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辽东之后,派人先一步来到了京城。杨渊找到的是和熊廷弼有仇的两个人,一个是御史冯三元,另一个就是兵部尚书姚宗文。”
“这个时候,东林党的人也得到了这个消息,可能是杨渊透露的,也可能是东林党在辽东的人传递的消息。这个消息很快的就到了东林党能做主的人手里,而这个人或者是这些人就在南直隶,或者说是东林书院。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这些人觉得这件事情有值得利用的地方。一来帮助杨渊搬到熊廷弼,可以是杨渊心怀感激。这第二,可以让辽东的东林党人得到好处,而能够得到好处的很可能就是传递消息的这个人。”
“就这样,事情的大致脉络就出来了。东林党人派人到京城找到顾慥,不惜一切代价搬到熊廷弼。至于顾慥就成了弃子,虽然顾慥可能不愿意,可是这件事他做不的主。让这些东林党人没有想到,兵部尚书姚宗文也参与了进来,这就出乎了这些人的预料。”
似乎是说的累了,天启皇帝轻轻的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才接着道:“他们没有料到两件事,第一件是姚宗文,第二件就是朕的态度。他们没想到姚宗文会参与进来,他们更没有想到朕会直接罢免了顾慥。在他们的计划里,顾慥就算是处分,也不过时罚俸或者申斥而已,这就让这些人害怕了。”
“朕既然能够罢免了顾慥,那在罢免一个兵部尚书也不是不可能。如果为了这件事情,牺牲一个内阁大学士,一个兵部尚书,那就太不值的了。所以那个人才会来信申斥姚宗文,并且警告姚宗文不要在参与这件事情。姚宗文在接到信之后,心里自然是十分的紧张。在和冯三元商议之后,这两个人觉得还是先和杨渊通个气,这也就有了这封信。”
见天启皇帝讲完了,陈洪和骆思恭都呆住了,他们没想到事情会是这个样子。二人对视了一眼,都能从彼此大的眼中看到震惊,再看向天启皇帝的目光就有些不同了。这位陛下可真不是一般人,通过这点条件就得到了这么多的东西。
“陛下,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半晌,骆思恭似乎回过神来了,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小心翼翼的问道。
沉吟了一下,天启皇帝才道:“现在要做的有两件事,第一件就是查清楚,东林党在幕后主导这件事的是谁?第二就是这些人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看了一眼骆思恭,天启皇帝语气森然的道:“这些人为了一己私利,将朝廷至于不顾,将社稷至于不顾,朕定会严惩。骆爱卿,这次派去南直隶的人一定要干练,你要给朕查清楚,这次的事情究竟是谁做的。至于辽东的事情吗?”
“陛下,东厂的人虽然去辽东了,可是那个时候掌握的东西有限,他们主要是查熊大人的案子和杨渊去的。臣以为,对于辽东的东林党人也要好好的查一查,最好能弄清楚这些人要做什么。毕竟边塞之地乃是重中之重,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啊!”骆思恭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只要将事情争取到自己这边来,这次锦衣卫就一定能压东厂一头。
略微沉吟了一下,天启皇帝轻轻的点了点头,严肃的道:
“好吧!骆爱卿,你派些人去辽东,尽快的将事情查清楚。”
“是,臣必不负陛下所托。”对着天启皇帝拜了拜,接过陈洪递过来的两封信,骆思恭就要出去了。
“骆爱卿,那封送往南直隶的信可以送去,至于辽东的那封。”话到这里天启皇帝忽然顿住了,半晌才道:“也送去吧!让人盯住了,看看杨渊的人到了京城之后,都会去找谁。一定要给朕弄一份名单出来,切记不可走漏一点风声。”
“臣明白。”慎重的点了点头,骆思恭恭着身子退了出去。
看了一眼神色复杂的陈洪,天启皇帝笑着道:“怎么了?你有话说?”
犹豫了半晌,陈洪才小心翼翼的道:“陛下,这件事情是不是要知会魏公公一声啊!”
听了陈洪的话,天启皇帝才想起来,这次的事情是有对不住魏朝。因为路途和任务分配的原因,这次魏朝恐怕要让骆思恭压一头了。
虽然东厂和锦衣卫总是争斗不休,也是互有胜负,可是这次的事情却是怪自己啊!想了想,天启皇帝笑着对身后的陈洪道:“你去将刚上贡来的吃食,赏给魏朝一盒。另外将这件事情告诉他,这次的事情有些对不住他,下次朕一定给他一个翻盘的机会。”
“是,臣这就去。”陈洪见天启皇帝听从了自己的建议,顿时心中欢喜,笑着道。
第四章求点票票哦!
第八十四章熊府
对于很多人来说,平静的日子是很难得的,可是对很多人来说,平静意味着更大的凶险。
自从两天之前回到家,熊廷弼心里就没有平静过,虽然这几天一直都有家人陪在身边,可是他的心里总是空空的。这几天熊廷弼在担心之余,也在不断的反思自己,这么多年自己的坚持是不是错了,自己做这些究竟有没有意义?
有些无聊的在院子里闲逛,熊廷弼此时的心情很复杂。
“老爷,外面有人求见。”一个老管家来到了熊廷弼的身边,将一个拜帖递给熊廷弼,恭敬的道。
这几天熊府很是冷清,以前总是来拜访的人,这次也不见了踪影。可能这就是官场的规则,到了这个时候没有人不在乎自己。
听了老者的话,熊廷弼就是一愣,他没想到这个时候居然还会有人来看自己。接过了管家手里的名帖,缓缓的打开。
下一刻熊廷弼就愣住了,龙公子,自己不认识一个姓龙的人啊!况且龙这个姓似乎太少了。而且这个姓似乎很犯忌讳,这个人到底是谁?半晌,熊廷弼对身后的管家道:“人在哪里?”
“回老爷,在客厅。”老管家答道。
快步的离开花园,熊廷弼虽然不知道是谁,可是既然这个是后来,那就肯定是有事。肯定是关于自己的事情,不然不肯能来的,不管认不认识见一见在说。
熊廷弼来到客厅便见到了那个人,接着便紧紧的皱起了眉头。这是一个年轻人,看起来稚气未脱,身上穿着上好的丝绸长衫,头上带着一顶白色的帽子,帽子前面一块青色的玉石非常的特别。腰间系着金镶玉腰带,上面坠着一块玉佩,脚上等着一双薄底快靴,看不出是什么皮的,不过能看出来珍贵异常。
这样的年轻人一看就是非富即贵,让熊廷弼诧异的是这个年轻人腰间竟然配了一把剑。这个时候很多的文人都佩剑,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也是一种装饰品。可是熊廷弼能够看的出来,年轻人的这把剑是一把能杀人的剑,虽然宝剑还藏在白鲨鱼皮的剑鞘里。
让熊廷弼不满意的是这个年轻人的座位,身为一个客人,年轻人此时却坐在主位上。这是十分失礼的事情,可以说是对主人的蔑视,赤裸裸的打脸啊!
看到这一幕,熊廷弼顿时觉得怒气上涌,可是却没有鲁莽的冲出去,而是缓步的走了出去。
走进大厅,熊廷弼才发现年轻人的身后还有一个人,那是一个身材瘦削的男人。看起来五十多岁的样子,没有什么特异的地方。可是熊廷弼第一时间就觉察到了这个人的不凡,危险,这个人给自己的感觉就是危险。
将这个人自己的打量了一番,当看到这个男人那明亮的双眼以及宽大的手指,熊廷弼知道这是一个高手。此时在打量年轻人,熊廷弼就谨慎了很多,这个年轻人究竟是谁?
熊廷弼打量两个人的时候,年轻人也在上下打量着他,在年轻人的眼里,熊廷弼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虽然久经杀场,可是熊廷弼看起来却没有杀场宿将的那种肃杀,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富足的乡绅。
年轻人曾经一位熊廷弼是一个黑脸大汉,此时才发现这个认识是多么的错误。熊廷弼不但不黑,反而还很白,看起就像是富家翁一样。
“上门就是客,无论什么样的客人,熊某都是扫蹋欢迎。”没有发脾气,熊廷弼走到下首缓缓的坐下,似乎也没在意年轻人的无理,说起话来语气也是分外的平静。
“闻名不如见面,熊大人之名可谓如雷贯耳,今日得见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熊大人果然名不虚传!”年轻人也不起身,笑着看了一眼熊廷弼,话语虽是恭维可是脸上却是一点恭维的表情也没有。
熊廷弼的心里一阵气闷,他本就是性如烈火,嫉恶如仇的性子,此时见少年这副模样,顿时失去了耐性,有些不耐烦的道:“不知公子来此所谓何事?熊某此时乃是朝廷侵犯,虽然皇上开恩,熊某没有被下狱却也没有时间在这里陪你们耗着。”
年轻人微微一笑,对着身后的人点了点头,才缓声道:“这才是我知道的熊大人吗!本该如此啊!”
站在青年人身后的那个人快步的走了过来,将一快令牌似的东西递给了熊廷弼。
拿过来一看,熊廷弼连忙站了起来,快步走到年轻的面前,撩衣服跪倒,口中大声道:“臣不知天颜尽在眼前,实在罪该万死,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着跪在地上的熊廷弼,天启皇帝微微点了点头,笑着道:“起来吧!君臣二人第一次见面,朕似乎做了一次恶客啊!”
缓缓的站了起来,熊廷弼连忙道:“臣一时心绪纷乱,还望陛下见谅。”
“坐吧!站着累。明日早朝朕要召见你,很多事情都要需要了解。”见熊廷弼要说什么,天启皇帝挥了挥手,笑着道:“爱卿的忠义,朕是相信的,也相信爱卿是被人冤枉的。朕来找爱卿,是想要和爱卿聊一聊辽东的事情。”
看着有些窘迫的熊廷弼,天启皇帝笑了笑,又道:“这么多年辽东糜烂,自从萨尔浒以来,辽东便一天不如一天。朕登基日浅,虽然也听说过辽东的事情,现在想听一听爱卿的看法。”
熊廷弼此时渐渐稳定了下来,他没想到天启皇帝居然没提自己案子的事情,看来这位陛下虽然年纪小,可是这心里却是明白的很。心里欢喜,脸上的愁容自然也就不在了,沉吟了一下,熊廷弼皱着眉头道:“辽东糜烂已久,萨尔浒之战,臣不在说什么了。毕竟一些陈年旧事,现在讨论是非功过,已经没有什么意义。”
见天启皇帝认真听着自己的话,熊廷弼心里一阵宽慰,接着道:“自从萨尔浒以来,我军士气低落,虽然已经收复了一些失地,可是却总是凭借城关据守,臣觉的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第五章来了,第六章马上到!
第八十五章熊廷弼
看着熊廷弼颓然的神情,天启皇帝也叹了口气,这位一心报国的臣子,应该受了很多苦,这也就是他的性格为什么这么偏激的原因,
天启皇帝不禁在心里慢慢的回想真实历史上的熊廷弼,熊廷弼曾经三次在辽东任职,可以说这三次为了实现梦想的征程。可能到了最后,熊廷弼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死,为什么那个自己为之卖命的皇帝,那个国家会将自己杀了,而且一点没有犹豫。
熊廷弼第一次去辽东,是万历三十六年,熊廷弼巡按辽东。此时的辽东经略是杨镐,那个时候的杨镐可谓是兵权在握,风头一时无两,一个小小的巡按自己不在他的眼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熊廷弼面对辽东地广人稀,边防多事,特别是后金势力兴起,提出保卫辽东的方略“实内固外”和“以夷攻夷”,并上疏备陈修边筑堡、以守为战的存辽大计,实行军屯,建粮仓十七所,三年之内屯积粮谷三十万石。修建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