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保障东西两线配合又互不吃亏的情况下,盟军内部有了一个通盘一致的时间表。
5月6日,在阿尔及利亚的盟军在获得支援达到了20万规模的时候,并没有分兵,而是集中兵力直取突尼斯,续写火炬计划的下一步。
与此同时,在苏伊士运河的英军也开始向对面的德军阵地反攻。
两头作战吸引了德国人的主意后,也稍稍让柏林的目光转向北非。
而第二天,西线上的大不列颠岛上,盟军出动了70万人,对在岛上的40多万德军发动了一次大反攻。
同一天,在东线,苏俄人出动了250万大军从三个方向向德军攻去。
从沃洛格达到奥涅加湖的北方阵线,苏俄人的40万大军一直在防守。加上严寒,他们成功的守住了一长串阵地。
但在获得了20万新兵后,60万大军展开了反击。
在中央阵线以高尔基城到古比雪夫一带的苏俄防御阵地上,100万苏军暴起攻向了对面的德军阵地。
在南方战线上,斯大林格勒周围再次响起了万门火炮的齐鸣。90万大军再此跨过了伏尔加河,在斯大林格勒的废墟上向德国人发起了反攻。
在5000多辆坦克和6000多架飞机发动机的轰鸣伴奏下,苏俄人的5万多门大小火炮的爆吼也同时在东线上空回响,撕开了历史天空崭新的一页——
文字首发,欢迎读者登录阅读全文最新章节。
第864章 不着急
“德国人兵力有限,这是他们一大不足之处!”在华夏总参谋部中,范种不无遗憾解说道。
随着疆域的扩大,德国人的军队人数也在激增,不过现在总人数维持在600万左右已经接近他们的极限了。
即使吞并了奥地利、捷克等国家,并入了这些地方的日耳曼人,但德国人的总数也不过在八千万附近徘徊。
德国还没有完全进入全民战备状态,老希依旧努力的维系德国人的正常生活,而且还有大量的工厂需要青壮劳力来开工。这个时候,德国人还没有到穷兵黩武的地步,目前的军队规模超过六百万已经让德国人倍感压力了。
正因为德国士兵少,所以德国人只能打造精兵战略,来弥补这个差距。
德国人的武器也以此为核心,以精兵为依托。这也是德国武器一向以精密性能优良著称的一个原因。
但没点水平的还玩不了,仅仅一个维护就足够让人崩溃,远不似苏俄武器那么耐糙。
若不是有基地修理厂这个逆天掌控,还有众多的精锐克隆兵,孟享也不会蛋疼的连暴德械武器,尤其是那些虎豹坦克。
但也正是这精益求精的要求,使得对德国工业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成本和更少的产量。这也导致在前世,德国人的众多经典武器并没有及时的补充到位,一直在匮乏。
若不是有基地的扶持,解决了德国人的部分装备问题,恐怕德国人的这个精兵战略的大窟窿绝对难以补上。
此时,德国人已经是一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精锐部队了。
但依旧无法掩盖他们人数偏少的一个致命不足。
毕竟德国人在两线作战,而且还有大片的疆域需要照顾。这些军队人数一分散,就难以形成太大的威胁。
平时用于维系和靖安还好,一两场大规模的战斗也可以适应,但这一次他们面对的却是盟军的全面反攻。
若是说西线。一直在冬季战争中主力偏向了西线的德国人还能稍稍占优,但东线上,苏俄人出动的250万大军掀起的潮涌足以淹没德国人的前线阵地。
德国人在东线兵力在43年初的时候,也就不过250万左右,再加上150万的附从军,总数达到了400万。
但这是整个东线。德军在各地的驻军和附属人员先占去了一半。
杀向高加索等地的军队又去掉了50万。能面对苏俄人的进攻的前线军队,还不足150万,其中核心的德军还不足百万。
而苏俄人的那250万是硬砸在前线的进攻部队。那些防守高加索的,以及在后方的后勤部队,甚至那些占领地区的骚扰游击武装都不包括在内。
若是100个德军面对250个苏军,德国人有把握取胜。
1万德军对抗对抗2。5万个苏军。德国人敢打全歼。
但100万或者150万对250万,这样的差距已经不是靠精锐能轻易获得整体优势的了。
当数量达到了一定程度后,就开始引起质变了。
况且经过了战火洗礼,生死淘汰后剩下的苏俄军队也已经不是当初那支凭着一时脑热,只会喊着口号冲锋的炮灰军队了。大量的苏俄百战老兵已经支撑起了苏军的强大。
苏俄人也汲取了上一次斯大林格勒的教训,那一场大战,虽然苏俄也投入了190万人,但在狭窄的斯大林格勒地区,反而不如精锐的德军更适合。一批批的投入反而弄成了添油战术。最终导致了整个战局的失利。而这一次,苏俄人在漫长的三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同时爆发出了250万军队的威力,打得德军顾头不顾尾。
这么庞大的计划,要说德国人毫无察觉也不现实。只是盟军在西线的一系列行动也牵扯了他们的不少精力。
到处起烽烟,让德国人真的有些手忙脚乱。
不过,德军不愧是有钢铁精神的队伍,在如此局势下。依旧守住了盟军的第一波进攻。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止德国人手不足的问题开始突显,另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也暴露了出来。
德军的后勤无法同时供应那么漫长的补给线。
之前,德国人即使两线同时作战,在进行一些大规模战役的时候,都是尽量错开时间,让后勤部队有所倾斜。
但这一次是英美苏首次联合的大规模行动,即使在前世都是罕见的。只有遭遇连连打击的苏俄人首先妥协后。才有了这一次的集体行动。
一起向德国人发难也就意味着德国人避无可避,两边都是重点。
即使在东线,苏俄三条战线一起进攻,也不存在佯攻,主次之分。
经历了一个冬天的消耗和后勤补给线的困扰,在东线的德国物资储备存货也不多了。
处处告急下。一直不算多么强壮的德国后勤即使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了。
缺油少弹下,即使钢铁打造的军队也只能歇菜。
高尔基城一线的德军阵线本来就因为拖长了补给线,而有些力衰,此时在苏军的猛烈反扑下,首先出现了动摇。
“再投入50万军队!”朱可夫毫不犹豫的把后方补充上来的30万预备役投到了这个防线。
250万大军只是开始,除了防备华夏的170万军队和高加索地区的50万军队外,军队规模已经扩充到了800多万的苏军,这一次在后方还准备了150万的预备役,随时来支援补充。
国家征兵令还是汇集新兵,只要英美的援助到位,他们很快又能凑齐一百万军队投入前线。
500万,斯大林已经把他手中掌握的大部分军队孤注一掷的投入了进来。
有准备的总是比没准备的抓住机会的青睐。
5月15日,苏军很快打破了高尔基城半包围。
17日,苏军在古比雪夫方向也有了突破,收复了奔萨这个铁路枢纽,并和高尔基方向的苏军一起开始合并围拢,企图歼灭前锋已经突进到乌里扬诺夫斯克一带20万轴心**队。
打到现在,苏军也不过歼灭了30万左右而已,其中还大多数是附从军来充数。
德国人打得很顽强。使得担任此次总指挥的朱可夫改变了策略,先吞掉一股,用胜利鼓舞士气。
德军统帅部也已经觉察出了势头不妙,一边开始执行收缩防线的战略,缓解后勤压力,一边开始加大后勤补给力度。
加上正在处理法国剩下的半壁残国的事情,德国人开始借此在全部的占领地执行军管制度。
但远水解不了近渴,生产根本供应不上前方大规模战役的消耗,德国人开始积极的找山寨公司获取援助。
“暂时没有充足的现货!”山寨公司直接回复道。
德国人不由有些担心。
自从42年下半年开始,德国人已经很少从山寨公司大规模购买武器了。
最主要的是德国人已经渡过了最艰难的扩张期,开始更加重视本国制造了。他们也对占领地的工厂等资源也进行了一些整合,扩大了生产规模,已经可以供应德军的正常需求了。除了北非和苏俄严寒时候的一些补给外,德国人投向山寨公司的订单越来越少。
这也代表着利益纽带的减弱,是一种疏远。
德国人也确实有彻底摆脱山寨公司影响的意思,不过现在紧急状态,他们不得不拉下脸来再次恳求,并送上了从欧洲各地劫掠来的硬通货,留出了足够诱人暴利空间。
“真的很抱歉,华夏人已经接了所有的订单,他们也在打仗!”山寨公司解释道。
这个不是假话,基地的生产毕竟是有限度的。
正常下一座三级初阶的分基地可以维持20万军队的消耗。即使稀释一下,也不过40万军队而已。
在孟享积极备战,加倍训练的情况下,一千万华夏大军正常的运转的消耗不下于一场场低烈度的战争,先占去了基地的大半产能。
无论山寨公司也好,保护伞也罢,他们的交易对象不限于德国人、英国人、日本人。
其他南美、非洲等国家也同样是孟享的军火倾销地,积少成多也是一大笔消耗。
就连孟享想要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役,都需要时间来积攒些存货。而随着军队的消耗越来越多,需要提前准备库存的量也越来越大,也就把剩下的产能吞没了。
而这一次华夏正在对日本人的全方位反攻,急剧的消耗着存货。
为了补充上下一步的全面战争消耗,孟享不得不继续积累。
这个时候,那些军火公司的存货自然也就不多了。
“还需要稍沉一沉,或许可以从德国人那里再大赚一笔!”即使还有些存货,孟享也不着急交易,至少现在德国人还能够坚持,他也根本用不着着急——
文字首发,欢迎读者登录阅读全文最新章节。
第865章 对苏俄和英美要区别对待
“一个强大的可以左右整个欧洲的德国也不符合华夏未来的利益。”孟享肃然对范种道。
华夏和德国的合作,使得双方的宣传都偏向了友好的一面。民间对德国的印象很好,就连高层中也有不少亲德人士。。
就像擅长搞经济的周白偏好于英美,范种因为在德国留学军事,又有蒋百里的影响,所以也是亲德一系的代表人物。
德国人在向山寨公司求助无果后,又改向华夏来申援。孟享把持的联合政府同样采取了一个拖字诀。
直到范种等人来找孟享情时,孟享才向范种郑重起。
在国家和民族利益面前,无论是周白还是范种,他们都是能明白自己立场的。
“华夏崛起,无论是文化方面,还是经济利益方面,必然要受到西方世界的敌视。真要到了那个时候,德国和我们的盟友关系又能持续多久?”孟享也索性挑开了,“中东、中亚等亚洲的利益,甚至非洲、美洲的利益,面对全球的利益,难我们不会反目为仇。就像我们一直在戒备英美一样,德国人也无法彻底信任。我们能相信的只有我们自己!”
范种沉默不语,他自然知道国与国之间根本没有绝对的盟友,但对德国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