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好丈夫-第10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焦芳眼眸一亮;紧接着道:“不错;非厂卫不能成事;可是刘瑾那狗贼撺掇了皇上出走;罪无可赦;他现在仍然还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和内厂督公;现在是不是该有人顶替了?这个人必须与刘瑾没有什么私情;而且对太后、对皇上也要忠心耿耿;微臣斗胆;倒是觉得御马监掌印太监张永可以胜任。”
    焦芳这个人还真是无利不起早;但凡有点机会就借题发挥;他之所以提举张永;是因为知道张永是柳乘风的心腹;而他现在急需在柳乘风面前表现;所以趁机做了一个顺水人情。
    不过他的确实没有错;要整合厂卫寻访皇上;没有一个人掌总是不成的;这内厂必须得有个人来挑大梁。至少现在执行的是新法;内厂确实有节制厂卫的权利。
    柳乘风此时也顾不上怪这焦芳无事生非;到这个时候还计较个人得失;却是看着张太后;等着张太后拿主意。
    张太后苦笑道:“就这么办吧;这个懿旨;哀家来发;张永这个人确实可以大用。”
    ……………………………………………………………………………………………………
    第二章送到。
    (。。 )
 
 
    
第九百六十一章 :国不可一日无君

  
    
    
    
  
    杨廷和很是恼怒的看了焦芳一眼;对焦芳可谓是深痛恶绝;在这个节骨眼上;这焦芳居然还在这里打他的算盘;国家让这样的人入阁;真是个笑话。
    可偏偏焦芳的理由挑不出错来;而且人家口头上也是为了寻访皇上打算;杨廷和虽然能猜出焦芳的用心;此时也不好辩驳。
    不过杨廷和此时不免会去想;现在楚王已经掌握了军权;且不其他军马;单新军和远道而来的楚军;现在都是这楚王的铁杆心腹;现在他的心腹又掌握住了厂卫;国朝百年;也不曾见过这样权倾一世之人;无论焦芳方才提出张永这个人选是自己要去向楚王邀功请赏;还是楚王此前就有暗示;自己往后只怕都要多留一点心眼了。
    张太后此时却是没心情计较这个;什么争权夺利;什么得失;此时和这个老太太一点都不相干;她只是想寻回自己的儿子;只有这么一个念头。
    她叹了口气;道:“无论如何;尽力寻访吧;皇上是个孝子心性;到了外头;不知要吃多少苦;况且朝廷也离不得他;务必把他寻回来。”她目光落在柳乘风身上;道:“议和之事如何了?”
    其实张太后也只是无心的问一问;总不能只过问自己的儿子;现在皇帝跑了;群龙无首;她身为太后;总要过问一下政事。
    柳乘风忙将自己与李若凡达成的条件一并了;张太后道:“这是大功一件;便是我这老婆子也知道;这些条件出来;大明北方再无外患了;只是可惜;功劳虽然是甚大;可是朝廷已经没有赏赐给你;这件事;抓紧去办吧。至于那李若凡;她既能识大体;朝廷也不会亏待了她;大明恩泽四方;只要她肯真心悔过。从此之后为我大明效力。自然会给予隆重的待遇;钦赐个藩王吧;叫蒙古王似乎不妥;柳爱卿有什么主意呢?”
    柳乘风沉吟道:“其国虽为蒙古。可是称蒙古王确实不妥;那么就称征北王如何?其国男子;将来都要受我大明征召;充为骁骑征战四方;南方多水。不适骑兵作战;将来可为我大明北方屏障;以征北为名虽然有碍礼法;却也恰当。”
    张太后颌首点头;道:“就这么办;这件事也不能耽误;礼部那边立即准备好金印、金册;至于其他的事;你们自己商量着办。哀家是妇道人家;这种事不宜出面;柳乘风;现在皇上不在京师;许多事你要多担待。”
    或许对别人来。柳乘风不值得信任;可是对太后来;柳乘风却是值得托付之人;现在与她关系最亲近的。只怕也只有柳乘风了。
    柳乘风忙道:“微臣遵旨。”
    众人从宫中出来;杨廷和走近柳乘风。对柳乘风作揖道:“恭喜殿下。”
    柳乘风淡淡的道:“何喜之有?”
    其实他知道;杨廷和贸然跑来道贺;其实有试探他的意思;这个杨廷和;对自己很有戒备。
    杨廷和微微笑道:“殿下又立下了大功;难道不是喜事吗?”
    柳乘风看着他;冷冷道:“皇上不知所踪;这也算喜事?杨大人未免太分不清轻重了。”罢拂袖而去。
    杨廷和愣了一下;望着坐上马车的柳乘风渐渐坐车走远;一时不动。他和柳乘风的对谈李东阳却是听清了;他走过来;对杨廷和道:“杨公在想什么?”
    杨廷和脸色阴沉的道:“君上不见踪影;朝中又有人权倾一时;老夫担心这大明恐有萧墙之祸;必须得有些提防才好。”
    李东阳默默注视杨廷和;此时并没有话。
    杨廷和又继续道:“我等深受国恩;绝不能等到万劫不复时才亡羊补牢;一旦有人居心叵测;则悔之晚矣;李公有何高见?”
    李东阳道:“真到了那个时候;谁能阻止呢?你难道没有看到那焦芳吗?焦芳这样的老狐狸都死心塌地;现在又有张永、钱芳、陈泓宇等人马首是瞻;若真有异心;只怕你我独木难支。”
    杨廷和眼睛眯起来;道:“所以绝不能让他再留在京师了;必须让他回他的封地去。”
    李东阳却是苦笑;的倒是容易;当年先帝归天的时候;内阁也曾玩过一次逼迫柳乘风就藩的把戏;结果如何?结果人家又回来了;现在又故技重施;只怕难度不。
    “现在皇上不知所踪;张太后无人依靠;怎么会肯让楚王回到他的藩地?杨公;此事只怕不太容易。”
    杨廷和道:“所以必须尽快找到皇上;只有找到皇上;才能伺机让那柳乘风从哪里到哪里去。”
    杨廷和面露绝情之色;他的想法;确实是为了社稷好;可是不要忘了;刘瑾乱政的时候;他可是眼巴巴的看着柳乘风抵达京师;等柳乘风收拾了刘瑾;却又如此急不可待的要柳乘风滚回去。
    李东阳沉默了片刻;慢悠悠的道:“可要是皇上一时找不到呢。”
    “你的一时是多久?”杨廷和抬眼看着李东阳。
    李东阳道:“或许三月;或许半年。”
    杨廷和也沉默了。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如果皇上是被敌人掳走;或许还好一些;又或者皇上传出了死讯;倒也好办;毕竟大明朝有成例在;一切按着先例去办就是;可偏偏是失踪;若是当真这么长时间没有音讯;又当如何?
    良久;杨廷和咬牙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他抛下这句话;很有深意的看了李东阳一眼;道:“李公以为如何?”
    李东阳颌首点头;道:“善”
    二人眼神交错;已经达成了一致。
    其实这个一致倒并非他二人的想法;这几乎是所有朝廷官员的考量;皇上没有音讯;这么耽搁下去可不成;既然皇上自己不肯回来;又一时寻不到人;唯一的办法也只能是另立新君。他们可以拍着胸脯很坦荡的对人;这都是为了国家社稷着想;其实……也确实是如此。
    二人告了别;各自回府不提。
    柳乘风回到了王府;他前脚刚到;焦芳后脚就到了。
    焦芳前来拜谒;当然不是单纯来溜须拍马的;像焦芳这种老狐狸当然知道;对楚王这样的人来;你便是再能逢迎也没有用;想要做他的马前卒;最重要的不是吹捧而是价值;焦芳现在一直都在表现;为的就是这个价值;他想让楚王知道;他是一个值得利用的人;这就足够了。
    柳乘风叫人安排他在花厅里;沐浴了一番才接见了他;焦芳一见柳乘风;便是一阵苦笑;道:“殿下……”
    柳乘风抬了抬手;疲倦的道:“有什么话开门见山的吧;不要气。”
    焦芳点点头;道:“现在这个时局;皇上若是能寻回来倒也罢了;可是殿下有没有为自己安排后路;假若皇上寻不回来呢?”
    焦芳也够开门见山的;连这种话都直言不讳的问出来。
    柳乘风打量焦芳;道:“皇上一定要找回来;只要皇上还在世上;本王就会一直寻访下去;焦芳;你问这邪;到底是什么意思?”
    焦芳道:“可是国不可一日无君……”
    他这句话也很大胆;不过他在柳乘风面前这么放肆;确实是表现出了对柳乘风的绝对诚意;他继续道:“殿下固然是对皇上感情深厚;可是大臣们不一样;一凳上寻访不回来;大臣们只怕要另作打算了;而他们将来拥立新君;殿下又当如何?”
    柳乘风眯着眼;一声不吭。
    他现在很头痛;这该死的朱厚照到底去了哪里;他才不管朱厚照是不是个好皇帝;又或者适合不适合做皇帝;对柳乘风来;只有朱厚照做了皇帝;他才能安心;这也是他对先帝的承诺。
    焦芳继续道:“若是殿下不拥立新君;再加上殿下已是位极人臣;况且楚国亦有日益壮大之嫌;只怕新君登基之后;不见得能容得下殿下啊。”
    柳乘风目光裸的看着焦芳;不气的道:“有什么话还是不要拐弯抹角;直了吧。”
    焦芳挺胸道:“下官以为;若是皇上当真寻访不回来;下官有上下两策;这上策便是真到了那个时候;殿下亲自提议立新君;如此;便可成全一个拥立之功;随即再返回封国;新皇对殿下心生感激;自然不会与殿下为难。这下策嘛;便是殿下索性现在就上奏请求回自己的藩国;对朝廷的事再也不要干涉;从此之后大明是大明;楚国是楚国。只有这样;殿下才能置身事外;保全自身。否则一个不好;就有弥天大祸。”
    柳乘风冷笑;道:“这就是你的主意?”
    焦芳恳切的道:“当然;皇上未必不能寻访回来;只要他能回来;事情就好了;下官之所以这番话;只是请殿下考虑周全;以防万一而已。”
    ………………………………………………………………………………………………
    第一章送到。
    (。。 )
 
 
    
第九百六十二章 :兄弟

  
    
    
    
  
    焦芳一席话虽然大胆;却也直言了柳乘风现在的尴尬处境。
    继续寻访皇帝;这是自然的;皇上和楚王关系匪浅;有皇帝在;柳乘风不必有什么担心。
    可是皇上不见踪影呢?大家可千万不要被大臣们所谓的忠君言辞给糊弄了;他们所谓的忠君;只是终于这个体系;终于这个制度;因为正因为这个体系;这个制度才能最大的保障他们的利益;他们绝不是忠于个人;更何况现在这个君;足以教所有人都不禁摇头。
    虽然登基才一年多;可是现在这个皇帝;实在是昏君的典范;先是宠幸阉人;闹出各种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接着这堂堂天子竟是私自出京;被蒙古人掳了去;国家体统;天子的威严早已名声扫地。
    朱厚照既然不愿做这皇帝;既然玩失踪这套把戏;那么大家并不介意推举一个更贤明的天子;因为这对大臣是无害的;反而还能赚一个拥立之功。
    可是柳乘风不一样;柳乘风是宠臣;宠臣仰仗的是某个人的庇护;柳乘风的今日;依靠的不是这个体系;也不是这个制度;而是特地的某个人。
    因此分歧也就出现了;大臣们的利益和柳乘风分明不是一致。
    若是皇帝能寻回来倒还好;焦芳怕的就是这个万一。万一真的找不到人;楚王必须未雨绸缪;他所谓的上策;便是向新皇帝卖好屈服;同时及早离矩到封地;至少将来让新君找不到收拾楚王的借口。
    至于所谓的下策;就是立即离京避祸;实在不行;大不了老死不相往来。
    毕竟楚王位极人臣;已经到了山峰的顶端;任何一个新君;都接受不了我他之下有人鼾睡的这个事实;况且楚国带甲足有近五十万;舟船千万之多;实在是极大的隐患;也就是眼下这个皇帝;还能忍受;可是换做其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