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地主婆的红火日子-第1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找这样的人势必要花大价钱来雇佣,因此这紫菜礁租金不能和田地一样三、七分成,否则这租紫菜礁的人又要出租金、又要花钱请人去摘采,还得时不时的费心照看清理紫菜礁上的杂物,到头来不是使了大力气却没赚到什么钱、白白给别人作嫁衣裳了?

第五章 筹备

鱼儿听了杨大柱这话,略微一斟酌便觉得这游家索要的租金倒也算是公道,只是一时间没想好究竟用什么样的方式交租划算,杨大柱等人也陷入了思虑当中,显然也在斟酌用什么样的方式交租比较合适。

最终还是较为精明的林氏开口提了个建议:“阿爹、阿母,咱家不是没太多的余钱吗?既然如此,我们还是选用分成收租的法子较好,用这个法子眼下我们可以先不出本钱就把这紫菜礁给租下来,待来年冬天采割了紫菜再付租金给游家。”

林氏一直跟着刘氏操持家里大小家务,对杨家的经济状况还是比较清楚的,因此她的话当下就把刘氏给点醒了:“老三媳妇儿说的没错,若是采用定额租制,那我们眼下就得先把租金拿出来,虽然每块紫菜礁十贯钱不算太多,但若是一下子租个十块紫菜礁、我们可就拿不出这么多租金来了。”

林氏和刘氏的话说得十分在理,因此大家很快就认为只能采用分成收租的法子,否则便无法租下太多紫菜礁来。而这紫菜礁若是租的不多,来年采割到的紫菜就无法达到一个数量,这数量若是少了赚的钱自然也就少了。

毕竟渔民们养的紫菜礁,都是大批量的卖给专门收紫菜的商人,由他们运到各处卖给达官贵人,而这紫菜也只有离了南方沿海一带才会更显稀罕、卖个好价钱。

而就在大家伙儿都觉得采用分成收租的法子最合适时,鱼儿毫无预兆的开口问了刘氏一句:“阿母,若是我们只租下游家的五块紫菜礁,家里的余钱够不够?”

“每块紫菜礁十贯钱,五块便是五十贯钱,”刘氏先是默默的在心里大概算了一番,随后有些为难的答道:“家里的余钱剩得不多,我们还得匀出一些来应付一大家子的嚼用,要凑齐五十贯恐怕有些难。”

这五十贯钱便是五十两银子,以杨家眼下的状况拿不出来也属正常,这一点鱼儿心里早就有了准备,因此听了刘氏的话后鱼儿也没感到太意外。

只见鱼儿略微一思忖,马上就给出了第二个方案:“阿爹,您再抽空去趟游家,说我们头一年用分成收租的方式,第二年开始变改成交定额的租金,问他们当家的这样使得不?”

杨大柱还没应话,刘氏就不解的问了句:“阿妹,我们为何要这般麻烦呢?一直用一种法子不好吗?”

鱼儿之所以这样做是有原因的,因此她很快便缓缓的答道:“若是咱们养的紫菜长得好、采割得多,那卖的价钱也就多了,届时我们若是无论卖了多少钱都给游家固定数目的银子,那可不就是我们赚了?”

这也是鱼儿不想用分成收租的原因,若是按分成来收租,那杨家将来收割的紫菜多、付给游家的租金也就多了。当然这个也是相对而言的,若是杨家将来收割的紫菜少,那付给游家的租金自然也就少了。

不过鱼儿却有信心让紫菜大丰收,所以才会想采用那无论杨家收成好坏,都只给游家一个固定的折中数额当租金这个法子。

而杨大柱见鱼儿自信满满,也就没再多说,很快就动身再去了一趟游家,回来时也带来了好消息———游家同意了鱼儿提出的交租法子,并且催杨家早些把手续给办齐,他们一家好安心的搬到城里享福。

既然游家同意了,那接下来便是准备租赁契书了,这些都得请个信得过的牙侩来帮着办才行,毕竟牙侩除了帮着办手续外,还得当双方的见证人,免得事后哪一方反悔或是出了什么纠纷,彼此说不清楚。

而鱼儿也不是头一次同牙侩打交道,因此她很快就去城里请了上回帮他们买了房子的张牙侩,毕竟有了头一回的交情在,眼下鱼儿又照顾了张牙侩一桩生意、让她再赚了一注中人费,那张牙侩自是会尽心尽力的帮鱼儿把事情给办好了。

而张牙侩一费心,杨游两家和租紫菜礁有关的手续很快就都办好了,张牙侩拟定的契书双方也都在上头按上了手印。这手印一按,杨家就算正式把游家的十块紫菜礁给租下来了。

这紫菜礁一租好,鱼儿马上就开始安排接下来的事宜,先是悄悄的叮嘱了杨三郎一番,让杨三郎到城里买些养紫菜需要的物事回来,随后便一头钻进书屋、开始整理起养紫菜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他们即将要用到的法子。

鱼儿知道在她以前所在的时代,有些学者喜欢用“以海为田”来形容海洋文化,立在海中的紫菜礁就是一种最好的例证。因为不但陆地上的土地需要耕耘,海里的紫菜礁也需要类似的劳作,只不过二者“耕耘”的法子有些不同罢了……

早在三百多年前的清朝康熙年间,漳浦沿海一带就有了紫菜养殖———每年立秋上下,养紫菜的渔民就会用火烧净礁石岩面,或者往礁石上泼洒石灰水灭害清坛,此举的目的是消除杂藻、增加岩礁的糙面,让随着海水漂浮的紫菜种子更容易附在岩礁上。

也就是说类似于种子的紫菜苗是从海里衍生出来的,且会随着海水四下漂浮。于是很多紫菜苗就在涨潮时落在了礁石上,这礁石表面越是粗糙,越是没有杂贝、杂藻等物事,紫菜苗就越容易依附在上面、不被海水带回海里。而紫菜苗依附在礁石上后,慢慢的经过光合作用和海水浸泡,就会长成茂盛的紫菜叶。

这就是早期的紫菜坛式养殖的原理,也是渔民为何要往礁石上泼洒石灰粉、让礁石表面变得更加粗糙的原因。

不过初始渔民只懂得对潮间带紫菜坛(岩礁)上附生的紫菜加以人工管理,后来逐渐才懂得采用泼石灰清坛产紫菜,也是到最后才发展为炸石造坛扩大养殖、以及水泥造坛养殖,这些方法也都一直沿用下来。

而鱼儿所在的北宋,大家养紫菜还都处于人工管理、被动附苗这一阶段,还没到达泼石灰清坛的阶段,更是不知道石灰对养紫菜有益。也正是因为如此,鱼儿才能占了先机、做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利用洒石灰来增加紫菜的产量。

这“菜坛养殖法”说白了很简单、操起起来也没任何难度,只要把石灰这样关键物事备齐了就行,因此这个法子严格说起来只能算是半自动的养殖方法。

鱼儿租下游家的紫菜礁就是想用这个方法来养紫菜,也正因为如此,鱼儿才会一早就让杨三郎把石灰粉先买回来备下,并叮嘱杨三郎千万不能让人知道他买了石灰粉,否则今后有心人只要一打听,“洒石灰粉增加紫菜附苗量”的秘诀就会被人知晓。

不过这物事都备好后却还得等待时间,因为眼下游家的紫菜礁才刚刚采割过一遍,得等到立秋、大约七月重新附苗后,紫菜才会慢慢的开始长起来。

而眼下才刚刚过年没多久,离立秋还早得很呢,属于养紫菜的空档期。不过这第一年杨家采用的是分成交租法,因为即便空档期较长也无所谓。

不过鱼儿却也不能白白的浪费这小半年的空档期,只见鱼儿把菜坛养殖法从头到尾理了一遍,并确定可以实施出来后,就改而研究起“半浮筏式养殖法”了。毕竟杨家真正想要闯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致富道路,还得靠“半浮筏式养殖法”才行!

而鱼儿把两个法子仔细的斟酌了个透后,很快就发现无论是“菜坛养殖法”还是“半浮筏式养殖法”,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一定要从海里获得紫菜种子,而种子获得多寡,便是以后紫菜长得茂盛还是稀少的关键!

而“半浮筏式养殖法”在现代的具体操作方法,就是把竹帘或尼龙网帘用浮绠、浮子、锚缆和桩固定在潮间带滩涂上。这样固定住后,涨潮时筏架就会随着潮水浮于水面,落潮时筏子则会由脚支撑于海滩上。

这个操作方法说白了,就是在低潮位的海滩上布上半浮式的网帘,让这些网帘来拦截涨潮时被海水送到沙滩上的紫菜苗,也就是说这网帘相当于同样会在涨潮时被海水淹没的礁石,二者都是让紫菜苗依附的“附着基”(紫菜生长的寄托物)。

而鱼儿只要能想办法让网帘潮涌时浮起来,潮退时能够不被潮水卷走、撑晾在原地,就能达到靠网帘来获得更多紫菜苗的目的,也算是简单还原了“半浮筏式养殖法”。

这一点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却没那么容易,鱼儿得反复的在海滩上搭架子、挂网帘进行测试才行,且这架子搭稳了,还得考虑帘子能不能让紫菜苗大量依附这个问题。

不过幸好鱼儿有杨六郎这个专门研究竹制品的哥哥,鱼儿把要求同杨六郎说清楚后,杨六郎就帮着做了好几种支撑用的架子,最终终于不负鱼儿所托、做出了能够深深的插进海滩,并牢牢固定住的竹架子……

第六章 实验失败

这架子有了后,接下来就是网帘了。

不过这北宋还没有尼龙材质的网帘,因此鱼儿只能试着用杨大柱平时网鱼的渔网来做帘子,哪知这渔网十分沉重在水里不容易浮起来,且也不容易让紫菜苗附在上面,于是鱼儿只能把渔网给淘汰掉。

而这渔网不能用,剩下的选择就只有竹帘了,如果连竹帘也不行,那这个半浮式养殖法难度就增大了许多。

于是这一日鱼儿把杨六郎给找来了,郑重其事的问道:“小哥,若是让你编几片像渔网那样的竹帘,你能编得出来吗?这竹帘除了网孔要大些外,还要轻便些,一定要能在海里飘才行。”

“你这要求有些古怪,我得回去试一试才知道能不能编出来。”杨六郎有些为难的说道,毕竟他只编过那种密密麻麻叠在一起的竹帘子,鱼儿想要的那种孔大的竹帘他没编过,因此不敢给鱼儿打包票。

眼下才五月中旬,鱼儿算着离采紫菜苗的日子还有一个多月,时间不算是太紧,因此便对杨六郎说道:“小哥,那物事我不着急着要,你只要在六月中旬弄出来就行!弄出来把你先前替我做的竹架子也一并带上,我们到海边去试试。”

“好,我尽量。”

“这竹帘可是关系着我们家将来能不能找到一条赚钱的好路子,小哥你可得上点心哦!”鱼儿先是再三嘱咐了杨六郎几句,嘱咐完还不忘调皮的调侃起杨六郎:“反正这事要是做成了,将来也少不了小哥你的好处,指不定一下子连你的老婆本咱也一并赚到了!”

杨六郎见状自是立马反击了句:“你这丫头就会取笑小哥,先把你自个儿的嫁妆给攒齐了再说我吧!眼下我都没赚到什么银子,那有心思娶媳妇儿?”

杨六郎说着就不再同鱼儿胡扯,同杨大柱等人打过招呼后就匆匆忙忙的赶回年师傅那里去了。回去后也把手头上的活计都暂且放下,一心一意的替鱼儿摆弄那特殊的竹帘。

杨六郎这几年也没白跟着年师傅学艺,他除了把年师傅会的手艺都学全了外,自己还动脑筋做出了许多年师傅没做过的物事。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可以说杨六郎不满足于按部就班,有创新改造物事的精神。

也多亏杨六郎这几年来一直不断的鞭策自己创新,因此杨六郎回去后一连摆弄了好几日,再和年师傅商讨了几回,最终还是完成了鱼儿给他下达的任务,编造出了像网帘那样的竹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