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吕布是我-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知一路坑坑洼洼,行军不畅。

他只能派军队,沿路填坑。

就这样,他们填坑,我们挖坑。

等他们离我们近了,我们就火速撤离,退入山林。

匈奴铁骑,走不得山路,徒唤奈何。

我们巴不得他们下马来战,要打山地战,他们可没有任何优势。

无论阵形的配合,计策的使用,武器的适合,他们都不是我们的对手。

匈奴大军习惯于闪电战,依靠铁骑强大的冲击力,摧毁挡道的一切军队。

早在战国时期,边塞的民众就吃尽了匈奴蛮人的苦头。

正是匈奴铁骑的强大,无可抵御,才让统一六国的秦始皇下定决心,修建万里长城。

修建在山脉之间的长城,使防守边疆的士兵,避开了匈奴铁骑的冲击,逼这些马上强者,下马来打关口的攻坚战。

这是历史上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见证。

可是到了汉末,朝纲混乱,群雄并起,到处都是割据势力,长年混战不休。

用来防御边疆的长城,年久失修,形同废弃,再难起到阻挡外族的作用。

匈奴军队趁此机会,年年进犯边疆,毁坏百姓田地,掠夺百姓财产,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中华之内,各方势力忙于混战,瓜分现有的利益,哪还有人能阻挡匈奴铁骑。

这次若不是我军将李傕逼得躲在安定,匈奴大军又会和往年一样,大肆掠夺一番,才能撤退。

总要有人打击一下匈奴的气焰,给匈奴一些教训,才能让他们以后不敢轻易进犯。

匈奴大军并不可怕,他们一样是由普通人组成。

与我们不同的是他们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对马的熟悉了如指掌,所以匈奴的骑兵分外强大,就如钢铁一样坚硬,如利箭一样锐利。

可是他们一样具有缺点,生长在大草原的他们,性格豪爽,直来直往,不懂拐弯抹角,不会阴谋诡计,不善使用计策。

他们的目的通常比较简单,只要掠夺够冬季所需,就会退兵。

战争谋略,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我们就是要发挥自己的长处,抓住匈奴的短处予以痛击。

匈奴主将见我们躲进了山林,派兵下马,进山来寻我们的军队。

山路崎岖狭窄,山石尖锐突兀,匈奴士兵身着铁甲,艰难的在山坡行进。

他们手中拿着马刀,劈砍着山道间横生的大树枝干,偶有陡峭之处,还得徒手攀爬。

强壮的身体并不一定适合任何环境,山区中需要的是轻巧敏捷的身手,匈奴士兵发达的肌肉并不能使他们顺利在山区行进。

他们脚底穿着的羊皮软靴,在山道上早已磨破,士兵过处,山石上留下鲜艳的血痕。

士兵们叫苦连天,匈奴主将一意孤行,仍然让他们继续前行。

危险弥漫在空气中,放眼望去,四周环境一般无二,山区中没有方向之感,匈奴大军分散在山林之间,不知到哪里来找寻我们的军队。

匈奴主将开始后悔,这是他们不熟悉的山区,这是他们无法发挥特长的山区。

他们数万大军在山林里就好像迷路的蚂蚁,再没有军队的威势。

正当他准备下令撤离,集合军队返回之时,山顶铺天盖地的巨石蜂拥而下。

跟随在巨石之后的是冒着浓烟的火箭。

混乱,难以形容的混乱,匈奴士兵想要反击,却找不到反击的对象。

从高空落下的是数不尽的巨石,火箭。

没有盾牌,他们只能躲在大树的背后,隐藏身形。

他们躲过了巨石的袭击,却躲不过浓烟的侵犯。

火箭射在树干之上,逐渐燃起熊熊烈焰,随后散发出呛鼻的浓烟。

匈奴士兵一个个被熏的双目通红,流泪不止,呼吸不畅,咳嗽连连。

匈奴主将慌忙捂鼻下令,全力灭火。

从树后现出身形的匈奴士兵成为山顶弓箭手最明确的靶子。

不断有匈奴士兵死在乱箭之下。

火势不降反升,匈奴主将组织士兵想要从来路逃出。

这才发现道路被巨石封挡。

最初投下巨石的目的并不是伤人,而是挡路。

后退无路,匈奴主将只能孤注一掷,命令士兵找一处火势较小的方向,全力冲出火场。

一场为求生而进行的惨烈之战,就此开始。

匈奴士兵用人墙将大部队护在中央,找准方向,冒死冲出。

山顶的利箭密如雨下,外围的匈奴士兵被射成雨打的筛子,壮烈身死。

又一排铁打的士兵站了出来,迎着利箭,悍不畏死。

一排排的士兵倒了下去,一排排的士兵又站了出来。

在他们钢铁意志的支持下,匈奴大军付出了惨重代价,终于逃出火场。

李傕看着已经逃离险地的敌人大军,长叹一口气,这帮家伙简直就是非人类,依靠血的意志达到了难以实现的目标。

正文 第七十五章 逼退匈奴

李傕的兵力有限,无法对匈奴大军形成包围,只能通过地形,突然袭击,放火制造混乱,来达到削弱敌人,消耗敌人的目的。

历史上任何一场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役,无非是以摧毁敌人意志为主要目的。

拥有意志,绝处尚且可以逢生,死地也能变成活路,反败为胜都会成为可能。

匈奴军队就是依靠他们的意志实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目标。

李傕开始组织军队撤离,他的任务已经达成,没必要继续和匈奴大军纠缠下去了。

他能在一兵未损的情况下,造成匈奴大军伤亡惨重,已经可以回家偷笑了。

他心中期待的是吕布的军队能带回好消息。

李傕率领大军在山区负责堵截匈奴大军,我则率军悄悄出现在匈奴留守军队的背后。

安定周围地形复杂,没有山区猎户的带领,我们还真不容易能无声无息的潜至此处。

匈奴留守军队有一万多人,守着数万匹雄壮威猛的骏马。

我们的目标就是这些看着让人心动不已的四蹄动物。

对付一万匈奴骑兵,我们可不占优势。

不过我们的目标既然是马,也就不必和匈奴骑兵硬拼。

我派了一小队士兵去引诱匈奴兵。

我的士兵远远的摇旗呐喊,吸引匈奴在外放哨的士兵。

不多时,匈奴军营扑出三千骑兵,杀将过来。

我的士兵赶忙后撤,匈奴快马,奔到近前,眼看就要追上我的士兵。

没成想,地面塌陷,陷坑密布,连环相套。

我军士兵趁机连弩伺候,将这群匈奴兵杀得哭爹喊娘,无处躲藏。

这处的战局吸引了匈奴军营的全部注意力,留守匈奴大将慌忙派出其余士兵前来救援。

等留守大军出了军营,我悄悄的潜入了他们的马场。

对付马我可是轻车熟路,先破坏马场围栏,然后用石子激起马群的混乱。

混乱中我推倒围栏,马匹从缺口蜂拥而出。

剩下几个看场子的匈奴士兵阻挡不住马群的逃离,我在马群中混出军营。

守在外围的我军士兵趁机将无人控制的马匹赶进山区。

留守匈奴大将发觉上当,赶紧召集士兵返回,但是为时已晚。

他们追逐我军到达山林之外,被我军早已等待的连弩大队射的头都抬不起来。

他们这点人,想要进山林和我军决战还不够看。

匈奴大将还算有点自知之明,放弃攻击我军,率军灰头土脸的返回。

他派兵搜寻流落在旷野的马匹,算是挽回一些损失。

我这边可是人人喜气洋洋,每位士兵都骑一匹,牵一匹马。

剩下军队后面还牵着一长串的骏马。

这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要买这么多的马,就是花光我所有的钱,恐怕都不够。

我们绕路去会合李傕大军,匈奴军连他们打仗的本钱都没了,看他们还能威风到哪里去。

匈奴大军吃了亏,这才知道我们不好惹,他们守在山林外面,派士兵叫阵,让我们出去决战。

出去决战?我们理都不理。

匈奴大军在外面守了三天,坚持不住了。

他们此来,本着以战养战的打算,准备一路抢劫,维持军队所需。

来他们带的粮食就少,这会被我们拖着耽搁了这么长时间,就快没吃的了。

可是周围连一粒粮食都没给他们留下,只有一座空城,他们开始犯愁了,抢不着粮食,这冬天可怎么过啊?

匈奴主将一时气愤,率军前往安定城,燃起大火,火烧安定。

他要逼我们出去决战。

我阻止暴跳如雷的李傕,告诉他,一座空城,几座破房子,有什么好心疼的。

匈奴人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出去决战,我们难道还能中了这些野蛮人的奸计?

又拖了五天,匈奴主将见我们没有动静,不得已,让大军掉头回撤,灰溜溜的返回大草原了。

这回他们可是赔了马匹又折兵,粮食还没抢到,吃亏吃到家了。

可是这样,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松对匈奴的警惕了。

中华积弱,没有可以正面阻挡外族军队的力量,一时的出其不意,使计谋算并不能消除外族的野心,只有中华真正的强大起来,我们才可以不受外族威胁。

这次匈奴没有做好大举入侵的准备,又失了算计,才遭受惨重损失。

有了教训,下回入侵,我们才面临真正的危险,他们一定会让我们将这次的损失加倍偿还。

三国之后,五胡乱华的悲剧不能重演,我不单要解决三国混战的难题,还要尽快使中华强大起来。

匈奴撤军了,什么也没抢到,就撤军了,这对我们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李傕打心底里已经佩服我到五体投地,他从没有想到仗还有如此打的。

只是如今的安定城已经变成齑粉,李傕连唯一安身的地方也毁了,他怎么安顿军队,怎么安顿返回的百姓。

我给李傕出主意,不如趁此机会,建立新城,将所有人都带进山,在土山上开凿窑洞,当作房舍。

李傕怀疑,山上挖个洞就能住人?

我让士兵在土山上,挖了一个阔大的窑洞,安好门窗,用来居住舒服之极。

李傕心动,决定依我之言,在山中广挖窑洞,建设新城。

正因为我的建议,三国时期就提前有了窑洞,开创了窑洞居住的历史。

最后我们瓜分战利品,从匈奴军队得来的马匹,李傕表示一匹不要,全归我军所有。

他说,这次我军前来,使他一兵未损,已是最大收获,况且他的军队不缺马匹,还是请我们带走。

我也就不再客气,在中原我将面临与曹操的大战,多一匹马,我就多一名骑兵,也就多一分胜算。

我答应从金钱和粮草上尽量帮助李傕进行安定新城的建设,算是回报他的让步。

通过这次的援助,我和李傕的关系大为改善,基本上消除了长安边境的一大隐患。

正文 第七十六章 统一长安

李傕或有争霸天下的野心,可他实在没有争霸天下的能力。

可他不知道怎么平定天下,安邦定国,只是忙于争夺眼前利益,混战不休。

在长安他和郭汜越混越差,实力损耗严重,注定了他最后被赶出长安的命运。

我军只不过是抢先一步,即使没有我们,他在长安的日子,也是兔子尾巴,长不了。

能在安定偷生,他已经是托天之福,这次又得我协助,使匈奴大军退兵,他都该拍掌相庆。

长安是有能力者居之,我能将他赶出长安,又能逼退匈奴大军,这已经证明我的能力。

李傕不是傻瓜,他若想在三国继续安稳的生存下去,和我军联合,绝对要比和我军作对要容易的多。

我已开始在中华大地上显示出不同一般的实力,要和我作对的势力都要仔细考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