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大帝国-第1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01年523日,死亡!”

接下来,他又翻了翻文件,

“阿里克,俄军战士,(此段详见第三卷

第三十节前后)”

“1896年被我军俘获……”

“精神错乱,认为自己是不死之躯,而且可以控制血液,经过测试之后却是具备一定的异常能力……。”

“经过催眠之后,将其放回,给他的最深层暗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尽自己最大可能给俄国带来胜利!……。”

年轻人叹息了一下

“一个士兵,在怎样强大也不会理解将军的意图的,所以你虽然尽了力,但最后只能给你的祖国带来更大的伤害!”

说完这些话,年轻人拿出打火机,淡蓝色的火苗跳动着,将这些资料化为灰烬。

第八卷 世界大战卷

第三十一节 … 慕尼黑会议

月中旬,唐绍仪抵达慕尼黑,开始了著名的慕尼黑会

此时,俄国已临近灭亡,战争趋势已经开始向协约国倾斜,中、英、德之间的矛盾日益显露。为加强相互信赖,协调战略计划,尽快结束战争,安排战后国际事务,维护战后和平,三国外长于1901年6月21日在慕尼黑举行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有:

战后处置俄国问题,决定由中、英、德三国分区占领俄国和俄国必须交付战争赔偿以及彻底消灭俄国军国主义的一般原则。

波兰问题,三国决定波兰东部边界大体上以寇松线为准,在若干区域作出对波兰有利的5—8公里的逸出,同意波兰在北部和新的领土,其最后定界留待和会解决;关于波兰政府的组成经过激烈争论,同意以卡布林的波兰临时政府为基础进行改组,容纳国内外其他民主人士。

美洲问题,中国承诺在对俄战争结束后2—3个月内参战,其条件是:维持美国的现状,阿拉斯加交还中国,中国租用洛杉矶为海军基地,古巴交予中国;

联合国问题,同意中国的日本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决定英、德、中三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规定实质性问题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原则。此外,会议还讨论了希腊、南斯拉夫、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有关问题。会议签署了《慕尼黑协定》,通过了《被解放地欧洲的宣言》和《克里米亚宣言》等文件。

此次会议巩固和维护了三国战时联盟。对协调盟国对美、法作战,加速战争地胜利进程和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积极作用。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但会议的某些协议未经有关国家同意,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的倾向,严重损害日本等国的主权和利益。三大国在会议上作出地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被称为慕尼黑体系,对战后世界影响巨大。

这次会议被许多人批评,因为此次会议使中国得以控制中亚,部分控制了中东,为争取中国对美宣战。会中部分内容侵犯俄国权利甚大。会前其他国家并不知情,故其结论亦有‘慕尼黑密约‘之称。

通过讨价还价之后,英德承认,中国拥有西伯利亚的全部主权,但是英德企业享有与中国企业同样的权利。中亚的现状须予维持,中亚各国必须是独立的,民族民主的,任何外来势力不得在中亚驻军。

对1900年之前由于俄国背信攻击,应予恢复:

《中俄尼布楚条约》89年|:。528日废除

《中俄天津条约》58年6月13日废除

《中俄北京条约》60年11月14废除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64年107日废除

《中俄里瓦几亚条约》79年102日废除

⑪;《中俄伊犁条约》即《中俄改订条约》;1881年2月24日废除

⑫;《中俄密约》96年6月3日废除

这些条约早已经失效,但是经过正式的国际会议之后,得到了国际社会地认可,终于丢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另外由于在战争中。出于俄国带给中国的伤痛的补偿,俄国需要将乌拉尔山以东地土地交给国联掌管,其中中亚以东以北部分由中国掌管,其他部分由三国共同驻军。维护和平秩序。

中东的伊拉克伊朗由中国接管,科威特由中英共管。英国支持中国解放南亚的正义举动,菲律宾为中国势力范围,马拉西亚由中英共管,东南半岛由中英德共管,印度北部俄军占领地区由英军负责收复。

非洲的法国势力由中国负责接收,

喀麦隆、马里、塞内加尔、马达加斯加、多哥、象牙海岸、上沃尔特、尼日尔、达荷美、

刚果民主共和国、内非共和国、乍得、加蓬、毛里塔尼亚上千万平方公里地土地。无穷无尽的矿产都给了中国,如果不是因为德国和英国的矛盾激化,唯恐对方统一非洲大陆的话,中国本来是得不到这些富饶的土地的。

当然了,中国并不是无条件的接收到这些东西地,需要出兵与英国夹击美国。而且出兵的数量都十分巨大,四百万军队!!

这份报告很快就传到了赵刚的面前,赵刚看完之后不禁苦笑,以前自己并不清楚为什么帝国主义回答一场无准备的战争,代价高昂却一无所获,看到这份条件之后才明白。原来,还有这样一份诱人的东西在前面,诱惑着自己。

应该说,中国总统的每次决定都十分正确,作为一个人,赵刚几乎完美,他每次都站在风口浪尖上,冒着可以使大部分人倾覆的风浪破浪前行,把一个老旧帝国带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重新成为亚洲的主人。这份胆识魄力在当时绝对找不出第二个。

不过,应该指出,:虽然中国人的影响很重要,但它仅仅加深了从20世纪初起愈来愈剧烈的大动乱和愈来愈广泛的觉醒。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一系列殖民地起义反映了这种迅速发展的运动。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里,这种运动随着受过西方教育的土著知识分子的成长而获得了力量,实现了目的。成功的民族主义领导人不是顽固守旧的马来亚苏丹、尼日利亚酋长或印度王公,而是那些曾在西方大学里学习并注意到西方现行制度的人——如甘地、尼赫鲁、苏加诺、恩克鲁玛、阿齐克韦和布尔吉巴,这一点并不是偶然的。

如果不能及时的转变角色,那么中国收获的这些果实并不能转换成可口的美味。

1901年7月15,中国宣布全民总动员,在拖延一年半之后,最后一个世界大国也开足了马力,全面加入到了世界大战中去。

第八卷 世界大战卷

第三十二节 … 抗美

胜利让英国人发现,如果还是放任自己的这位欧洲邻么不久之后,俄国就会倒在德国的屠刀下,然后是法国,欧洲将成为统一的国家,英国的国际地位将会受到极大的挑战,甚至会成为德国的跟班。

这些都不是大英帝国能够接受的,英帝国需要的是一个均衡的欧洲,而不是一个完整的欧洲!

所以,英国很快就调整好了自己的目标,限制中德,发展自己。

德国人的目标是限制中英,发展自己。

中国人的目标是

事情发展到现在,不是人种的问题,而是利益的问题,大国之间的较量最后还是要落到这个地方的!

尽管万分不愿意,但是赵刚还是下达了支援日本人的命令,此时的美洲战场上,日本由于得不到中国的援助,被迫高价走私武器,武器装备的补给出现了问题,开始有进攻转为撤退。如果这个时候中国再不援助的话,那日本人只有跳海的份了。经过一年的战斗,日本人战死的高达三百万人。而美国人只损失了一百三十万。

幸好,中国还是在日本绝望之前,将一大批针对性极强的武器设备交到了日本人手上,当然价格还是老样子,只不过这次可以賖账(因为英国和德国替日本人付了帐)

日本上等兵平田康夫还记得那个早晨,

“刚刚进入阵地。敌人的前锋已经到了。美国人地科技真是先进,他们的部队已经开始机械化。而我们至今仍然是以普通地步兵作为推进主力,而以骑兵作为突击力量。

美国的机械化步兵师已经装备了大量的装甲车和坦克,无论在机动和火力上都比他们要强得多。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土包上,望着四面无数的坦克开了过来,子弹和炮弹如同飞蝗一样在阵地上乱窜。敌人的装甲铁流一路狂奔,一边行进一边向我们射击。“

“咻~~~~~~~~~~轰”伴随着巨大的声响,大地猛打了一个寒颤。接下来就是不断地巨响。

地雷!中国产的地雷!!

这些地雷经过专门的设计,只有坦克才能产生引爆地雷的能量,反履带地雷主要用于炸毁坦克履带,破坏负重轮,使坦克丧失机动能力。这种地雷是最早出现的一种反坦克地雷,最早出现的重达十几公斤的反履带地雷。

后来,中国又首先研制出一种便于携带、埋设和伪装的金属壳地雷,重量已减轻到8。6公斤,并加装了反排装置。后来。由于出现了金属探雷器,雷壳材料开始使用木材、油纸塑料等非金属材料,雷的形状也出现了圆形、方形和条形等。

经过改良后,这种地雷地重量继续减轻。只有5斤左右。为避免被炮弹、炸弹和核冲击波所诱爆,还研制了各种耐爆引信和复次压发引信。这种引信可保证只有坦克和履带装甲车辆碾压到雷上时才起爆。

同时,还采用了全保险引信和自毁装置,使地雷能够炸伤敌装甲车辆。而不影响己方兵力机动。炸履带地雷只有坦克压上时才能起爆,所以单枚地雷的障碍宽度很小,一般每公里正面需要布设1000雷。

美国的坦克集群很不幸就遇到了这种克星,大部分瘫痪掉了,小部分见势不妙,扭头跑掉,跟谁坦克集群冲锋的步兵集团暴露在日本人地炮口下。

眼前的情形只能用壮观来形容了:无数的炮弹从远处呼啸而来。砸在美国人密集的步兵队伍中,接下来就是巨响和火光和倒下地一片敌人,美国人像稻草般被收割,惨叫声响彻天空。就这样炮弹把死亡和恐怖倾泻在敌群中,最精彩的一次烟火表演,带来的是几万名美国士兵的生命。

遭到重创的美国人开始了自己的反击,重炮阵地开始发炮,几百门重炮一起倾泻着自己的愤怒,不过很遗憾地,大部分并没有击中目标,而是击中了溃逃的美国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随后,当美国人的重炮停止射击的时候,日本人不失时机地发起了反击,最后美国人的重炮集团被日本人缴获,三百门重炮,大量的炮弹落到了日本人手里。原本指望中路突破的美国人被反过来中路突破了。

美国人并不善于战斗,几百年来和平生活抹掉了他们的血气,在以往他们还可以凭借武器的优势,来换取低得多的人员伤亡,但是当日本人取得了武器,很大的抵消了伤亡对比之后,美国人的脆弱一览无余!

事后美国的主流报纸,纽约时报描述了当时的情况

“我军的推进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当在遇到日本的第三近卫师团时,先头部队已经由于连续作战而感到相当疲惫了。日本的这个主战师团从山丘后面忽然发起突击,由近20万人组成的进攻阵列几挡的。虽然我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还是无法阻止日本人凭借人海战术取得优势。在做了最后的努力以后,我军收缩了战线,向后撤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