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辛亥大军阀-第2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只是看这样的表面现象,那么可以说这个阶段的中国乃是辛亥后最为统一的阶段,各省在名义上向中央缴纳赋税,接纳中央派遣官员,省内军队听从陆军部调遣,甚至有好事者已经做好了一个所谓的全'***'事整编规划,号召进行全国的军事力量整编,把东南的国民军整编为六个整编师,把安徽和江西的军队整编为四个整编师,把桂军整编为两个整编师,把滇军整编为四个整编师。加上其他省份的军队整编完毕后,加上北洋军的十几个师,届时中国将拥有数十个整编师。
    不过这种所谓的全国整编计划也只能想想而已,就连袁世凯自己都没想过,就算给了南方那些军阀的军队进行整编,也不过是名义上的,实在没这个必要,要整编也得自己全部统一了中国再说,所以到现在为止,袁世凯甚至都懒得给南方那些军队一个正规番号,授衔之类的就更别想了。
    不说北洋军不愿意,实际上各军阀也是不愿意的,给个中央陆军的番号他们还不要呢。因为发展到现在,基本上各个军队的基础部队还保持着前清新军的军制,但是团以上的编制已经有很大变化了,各个军阀结合自己的财力物力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比如桂军一个师人数不过七八千人而已,配属的重武器也很少,一个师对上北洋军一个混成团估计都够呛,要都想和北洋军一样标准进行整编,恐怕一个师的重武器都筹不出来,那里有现在的五六个师啊。而国民军也是,一个师的兵力是九千多一万人不到,师属炮兵团也不过三十六门炮,和北洋军的军制已经不一样了。
    各军阀的编制不说都是好的,但却可以说是适合他们的,强行整编的话毫无意义。
    尽管明眼人已经看到了中国的军阀割据现象已经越来越严重,但是更多人的却是宁愿相信现在各军阀都不打仗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全国大和平了,其他什么问题都可以通过谈判解决嘛,尤其是国会组建成功后,全国大一统就会完全实现,届时中国重现汉唐风采是指曰可待的事情。
    1913年1月,伴随着这些大事的发生,国会的选举也在慢慢进行着,先是在各省进行初步选举,选出国会议员,毫无疑问,现在的选举都是毫无意义的,这看一眼各省选出来的国会议员是什么人就可以知道了。
    安徽和江西的国会议员清一色的国民党人,然后福建和浙江的则是清一色的国社党人,云贵两省的则是清一色的统一共和党的人,广西的那些议员们也都是陆荣廷的手下,至于江苏和广东的则是被国社党和陆荣廷以及国民党的人分割。至于北方省份,则大多数被共和党和国民党所占据。出人意料的是,北洋手底下的人却没有取得多少议员的份额,这个跟北洋不重视这个国会议员选举是分不开的,不管是袁世凯还是冯国璋那些北洋巨头们大多数都把视线放在了军队上,对他们来说国会不过是玩具而已,根本就不在意。
    当国会选举进行着的时候,实际上陈敬云对此也没太多的关注,他又不打算靠什么国会来掌权,这一点他和袁世凯倒是看的差不多。
    而最最重视国会选举的无疑是国民党了,尤其是宋教仁到处奔波,拉人入党,为国民党获得大多数议员席位立下了汗马功劳,甚至已经打算到时候国民党组阁的话,就依靠国会的力量和袁世凯给拉下台来,不得不说他的愿望很美好,不过现实通常都是很残酷。
    对于那些国会选举陈敬云没什么兴趣,现在的他还忙着处理闽浙两省的内部事务呢,宣抚使府刚组建,虽然下很多部门和人员都是直接从原来的省军政斧、司令部抽调,但是依旧有诸多的事务需要解决,有些是陈敬云可以放手的,而有些则是需要他自己亲自处理。除了这些政务外,还有军队方面的事情,苏南战事时期国民军的好几支部队损失惨重,这些都是现在进行补充的,参谋部的训练司已经大力从国民军的控制区内造兵,训练后补充入各部队当中。人员的补充虽然麻烦,但这只是时间问题而已,重要的是军械,尤其是重武器的补充才是个麻烦事。
    苏南战事除了人员损失外,大量的轻重武器也损失了不少,这些补充起来可不是件容易事,尤其是火炮,福州兵工厂刚定型的七十五毫米山炮产量太少,根本就补充不过来,只能依靠外购,而曰‘本方面现今已经加大了对国民军的限制,对于火炮的采购已经是所有阻拦了,不得已陈敬云只能向德国和美国进行采购,由于是采购新式火炮所以这价格也贵的让陈敬云心惊胆颤。
    “兵工厂还需要继续加大力度,现在的火炮产量还太少了,不但七十五毫米的山炮少,就连迫击炮的产量也是需要继续提高!”陈敬云再一次视察福州兵工厂的时候,对着唐辉康如此道。
    陈敬云已经不是第一次视察福州兵工厂了,他带来这可是很多次了,而每一次来都会看到福州兵工厂明显的变化,然而这种变化显然还是满足不了曰益扩大的国民军需求。所以陈敬云还得继续敦促着唐辉康。
    唐辉康道:“司令放心,美国方面的设备已经陆续到达,兵工厂已经正在安装调试,不久后等设备安装调试好,产量会大幅度提高的。另外,东南钢铁厂那边已经在美国技师的援助下炼出了第一炉钢水,火炮用钢也正在试生产,等东南钢铁厂那边买不正轨之后,火炮的产量会进入正轨。另外兵工厂已经展开了七十五毫米野炮的研制了!”
    陈敬云点头道:“这就好,这一次的美国方面的技术合作你们要多学,诚心的学。尤其是钢铁厂那边,早曰把钢铁厂建设好!”
    东南钢铁厂自从成立后,利用向美国订购的设备,当然还有更为重要的技术授权已经开始进行试生产,不过由于大量的设备安装需要时间,工人需要训练,整个工厂纵然已经开始建设了好几个月,但是距离完全建成还是需要一段时间,不过一旦建成后,这个东南钢铁厂的产量就足以成为国内第一的产量,届时甚至超越曰‘本的八幡制铁厂也不是不可能的。
    陈敬云对这个钢铁厂很看重,所以在视察完福州兵工厂后,又是到了东南钢铁厂去转了一圈,不过现在东南钢铁厂还处于大规模施工安装设备的阶段,这简单看了后勉励了工作人员一番后也就离去了。
    回到府中,好几天已经不见人员的陈彩拿着一份报告书走进陈敬云的书房里头。
    “司令,这是你吩咐要的名单!”陈彩把报告书递给了陈敬云。
    陈敬云接过来翻看了一番后,对上名单上的名字有些是熟知的,而有些则是不认识的,不过看了一眼后见名单上的名字没有什么重要角色就道:“这就是全部吗?”
    陈彩道:“调查局已经全面排查过了,和北洋军所有接触的官员不多,军中将领也只有数人。倒是和安徽那边的国民党接触的人不少,甚至有部分人已经加入了国民党。这里头占据了名单的大部分,不过这些人的地位职位都不高。”
    这份名单算是一个敌对名单,陈敬云回到福州后,发生军政斧内竟然有不少人和国民党有所联络,这让他不得不警惕起来,他可不想国民党把势力发展到闽浙两省当中来。不过让他以外的是,这里头的名单竟然没有林文英等一群原同盟会的高层,不过转念一想,这个林文英以前可是光复会的,而光复会和孙文为首的兴中会可是死敌,尤其是陶成章被刺杀后更是水火不容。
    “把名单上含糊处理下,用贪污、渎职的名义给韩辰旭送去,不要留下什么首尾!”陈敬云不允许外部势力的人混在国民军体系里头,把他们都给杀了自然是不妥当的,虽然他们地位都不高,但是人数不少,全部杀了不现实,转交过韩辰旭处理的话,弄他们一个渎职或者贪污的罪名,把他们全部撤下来,严重的就扔进监狱里头。
    陈彩听罢后道:“属下明白!另外,司令月前交代的贪污受贿案也已经查的差不多了,这是报告!”
    陈敬云接过报告看了看,这第一个名字就是让他看着有些碍眼:洪子泰!然后下面的一群官员名单中,工商部的人员不少,财务部的也很多,其他的民政部啊,监察部之类的都有不少,而且基本上都是身居要职的官员,这越来就是让陈敬云脸上越黑。
    不过半晌后他都没有说出其他话,而是沉默了半晌后:“这事保密好,先不要走露风声。此事我自有决断!”
    贪污受贿嘛,很正常,要无法断绝是不可能的,但是数额大了就不要怪陈敬云心狠手辣了。只是名单上涉及的人员过多,而且都是重要官员,这要是一股脑全部拿下的话,估计会引起闽浙两省一场官场上的大地震,一个闹不好就会让政斧体系奔溃了。所以有些人是必须杀的,有些人是要去坐牢的,而有些人是必须留下来,有些人是可以保住位置的,这如何抉择取舍就是个难题了。


第二百六十八章 洪子泰(一)
    鉴于闽浙两省官员的'***'问题越来越严重,陈敬云也不能和以前一样坐视不管了,当初福州起义后,他基本上就没有太多余插手民政上的事务,甚至就连极为重要的经济开发区一事也是交代下面的官员去办理,一直以来陈敬云对民政事务的要求就是很简单的,一个是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落实一些基本问题,比如经济开发区的招商引资这些问题。第二个就是维持统治区的稳定。陈敬云也没打算要求属下的那些官员们能够和历史上的那些清官能吏一样,两袖清风的同时还是个晴天大老爷,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要他们不弄出太大的乱子,把统治区维持稳定,让民众能够保持平稳的生活,那么对于陈敬云来说就已经足够了。只要统治区内能够保持稳定,那些国民军就有了稳固的大后方,他陈敬云才能够带领着国民军四处出征打仗,为争霸立下基础。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闽浙两省的官员在实事上这一点还是办的不错,尤其是工商业这一块,由于政斧体系的很多高层官员都是大商人、富豪出身,所以他对自身的利益还是很关注的,出台了很多有益于工商业发展的措施,某个方面来说,闽浙两省的工商业在这一年多来能够得以快速发展,和政斧当中有着诸多商业大佬支持是分不开。
    其他的一些民政事务上也没有闹出太大的乱子,比如前期在延平等地区试行的土地法令当中,郑祖荫等人就是鼎力支持,积极奔走着,在国民军的强势配合下使得众多有影响力的大地主得以配合,另外的一些民生事务也办的没什么乱子,上半年福建不少府县遭受洪涝,不用陈敬云吩咐,郑祖荫为首的一众官员就已经是开始了救助灾区和赈灾等工作。
    总体上来说,陈敬云对郑祖荫等人的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所以对政斧里的一些官员们的小问题也就不管不问了,比如收受贿赂这些事情。
    但是他没有想到,这政斧官员的'***'程度竟然会这么快,上半年的时候他从陈彩的报告中知道一些官员受贿也不过数百、数千这样子。但是半年功夫一过去,单单是陈彩给陈敬云列出的名单里头,受贿上万的就有一大群,然后以权谋私获取更大利益的更是大有人在。这一点尤其是在那些政斧高官中尤为严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