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兴唐-第2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个混帐东西!”李治气得将茶杯往李威头上砸,李威手捷眼快,一把接住,没有砸到。

    武则天解了围,说道:“弘儿,你先回去。”

    不过补了一句,道:“虽然你做了许多事,让陛下与本宫欢喜,然而此事,你让本宫失望了。”

    这也是李威这几年来,第一次与父亲生最严重的冲突。

    然后李威在东宫就听到弓月疏勒二王来降,吐蕃之所以攻陷四镇,正是弓月等部勾结吐蕃所为。然而吐蕃更为残暴,连人的衣服都剥了下来,弓月等部甚是后悔,对吐蕃屡次反抗。但内部又不是很平静,弓月疏勒二部先引吐蕃攻陷于阗,然后弓月又引吐蕃,北招咽面,攻打疏勒。唐朝于是派鸿胪卿萧嗣业兵讨之。兵未至,弓月王害怕,与疏勒王来降。

    既然投降了,李治也没有追究,于是赦其罪,让其归国。

    还有一件事,梁6二人再次上书,用火yao制造炮竹,要求朝廷征税。官员皆是啼笑皆非,但不管怎么说,两渠已经开工,耗费巨大,不知道能征多少税,可有的征,比没的征好。于是同意。

    其实年关将近,也得到了甜头。新设的两个海市依然没有任何动静的,中原的海船遥遥无期,大食商人在广州也没有听闻,就是听闻了,对中原也不大熟悉,生不如熟,航道又不熟悉,因此没有船舶过来。但几个蕃市与关市,已经有许多商人开始j易,先后为朝廷得税款近六万缗钱。不算少的,又是才开始没有多久,象这样展下去,一年下来,五十万缗钱,还是能获得的。

    账还能这样算的,唐朝现在的朝廷收入,大约一千多万缗钱,有部分朝廷的产业,比如盐场,或者马场,或者官庄,也有一部分是商税,比如广州的市舶司,但大部分让农民承担的。租庸调制加上各种杂税,一丁一年负担最少在两缗钱,以及三十个义工。仅是蕃市的收入,就相当于二十万丁,一百多万人j纳的税务所得。

    不过有多大底,就能掏多大d。两渠不提,明年要对高丽出兵,还要防止吐蕃人入侵,又要需多经费,因此朝廷用度依然拮据。

    出海的“良商”名额也拍板下来。有许多两京商人参与,但大多数抱着邹凤炽的心态,当作捐款了,又不可能有邹凤炽的家产,因此出得少,有的居然只表态拿出一千缗钱。倒是沿海一带商人,参与比较踊跃,然而资产不多。最后算下来,所得居然不足六十万缗钱。

    朝廷的官员都是很高兴的,六十万缗钱已经是巨款了,不但是这笔款子,以后还有海市关税的收入。反对的人依然有之,一百个名额,三千艘船舶,允许近五万百姓出海。试问唐朝总共多少人?但在这笔巨款面前,所有反对声音皆变得苍白起来。

    李威也不大满意,在他预想当中,最少能得款一百万到两百万缗钱。毕竟是唐朝初放百姓出国经商,名额又有限,参加的人更加踊跃才是。这笔款子虽巨,然而到了开水泛滥之前,将广通渠修好,又要避免二月耕生产,就要征召更多百姓抢工。还有房屋拆迁也因为支出,拖到了开天到来,开石技术成熟,要修一条三门山路,建几个仓库,这又要花费不菲的钱财。有可能这笔钱,等到广通渠与三门道路修成,就用完了。到了明年秋天怎么办?

    秋后,在开挖新开河,整理丹水下游河道,两项工程表面没有广通渠工程大,可广通渠只是重新将它疏通,顶多是截沣浐之水,连三门道都有一段原来修好的道路,所以明年工程难度将是今年的数倍,用费只高不低。到时候用费从何而来?

    ……

    因为有了炮竹,更增加了新年的欢庆,许多百姓走出家门,来到街上载歌载舞,倒有那么一点繁华盛世的味道。

    过了新年后,果不出李威预料,韦弘机为了抢时间,又有了充足的经费,广募民夫,正是青黄不接之时,许多贫困人家还急需要钱的,多时,从三门道路到广通渠用工达到九万八千多人,加上维护秩序的士兵,几近十万人。三月到来,广通渠渐渐峻工,先峻工的是三门道。但用费是惊人的,韦弘机对土木精通,精打细算,民夫也因为是朝廷破天荒的人xìng化聘工,动力十足,很少有人偷懒,工程进展度非常快。然而六十万缗钱渐渐用完了。

    这还是就着原有的河渠与道路进行峻通,如果从一无所有开始,开支最少增加一倍有余。有人无聊地计算了一下杨广的大运河,工程有可能是广渠的一百倍到两百倍之间。也就是说,按照李威这种开渠方式,最少得花费两亿缗钱到四亿缗钱。

    又算了一下两渠总工程,没有办法计算的,大约估计了一下,就是有了新采石技术,最少得花费一千万缗钱,才能完成。远不是当初所想,需花费五百万六百万缗钱,而且有了新开石方法,否则花费还要增加两三倍。

    当然,不是没有好处的。到了三月十六,随着一声令下,将运河两端堤坝堀开,两边的河水,立即奔腾进来。千万舟船扬帆而入,万民欢庆。两渠何时而成,太过遥远了,但广通渠一成,关中已经受益。不象是渭水,因为水流急,船舶经常搁浅,也需要纤夫来拉纤。这些纤夫不是募集的,同样也是以力役形式组成的。不但纤夫,就是运粮的船舶,也是由江南富商无偿供给,不然仅是运费,粮食从江南到了关中,就成了惊人的天价。而且沿途又没有保护措施,船翻人亡,对富户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因此许多富户想办法逃匿。

    不是说广通渠修好了,就不会翻船,但多少减少一些事故率。而且修了三门道,虽然增加成本,可减少了出事率,对于贵重货物的运输来说,又是一件幸事,又给了陕州百姓一条谋生的路子。因此从江南的富户人家,到关中百姓,皆是万民欢腾。

    最主要这么大的工程,不是奴役百姓完成的,而是以募民形式完成的,连修三门道,几名百姓掉下悬崖牺牲,都给了足够的补偿抚恤,算是一个仁政。也多少化解了漕运的难题。

    许多百姓喜悦地称它为太子渠。

    李威听后皱了一下眉头,这又要刺激父亲了。

    三月到来,东宫中也是万物复苏,花红柳绿,一大群小燕子飞来飞去,这一次回来的倒有不少,居然有十八只。碧儿走了过来,万分娇羞,李威看了她一眼,问道:“你想说什么?”

    碧儿轻声道:“殿下,妾身有了。”

正文 第二百六十三章 中了

    第二百六十三章中了

    “有了什么?”李威还没有反应过来。

    碧儿指了指肚子。

    李威有些晕,因为碧儿岁数小了一些,所以在房事时,李威很小心的,即使有什么,也区分了安全期与受孕期。看来这一套方法也不大管用。碧儿又说道:“难道你不高兴?”

    “高兴,”李威答道。既然有了,成了事实,只能吩咐御医平时注意。

    碧儿又支吾着。

    “你又想要说什么?”

    “殿下,其实太子妃人不错的……”对裴雨荷的进宫,碧儿与婉儿心中都有些犹豫不决与担心,毕竟裴家门望太高,不是她们出身所能想比的。倒是韦月无所谓,大家的家族彼此彼此。

    可是裴雨荷进入东宫后,对她们十分客气。太子又不大理睬,于是碧儿心软起来,感到裴雨荷十分可怜。

    “但你有没有想过杨敏?”对裴雨荷,李威也没有太大恶感,在东宫里,平时相互说话皆是很客气。真正的相敬若宾。可想到杨敏她们,又想到裴炎的嘴脸,想要李威与裴雨荷房事,那是不可能的。

    碧儿一时语塞。

    李威又说道:“你去将金内侍喊来。”

    今天进士放榜,本来科考闱皆是在二月初就举行,然后再进行关试,抢在上巳节(三月初三,与重阳、晦日,也就是正月最后一天为唐朝三大节日,元旦节也就是却是很小的,因为日期相近,后来渐渐与寒食、清明节融为一体)之前再放出关试榜单,以便进士于上巳节到曲江池闻喜夸花。

    这一天官员也放了假,包括皇亲贵族,活动地区也是在曲江,这样一来,曲江更加热闹喜庆。也算取了一个于民同乐,与新科进士同乐之意。因为大非川之败,又跟着几年灾害,科考断了很久。于是议今年再度科考。

    然而天来临,雨水多了起来,又有许多民夫回到自己家中准备耕生产了。这次开渠取的就是不忧民之意,因此官员也不敢阻拦。所以新渠压力立增,甚至一度动用羽林军,下渠劳动,加快进程。这也是必须的,否则一拖,到了水涨起来的时候,继续开渠难度增加。要等到秋后,渠里注满了渠水,仅是水一项,就会耗费许多财政。

    因此有言官上书进谏,取消今年的科考,将精力集中在新渠上。因为争议不下,科考虽然最终没有放弃,但被推迟了。

    今天正是放榜的日期。

    李威让金内侍去看榜单,主要是姚元崇与西门翀二人也参加了科考,看他们能不能考中。

    ……

    姚元崇与西门翀也十分紧张。

    尽管他们已经得知内部消息,由于几年没有科考,今年录取的进士将会比往年多,可今年科考的贡生也多。不但两监积累了大量的生员,各个州府也积累了许多举人。他州举人唐朝后期始重,可前期皆是两监生员为重,偏偏二人皆是他州举人。再说纵然录取的名额多,也有近千名生员科考,朝廷会录取多少人?最多一次是咸亨元年,五十四人,最少仅三人。而各地举人,与国子监的生员,能参加科考,无一不是选拨出来的佼佼者,除了极个别关系户外,都是出类拨萃的才子。

    不是很自信。

    两人结伴来到皇城礼部南院。南院的东墙正是用来专门公布进士榜单的。这与后来电视剧有所不同,呆在客栈里,然后官差前来报喜,再讨喜钱。唐朝没有这回事,甚至某些方面,都不成熟,更没有后来的秀才举人进士之分。

    榜单贴出来了,你爱来看就来,不来看拉倒。

    已经有了不少生员,包括一些都长着白的老生员到来了。有的哭有的笑,当然哭的人多,笑的人少。录取率太差了,平均不足百分之五,象唐朝前期,连百分之二都不足。

    两人小心地走过去,很大的傍单,防止岁数大的,老花眼,看不到了。大傍单大字,红色底,十分气派。不过两人嘴立即张大起来,这一次榜单很长,一共有八十人被录取了。

    当然,录取的人越多,才越有希望。然后从头看起,第一名是一个叫郭震的,魏州人,长安国子监出身的太学士。榜单上八十人,有近六十人是出自两监,再次证明两监乃是科考的正途。当然,也与唐朝文化还没有普及有关。各州有州学,但连私熟都不让设,所以精英还在两京当中。

    再往下看去,先看到姚元崇,名列第七,前三名肯定最贵,可列在第七名,也算不错了,西门翀拱手道:“姚君,恭喜。”

    “同喜,同喜,”姚元崇身强力壮,眼睛也好,一眼就看到西门翀名列第三十六位。虽然没有进前十,也在中游以上,算是中了。

    以西门翀的家世,能名列中上,已经很不容易的。现在的考试不象后来的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