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权利争斗之外。

高宗对他,算是欣赏。很多棘手问题都让他处理,对出色的完成结果也总是感到满意。这次选派宣旨使时,高宗破费了一番脑筋,地位低、资历浅的人,显不出朝廷的威仪和对李林龙的高看,掂量半天,最后还是选中了他。

魏玄同展开圣旨,抑扬顿挫地读道:“大唐皇帝诏曰:朕晓谕威国公、辅国大将军李林龙及麾下诸位将领,欣闻将士们骁勇善战,剿平倭国叛乱,朕甚感欣慰。倭国叛乱已消,念其国臣服我朝,其忠心坚如磐石,为显我天朝鸿恩浩荡、恩泽四海、爱护四夷之仁德,为使倭奴国上下永顺于我天朝,朕封威国公、辅国大将军李林龙为东平郡王,驻琉球。而已获取倭奴之土地归还倭国,望东平郡王与诸军将领着手移办,钦此!”

武官中几个半岛出身的将领,对这样文绉绉些的唐话,听的云山雾照;文官可是明明白白,轰地一声炸开了锅,还不等李林龙领旨谢恩,有人就喊了起来。

这道旨意,表达的是,让你李林龙打倭国,是因为要帮助倭国平叛,现在叛逆消灭了,就该撤兵了,这与出兵时的言辞完全不同了;封地琉球,琉球在哪?他们听明白了,流血流汗打下的疆土,就这样拱手送还人家了。这如同挖了他们心肝,谁也接受不了!

“这块土地是我们打下来的,凭什么归还他们,奶奶的,老子不还!”黑齿常之脾气火暴,先开了炮。

“我们在这里辛劳好几个月,你们就这么一句话?死了的人呢?我答应,手下弟兄们能答应吗?造起反来,大家脑袋都得搬家,谁他妈的给陛下出的馊主意,老子剁了他。”摩尔金也大骂道。

……

众人连珠炮的质问不止。魏玄同早就意料会出现激烈反应,但毕竟第一次面对如此棘手的事情,看着眼前的这些眼睛通红、舞刀动枪,杀心浮现的悍将,他是文官,早就双腿颤抖不止了,脸色苍白地向一言不发的李林龙求助。

“好了,都住口,不得无礼!”李林龙看着他,总算出面喝止。声音虽然不大,但下面立刻鸦雀无声。

他没有再发火,而是双手接了圣旨。

看他接了旨,身后将领一片错愕,嘈杂声又起来了。

魏玄同见状,知道大事已定,刚才紧张的心情舒缓下来,强笑着说道:“国公与诸将军、诸大人,陛下也深知你们辛苦,特让本官带来百坛美酒和粮食等各种物品慰劳诸位。”

李林龙再次谢恩后,热情地拉着魏玄同的手说道:“魏大人,见到你真高兴,请放心,陛下的旨意我一定遵守。至于刚才属下的官员言语有冒犯的地方,请你不要介意,他们大多是粗人,本身没有恶意。”

魏玄同尴尬地点头道:“自然、自然,本官理解。”

李林龙拉着他坐到椅子上,挥手示意大家退下,才笑着说道:“老兄,你也看到了,我这有几十万人,很多人拖家带口,让他们马上离开,确实有难度!不说死了那么多将士才打下这片土地;也不说最近这段时间大家没日没夜的建设,付出了那么多汗水;咱就说是个穷人搬家,也要时间吧?不过,陛下旨意下达了,我再难,也得服从,为人臣子怎么能不听君王之话呢?”

魏玄同赞道:“国公言之有理,本官钦佩的很!”

李林龙有长叹口气:“执行是要执行,但要费些周章。先是要找到倭国的王族,办理移交;还要安排百姓的迁移,再说,听说琉球有很多山地野人,必须先派军队征伐,全部占领后,才能逐渐迁移百姓到那里居住,这需要一定时间。魏大人,你官场多年,论精明强干远胜于我,我相信你能理解我的难处,还望在圣上及众位同仁面前斡旋,容我些时间。”

魏玄同脸上露出明察秋毫的笑容,应道:“国公长年奔波在外,为我大唐开疆拓土,其中苦楚,本官也是理解一二的。就拿倭国来说,国公刚刚夺取此地,环境艰苦,人心不稳,困难重重。本官岂能不知。何况,听说战时,倭国王族拼死抵抗,大多战死……”

李林龙听出了魏玄同的话外音,这是给自己递话呢。人家主动示好,问题就容易解决了。赶快起身表示感谢。

话聊开了,两个人去除戒心,又聊了一些场面上的体己话,李林龙才安排他去驿馆休息。

魏玄同前脚赶走,众官员和将领们就涌进大厅,七嘴八舌问道:“咱真把土地还给倭奴人吗?”“要是还就先放火烧光……”

李林龙示意大家坐下,笑着说道:“大家何必激动,朝廷和陛下的话咱当然要听,不然咱就是叛逆,那时,你们在中原的亲人不要了?咱怎么与江南、半岛等地做生意?没钱,咱如何建设?”

“地儿都给人家了,咱还建设个鸟!”黑齿常之没好气地顶撞道。

李林龙笑了笑:“好了,我说明白一点,朝廷让咱归还这片土地,但没有限制时间,咱一年也是还,两年也是还,十年也是还,搬家难呀。再说,还给谁?找个倭奴人就还?还是先要找到其王族?你们谁知道怎么才能找到?”

众人听明白了,都嘿嘿笑了起来,摩尔铁应道:“我找到,先宰了他。”

刘仁愿点头说:“要是倭奴人都绝种了,无法还,不算抗旨吧?我看呀,其实陛下对还不还,并不放在心上。这次估计是有人给陛下提了建议,他碍于情面才答应。”

李林龙摆摆手道:“只要有倭奴人,他们就会不断派人到朝廷那里买通权臣疏通,来打扰咱们!为今之计,咱还需按计划行事,现在抓紧建好基地,明年派军清剿倭奴人。倭奴人要是死光了,陛下即使还让归还土地,咱归还给谁呢!”

众人听了哈哈大笑。

李林龙又笑着说道:“其实这道旨意挺好,咱们又多了个琉球,可以明正言顺的派军夺取那里了!”

众人又兴奋地纷纷议论起来。

刚当上户部尚书的李嗣真见大家过于乐观,出言提醒道:“长安有倭奴使节,要是他们贿赂权臣,和那些仇视郡王的官员勾搭在一起,不断向陛下进言,那时催促咱搬移的圣旨当会源源不断到来,咱怎么办?”

李林龙脸色一冷,道:“我不会给他们机会的!”

……

晚宴后,李林龙、雅婷回到府衙,见周围人退下,笑嘻嘻揽住雅婷的腰,甜言蜜语地表扬道:“辛苦娘子了,小生给你按摩!”说着大手就轻捏起了雅婷的双肩。

“你还没八抬大轿迎娶人家,谁是你娘子,是胡秀香吧!就会拿甜言蜜语哄人家为你操劳!”雅婷一边嘲讽,一边甩开了他的手。

李林龙吃了鳖,一脸尴尬,见雅婷真好象不乐意样子,急忙表白道:“谁说我不八抬大轿娶你?我是最近太忙了,等到冬季清闲下来,咱就结婚,按照现在的风俗,搞的热热闹闹,让大家也跟着高兴、高兴,我也能正大光明地吃你豆腐了!”

“你呀!原形毕露,得了,还是说怎么处理这个魏玄同吧!我不愿意看你那色迷迷的样子。”雅婷把李林龙快贴到她脸上的脸推开。

李林龙知道雅婷很传统,不喜欢这样的荤玩笑,只好正经起来,应道:“这个好办,魏玄同是个人才,咱要好生款待,即使成不了同路人,也不要让他成为敌人。接下来,你这礼部尚书辛苦点,陪他好好转转,通知各地认真接待,既要让他感受咱们现在的艰难,有要让他知道未来可能的富饶,他回京会说些好话的。记住,他需要什么咱给什么,不要吝啬,吃、穿、钱、用、女人,只要有表示,都要挑最好的给他送去。妈的,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吃咱拿咱,不替咱说话,他也就活到头了!”

雅婷不屑地应道:“看你的语气,难道他不替你说好话,你难道还杀了他不成?”

李林龙冷笑道:“这些年我是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讲不得什么仁义,只有手段才能保住一切!我虽然不想让天下百姓涂炭,但杀几个鸟人却决不会手软,谁挡了我的路,谁就得死,不仅是他死,他全家一个也别想活。”

“秀香组建的组织,其中一项职责就是这个。雅婷,你也应该知道,这些年很多人为什么跟我,论勇冠三军,我不及薛仁贵、娄师德;论足智多谋,我不及裴行俭;论朝堂之术,我不及长孙、李绩,但我能给他们带来官运和财富,能给他们需要的一切,所以他们觉得跟我有希望,才死心踏地。当他们以为我无力控制局面时,就会有人背叛,孙子言就是一个警示。我要再不下狠手,背叛的浪潮会越来越大。雅婷,为了生存,适当的时候咱必须要狠手,不然,你我都得死无葬身之地!”

雅婷觉得有些道理,想想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有时候不采取一些手段,你就被人踩,被人捏,被人整,甚至被人杀,李林龙很多事也是不得不为。不过,她也觉得过于极端,问道:“那狄仁杰、孙仁师、娄师德、灵儿等人,包括这个刘仁愿、李嗣真也是这个原因才跟你的吗?”

李林龙笑道:“当然不是,原因不同。有的是志同,有的是义气,有的是亲情……”

雅婷觉得说的话太沉重,转换话题道:“前两天我谱写了十多首歌曲,有《咱当兵的人》、《打靶归来》、《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等等,并把这些歌曲交给乐师,给他们还唱了一遍,当然很多歌词我都略做修改通俗易懂的了!唱歌曲时把那些乐师们听的如醉如痴,古人欣赏音乐虽然和咱不一样,但美丽的东西谁都喜欢,呵呵,这些乐师已经学懂了咱的谱曲方法,你瞧好吧!很快这些曲调就会在流行起来。等到过几天清闲下来,我还继续再谱写一些,歌剧、话剧,我也会写的,这里生活太枯燥,百姓们需要娱乐。”

李林龙点头赞道:“娘子好能干!”

……

魏玄同等一行人,大包小裹,满载而归乐。郡国各项建设加速运转起来。时间过的飞快,秋天到了!

地里金黄黄一片,麦稻粟米,结的满登登的。

除了一些矿山人员未动外,男女老少全部出动,收割庄稼。李林龙和官员、将领们也都拿着农具走进了农田与百姓们一起挥汗劳动。收割、过筛、晾晒、打包、运进各地的粮仓。

连通各城市的主干道路,在那些倭奴俘虏的劳作下都铺上了沙石,交通比过去好了很多,这也使粮食很容易运到城市。

“咱的粮食够吃了,得派人专门养护粮食,不能让他发霉、变质、还要防鼠害!”李林龙叮嘱着户部的官员们。

户部成立了储粮署。

……

按照统计,郡国各地兴建了近五千新民居。建的地点,是由地主在自己的土地上自选位置,房型可以从几种模型中挑。虽然这个数量与原计划差了很多,但给所有人带来了希望。每个人都知道早晚大家都能住进这样的大砖房里,想到自家已经有了大片土地,有了粮食和余钱,还会有好的生活条件,人心渐渐安定下来。

铜、煤、银、石英源源不断的开采出来,冶炼也搞得红红火火,铜器、铁器被制作出来在市场上销售。

白银的精加工也逐步开展,制成首饰、工艺品;胡人技师们帮助生产的琉璃,精灵剔透、造型优美,也被运到中原,售以高价。

木器坊、瓷器坊、织布坊、酿酒坊等作坊生产的家具、瓷器、布匹、酒类等产品都大量投放市场,基本满足了百姓生活所需。

市场上的各类蔬菜、水果多起来了。

……

“朝廷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