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好丈夫-第9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闹不起来。
    当然;汉军营的武官都是汉人为主;而藩营则会适当增加一歇人;于是柳乘风便又有了一个想法;设立武官学堂。武官学堂可以由汉人和藩人的贵族之中选拔;让他们接受一些军事方面的知识;同时潜移默化他们的思想意识;使这些平时无所事事的藩人贵族们寻点事情做。
    在待遇方面;柳乘风给藩人贵族一向是优渥的;毕竟拉拢住他们。能缓和一定地矛盾。
    将细则敲定的差不多;柳乘风才松了口气;这灯火通明的议政府大堂里;柳乘风伸了个懒腰;不禁对李东栋道:“事情做成了;孤王也能松一口气;忙碌了这么久;孤王也该享享清福;孤王要歇息几日;剩余的事;你们自己酌情办理吧。若是实在有难以决断的事;再来禀告吧。”
    李东栋的心情大好;这一次等于是蛇吞象;廉州不用刀兵便一下子控制住了整个南洋;而且控制之深并不比郡县制要差多少;现在是皆大欢喜;商贾们又瞄准到了商机;工作机会也大大增加;更多涌入的汉人趁机可以得到安置;他这领议政;实权也从一个弹丸国一下子扩大到了整个南洋;各口岸的关税、庞大军队的运转协调、大量官员的任免大权也都落在他的手里;可以他这领议政;其实权柄上已经不比他的族兄要差多少了。
    他抖擞精神;点了点头道:“殿下是该歇一歇了;其余的事交给我们来办即可。”
    柳乘风心满意足打了个呵欠;随即踱步离开。
    走出这议政府大堂;外头的阳光洒落下来;让柳乘风有一种不出的舒服;自己这半年的辛苦显然没有白费;事情如自己计算的一样;现在柳乘风最急需的便是时间;假以时日;他将在这片土地上造出一个奇迹。
    想到这里;柳乘风不禁有些血液沸腾了;他曾为大明朝解决了财政问题;缓解了大明的心腹之患;可是柳乘风却知道;其实在大明的内部;仍有一个巨大的隐患;这个王朝太平了太久;人口剧增;而土地却从不曾增加;人与土地之间的矛盾已经日益尖锐;在这样的生产力情况之下;人口增多只会导致矛盾积累到无法缓和的程度上。
    而楚国的出现;便成了大明朝的一个窗口;一旦人口增多就会造成流民;流民们在从前无法解决;可是现在却有了个出路;那便是下南洋;如此一来;大明朝的人口问题得到了缓解;而南洋由于有大量汉人的涌入;这些人也将成为楚国在南洋的坚实基础。
    柳乘风一边胡思乱想;一边回到了内宫深处;他确实有些累了;而且他已经有了打算;这几个月什么事都不做;寻个机会带着王妃和郡主一道游玩;哪里好呢?柳乘风暂时没有想到;其实到了这里这么久;他虽是对楚国的人锻南洋各国的情况都了若指掌;可要在这廉州里头有哪里好玩的处;又或者楚国境内有什么风景名胜;他却是一窍不通。
    “朵朵这个丫头最是贪玩;想必早就打听清楚了;到时候问她便是。”
    柳乘风心中颇为欢快;居然忍不走起了曲儿。
    ………………………………………………………………………………………………………………………………………………
    楚国一直都是京师关注的对象;至少对舆论来一直如此;楚国稍有风吹草动这里的报纸立即就能报道;从前的时候;楚国弄出个什么开考取吏;就差点笑掉了不知多少人的大牙;一时造成了很大的轰动。而楚国在南洋的进展;如今也成了眼下最新的时闻。
    据就因为这个消息;整个聚宝楼里的所有货物价格都上扬了半成;聚宝楼的报价随着日益的完善;已经越来越成熟;所以现如今的起伏并不是很大;可是如今这一次上扬;实在是因为巨大利好消息的影响。
    南洋牢牢的控制在楚国之手;这就意味着货物的原料价格将会更低;按理价格越低;货物的价格也该下跌才是;其实道理却不是这样的;原料下跌;货物暂时却是保持不变;商贾从中赚取的利润便多了不少;在这种利好消息的带动下;商业的活动更加活跃;有余钱的商贾加大了投入;就算没有余钱的;也都向钱庄告贷扩大生意的规模。
    再加上佛朗机人被赶出了南洋;汉商再无竞争;这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这消息对商贾们来是绝好的消息;可是对有的人来却并非是什么好消息。至少对各衙门的官员来;总是觉得有心唐;当年大家以柳乘风欺压藩国的借口把柳乘风赶了出;谁知道这倒是让柳乘风腾出了手来收拾各藩国;不过眼下大家虽然对柳乘风心怀不满;却也是鞭长莫及;更不必;这朝廷里已经酿起了一起风暴;此时此刻;大家的注意力还是不得不关注到朝局上头。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西厂近来威势越来越高;引起了内阁的不满;刘健是什么人?他在弘治朝的时候一言九鼎惯了;现在突然太监的掣肘;自然决定反击。
    敲;一桩大事的发生让刘健抓住了机会;刘瑾渐渐当权之后;随即便推举了自己的兄长为游击将军;内阁这边原本不同意;可是刘瑾再三鼓动皇上;最后朱厚照亲自发了话;这件事才算定了下来。
    而这位刘公公的兄长不太怎么样;他赴任的地点是辽东;原本刘瑾的心思是希望他在辽东呆个几年;再想办法弄出点功绩;随即再调回京师。这些年;辽东承平连蟊贼都不见几个;所以也不怕有什么危险。
    可是问题出现了。
    此时的大草原上;和承平日久的大明不同;漠南诸部拥戴李若凡击垮了瓦刺;而这野心勃勃的女人竟是并不满足现在的处境;就在年初的时候;对鞑靼人发起了进攻;一时之间;双方杀得不亦乐乎;而大明则采取了漠视的态度;显然不愿搀和这场战争中。
    到了四月;形势开始恶化;漠南诸部一举击败了数万鞑靼精锐;随即势如破竹;一直杀入了鞑靼人的腹地;战场从大同一线;一直到了辽东一带。
    刘瑾的兄长早想立功;而鞑靼人眼看孤掌难鸣;竟是给这位镇守在边镇的将军许下了贿赂;请明军出马;于是这位脑子昏了头的家伙竟真的带兵前助战。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鞑靼大败;一股明军亦是丢盔弃甲;更重要的是;原本一直奉行中立的大明也压力倍增;漠南诸部已经送来了措辞严厉的国书;大有一副兴师问罪的样子。
    这件事实在让朝廷目瞪口呆;他们原来只知道这位刘将军蠢;但是没有想到居然愚蠢到这个地步;一个将军居然在没有圣旨的情况下擅自出战;这个人当真不怕死吗?
    而内阁也敏锐地感觉到;机会要来了……
    ……………………………………………………………………………………
    第1074章送到。(欢迎您来
    (无弹窗)d( )
    (。。 )
 
 
    
第九百零八章 :决战对策

  
    
    
    
  
    天赐良机。
    不过内阁没有轻动;刘健毕竟是历经宦海之人;他心里比谁都清楚;刘瑾这样的奴婢能有今日;并非因为此人有什么功劳;亦或是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刘瑾不过是皇上的一枚棋子;而这枚棋子;是皇上唯一制衡大臣的工具。
    而在刘瑾背后;是一群当年东宫的宦官;这些人也都深受皇上信任;朱厚照对他们信任有加;他们与刘瑾同气连枝;是因为共同的利益;推出较为精明的刘瑾;增加自己的权势。
    所以想要掰倒刘瑾;单单弹劾是不成的;当今不是先帝;越是弹劾;反而会得到皇上的袒护。
    刘健在听闻辽东的消息之后;又怒又是好笑;好笑的是世上居然有这么个蠢人;怒的是一个游击将军;居然直接破坏了眼下大明的均势;漠南蒙古诸部如今声势浩大;随时可召集数十万游骑;若是这一次给了他们口实;令他们有了叩关而击的机会;大明现在虽然已经开始注重武备;新军的规模也到达了十万;再加上数十万边军;实力雄厚;可是在全无准备的情况下与这新的草原霸主对敌;实为不智。
    刘健立即将几个重要的心腹请到了自己府上;开始谋划应对的事宜;在他们看来;眼下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除掉刘瑾。刘瑾此人越来越嚣张;在内宫之中与萧敬的权斗已经夺取了萧敬的许多权利。在外朝;仗着皇上这块招牌。几次受命廷杖大臣;也让满朝文武闻虎色变。
    更重要的是。有一些不知羞耻的大臣似乎也看出了刘瑾和他背后的权势;竟是不知羞耻拜入他的门下;这样的人自然极少;可是也不是没有;刘健认为不能再姑息下了。
    在刘健的书房里;书房的门窗已经禁闭。空间其实并不大;不过为了机密起见;刘健只能如此将就;现在西厂无孔不入。比之东厂、锦衣卫有过之而无不及;刘健性子本就谨慎;这一次又是极好的机会;自然不能有任何的闪失。
    刘健坐在书房里沉默了片刻;目光分别落在了李东阳、刘大夏、马文升三人身上;谢迁要在内阁当值;所以暂时来不了;而这书房里的几个人;都是刘健的左膀右臂。
    不过刘健对这件事的看重;让马文升显得有些不悦。在他看来;刘瑾终究是个奴婢;朝廷重臣为了几个奴婢这般心翼翼、大动干戈;未免有些幸子气了。他强忍着没有;不过除掉刘瑾也是他的愿望;只不过在除掉的手段上不认同刘健而已。
    刘健吁了口气;慢悠悠的喝了口茶;才道:“宾之;你来吧。”
    李东阳点点头。随即道:“今日礼部那边蒙古汗已发来了国书;责问大明偏袒鞑靼之事;这件事想必大家事先也知晓;是因为游击将军刘先擅作主张;不经请示朝廷;居然出兵助鞑靼人;结果大败而归;损伤官军两千四百余人;原本呢;消息是报到了内阁;可是刘公一直压着;如何处置还想听听诸位的意见。这刘先擅自行动;这欺君罔上是板上钉钉了。可是刘先是西厂掌印太监刘瑾争取提拔的;此人与刘瑾又是亲戚;刘瑾任用私人;识人不明;当然也要追究。可是他一直颇受圣宠;要想借此掰倒他;却是不容易。所以刘公召集来商量个对策;这是天赐良机;万万不可错过。”
    李东阳话的时候;不禁偷偷观察马文升和刘大夏的脸色;随即道:“京师中已有八虎的传言;他们仗着皇上的恩宠;肆意胡为;早已惹来了不少怨气;我等深受先帝厚爱;临危受命;扶葆社稷;岂可对刘瑾这些人坐视不理;只要拿下了刘瑾;其余的几个宦官都不堪一击。可是刘瑾不同;此人现在掌握陛下起居;又掌印西厂;宫中大事务;如今都受他的安排;不可不慎;因此若没有完全的法子;只怕也动不了他分毫。”
    马文升眉头一挑;忍不住道:“无非是个阉人而已;他胡作非为;臭名昭著;既然要整倒他;只需列数条罪状即可;何必如此大张旗鼓。”
    刘健听罢;不可置否的笑了笑;马文升多少还是有些书生意气了;其实这不只是马文升一人的想法;弘治朝的大臣;大多都报有这种书生似得幼稚。究其原因;其实还是先帝把大家惯坏了;总是以为只要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有无懈可击的罪证;便能得到公道。
    刘健心理却明白;事情并不简单;不过他也并没有反驳马文升的意思;只是含笑道:“你的也有道理;不过万事还是有备无患的好;谨慎一些终究不会有错。”
    马文升自然也不好再什么;却只是叹了口气。
    一旁的李东阳不禁道:“刘公以为如何呢?”
    刘健把大家都叫来;自然是心中已有了腹稿;他呵呵一笑;道:“要除掉刘瑾;首先就要让陛下知道这一次那刘瑾祸国的危害;所以老夫的意思;是暂时不必弹劾他和他兄长;而是等……”
    “等?”马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