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家园-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必打仗打得好;家世好的人通常都没本事。当然;咱家虎牙郎将宇文士及大人除外;他是个既家世好又有本事的特例。

〃把书挂在牛角上边走边读;的确有招摇撞骗之嫌。甚至那个上中下三策;依我看也没什么道理!〃李旭见大伙的士气已经被宇文士及给调动了起来;微笑着在旁边补充。

〃咱们全是骑兵;从上谷郡赶到这;还赶了六天;弟兄们也丢在路上一大半。杨玄感麾下都是临时抓来的民壮;没有马匹;他怎么可能在大军回师前赶到涿郡去。况且在一千多里路上;各个城池关卡的官军又不是吃白饭的;岂能放任他纵横驰骋?恐怕他前脚向北杀去;后脚被樊子盖把黎阳端了。到时候他饭都没地方吃;哪里打得起仗!就算是能如期赶到涿郡;难道手持木棒的乱军;还能跟罗艺将军麾下的虎贲铁骑硬憾不成!〃

当日在辽东;旭子就于李建成和刘弘基等人面前置疑过李密的所谓上、中、下三策。如今有了从涿郡赶往黎阳的经验和对叛军战斗力的初步认识;更认为那是纸上谈兵。

在他眼里;李密的所谓中策;也只能拿出来糊弄外行。听起来;直趋关中;依靠关中和中原之间的关卡死守;好像就可以避免朝廷兵马继续西进。问题是;关中当时在卫文升手里;杨玄感从黎阳向关中杀;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沿途那一道道雄关。卫文升不用出战;凭险而守就能把叛军的力气耗干了;哪会给他们西进的机会。届时;叛军西进无望;退路再被洛阳守军切断;更是死无葬身之所。

〃就是;长安距此也有八百余里。卫文升老将军用兵能力再差;死守潼关总也守得住吧。他杨玄感连个小小河内都久攻不下;凭什么去取潼关!〃宇文士及大声拍案;替李旭的分析喝彩。他先前故意把李密的才学人品说得如此不堪;就是为了通过贬低对手来增强将士们的信心。眼下李旭的一番补充分析;正好合了他的意。因此;每当听到精彩处;他便拍案叫好。一时间;主将指点江山;监军击节唱和;居然配合得天衣无缝。

〃至于李密眼里的下策;对叛军而言倒是最切实可行的办法。只是杨玄感在起兵初期举棋不定;先杀向河内郡;又折回修武;然后再向汲县;光在黄河北岸就耽误了半个多月。等他渡了河;洛阳城内早就做好了准备;自然什么都捞不到了!〃旭子面对众人;侃侃而谈。

从在霫部与徐大眼一道练兵那时开始算起;至今旭子已经有了三年多的领兵作战经验。所以李密所谓的神机妙算在别人眼中高明;在他眼中自然是漏洞百出。

雄武营众将本来对韩世萼与李密这对组合有些怕;经主将和监军二人这么一吹一唱;心中的怯意登时变成了战意。一时间都觉得叛军七万人马;简直是送上门来的功劳;大伙要不趁机多砍些脑袋下来;就对不起这天赐的机会了!

〃要不是将军大人分析得透彻;咱们还真被李密的虚名给骗了。末将这就斗胆向两位大人讨一支令;待李密来时;先出城称称他的斤两!〃校尉崔潜为人最是机灵;第一个跳出来表态。

〃别争别争;上次的功劳都被你们立了;俺老李佯攻汲县。这回来了大买卖;轮也轮到老李打头阵了!〃督尉李安远赶紧冲出来阻拦。先前他被李密名头所慑;一直没敢大声出气。现在想想这些叛军连没多少兵马驻守的河内和修武都拿不下来;立刻看到了立功的机会;与崔潜抢着要出城迎敌。

〃探路的累活都是咱李孟尝的;打仗时你们却先占便宜;这不太公平吧!〃李孟尝也跳出来瞎搀和。李旭和宇文士及希望看到大伙什么表现;他心里跟明镜般亮堂。正所谓不怕勤快不怕懒;就怕有人不长眼;因此由着性子胡搅。

李旭转头看向宇文士及;刚好宇文士及的目光也向他扫了过来;二人相视而笑;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欣赏与包容。

注1:李密的家世和他所献的上、中、下三策;见于史书;非杜撰。小时候俺读李密刻苦用功的故事;自行车把上也夹个单词本。可惜没撞到杨素;撞到大树。后来想想;如果是骑牛;就不会摔得那么狠了。

第三卷 大风歌 第四章 取舍 (一 下)

二人言语上虽然对李密的人品和能力大加奚落;用兵时却不敢等闲视之。此刻叛军固然没经历过什么正经训练;雄武营的训练程度也不比对方好太多。只不过是经历过一场辽东血战;多了些胆气而已。拿着如此训练程度的将士去欺负欺负元务本这种对行军打仗一窍不通的文官还可以;若带着四千多弟兄们出城去迎战韩世萼和李密这种将门后代统帅的七万大军;的确就是活得不耐烦了。

因此;宇文士及和李旭二人制止了众将的胡闹。命赵子铭取来黍米算筹;当着大伙的面;一一推演起黎阳城攻守方案来。那长史赵子铭也是个有心机的;自从大军入城后;一直尽心研究着黎阳附近的山川地势。幕僚们在他的指点下;七手八脚;一会功夫就用黍米堆出了黎阳城的大致轮廓。赵子铭用手指在城墙外抹了道小沟做永济渠;用算筹码了个四方型做山川;整个地图虽然略显粗糙;看上去却也一目了然。

黎阳城夹在黄河与永济渠之间;周围地势甚为平缓。离城西三里之外有座大坯山;算得上要地;只是离城太远了;此时士卒战斗力又实在虚弱;所以李旭和宇文士及也不敢分兵互为犄角。眼下最稳妥的办法就是紧闭四门;龟缩不出。黎阳城乃屯粮重地;为了防贼;城墙修得颇为高大。大伙如果一味死守的话;只要不出什么指挥上的大错;李密和韩世萼没有十天半个月的功夫入不了城。此外;敌人如果舍命强攻;摆在城墙上的那些滚木、擂石也能派上用场。唯一遗憾的是城楼里的那些开皇年间打造的床子弩;因为年代太久远了;已经无法继续使用。否则趁李密等人不备轰他几下;大伙弄不好又能立奇功一件。

众将士商量着;慢慢敲定了守城细节。此城既然四四方方;所以雄武营的兵马也分成了四份。由赵子铭、李孟尝、李安远和崔潜各带五千兵马负责一面城墙;剩余的一千多原雄武营那些没分散到降卒中间去做官的〃老兵〃;则统一留给李旭和宇文士及;由他们两个负责随时对各方进行支援。

还有一些实在上不得战场的老弱残兵;则留给了明法参军秦纲。黎阳城是杨玄感的起家之地;敌军攻城时;说不定有人试图里应外合。秦纲做事谨慎严苛;刚好可以担任镇压叛乱的职责。

又过了一日;韩世萼领兵杀到。这七万余人算是叛军主力;兵器铠甲看上去比当日元务本麾下的强了不少;但寻常士兵手中的家伙依旧以木棒和菜刀为主。见敌军不肯出城野战;李密和韩世萼也不着急攻城;领兵在城门外大张旗鼓示了一次威;然后把军营扎在了黎阳城西的大坯山上。

〃这帮叛军好生奇怪;粮仓都被咱们端了;却又不肯往回抢!〃站在城楼上;张秀对着远处的旌旗指指点点。

〃他们越着急夺回黎阳;越是要在咱们面前显得好整以暇。这样;让不明就里者以为他们底气十足;没等战;气势上先输了三分!不信你们等着瞧;最迟到今天傍晚;叛军肯定大举来攻!〃宇文士及笑着在旁边解释。他出身将门;见过的世面和听说过的战例都比别人多一些。所以一些对敌情的判断讲出来;倒也能鞭辟入里。

果然;才过了下午申时;叛军已经又迫不及待从大坯山上杀了下来。这回;众将士手里除了菜刀和木棒外;又多了十几棵大树做成的撞锤;还有几十张新造的云梯。由前排的士兵们抬着;看上去气势汹汹。

〃李法主就是沉不住气;树皮都没剥干净;就好意思拿来做云梯!〃宇文士及向城下看了一眼;淡淡地点评。

众将闻言远眺;果然在在云梯的边缘看见一抹绿幽幽的东西。当即指指点点;把这个新发现传了开去。被强征入伍的俘虏们本来吓得要死;见将校们谈笑自若;胆子就稍稍壮了些。待敌军靠近了;看清楚了云梯和撞锤上的树皮;更觉对方形象滑稽可笑。不知不觉间;紧张的心情轻松了不少。

叛军的攻城技巧乏善可陈;刚靠近城墙;便是数轮仰射。当发现自家弟兄的箭法实在收不到什么杀敌效果;中军旗号一变;立刻有死士抬着撞锤和云梯扑向了城门和城墙。守城者的射技与攻城者在半斤八两之间;羽箭拦截了几次没拦住;眼睁睁地看着攻城器械和城墙有了接触。

〃扔滚木!〃李安远〃腾〃地跳了起来;大声喝道。

守城的士兵放下弓;从城垛口后抬起滚木;顺着云梯的砸将下去。城下陆续响起一片哀嚎之声;试图爬城和扶云梯的叛军纷纷被砸倒;攻势登时一滞。几个参加过辽东战斗的雄武营老兵趁机抄起挠钩;钩住云梯末端;沿城墙方向用力一拉;表面还带着树皮的云梯扒不住城墙;顺着挠钩的方向滑倒;将城下的叛军又砸翻了一大片。

〃放钉拍!〃李安远一击得手;继续发威。守卫在城门上方的将士们放开铁钩;三把五尺多长;两尺多宽;上面布满铁钉的厚木板伴着铁链声砸了下去。正抱着巨树和城门叫劲儿的敌军猝不急防;被钉拍拍倒了十几个。幸存的人力量不足;整根撞锤脱手落地。霹雳吧啦;将撞门者压了各人仰马翻。

叛军的士气本来就不高;受了迎头一击;立刻潮水般后退。〃别浪费滚木;放箭;放箭;瞄准了射!〃李安远见敌军气势稍沮;立刻改变策略。在雄武营的老兵带领下;新入伍的降卒从城头上捡起弓;探出半个身子;瞄准了匆忙后撤敌军又是一通箭雨。

这回射击的效果比刚才好得多;匆忙逃窜的敌军既没有弓箭手掩护;也没有盾牌遮挡;伤亡惨重。〃继续射;继续!〃李安远大喊大叫;督促着弟兄们搭上箭;从背后又把五、六十名运气不佳者射死在回撤途中。

〃收钉拍;收钉拍。停止放箭;停止放箭!〃李安远在城头来回跑动;兴奋得声音都变了调。攻打黎阳的时候;他因为带兵向汲县方向佯动而未能立功;所以今天特意抢了最容易受到敌军进攻的西门来守。果然;叛军把注意力全部放到了西门。第十个回合结束;他麾下的弟兄损失了不到二十个;而城墙下的死者和伤者;加在一起却足足有三百余。照这个样子再来几回;记在他头上的首级就能有几十个;即便不能再升官;策勋三转也是稳保的了。

匆匆退下去的敌军被集中了起来;当着敌我双方的面;刚才带队的叛将被执行了军法。经过简单的威胁和动员;叛军在一名新任督尉的带领下;再次向城墙靠拢。先是羽箭压制性射击;然后是快速冲锋。在同伴的尸体上扶起云梯;抬起撞锤;试图以生命为代价创造奇迹。

李安远决定不给敌军创造奇迹的机会;一手持盾;一手持刀;在城墙上来回跑动;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着战术。滚木、擂石、钉拍、挠钩;黎阳城头配备多年的防守器械终于派上了用场。叛军一波波靠近;又被一波波砸死在城墙下。尸体很快堆成小山;叛军却踩着同伴的尸体;蝼蚁般向城头攀爬。

在战斗刚开始的时候;守军的动作还有些生疏;渐渐的;他们杀人就杀出了经验。在〃老兵〃的带领下;新卒们一次又一次把云梯上的敌人用滚木砸落;一次又一次用挠钩将云梯钩翻;一次又一次放下钉拍;又搅动辘轳;将带着血和碎肉的钉拍拉起。

双方的士兵很快都开始变得麻木;守城的隋军看见同伴中了箭;在自己身边翻滚挣扎;不再害怕;也顾不上去救人。攻城的叛军眼睁睁地瞅着滚木将自己前方的一排袍泽变成残疾;却熟视无睹;口中衔着菜刀;继续沿云梯向城头努力。

终于;有人爬上了城头;用菜刀占据了一块地盘。没等他发出欢呼;十几根长矛同时刺了过来;将他叉肉般挑起。紧接着;尚未断气的尸体被守军抡出;在半空中飞舞;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