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站在船头,二虎子大声说:“我是林冲。”二竿子说:“我是武松。”轮到我和姐姐,我们不知该说什么了。二虎子说:“你们是女娃儿,就免了吧。千万别当母夜叉。”
红船上,永富说:“我是宋江。”长贵说:“我是吴用。”久荣说:“我是花荣。”小兰儿不作声,还撅着嘴,一副老大不愿的样子。
大家报完了名号,一切准备好了,二虎子报了个一二三,两只船上的人都喝着号子,急急向前划行。起初,两船都还并头而行,可过不了多久,我们那只船便落了后。我和姐姐使劲的划,仍然赶不上去,急得二竿子满脸通红,一个劲儿干叫唤。
两只船渐渐拉开了距离,永富时不时回过头来瞅我们,眼中露出了得意的神色。继续下去,我和姐姐都划出了汗,可前面的红船已越来越远,怎么也赶不上了。
到了最后,当我们的船到了终点之时,永富早已站在船头,挥动着布条儿,象一个得胜的将军,大声叫道:“怎么样,林冲?怎么样,武松?还是宋江厉害吧!”长贵接口说:“还是吴用厉害吧?”久荣也说:“还是花荣厉害吧?”
二虎子别别嘴,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带头跪在了船头。二竿子气得咬牙,冲红船上三个小子直瞪眼,但也没办法,也跪了下来。我和姐姐看着,不由捂住嘴笑了起来,也跟着跪在了船头。二虎子大声道:“在下林冲,拜见四位大王。”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朝红船的人作揖磕头。
红船上三个小子直乐得手舞足蹈,可小兰儿好象做错了事似的,几分高兴之中又带着几分害怕。
拜完王之后,二虎子对永富说:“小子,还敢比吗?”长贵抢上口说:“比什么?”二虎子眨眨眼,朝岸边一指说:“谁输了去岸上摘豆角和麦穗。”
小兰儿嚷道:“我可不去!”久荣说:“胆小鬼,还不是他们输?”小兰儿嘟着嘴,不吱声了。
两只船便又返回了原地,重新比过。奇怪的是,这一次我们的船在一二三的口号之后,一下子便划在了红船的前面,直气得永富大骂起来,三个小子奋起直追,却怎么赶也赶不上我们的乌船,渐渐的落下了一大截。
到了终点,三个富家子象斗败了的公鸡,直冲二虎子瞪眼,不知他玩了什么诡计。二虎子笑了,说:“怎么样,宋江,认输了吧?快去做贼吧!”永富将胸一拍,说:“我老子是队长,我怕谁。去就去。”小兰儿死活不去,气得三个小子直跺脚,只好让她留在乌船上,三个人去了岸边。
待红船走远了,二竿子对二虎子一竖大拇指,说:“原来你又把他们蒙了。”二虎子说:“怎么样,咱们又可以打一回牙祭了。”原来我才知道,第一次二虎子是故意输的,让三个小子上了一回大当——打了一个平手却成了输家。
不一会儿,红船回来了。三个小子偷了一篓子豆角和半袋子麦穗。大家来到乌船上,支锅的支锅,打水的打水,淘豆角的淘豆角,理麦穗德里麦穗……没用多久,火便生起来了。豆角放在锅里煮,麦穗放在火里烧,很快便闻到了豆角的清香和麦穗的浓香。待到水沸腾过几次,大家已把麦穗搓着吃完了,七手八脚又开始剥豆角吃。吃完了,大家又忙着弄干尽了船,回到个自的船上,准备回家。临走时,永富对二虎子说:“小子,别得意,下次咱们再比试。”
阳光暖暖,清风习习,船儿悠悠,水声点点,我们一路唱着歌儿回去。[ ·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正文 手记3 清河笑声
十多天以后,有一天早上,太阳还没有出来,妈妈已早早地做了饭——白面馒头和甜粥。吃过饭,我才知道,原来李副官要走了,要去我爸爸那儿。临走时,他拉着我和姐姐的手说:“好好听妈妈的话,用不了多久,司令官就会来接你们的。”
李副官走了,望着他渐行渐远的身影,妈妈眼中含着泪,时不时的向他招手;我和姐姐也有些舍不得他走,然而,我们又希望他走,早日见到爸爸,给我们早一点报一个平安,早一点离开这个地方。
转眼之间,就到了夏天。天气渐渐变暖,也变得长起来。蜻蜓还没有来,蜜蜂和蝴蝶早已飞得欢了。屋后的那棵老树,已变得青绿,引来了鸟儿的鸣叫和知了的鼓噪。
乌船与红船的比赛,时不时的仍然进行着,一次比一次好玩,一次比一次长久,好象永远到不了头。
我记得,那一天,是我们玩的最开心、最激烈、最痛快的一天。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太阳象一个大火球,刚刚冒出了地平线,空气便已经变得闷热起来;转眼之间太阳又象一个害羞的大姑娘,将无数的金针撒向大地,让谁也不敢面对她那红通通的面庞。那些农夫们,早早的就出去了,想赶在太阳的前面,多捡一点凉儿。
还是那样的船,还是那样的河,还是那样的小朋友。我们按约定见了面。
二虎子和二竿子光着上身,赤着脚,只穿了一条扎着布条儿的短裤儿;整个腰儿,好象一个坛沿。那三个富家子,都穿了褂儿,戴了麦帽,挺着个油光光、白亮亮、肥壮壮的大肚子,早已将脸晒了一个通红。
永富看看天,冲二虎子笑笑,说:“小子,咱们今天大战一场,如何?”二虎子冷眼看了看三人,又看了看我们,鼻子朝永富一哼,说:“小子,谁不大战三百回合谁是孙子。”
第一次,我们玩的是考状元。
三个富家子,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了一件唱大戏穿的衣服和乌纱帽。这两样东西,虽然又脏又臭,却并不烂,还显着几分新色。
二虎子将船定了下来,大家去了红船。一番剪刀石头布后,分出了先后顺序。最先做状元的是二竿子。
二竿子嘻嘻一笑,戴上帽子,竟然一下子盖住了大半个脑袋,只剩下半拉子眼睛在动;那件戏服一上身,就看不到二竿子的人了,活象一只放了气的大布袋。大家瞧了,不由哈哈大笑起来。
二竿子却一本正经,直直地端坐着,叫大家赶快出题目。长贵说了一个谜语:“大路当中一杆称,黄帝老爷不敢认。”二竿子一听,傻眼了,好半天,急的抓耳挠腮,也想不出谜底来;没办法,只好脱了戏服帽子,跪着认输听谜底。长贵说:“傻瓜,七星蛇嘛。”
第二个做状元的是久荣。二竿子输了心中憋气,抢着出了题目:“一只猴子要过桥,桥对面有一只老虎,问你状元郎,猴子用什么办法让老虎背它过去?”
久荣一听,同样傻了眼。他想不到二竿子会出这样的一个题目,看看张三,望望李四,然而,谁也不能做声,只一个劲儿盯着久荣偷着乐。久荣没有办法,只好说:“根本不可能的事嘛,猴子怎么斗得过老虎呢?”
二竿子象一位打了胜仗的将军,命令久荣跪下,摇头晃脑的说:“闷头,猴子是孙悟空,它变成老虎它爹。”
大家听了,又是一阵大笑。
接下来是永富做状元。二虎子叫姐姐出题。姐姐想了想,出了一个题目:“有一堆石子,三粒三粒的数,它会剩两粒;四粒四粒的数,它会剩三粒;五粒五粒的数,它会剩四粒。问你状元郎,这堆石子最少有多少粒?”
永富听了,想了一阵,答不上来,有掰着手指头来算,东算西算仍然没有结果,到了最后,永富一拍脑袋说:“二十三粒。”
姐姐摇摇头,说:“五十九粒。”永富不信,大家从包里拿出杏仁儿,数了二十三粒和五十九粒来分,果然是姐姐的对,永富没有办法,也只好下跪了一回。
轮到姐姐做状元了,永富不肯放过机会,想赢回这个面子。他拍了拍那好象很有学问的肚子,清清嗓子,然后背起手,象一个私塾的老学究一样,就只差铁尺和眼镜了,他摇头晃脑的说:“刘关张,赵马黄,诸周庞,曹孙蒋,最恨哪块烂泥巴,总糊不上墙?”
永富说完,等着出姐姐的洋相。他哪里知道,我爸爸最喜欢读的就是《三国志》和《演义》,常常还讲给我们听,这个题目又怎么能难倒姐姐呢?姐姐听完,张口就说:“不就是那个阿斗吗!”
永富一听,吐了吐舌头,象只泄了气的皮球。他眼里的穷丫头,总认为斗大的字认不了几个,根本不可能回答他的问题'奇‘书‘网‘整。理提。供'。他又哪里知道,我们也是大户人家出来的。
轮到二虎子做状元了,永富叫小兰儿出题。小兰儿想了想,说:“什么东西坐着比站着高?”二虎子哈哈大笑,一指小兰儿说:“笨丫头,不就是狗吗!”小兰儿摇摇头,说:“错了,是青蛙。”二虎子争道:“狗就是狗,怎么会是青蛙呢。青蛙坐着不是跟站着一样高吗?”小兰儿不依,“青蛙就是青蛙。二虎子,你别蒙我。不信,不信回去问你爷。”二人一时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到了最后,小兰儿竟然哭了起来。
这一招还真灵,二虎子没有办法,只好举手投降,承认答错了。小兰儿破涕为笑,不料却被二虎子戳了一指头,不给她下跪。大家看着,笑笑,也就算了。
轮到长贵做状元了,二虎子出了题:“木马板凳三十三,百只脚儿地上站。木马多少,板凳多少?”长贵一拍大腿,咕噜起来:“姥姥的,今天出了怪,全是大问题,平时怎么不见你们说过。今天一下子都成了周瑜诸葛亮了。”二虎子说:“小子,你不是读的书比我们多吗?原来也是花枕头遇上蜡枪头,活活一个大猪头!”长贵急了,嚷道:“二虎子,孙子,怎么骂人呢?”
永富也接口道:“二虎子,龟孙子,为什么骂人呢?”二虎子也不饶人,将手一叉,说:“孙子,骂你又怎么样?有本事答出来呀。是不是输不起耍赖啊?”
长贵也上来帮腔:“二虎子,你老子才耍赖,总是抗租。”二竿子见二虎子受了欺负,马上接口道:“我们自己种的粮食,凭什么交给你们老子?”小兰儿帮不腔,却一个劲儿嘟起嘴,瞪着三个富家子。
永富吵开了,声音大了起来:“你们老子都是刁民,回去告诉我老子,把你们老子全崩蛋了。”
二虎子一拍胸,“那咱们走着瞧!”说完,回到了乌船上。我们也跟着回去。两船上的人大眼瞪小眼,划开了各自的船。本来好端端的一场比赛,弄了个不欢而散。
红船渐渐走远了,乌船却停了下来。阳光已变得烈了。三两只翠鸟贴着水面飞,正在寻找着小鱼和小虾。无数的白蝴蝶四下翻飞,许多还停在了船边上、橹上、竹篙上、乌蓬上……翅膀一扇一扇的,上面的小黑点好象一只只乌溜溜的小眼睛。
看到这个情形,姐姐对我说:“妹妹,我们回去吧。”我没做声,望了望二虎子。二虎子笑笑说:“别着急,那帮小子是狗熊,会回来的。”说完,找了一处柳荫,把船泊在下面,懒洋洋地躺在了船头上。
没有风,柳荫下却显得十分凉爽。几只老蝉吊在柳条上,鸣叫声显得格外清亮。
不远处,几只渔船仍在烈日下捕着鱼。远远地看去,竹篙在他们手里,轻便便、灵巧巧地拨弄着,悠然极了。
歇够了,二虎子叫大家去看捕鱼去。
近得来,那些渔人个个都戴着麦帽,披着蓑衣,裤管挽得老高,腿肚子已被晒得油亮。最令我奇怪的是船上捕鱼的不是打鱼郎,而是当地人所叫的鱼猫子。其实,说它是鱼猫子,它却长的一点都不象猫,倒象老鼠,但个头却有兔子那么大。油亮乌黑的皮毛,滚圆的眼睛,坚利的牙齿,灵敏的爪子……这家伙可比打鱼郎厉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