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好丈夫-第8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某人奉命筹建倡议局;这倡议局旨在节制各报馆;以防宁王奸细蛊惑人心。柳某人身份乏术;所以想请个高士为朝廷效力;同时也为柳某人分担一些。朱夫子乃是高义之士;想必不会拒绝吧。”
    朱夫子脸上既不显得欢喜;也没有愁虑;他看了柳乘风一眼;又喝了一口有些‘酸气’的茶;瞑目片刻;随即张眸道:“节制各报?大人放心让朱某来节制;难道就不怕耽误了大人的大事?”
    这句话中带着隐喻;柳乘风却是微微一笑:“正是要借重夫子;也耽误不了什么事;夫子放心;倡议局的大事务;柳某人绝对不管;完全放手让朱夫子来做。如何?”
    朱夫子叹了口气;道:“老夫不过只是有些浅薄的见识;也有一些胡话;原本是想;这一辈子憋在肚子里让它烂掉;可是大人非要让老夫趟这趟浑水;老夫又能如何;怕只怕到时给大人惹来一身麻烦;到时候非要天下大乱不可。”
    柳乘风似乎已经下定了决心;道:“有些事迟早要做的;与其拖着;倒不如及早去做;只要朱夫子肯出来主持局面;柳某人还怕什么麻烦?既然如此;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朱夫子苦笑:“大人把话到这个份上?老朽还能如何?只好硬着头做一次千古罪人罢。”
    柳乘风深望了他一眼;别有深意的道:“这也未必;不定朱夫子不是罪人;而是圣人;圣人与罪人都在人的一念之间;只要能打动人心;便能万世师表。”
    朱夫子只是摇头;不过目光却带着几分坚定;似乎也是下定了决心。
    二人坐着吃茶;只过了半时辰;朱夫子坐不住了;站起身来;道:“时候不早;大人还有公务;老朽不便叨扰;告辞。”
    柳乘风居然出人意料的起身相送;对他气气;一直送到了中门;等朱夫子上了马车;他再三挥手道别;才旋身回自己的值房。
    值房里头;李东栋却在这里候着了;他看着柳乘风;先是笑;随即又是苦笑;再最后又摇头;似乎有话想对柳乘风出来;到了嘴边又不知从何起;欲言又止的样子溢于言表。
    柳乘风古怪的看着他;笑道:“怎么;李先生有话要?”
    李东栋苦笑道:“大人这是何必给自己惹麻烦;朱夫子的学问是好的;可是……哎……”他叹口气;道:“到时肯定天下大乱不可;大人是锦衣卫指挥使;管这劳什子的事做什么。”
    柳乘风朝他笑笑:“因为我看不惯?”
    “看不惯?”
    李东栋愕然。
    柳乘风昂着首道:“就因为看不惯;所以才不平;不平则鸣;才会想着去如何改变;现在这就是最好的时机;借着这一次临时的倡议局;好好的鸣一鸣;至于别人怎么样;关我屁事;我还就不信;谁敢动我分毫;我就是要恶心他们。”
    这话被人听去;还真以为柳乘风是个血气方才的少年;可是李东栋虽然错愕;却知道柳乘风虽然出来的时候漫不经心;却一定是他深思熟虑的想法;绝不可能只是与人赌气。
    罢罢罢……还是少管闲事为妙。李东栋只得败下阵来;不再过问这件事。(未完待续)。。 
 
 
    
第七百九十五章:横空出世

  
    
    
    
  
    按照最新的法令;各报报馆在前晚就应派出人到倡议局议事;议事的内容也很简单;讨论的主要是次日清早报纸刊载的内容。白了;就是事先告诉他们;禁忌是什么;应该登载什么。
    到了第二日的清早;所有报纸在发售之前还要将报纸的样本送来倡议局;由这儿的人进行最后一次审查;唯有在确认可以颁布才能兜售出去。
    就在这不起眼的庭园;如今成了所有报馆的中心;一份份的报纸送来;朱夫子几乎一夜未睡;眼睛都熬红了;他带着满身的疲累亲自敲定了一份份报纸;当最后一份学而报即将通过审查的时候;朱夫子的脸色显得很凝重。
    他心里清楚;等清早的报纸开始发卖之后;整个京师将要陷入一场仓促酝酿的辩雨里。
    其实朱夫子想象不到;平叛在即;朝廷的心腹大患应当是在江西;可是柳乘风为何要暗渡陈仓;选择这个时机闹出这幺蛾子出来。不过既然事情到了这一步;廉国公既然选择了他;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走下去。
    报馆这边的编辑已经在催促了;所有的报纸都已经印刷完毕;现在只等朱夫子加个印就能发售;若是耽误了时间;会影响当日的销量;所以当然是尽早为妙。
    朱夫子在踟躇过后;终于还是借着油灯;用代表自己身份的印章盖在了恳请书上;他疲累地站起来。亲自将同意审核的文书递给学而报的编辑;他的眼中熬出了血丝;满是疲倦;在将最后一个编辑送走之后;便迫不及待地要去歇息了。
    “卖报……卖报……”
    所有人都后知后觉;都还没有察觉出这悄然的变化;芸芸众生便是如此。他们看到的永远都只可能是表象;大家照旧起来;照旧吃着早茶。照旧拿了一份报纸;随即惬意地享受这清早难得的清静。
    各报的所有头版;几乎毫无例外地选准了一个目标。宁王……
    其中包括了朝廷的讨伐檄文;历数了宁王的二十条罪状;从忘恩负义;到滥杀无辜;再到欺君罔上、横行乡里;总而言之;历朝历代所有谋反的混账的罪名都有他的一份;想必老祖宗发明的罄竹难书四字便是为这宁王专业打造的。
    头版是朝廷的正式公文;无非是告诉大家;宁王罪孽太大。人神共愤;现在朝廷已经打算加罪于他;若是他敢谋反;数十万王师可以顷刻部署;朝发夕至。一举直捣南昌府;令他灰飞烟灭。
    到了其他的版面;关于宁王的文章自然也是不少;从翻旧帐到推陈出新;宁王父子相斗的秘闻;宁王的各种胡编乱造。再到宁王在王庄里欺压佃户;以及侵吞其他乡绅土地的各种消息一一出炉。
    这里头的消息是经过了认真甄选的;绝不是单纯的胡编乱造这么简单;比如每份报纸里都根据读者的不同进行一些修改。比如专门卖给读书人的报纸;主要刊登的是宁王侵吞乡绅土地;轻视读书人的消息。而读者为商贾居多的报纸则是历数宁王如何阻扰商业发展;甚至让人化为盗贼;劫掠商户的秘闻。而对大多数凡夫俗子的报纸;则欺压百姓的文章更多一些。
    总而言之;报纸想要告诉所有人的是;宁王就是个逆潮流而动的跳梁丑;这个跳梁丑在朝廷忍无可忍之下;朝廷为了江西的百姓不在此人的暴虐之下;为了清理门户;非要动手不可。
    秘闻的方式;也有很多不同;比如那种对某乡绅的专访;是从江逃到京师的乡绅;因为受不了宁王的淫威;不得不举家而逃;里头自是血泪控诉不绝于耳。
    这种所谓的舆论战实在有鞋前;因此收到的效果反而最大;几乎所有人对这些消息没有丝毫的质疑;所有的茶馆里现在都在议论这件事;对宁王几乎都是否定的态度;但凡有人提及到宁王都免不了鄙夷之色;有了报纸推波助澜;各种流言也四起;流言比报纸更加离谱;也更令人发指;甚至一些宁王淫乐的段子也纷纷流传出来;这种段子固然是百姓们喜闻乐见;反而更乐于消化;隐隐之中;宁王的名声不但臭不可闻;而且已成了过街老鼠;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
    以至于许多地方都有人私下讨论;宁王造反是肯定了的;朝廷如何平叛已经成了刻不容缓的问题;大家纸上谈兵;自然免不了要带入其中;排兵布阵;分析朝廷与宁王力量的优劣;一个个都如自己是运筹帷幄的大将;免不了要好好的与人讨教一番;这样的讨论出现在工坊;出现在士人聚集的茶坊;甚至连聚宝楼都不免波及;为人津津乐道;仿佛人人都成了平叛的一份子。
    而京师的议论;随着报纸在各地的行销;很快就波及到了各省;天下的三教九流;如今竟都是同仇敌忾;矛头直指宁王。
    不过;大多数人都没有注意到;在许多报纸的某个角落里的一篇文章的存在;这是一篇看上去很规矩的文章;可是你若是仔细去读;才会发现其中的猫腻;这篇文章叫君子论;文章的标题似乎也看不出什么猫腻;若是继续往下读;才会发现里头的离经叛道之处。
    在文章的开篇;作者先是提出了一个问题;何谓君子?
    顺着这个题目;作者先是;按现在的法;所谓君子;既所谓读书人;读书人读书明礼;知礼自然就成了君子。
    很快;作者就告诉大家;这是不对的;不但不对;而且大错特错。
    如所有的文章一样;既然要找论据;就开始引经据典了;秦桧也是读书人;而且书读得好;那么他是君子吗?显然……秦桧不是君子;是国贼。可是有一个这样的人;他是君子吗?
    可是在古时;有个叫弦高的郑国商人;他是不是君子?弦高何许人也;他虽是个寻常的商人;可是得知秦国欲出兵灭郑;弦高听罢;非但没有听从友人的劝举家离开郑国;反而是挺身而出;向人:“我父母之邦;就要遇到战乱的灾难;没听也就算了;现在听了而不设法救助;我个人反而逃跑;万一家族父老兄弟沦亡了;我日后有什么脸面回故乡呢?”
    面对既将被强敌攻打的状况;弦高不逃跑而留下来;为自己面临灭亡危险的国家想办法化解灾难。在这里弦高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聪明智慧。他一方面派人骑快马日夜兼程去向郑穆公通报敌情;作好迎战的准备;另一方面又怕来不及而采用了缓兵之计。他打起犒劳秦军的旗号;选了十二头肥牛;又买了许多劳军礼品;前往秦军大营;秦人原本是偷袭郑国;想不到竟已有人事先的得到消息;误以为这个时候郑国想必也已经得知偷袭的消息做好了战争准备;最后不得不退兵。
    弦高是商贾;那么文章又不免要问;弦高是不是君子?秦桧是读书人;他不是君子;而弦高是商人;却能知晓大义;那么这个人难道就不算是君子吗?
    文章的作者在巧妙的做了个对比之后;笔锋一转;便开始呜呼了;呜呼什么?呜呼孔圣人;孔圣人的世上;士农工商虽然已经有了;却从无优劣之分;士人为国家出谋划策;农人为国家耕作;工人为国家制器;商贾为国家聚财;但凡有大义者;皆可谓之君子;从不拘泥出身。可是到了后来;有人歪曲了孔圣人的意思;以至于产生了错误的认知。
    文章的背后;则是告诉大家;士人若是明理;则为君子;商贾若是明理;又何尝不是君子;士人有优劣;商贾也有好坏;以士人之优而一概认为士人为君子;而以商贾之坏来断定商贾无德;这显然是错误的;大错特错。
    到了最后;孔圣人他老人家又不免要站出来;话这孔圣人就是任人打扮的姑娘;东是他;西也是他;他一辈子了这么多话;做了这么多事;想从他的话语和事迹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可谓信手捏来;显然这个文章的作者深谙此道;他又开始发表议论了;是孔圣人并没有过士农工商的话;商贾聚财;利于国家;又为什么一定深受歧视?而士人同样是为国家效力;与工人、农人、商人并无什么不同;为何又高高在上?
    士农工商一概都是大明的子民;同为子民;没有优劣之分;所以士农工商都有君子;也都有人;君子晓大义;晓大义的便是君子;人追逐眼前的蝇头利;追逐眼前蝇头利的就是人。(未完待续)(/无;弹。窗;;。)。。 
 
 
    
第七百九十六章 :离经叛道

  
    
    
    
  
    整片文章的宗旨来去只有一个;就是平等;士农工商驹平等。
    在这篇文章之下还有一篇文章;的是三皇五帝时的典故;三皇五帝时期;根本就没有士农之分;贤者便是君子;佞者就是人;孔圣人推崇的是三皇五帝的太平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