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好丈夫-第10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最蠢的办法;如今已经落于下乘了;柳乘风摇头。
    钱芳道:“新军这边;也有疑虑。种种迹象看;摄政王一旦站稳了脚跟;只怕就要清洗了;殿下;这摄政王让勤王的军马入京;其实就可以看出端倪出来;这分明是不信任新军;提防着殿下啊。”
    在座众人纷纷点头;这可以算是他们遇到的最大的一次危机;他们的对手甚至比刘瑾更加强大;因为这个人代表着摄政大权;代表着名分。
    柳乘风吁了口气;道:“你们啊;就是受不了委屈;都是本王平时太纵容你们了;现在有点委屈;就像了不得了一样。安陆王确实是针对本王没有错;也确实是提防本王更没有错;可是他是摄政;本王只是藩王;又能如何?戒急用忍嘛。至于张永;只怕暂时要委屈一些;至于诸位;这些时日也要谨慎;切莫让人挑出什么毛病出来;这……毕竟还是大明的天下啊。”
    钱芳皱起眉;柳乘风的意思太明确了;隐忍虽然是办法;可是这么下去却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毕竟楚王身边真正死心塌地的都是骨干;至于其他人都是附庸;一旦柳乘风不肯出面;一味的隐忍;让那摄政王随意来收拾张永;下头的人会怎么想?他心里咯噔一下;莫非楚王是打算回到自己藩地了?若是他回藩地;大家在这京师就真的是左右不靠;任由那摄政王处置了。
    其实不只是焦芳担心;在座的所有人都在担心这个;因此大家都不吭声;脸色阴沉。
    柳乘风皱眉;道:“怎么都不话;觉得本王的话的不好?又或者是不服气?”
    陈泓宇不禁道:“卑下有些不服;不是卑下有意顶撞;只是弟兄们跟着殿下;如今全仗着殿下的庇护;都有今日;殿下一声令下;弟兄们上刀山下火海也没什么话;可是一味隐忍;卑下却以为未免让人寒心;殿下;不能忍哪。”
    柳乘风瞪了陈泓宇一眼;随即又冷冷的看向众人:“你们和陈泓宇也是一样想的?”
    众人纷纷点头;道:“实不相瞒;陈大人的也有道理。”
    柳乘风叹了口气;道:“你们何故要逼本王呢?”
    众人又不吭声了。
    柳乘风站了起来;手撑着桌几;慢悠悠的道:“走到这一步;你们的难处本王能体会;既然如此;那么索性就不忍了吧;你们想要惊天动地;那么本王就给你们一个惊天动地。”
    ………………………………………………………………………………
    第一章送到。
    (。。 )
 
 
    
第九百七十二章 :反了 有人要反了

  
    
    
    
  
    正阳门。
    这里的防务已经完全交给了从山东抽调来的官军。
    山东汉子们身材魁梧;唯独这话总像舌头打了个结;嗡嗡作响;不去细听;很难交流。
    正阳门包括箭楼和城楼;与瓮城墙连为一体;瓮城中驻扎着四千余官军;因为是军;所以连武官们都在瓮城大营中起居。
    朝阳门那边传来的热闹景象他们自然无缘看到;不过此前就已有几道命令传递传来;摄政王要求加强戒备;不得懈怠。
    这个节骨眼上;谁也不敢出差错;至少带兵的山东副将梁朴宽不敢怠慢;他亲自去城门处巡视了几次;惩罚了几个玩忽职守的部属;这才回到自己的大营。
    日上三竿的时候;又是一名传令官抵达这里;不过这名传令官与上次不一样;飞鱼服的打扮;腰间挎着的是绣春刀;并非是从兵部来的。
    他手里拿着的;乃是楚王腰牌。
    梁朴宽觉得事情有些诡异;楚王是什么人;他当然知道;可是按道理;楚王直接传令给他;未免有些不合规矩。
    于是他连忙召集了营中的诸将和亲兵;请使者抵达大帐;一方面是给使者面子;省的得罪了楚王;一方面也好多拉几个人承担干系;让大家做个见证。
    这使者是一路快马而来;浑身都被汗水淋透了;目光扫视了帐中一眼;拿起楚王令箭;大喝一声:“山东副将梁朴宽速速接令;大明楚王有令;命你立即集合你的部属聚集瓮城之内;所有官兵不得擅自进出瓮城;正阳门原先防务;交由新军;不得有误”
    梁朴宽呆住了;事实上帐中许多人都呆住了。
    如果楚王下一道命令;让他们加强戒备。倒也的过去;可是一个时辰之前;摄政王就已经有令;令他们严防死守;卫戍正阳门;可是现在呢?现在却又是楚王让他们滚到一边玩泥巴去。这两个殿下的命令可谓是背道而驰。最大的问题是;应该听谁的才好?
    摄政王毕竟是当家的;而楚王威势太盛;如今正是如日中天;得罪了谁;都是要命的事。
    “是不是错了;楚王殿下……”梁朴宽提出了疑问;他有些心虚;觉得今日似乎太不寻常。恐怕有大事要发生。
    这使者却是冷笑:“一点差错都没有;这是楚王亲口传达的命令。楚王了;抗命者;杀无赦”
    使者面无表情;毫不犹豫的道。
    不对劲
    帐中的诸将面面相觑;太不对劲了。大家已经意识到;今日京师肯定要闹出天大的事来。
    许多人心里都开始盘算;在这个风口浪尖上;自己应该处在什么位置。
    梁朴宽亦是为难;当年他是受过楚王节制的;楚王的厉害他早就见识过;他心里早就有过想法。这世上惹谁都好;就是万万不能招惹楚王;招惹别人丢脸;招惹楚王要命。
    可是不招惹不成啊;摄政王才是正主。今日若是从了楚王;往后他还有好日子过?
    不过梁朴宽是个很聪明的人;不聪明的人早就成了别人垫脚石了;他既然没有同意也没有拒绝;而是不吭声。
    因为他知道;他不吭声肯定会有人吭声。
    营中的诸将果然有人吭声了;话的是参将张远;张远不是大老粗;却是个直肠子;他冷冷一笑:“我等只听从兵部调遣;什么时候楚王可以调动了;楚王想做什么;难道想图谋不轨吗?”
    这句话很严重;差不多就等于是骂柳乘风造反了;其实张远之所以撕破脸;原因大家也心知肚明;前几个月与蒙古人鏖战的时候;张远的堂弟因为违反了军令;直接被柳乘风砍了;不过当时是张远理亏;而且又受楚王节制;所以不敢声张什么;只是今时不同往日;张远站出来;未尝没有报复的心思。
    而其他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们既没有劝阻张远;也没有做任何表态;他们都在等;对这些丘八来什么都是假的;现在张远做了出头鸟;倒要看看你如何应对;若是张远没事;大家也就没什么顾忌;可要是张远……
    这楚王的使者只是冷冷的看了张远一眼;脸色冷漠;道:“大胆;你敢诽谤楚王殿下?”
    张远怒容满面道:“在京畿中擅自调兵;这还用本将诽谤;快滚出去”
    他已经按住了腰间的刀柄;随时准备发难。
    楚王使者却显得很平静;他盯着张远;最后轻轻的吐出了一个字:“杀”
    杀的时候;使者显然没有抽出腰间绣春刀的意思;他背着手;一动不动。
    而这个时候;帐中却是出现了变化。
    骤然;一个亲兵突然跃出;长刀抽出;朝张远杀去。
    张远早就有了警惕;冷冷一笑;也是拔刀相向;不过毕竟比亲兵慢了一步;只得挺刀向后急退;他冷冷大笑:“原来咱们营中也有狗番子……”
    到这里的时候;他突然呆住了;眼中掠过了一丝不可置信;随即脸色变得苍白如纸。
    在他的前胸;一柄长剑直接自后贯穿而出;鲜血淋漓。
    杀死他的不是亲兵;而是站在他身后的一个武官;军中的守备官赵承。
    亲兵是厂卫;这守备官也是厂卫;帐中四十余人;就有两个是厂卫的密探。
    守备官赵承满脸狰狞;抽出了自己的长剑;而张远失去了重心;已是倒在血泊中。
    这个场景;让所有人都有孝毛;甚至不少人开始警惕的看向自己的四周;警惕的看着身边的袍泽、同僚;谁能保证;还有厂卫的人混杂在他们中间;平时和他们称兄道弟;和他们一道喝酒一道逛窑子。
    这是一堂很生动的课;至少教会了大家一个道理;一起嫖过娼的;未必就是战友
    那亲兵和守备赵承已经收了刀;亲兵朝使者行礼;道:“东厂番役周海拜见。”
    另一个道:“锦衣卫旗赵承拜见”
    这样的变故;使得帐中的气氛一下子凝滞了。
    谁曾想到;自己身边最亲近的那些人都可能是厂卫的人;谁又能清楚;除了眼前这两个番子、校尉;在这营中还有多少密探。
    副将梁朴宽看了一眼已经死透了的张远;冷汗淋漓。
    连忙期期艾艾的道:“楚王已经有了王命;我等自然遵守;卑下这便撤了正阳门的官军;与新军换防。”
    …………………………………………………………………………………………………………………………………………………………………………………………………………………………………………
    礼部如今已是人群楼空;除了一些坐堂的官员在这里坚守之外;其余的官员大多都去凑热闹了。
    这里毕竟是朝廷的中枢衙门;外头有一队差役把守;平时进出的都是官员;所以看管也不严格。
    只是在无数使者前往各营的当口;这礼部大堂却是出现了一队队的官兵。
    没错;是官兵;穿着崭新的新军服;手里把持的是黑黝黝的火铳;人人面无表情;随即便将这里围了起来。
    其实围起来的何止是礼部衙门;京师六部还有什么钦天监、大理寺、鸿胪寺、顺天府都遭到了这样的待遇;带队的队官满脸肃杀之气;将那些守门的差役们驱开;差役也不是傻子;来者不善;这个时候和人家对着干;这不是找死?
    里头的堂官看这样子;却是吓了一跳;又见这些新军只是围了衙门;却并没有其他的举动;他心里又怒又急;连忙出来交涉。
    “放肆;你们是谁的部下;你可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居然敢带兵围了礼部部堂;你们吃罪的起吗?”
    队官面无表情的看着礼部的堂官;就仿佛如机械一般按部就班的道:“京中出了乱党;我等奉楚王之命;保护京师各衙;闲杂人等;一律退避;楚王有令;谁敢造次;就以协助乱党论处”
    这句话在堂官看来实在好笑;楚王……楚王不过是个藩王;他凭什么这么放肆?堂官冷笑道:“就算有乱党;那也该是宫里的旨意亦或摄政王的王命;你们是大明的官军;还是那楚藩的官军?”
    面对指责;队官仍然面无表情;道:“我等是陛下的官军。”
    陛下……
    堂官脸色严肃起来;有了很不好的预感;陛下在哪里?所谓的陛下;早已失踪不知多久了;甚至许多人早已把这陛下忘了个干净;现在新军打着陛下的招牌;又是什么意思?
    这队官见他仍然不走;大手一挥;呵道:“这里危险;为保障诸位大人的安全;来人;把大人请进去;大家打起精神;严防死守;切莫让贼子得逞。”
    “遵命。”众人大喝;又有几个新军官兵推搡着这堂官进衙;这堂官乌纱帽歪斜;忍不住大叫道:“反了;有人要反了”(未完待续)
    (。。 )
 
 
    
第九百七十三章 :大明门之变 一

  
    
    
    
  
    御马监里;一个个太监抵达了这里;这些正德朝显赫一时的太监们一个个脸色凝重;相互之间并没有太多过于亲热的招呼;大家纷纷坐定;谷大用看了大家一眼;敲了敲几案;随即咳嗽一声道:“楚王已经递了条子入宫。”
    所有人看向谷大用。
    从前的时候;刘瑾是大家的主心骨;刘瑾吃肉;大家喝汤;虽然大家心里有些不满;可是谁让这姓刘的比自己会来事?此后刘瑾垮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