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蒋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这次兰封会战71军必须参加;且必须打好

不过对于即将打响的兰封会战;宋希濂却并不看好;别看兰封日军只有一个师团;可他是小日本十七个常设师团之一;围攻日军的**虽有十八个师;战斗力却是良莠不齐;指挥体系更是紊乱;尤其是还有桂永清这匹害群之马。

第36师师长蒋伏生跟宋希濂有着同样的担忧;说道:“军座;别的卑职都不怕;就怕桂永清这个长腿佬关键时刻又来个溜之大吉;他中央有人;何应钦、陈诚都会替他说话;可咱们到时候找谁去?到时候兰封会战打不好;板子还得落咱们头上。”

第87师师长沈发藻也附和道:“就是;要我说;于脆就别去。”

“老头子都已经发话了;而且措辞前所未有的严厉;你们敢不去?”宋希濂冷冷地瞪了蒋伏生、沈发藻一眼;又道;“行了;赶紧回去集合部队;连夜开拔”

71军从杞县连夜开拔时;74军也已从砀山前线开拔。

经过一夜急行军;74军大部进抵商丘附近一个集镇;人困马乏;俞济时下令部队就地休整;吃过早饭再走;豫东的老百姓依然很热情;家家户户敞开大门;欢迎**到家里生火做饭;不少家有余粮的农户还主动捐出家中存粮。

当然;74军官兵并没有进入集镇扰民;只是安静地呆在集镇外。

高慎行在徐十九身边一屁股坐下来;压抑着声音说道:“大队长;你觉得这次咱们真能在兰封灭了小日本第14师团?”

徐十九掰下一块面饼;就着冷水使劲嚼着;没有吭声。

高慎行便自顾自说道:“要我说;根本没戏;别看咱们兵力占优;而且事实上对土肥原师团形成了四面合围态势;但参战各部很难齐心;尤其是那个桂永清;什么事只要有了他的掺和;一准完蛋;真不知道薛总司令是怎么想的。”

徐十九没说话;舒同文却接过了话茬;说道:“薛岳只怕也不愿意桂永清进来掺和;但架不住人家是天子门生;中央有人;薛岳怕也是身不由己。”

高慎行叹了一口气;黯然说道:“所以我才说;**已经没希望了。”

李子涵端着稀饭走过来;一边坐到徐十九另一侧一边问高慎行道:“你的意思是说;中国要想取得抗战的胜利;只能寄希望于**了?”

李子涵自从伤愈归队后;就跟变了个人似的;开始变得活跃起来。

高慎行、舒同文经常会聚到一起探讨些问题;譬如中国为什么会在近代落后;譬如**为什么会重蹈北洋军的覆辙;也出现派系的倾辄;徐十九一般不怎么会发表评论;李子涵伤愈归队之后;却迅速加入到了两人之间的讨论。

有时候;炮兵连长胡杰也会加入到讨论当中。

四个人;却分成了两个泾渭分明的派别;高慎行、舒同文认为**之所以屡屡战败;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国民政府已经彻底腐朽;军队也已严重军阀化;就算是打赢了抗日战争;只要蒋委员长有个三长两短;中国立刻会重新回到军阀混战的黑暗时代;就像二十多年前;当北洋军的大佬袁世凯死后;北洋军立刻分裂一样。

李子涵、胡杰则又是另一种意见;两人认为**跟北洋军有着本质的区别;**中的确存在着派系;但远未到军阀化的程度;而且两人都极为推崇蒋委员长;坚定地认为蒋委员长必定会带着中**民打赢抗战;并给中国一个全新的未来。

一个小小的十九大队;几乎成了**派系争锋的缩影。

徐十九一般不会介入这样的讨论;但也没有进行压制。

李子涵接着又问了句:“老高;你该不会真以为只有**才能救中国吧?”

只有**才能救中国是四人在某一次“思想交锋”中由舒同文提出来的;这也是舒同文经过几个月的思考后得出的结论;这在当时是很有些骇人听闻的;徐十九表面上虽然没有说什么;可内心里其实是不认同的;因为当时**的力量很弱小;就连再乐观的战略大师也不敢断言**能够救中国。

高慎行也同样不认为**有能力救中国。

“也不是。”高慎行摇了摇头;说道;“**游击队的战术虽然灵活;可他们的力量毕竟还非常弱小;对于日军来说也不过是疥癣之疾;要不了小日本命;日军真要调转枪口由正面进攻转入敌后清剿;他们只怕马上就会坚持不下去。”

李子涵道:“也就是说;抗战还是只能依靠**?”

“现阶段肯定只能依靠**;可你觉得**能顶得住小日本的进攻么?”高慎行反问一句;又叹息道;“其实;**如果没有那么多派系倾辄;老蒋如果不是那么喜欢瞎指挥;这场战争原本可以打得更好的;局面也至于现在这般崩坏。”

“你这说法我不敢苟同。”李子涵不以为然道;“抗战之所以打成这样;东北、华北还有华东大片国土之所以会沦陷;不是某个人的原因;也不单纯是因为军事上的原因;而是因为中国在综合国力尤其是工业基础上全面输给了小日本。”

高慎行闭上嘴不说话了;他知道自己无法说服李子涵;就像李子涵也同样不可能说服他跟舒同文;好在这样的争论并没有影响到十九大队的团结;虽然只剩下一百多号人;可十九大队的军心并未涣散;只要需要;他们仍然能够拉得出去。

第59章黄河决堤

徐十九一般不会参与高慎行他们的讨论;一来他对政治真不感兴趣;他一直觉得军人就应该纯粹些;尤其不要掺和到党派争端中去;二来徐十九其实也很困惑;他内心其实跟大多数官兵一样;都不知道**究竟哪出了问题。

不过这次;徐十九却忽然问了一个问题:“老高还有子涵;你们说;如果兰封会战失利了;结果将会怎样?”

不知道为什么;徐十九对兰封会战的前景很不乐观;尽管第l军、军、71军、74军还有军已经事实上对土肥原师团形成了四面合围态势;但徐十九总觉得要想歼灭土肥原师团恐怕不会那么容易

高慎行当即附和道:“这也正是我所担心的;兰封会战一旦失利;日军华北、华中两大重兵集团一旦沿着陇海铁路迅速西进;那么聚集豫东的三十多个师将无可避免地形成溃败之局;最终郑州将不可避免地失守;武汉的北大门也将被日军打开。”

李子涵却不以为然;道:“这不可能;兰封会战不可能失利;以十八个精锐师围攻日军区区一个师团;既便土肥原师团是所谓十七个常设师团之一;也实在没有不胜的理由;当然整个河南包括郑州最终肯定是要放弃的;但绝不会这么快。”

“万一呢?”高慎行坚持道;“万一兰封会战最终失利呢?”

“是啊;万一失利呢?”徐十九再次插进话来;“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据说统帅部已经制订了预案;一旦兰封会战失利;就将掘开黄河大堤;以泛滥的黄河洪水来阻挡日军向武汉进军的道路;我实在是无法想象……”

徐十九的话嘎然而止;气氛一下变得凝重起来。

“掘开黄河大堤?”李子涵闻言不禁吃了一惊;他还真是没考虑到这一层;真如徐十九和高慎行所担心的;万一兰封会战失利;万一**真掘开了黄河大堤;那对黄河中下游乃至整个淮河流域的百姓来说;后果就将是灾难性的。

黄河发源于青藏雪域;流经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及华北平原;最终注入大海;自秦汉开始;无数代帝王均在关中、长安大兴土木;黄土高原上的原始森林几被砍伐殆尽;直接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并且随着黄河水泥沙俱下。

黄河东出三门峡之后;河面骤然变宽;水流也骤然变缓;挟带在河水中的泥沙便逐渐沉降下来;久而久之河床便逐年增高;为免洪水泛滥历朝历代便跟着逐渐加高河堤;结果就使黄河的河床逐渐高过地面;成为了地上河。

眼下正值春夏之交;黄河正值丰水季节;一旦决堤奔腾的洪水必将漫湮而下;日军沿陇海铁路西进的道路固然会被阻断;但是同时;整个黄淮流域上千平方公里、上千万的父老乡亲都将流离失所;更不知道会淹死、饿死多少人。

李子涵舔了舔嘴唇;有些于涩地道:“国民政府应该不会这么做吧?”

“应该不会这么做?”高慎行哂然;因为蒋百里的缘故;他其实很早就听说过这个可怕的预案;当下对李子涵还有徐十九说道;“子涵;大队长;实话告诉你们吧;国民政府其实早就制定了这个预案;而且还是德国顾问法肯豪森制定的;本来去年小日本华北方面军沿平汉铁路长驱南下时;老蒋就想掘开大堤;只是后来淞沪会战爆发;小日本将作战重心由华北转向华东;老蒋才没有掘开黄河大堤;但这次兰封会战一旦失利;老蒋是绝对会掘开黄河大堤的;对于他来说;死个几百万人远没有迟滞日军西进更重要。”

“你这是污蔑。”李子涵皱眉道;“我绝不相信领袖会这么做。”

“不信?”高慎行撇了撇嘴;冷然道;“那咱们就拭目以待吧。”

李子涵将碗里稀饭喝个精光;哼声道:“我还是不信兰封会战会失利;所以;老高你恐怕要失望了;领袖就想掘堤恐怕也没机会。”

话音未落;前方已响起嘹亮的集结号;当下十九大队的官兵迅速集合;跟随58师主力匆匆西进;当天晚上;74军便赶到了兰封;军、71军还有第l军几同时到达;并连夜向盘踞兰封、罗王寨、三义集、曲兴集一带的土肥原师团发起猛攻。

宋希濂的第71军展现出极强的战斗力;当天晚上就打到了兰封城外。

5月日;74军夺回兰封车站;军夺回罗王集;71军则连续攻占了兰封外围的许多日军据点;面对四面八方蜂拥而来的**;小日本土肥原师团疲于应付;被迫于日晚间放弃兰封;向三义寨方向突围。

兰封光复;陇海铁路恢复交通;已经在郑州等了好几天;几乎等到嘴巴都冒炮的交通部长俞飞鹏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并连夜向商丘发出好几趟列车;滞留在商丘的好几百车皮的战备物资终于可以重新启运了。

与此同时;土肥原师团却被豫东兵团给合围在了三义寨。

老蒋闻讯之后大为振奋;再次给薛岳;给前线参战的部队长发去手令;勉励他们奋勇杀敌、为国建功;其潜台词其实是;你们这些兔崽子别给老子耍花枪了;谁都不许为了保存实力而故意推诿;都他娘的扯开膀子给我打;部队打光了老子给你们补。

**由于派系众多;老蒋又喜搞平衡;经常将一支部队的成分搞得很复杂;所以**的指挥体系向来很成问题;薛岳的豫东兵团同样如此;除了李汉魂还听招呼之外;其余像胡宗南、桂永清、俞济时、宋希濂及黄杰等人;薛岳根本就指挥不动。

所以老蒋才会在总攻之前特地给前线的部队长发手令;要求他们严格服从薛岳的统一指挥;接到老蒋手令之后;胡宗南、宋希濂、俞济时、桂永清等人表面上都选择了服从;但私底下仍旧对薛岳的指令不以为然。

**各部的貌合神离最终给了土肥原师团突围的机会。

土肥原贤二这个老鬼子还是有水平的;被人称为中国通也不是白瞎的;至少他对豫东兵团的几个**主官还是颇为了解的;生死存亡之际;老鬼子并未束手待毙;而是在p日在航空兵的配合下向7军阵地发起了反击。

土肥原贤二选择桂永清的军作突破口;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桂永清的军在砀山以及兰封;先后有过两次不战而逃的前科;在土肥原贤二看来;第军无论是战斗意志还是战斗力;都要远远逊于其余那几支**。

而最终的事实也充分证明;土肥原的选择是无比英明的。

在土肥原师团的猛攻之下;第军死伤惨重;桂永清便当机立断;命令部队让开正面暂避日军锋芒;同时严令摆在第军身后的龙慕韩第rr师死守阵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