案上抓起了军令。

〃唐公;世子…〃长孙顺德张了张口;想建议李渊不要派儿子去冒险;看看对方的脸色;又把剩下的半句话憋回了肚子。

李渊的手离开了刘弘基的肩膀;尽力站直身体。一瞬间;他脸上的表情从惨然变成了庄重;仿佛在送千军万马出征。

〃刘洪听令!〃李渊站稳身躯;大声喊道。

〃末将在!〃刘弘基肃手;直立。

〃立刻回库中调粮;战马一到;旋即出发!〃李渊把将令交到刘弘基手上;接着;抓起了另一根将令:〃李旭听令!〃

〃卑职在!〃李旭前跨半步;肃立。

〃你带本部兵马;头前为刘弘基探路。如有大军消息;立刻派快马回报!〃

〃卑职遵命!〃李旭大声答应;嗓音里带着一点紧张。刚才众人的议论;他一个字没落听了个清清楚楚。可眼下除了尽力救人之外;他顾不上想任何风险。

〃周文远!〃唐公拿起第三根将令。

〃卑职在!〃周文远鼓足勇气上前;心中有一点点害怕;还有一点点兴奋。

…。

护粮军兵马只留下了五百人守卫粮仓;其余的都被李渊派遣了出去。有的随刘弘基去运粮;有的向附近高句丽人龟缩的新城;国内城两个方向警戒;以免那两所城池中的高句丽人听闻风吹草动;再打大军粮草的主意。待众将校都走远了;李渊招了招手;把两个心腹幕僚叫到了身边。

〃顺德、演寿;你们二人带领咱们李家所有侍卫;这几天盯紧河上浮桥。只要建成他们没回来;无论谁的命令也不能让人毁桥!〃李渊沉声命令。

如果军情真如陈演寿所推断;五日之内;围攻辽东的其余七十万大军必然军心动摇。皇帝陛下自十六岁领兵以来;从没打过败仗。他不敢保证;听闻伐辽失败消息后的陛下;能否表现得如他平时一样勇敢。

〃唐公应与朝臣沟通;想办法让陛下做最坏打算!〃陈演寿接过将令后;低低地提醒了一句。宇文述和刘世龙等人带三十万大军绕路奇袭平壤;人数虽然只占了东征大军的三分之一;但其中七成以上是府兵。多年来;大隋兵威无敌于天下;靠得就是这些训练有素的府兵精锐。如果他们丧尽了;皇帝陛下需要考虑的事情则不仅仅是一个辽东。

〃纳言苏威病重;兵部尚书段文振病危!〃没有外人在侧的时候;李渊的脊背又驮了起来。屋漏偏逢连夜雨;自征辽以来;能让万岁听下几句谏言的权臣病得病;死的死;如今朝中剩下的;不是没远见之辈;就是趋炎附势之徒。对于李渊这种皇帝不待见的倒霉蛋;大伙躲还躲不及;有谁愿意跟他交流对战局的看法!

〃黄门侍郎裴矩最近受宠!〃长孙顺德见唐公为给皇帝进言的事情烦恼;低声在一旁提醒。

闻此言;李渊觉得嗓子眼里都开始冒苦水。黄门侍郎裴矩出身于河东裴家;对先皇受禅和今上即位都有拥立大功。此人知道皇帝陛下志向高远;所以征突厥、伐契丹、讨高昌;开疆拓土的建议一个接着一个。大隋皇帝在他的谏言下;继位十年来几乎每年都兴兵讨伐不臣之国;把国力挥霍到了极限。此番东征高丽;也是裴矩一直主张的。请他向皇帝陛下提醒注意兵败风险;岂不是等同于虎谋皮!

〃裴矩素怀奸险;巧于附会;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人。但小人往往比君子更善于审时度势。他喜欢名马珠玉;唐公投其所好;再晓之以形势;以他的为人;未必肯在辽东作个为国尽忠的孤臣。况且将来在朝中;此人也是一个助力!〃陈演寿想了想;也附和长孙顺德的提议。 (注1)〃也只能如此了!〃李渊叹了口气;说道。无论心中多么不情愿;他今天也得去拜见一下裴大人。即便不为了那三十万东征大军;也要为了自己的儿子;为了李家的将来…。

八百护粮兵快速集结了起来;闲得关节都开始发痒的大伙听闻去前线送粮;心中的兴奋远远高过了恐惧。

为了避免军心混乱;刘弘基严格命令麾下将校不得将军情不利的推测透漏出去。〃那只是推测;未必是真。如果因为谣言扰乱而耽误了粮草运送;诸位知道军法会如何处置!〃对着平素交往密切的几个朋友;他大声叮嘱。

〃是!将军尽可放心!〃参与运粮的众将校齐声答应。刘弘基素得众望;关键时刻;大伙愿意跟他携手共渡难关。

李渊利用手头职权征集来的战马稍后一些到来;随同战马前来的;还有李建成和钱九珑;李府侍卫樊兴也带了二十名亲兵跟在了建成身后;这是唐公世子第一次单独执行军务;他们要誓死保护其平安。

李婉儿和李世民在大军出发前也赶了过来;他们和哥哥建成自幼形影不离;所以特地赶来给哥哥送行。二人都穿了一身戎装;看上去英姿薄发。一入军营;李世民就冲向了整装待发的士卒之前;一手提缰;一手擎槊;仿佛他是此番出征的主帅。李婉儿则难得地显出了几分小女儿的温柔之态;走到李建成的身边;低声叮嘱道:〃哥哥路上小心些;沿途多注意两边树林、山谷等隐蔽处。高句丽人不愿投降;想必有些顽固之徒会伺机而动!〃

〃你尽管放心;我们一人双骑;此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