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修仙医神-第2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卡梅伦的那台雷达,就已经令英国人惊讶了。可是在见到姜皓星手中的雷达时,美国人的微型雷达却变成了“巨型”雷达了。这样明显的对比,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谁都没有想到,中国的微电子技术,居然发展到这么高的水平了。

特别是那卡梅伦,他一直以美国队精良的设备而感到自豪。现在虽然猜到姜皓星手上的是微型雷达,但心中还是有一丝怀疑。忍不住凑上前去,想要看个清楚。

而美国人这一看,更是大惊失色。原来卡梅伦发现在姜皓星雷达上显示的图像,有一小部分,是他曾经在自己的雷达上见过的。而还有一大部分,却是在卡梅伦的雷达上没有显示过的。显然,姜皓星的雷达虽然体积更小,但探测距离却是更大。那卡梅伦也是个内行,只从显示的范围来看,就知道这中国人雷达的探测距离,要比自己的雷达长两倍以上。

姜皓星一心一意地探测三条通道内的情况,全然没有顾及身后其他人惊讶的目光。直到从最后一个通道口离开,姜皓星才缓缓对巴甫洛夫说道:“右边的最短,中间的最长,长度五十公里。”

听了姜皓星的话,众人都倒抽了一口凉气。而令他们吃惊的原因,一是姜皓星手中的雷达居然有如此大的探测距离;二是这个遗迹的范围居然如此之大。本来,所有人都以为,在沿着走廊前进了五公里后。就算没有来的遗迹的中心地带,也应该算是非常深入了。却没想到前面至少还有五十公里的距离。这个发现让探险队员们感叹这遗迹占地之广外,更是让众人对能否顺利完成这次任务,有了更多的担忧。

“五十公里……”听了姜皓星的话,巴甫洛夫也感到有些不可思议。虽然作为遗迹的发现者,俄国人自然希望这次发现越轰动越好。但连他都没有奢望,遗迹内部能大到这种程度。现在巴甫洛夫的担心,不是能不能在遗迹中有惊人的发现,而是担心这次任务,能否平安顺利地完成了。

不过担心归担心,俄国人倒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在微一沉吟后,他缓缓对众人说道:“既然这样,那我们就把最长的通道作为前进的方向,各位没有意见吧?”对巴甫洛夫的话,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的意见。毕竟在所有人的概念中,越深入这个遗迹,自然就能越接近其中心。而遗迹中最大的秘密,自然应该藏在其中心才对。

第一章 生物实验室(一)

见没有人反对,巴甫洛夫向众人挥挥手说道:“既然没有意见,那我们今天就在这里休息。现在趁着时间还早,回仓库多带一些给养来。”

这俄国人果然有探险的经验,在得知遗迹的大小超出预想的许多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回去多带些补给。要知道姜皓星探测出的通道长度,可是有五十公里长。而且这不过是通道的长度,还不知道到了通道尽头后,前面还有多少要走。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应该尽可能多地带上给养,避免把时间浪费在来回搬运补给上。

对巴甫洛夫的命令,所有人都没有意见。于是队员们分成两组,包括张菁在内的几个女性,以及两名士兵被留在原地,看守装备和原有的给养。而其他人则返回遗迹入口处的仓库,把更多的给养运过来。

虽然对这种跑来跑去,搬运工的工作,感到很不耐烦。但姜皓星也只得和其他人一起,返回去搬运更多的给养回来。不过当探险队中的几人往返几次,搬回了不少的给养后。一个新的问题,却又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那就是这些给养实在太多了。除了队伍中少数几个人以外,绝大多数队员在背上这些物品后,连走路都十分困难,别说还要赶五十公里的路呢。

看了一眼被行李压得直不起腰的众人,姜皓星叹了一口气,拿出了几个外形犹如PDA掌上电脑的小东西。说也奇怪,当姜皓星打开开关后。这几个东西同时发出轻微的“嗡嗡”声,然后就那么轻巧地漂浮在空中。

“这是……”看着几个漂浮在空中地小盒子,见多识广如詹姆斯之流,也目瞪口呆地说不出话来。

“这是我最近购买的新玩艺,叫‘飘浮起重机,,正好可以用来帮我们搬动补给。”没有告诉别人这是自己的新发明,姜皓星随口对众人说道:“每个起重机能承受两百公斤的重量,快点把包裹集中到一起。”

有了这么几个小玩艺,探险队中的绝大部分装备,都由漂浮起重机来运送。虽然每人还要背负一些物品。但重量已经大大减轻。所以前进的速度,也加快了许多。

虽然众人对姜皓星这“飘浮起重机”十分好奇。都想知道,究竟是哪个公司发明了这种。完全颠覆了牛顿定律的小玩艺。不过姜皓星对此守口如瓶,却是连一点口风都不透露。

于是得不到答案的众人,纷纷想办法打听姜皓星的来历。结果看来和他做熟悉的张龙告诉大家,姜皓星是作为此次中国探险队地资助人,参加这次探险的。于是姜皓星在众人眼中地形象,立刻变成了一个依靠金钱混进探险队的,无聊地有钱人。

虽然姜皓星提供了对探险大有帮助的设备。但出于科学家们对有钱人本能的抗拒感觉,其他探险队员对姜皓星的态度,还是有了一些转变。就连一开始对他最客气的詹姆斯,在面对姜皓星时,态度也冷淡了许多。

知道陈龙这么说,是为了隐藏自己的身份。姜皓星也不在意。而且他并不在乎,那些自以为是的科学家对他有什么看法。在姜皓星看来,他只是利用这个机会。深入遗迹查看一下,有没有能救活爱妻地技术而已。至于那科学家对他的看法,根本是无足轻重的。

虽然有了姜皓星高科技产品的帮助,一行人前进的速度大大加快。但那五十公里的距离,还是走了整整一天半地时间才到。

随着深入到遗迹深处,周围的气温也在升高。探险队员们发现,在这通道的尽头,气温居然高达摄氏22度。显然,在这个遗迹里,不是非常接近南极地地下热源,就是遗迹中的空调系统还在工作。

无论是两种可能性中的哪一种,都足以令众人惊讶不已了。要知道历次南极地理勘测,可都没发现这附近有地下热源的存在。而要是说这遗迹中的空调系统还在运作,那就更不可思议了。要知道就算是保守的估计,这个遗迹至少也存在了一万多年了。而能令空调系统连续工作那么长时间,这是这些科学家连想都不感想的事情。

不过在姜皓星看来,这种情况也是稀松平常。要是以轩辕星系上的标准,一套空调系统工作这么长时间,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这个遗迹看来规模宏大,有自己的能源供应系统,也属正常。这两下一综合,在姜皓星的眼中,这遗迹中的空调系统不工作,那才是件怪事呢。

不过此时对探险队员来说,这遗迹中的空调系统并不是重点。他们现在面临最重要的问题是,怎么打开通道尽头的门,进入到遗迹的核心区域中去。

这通道尽头的门,是用某种金属制成的。虽然那三个联合国士兵,虽然携带有一些C4炸药。但是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谁都不愿意使用这种东西。谁知道在经过了万年以后,这遗迹的结构是否坚固。万一爆炸引起塌方的话,整整五十公里长的隧道,恐怕就是神仙来了,也救不了探险队员们了。

在其他人在门前急得一筹莫展的时候,姜皓星却一个人在一边,悠哉游哉地看着通道墙上的图案。这些图案,是一个士兵无意中发现的。根据科学家们的推测,应该是建造这个遗迹的那个文明,在当时使用的文字。不过此地显然不合适研究这些文字,所以在对其拍照后,其他人都把注意力放到,该如何打开那扇门上。

而对姜皓星的行为,根本没人在意。自从知道他是靠金钱混进探险队以后,其他队员对姜皓星的态度基本都是非常冷淡。在其他探险队员看来,姜皓星的在队里的作用,除了他携带的那些高科技装备外,几乎是一无是处。所以只要姜皓星不给其他人添乱就行,至于他究竟在干些什么,其他人根本不管。

当然,姜皓星这么做,并不代表他不想早点进入遗迹的核心区域。相反的,在探险队中,他是最迫切想要进入遗迹的一个。而姜皓星之所以把注意力,放到了通道墙上的图案上。完全是因为这图案和轩辕星系上的古文字,足有七八分的相象。

虽然不是专业的考古学家,但姜皓星的爱妻蓝月在轩辕星系,却是这方面的权威。受她的影响,姜皓星还是能勉强看明白这些文字的意思。

因为事关重大,所以姜皓星倒也不敢大意。在仔细弄清楚那些文字的意思后,姜皓星走到门边,把还站在门前,思量着怎么开门的卡梅伦推了开去。

卡梅伦正在研究那门上的一块类似门锁的突起,却冷不防被人从后面推了一把。站立不稳的美国人恼怒地回过头去,却发现推自己的正是姜皓星,忍不住怒喝道:“你想干什么?”眼见自己的队长吃亏,那个上次和王华冲突的美国队员立刻走了过来。看他摩拳擦掌的样子,是要给姜皓星这个靠钱混进探险队的家伙一点厉害瞧瞧了。

然而面对卡梅伦的责问,姜皓星根本没有回答。他甚至连看都没看两个美国人一眼,就在那个突起上以一种特殊的节奏按了几下。还没等其他人反应过来,那扇沉重的大门,已经悄无声息地滑向了一边,完全没入到了通道的石壁中。

见到这样的情景,探险队中的其他人都大吃一惊。英国人詹姆斯更是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用夸张的口吻问道:“我的上帝!姜先生,您是怎么做到的?”事实上,英国人的这句话,也说出了其他人的疑惑。在场的探险队员可都是内行,他们心里很清楚,这扇大门可不是单凭运气就能打开的。所以当见到被视为累赘的姜皓星,轻易打开了这扇门,所有人对他的观感,立刻又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变化。

姜皓星当然不会去对其他人解释,这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他只是默不作声地做了一个手势,示意其他人可以前进了。然后就一马当先地向前方走去。

事实上在通道墙上的文字,记录的正是如何开门的方法。所以姜皓星才能如此轻易地打开这道门。不过虽然打开了那扇门,但姜皓星心中还是有些疑惑。因为从常理来说,是不会有人把开门的方法,刻在门外的墙上的。除非这道门的作用,不是阻止外面的人进去,而是不让里面的人出来。

想到了这一点的姜皓星,怀疑门里面肯定会存在一些未知的危险。虽然和探险队的其他人没什么交情,但考虑到他们的能力,姜皓星还是第一个走进了门后。其他国家的探险队员眼见姜皓星先走了进去,生怕中国人率先得到什么机密资料,连忙跟着走了进去。倒是张菁若有所思地,看着姜皓星的背影好长时间,才最后一个走进了门后。

第一章 生物实验室(二)

在门后面,是一段不长的走廊。没用多少时间,一行人已经走到了走廊尽头的大厅中。这是一个巨大的圆形大厅,按照姜皓星的估计,大厅的直径足有百米,而高度也在五十米左右。

第一个走进大厅的姜皓星发现,有柔和的光线自大厅的屋顶和墙壁上射出,将整个大厅照得一片通明。已经见识过遗迹中运行万年的空调系统。所以其他探险队员,也没有对大厅中的照明系统能够工作,感到特别的经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