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好丈夫-第10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瑾整个人浑浑噩噩;退了下去。
    到了第二日;李若凡带着军中的丞相、太尉们又去了一趟汉营;商量具体细节;柳乘风见李若凡没有将皇帝送回;不满的道:“陛下人呢?”
    李若凡恭恭敬敬的道:“大明皇上;他无颜见楚王殿下;所以请殿下立即通报大明朝廷;让朝廷委派钦差前来接人;他不愿在这里久候;有人来迎接之后;他会直赴京师;至于这里的事;仍然交给楚王来办。”
    柳乘风的脸色才好看了一些;朱厚照出这种话来;确实是他的风格;皇上要面子;一时半会也接受不了与自己见面;想必还需要一些时间适应。
    既然如此;那么就让京师来接人吧。
    所谓的细谈;其实就是让蒙古上下全盘接受柳乘风的所有条件;其实蒙古人平时别看愣;关键时刻还是很识时务的;这也是为什么;当年太祖和文皇帝在的时候;他们在大漠里叉着手不可一世;等到明军一深入大漠;他们立即从正规军成了游击队;还是那种坚决游荡绝不敢出击的那种。
    柳乘风送走了李若凡人等;随即便上了一道奏书;奏书用急报传入京师;内阁顿时振奋;张太后亲自敲定了迎圣的人选;时任礼部侍郎的刘慧。
    刘慧的心情自然愉悦无比;他的这个差事不错;只是出京一趟;去了蒙古大营里把人接回来;别看差事简单;可是功劳却是不;这可是迎圣的功劳;好大一笔政绩;他兴高采烈的带着一队勇士营军马出了京师;直奔蒙军大营;蒙古人倒也实在;见是人来了;立即交割了一大票的汉人俘虏;当然也包括了朱厚照。
    这一路朱厚照都没有做声;以他的性子;自然不会有绝处逢生的喜悦;反而感觉大难就要临头了。他犯下了这么大的事;几乎已经可以想见回京之后大臣们对他冷漠的眼神和太后的斥责了;朱厚照是个爱面子的人;对一个少年人来;所谓的面子就是受人的轻视。
    因此一路上他郁郁不乐;有时还故意开差;一天走了十里路;他便要求就地歇息;是身体不适;皇上有了旨意;大家也只能照办;于是只得扎营。
    在营里;朱厚照却是睡不着;而刘瑾则是侧立在他的榻前;不断的猜测着皇上的心思。
    皇上不想回京。
    刘瑾熟知朱厚照的心思;因此又冒出了个大胆的念头。
    他犯下了滔天大罪;虽然那刘慧不敢拿他如何;可是刘瑾却是知道;这钦差虽然没有动自己;是因为知道回去之后;自然会有太后和朝廷来处置他;这个时候刘慧没有必要冒着与皇上翻脸的风险对自己动手;可是一地到厩就大大不同了;到了那时;自己死都不知怎么死的。
    混到了这个地步;刘瑾真是想哭;他自然是想到了逃跑;可是逃跑还不保险;他必须还得加一层保险;只有皇上在身边;自己才是绝对安全的。
    他眼眸深邃的看着朱厚照;笑吟吟的给朱厚照掖了被子;道:“皇上现在能回厩了;可是奴婢看皇上为何总是郁郁不乐;难道回去见了诸位大臣和太后娘娘;皇上不值得高兴吗?”
    他刻意在到张太后和诸位大臣的时候加重了语气;以他对皇上的了解;知道此时皇上对头痛的就是他们;皇上不知如何去面对。
    朱厚照果然不悦了;道:“高兴什么?高兴让人笑话吗?”
    刘瑾忙道:“奴婢该死;皇上;其实这天下谁敢笑话您;您是天子;九五之尊……”
    “少这些虚的;这些人是什么德行朕会不知;朕只是犯了一些错;他们尚且个个激愤的像是斗鸡一样;这一次朕擅自出京;真不知他们这一次会如何。”
    刘瑾眼眸掠过了一丝喜色;道:“陛下;其实陛下不想见他们;也是可以不见的。”
    “你这话是何意?”
    刘瑾道:“奴婢知道天下还有一个去处;那里风景优美;很是宜人;皇上不如巡幸那里;便不用再见到他们了。”
    ……………………………………………………………………………………………………………………………………………………………………
    第一章送到。
    (。。 )
 
 
    
第九百六十章 :老奸巨猾

  
    
    
    
  
    刘慧尚在得意洋洋;可是到了第二天清早;他顿时一点喜悦都没有了;整个人呆若木鸡;以至于边上的随员问他怎么处置;他也只是哆哆嗦嗦的不发一语。
    皇上又跑了。
    跑时还留了字条;是过些时候自然会回来。
    按常理来;皇帝身为天子;跑了一次就已经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可是这第二次……
    其实这事还真怪不得刘慧;想想看;一个寻常的天子被人虏了去;想必在敌人手里虽未受什么侮辱;可多半也没有受太多的优待;按理这个时候好不容易脱离虎口;总该老实了吧。
    可惜刘慧还没有认清正德的强大之处;正德皇帝是什么人?他的思想和行为实在是很难用常理来琢磨。
    结果这么多陪驾之人;谁都没有想到皇上又会开溜;更没有提防其他;结果皇上还是跑就跑了。
    这一跑还真是干脆;只是倒霉了刘慧;刘慧知道;这一次自己死定了;把皇上安全送回京师;他这迎圣之功固然是跑不掉;可皇上跑了;无论是不是皇上自作主张;总得有人来做替罪羊;有人来背这黑锅。
    他发了半天的呆;还是没有回过劲来;总觉得眼下的事实在是匪夷所思;这一次皇上身边只有刘瑾一个人;不用;这肯定是刘瑾拐跑的;问题是皇上已经上了刘瑾一次的当;又怎么会上第二次?
    琢磨不透啊。
    其实这事儿还真不能用常理来琢磨;在别人眼里;刘瑾只是个奴婢;皇上是天子;皇上出京是被刘瑾拐跑的;其实他们猜错了;谁都拐不跑皇上;能拐跑他的也只有他自己;道理很简单。因为出京是皇帝的心愿;在皇帝的角度来看;他这一次虽然被俘;错却并不在他;也不是刘瑾;事实上在出京的时候;他还自信满满;认为自己出京之后能够横扫蒙古铁骑。名动天下。就算是败了;那也只怪边将们不太给力;和他无关;和刘瑾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而这一次;同样也是朱厚照的心思;只是恰巧被刘瑾抓住了而已。朱厚照本来就是胆大包天的人;什么事不敢做?其实大家都以为皇上没有主见;其实皇上是个极有主见的人;只是他的主见实在不能用常理来揣测罢了。
    更不必;皇上和刘瑾之间深厚的感情;那种久居在东宫;便是自己的父母一个月都难得见几面;却都是刘瑾日夜陪侍左右;为他端茶到水。为他讲故事;为他受过挨罚;十几年来;朱厚照已经习惯了有刘瑾在身边;对皇帝来;这世上能相信的只有几个人;而刘瑾绝对是其中的一个;所以刘瑾就算贪赃枉法;就算再混蛋。可是在朱厚照看来。他都是自己人;值得相信和托付。
    只是这些东西。又怎是刘慧这样的人能够理解?他在发了好一会儿呆之后;终于意识到;若是自己再不补救就彻底地完了。
    “快;快;现在就打道回去;去见楚王殿下;还有;派人通知沿途的各路关卡;但是……但是绝不能透露皇上出走的消息;只有个贵人走失了;让各府各县按图索骥……”
    单凭他手里的这点人;要想把皇上追回来断无可能;而且这里交通四通八达;皇上是往哪个方向跑的都不知道;自然还是先去寻帮手;刘慧不敢回京;于是决心先去楚王那边。
    于是一行人急匆匆地赶到蓟县。
    此时的蓟县已交由明军驻防;而蒙军不得不在城外设帐;既然条件已经谈妥;在履行义务之前;柳乘风是断不会让这些人出关的;所以每日在蓟县设宴招待蒙古诸王公;表面上是其乐融融;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软禁。
    刘慧去而复返;让柳乘风很是诧异;可是当听皇上跑路时;柳乘风大惊失色。
    当今皇上毕竟是自己的兄弟;而柳乘风能有今日;靠的也是太后和皇上的信任;现在皇上又是踪影全无;这可就真正棘手了。
    虽然柳乘风知道;正德皇帝在历史上有过不少这样恶劣的先例;可是现在他不得不担心起来;他一面向京师上奏;一面开始派出所有能动用的力量开始寻访;和上一次不一样;上一次大家至少还知道皇上去了哪里;可是这一次最令人担忧的是根本无从知道皇上的目的地是哪里。
    柳乘风相信;此事一旦传出去;绝对又是一次天下震动;可是消息是捂不住的;过不了多久;懿旨便从京师传来;速召柳乘风入京。
    旨意中没有透露出太多的信息;可是柳乘风却是知道;张太后只怕已经急得跺脚了。
    他也不再犹豫;将善后的所有事宜交给了钱芳;带着一群亲卫沿着驰道直接回京;这里距离京师不远;一日的功夫便抵达京师;不过他到达京师的时候已经到了傍晚;柳乘风决心去通政司那边应个卯;再等候太后传召。
    可惜在通政司还没耽误多久;宫中的懿旨就已经到了;张太后已经顾不得礼节大妨;直接召见。
    柳乘风亦是不敢耽搁;飞快入宫;不过这一次张太后召见的地点却是正心殿。
    除了柳乘风;居然内阁三个学士也到了。
    杨廷和忧心忡忡地落座;其实起来;在内阁之中对朱厚照最为关切的就是他了;他毕竟是帝师;能入阁;靠的也是这个身份;虽然他詹事府的时候和朱厚照有很多争端;可是这感情却难免难以割舍。
    李东阳则好一些;他不担心这个;所以还能保持泰然处之的态度。
    焦芳就不同了;此人心里头全是自己的算盘;虽然表面上一副关切之色;可是柳乘风却知道;这老东西什么都是假的;唯有他自己才是真的。
    张太后的眼角隐隐有泪痕;身为一个母亲;儿子这个样子实在令她难受;她就算再有毅力;可是那种失而复得、得而又复失的感受却如梦魇一般折磨她;为这儿子操碎了心;可是做儿子的却太过率性而为。
    柳乘风拜倒在地;郑重行礼;道:“臣见过太后娘娘。”
    张太后板着脸;道:“不必多礼;坐下。”
    柳乘风坐下。
    张太后急不可耐地问道:“可有消息了吗?”
    柳乘风苦笑道:“厂卫、哨探都已经放出;暂时还没有消息。”
    “已经过了两天了……”张太后渭然长叹;道:“两天的功夫;再要把人寻回来;只怕更难了。哀家命苦;早知这个样子;宁愿随先帝一道儿去了;至少眼不见心不烦;至少不用这样操碎了心。”
    柳乘风道:“娘娘放心;人早晚都要寻回来的;皇上虽然胡闹了一些;可是人也聪慧;就算在外遇到了事;想必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这一句安慰并没有什么效用;杨廷和只是叹息;道:“无论如何;也得把皇上找回来;可是这一次亦是要严防消息走漏;否则天下臣民会怎么看?以臣的愚见;皇上一直想去江南走走看看;或许这一次;他去了江南也不一定;可以立即下一道密旨给朱辅;令他暗中寻访为好。当然;若是陛下能通知当地官府;那更是好极。现在闹出这样的事;朝廷虽然获得了一场大捷;却也没甚意思;皇上不回来;内阁的公务;微臣都无心处置了。”
    杨廷和的是实情;天下没有皇上是不成的;毕竟这时候还是大明的中期;还没有到中后期那种有没有天子都一样的时候。
    张太后只是默默无语。
    李东阳道:“这消息能瞒一天两天;可是时间拖得越久;迟早还是要泄脉去;所以找回陛下是当务之急;这事情难就难在只能暗访;绝不能让有心人知道;寻访之事;只能托付厂卫。”
    焦芳眼眸一亮;紧接着道:“不错;非厂卫不能成事;可是刘瑾那狗贼撺掇了皇上出走;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