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剩下2万多日军溃正逃向中部的艾丁湖地区,但对面却迎来了马里前线的溃军。
日军在艾丁湖布置的兵力一共4万多,而他们对面也只有华夏飞艇和运输机空降的一万多人军队,让他们以为高枕无忧。
但艾丁湖周边大部分地区同样在分基地的直辖范围内,靠着用五百多辆坦克和一千多辆装甲车以及自行火炮武装起来的1。6万钢铁部队很快用歼灭3万多人的事实告诉给了日本人华夏军队的真正实力。
随后穿过大沙沙漠和汤姆森河赶来的华夏军队增多,到了9月中旬的时候,华夏军队已经推进到了达令河沿岸。
看着聚集到达令河北岸和西岸的40多万华夏军队布置出的阵型,任何人都明白了日本人这一次的反击行动已经彻底失败了,不要说反击,甚至连保住最后的澳洲东南角都难说。
早就知道华夏陆军强大的英国人并不在意这些,他们更在意的是华夏在澳洲出现的舰队。
日本人封锁不住华夏的陆军和空军,并不表示英国人封锁不住。
只要欧战结束,英国人自信他们凭借着在东南亚和澳洲数百年的殖民底蕴,还是能让华夏军队撤出澳洲。
但华夏很快就在澳洲变出了一支海军舰队,这使得澳洲的局面有了很多的变故。
首先有了海军支持的华夏军队攻陷整个澳洲大陆的速度在加快。可能不等英美从欧战脱身。他们可能就先打败了日本人,稳固住了澳洲大陆。
再次既然华夏人能很快的买来一支舰队,那么可能还会有第二支第三支舰队从背后支持华夏的势力手中买到。对华夏封锁的办法可能会失效。在华夏背后支持的那个势力比他们想象的要强大,和华夏人的关系也他们想象的还要好。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对澳洲收回的难度超过了他们的想象。
可惜他们找华夏的谈判屡次在阎锡山那里吃瘪,一直没有谈出一个道道来。而靠着他们的实力。已经不足以为澳洲提供保障,于是英国人只能指望美国人出头。
相对华夏人和日本人可能对澳洲整个吞下,美国人对澳洲只是利益上的诉求而已。
“既然赶走了日本人法西斯,澳洲民众就可以回到他们的家乡了!”罗斯福回应道。
美国人趁火打劫借势逼迫英国人签署的《大西洋公约》中已经明确表明了,那些被德国人、意大利人和日本人占领的地区和殖民地将会是优先考虑谁收复谁占有的原则。这也是英国人一直死抱着中东等地不肯让美国人沾边的一个原因。
若不是澳洲人主动投向美国人,美国想插手澳洲都要先经过英国人这一关。况且为了打消英国人的阻挠,美国人才有意识的对日本人放水,引祸澳洲。
但还没等美国人摘果子,就先被华夏人抢先了。
华夏人的行动已经把目的都明了了。美国人也不傻,知道需要一个立足点。
若是揪着打官司,要么翻脸。要么扯皮。反倒不如用澳洲白人自己来争取自己的利益。
罗斯福的这句话也点明了美国人的态度,要保障澳洲白人的利益到底。打着澳洲当地白人名义的口号是最佳的招手点。反正背后的美国人不需要那些土地,从中得到的利益丝毫不会少。
只是面对着攻势如潮,又一个劲拖延最终谈判的华夏人,美国人也还真没有太好的措施。
登陆失败后,美国人一直缓不过劲来,按照他们估计,至少也要一个半月,才能进行第二次行动,可按照现在的势头来看,一个半月后,恐怕华夏军队要打到悉尼和墨尔本了。
为了给华夏人压力,美国人甚至连海军的行动都限制了不少,好让日本海军腾出手来对付华夏人。
偏偏日本人对英美也不放心,只是护住了东南角,等待更多的援军赶来。
“或许我们得和日本人谈一谈了!”丘吉尔率先说道。
丘吉尔并不指望对面的罗斯福给他一个明确的答复,有了珍珠港,捞不到足够好处的美国人不会轻易和日本人和谈。更何况最近登陆失败后,在国内民众反日情绪高涨的时候,这个时候即使罗斯福出面要和日本人和谈,恐怕也会被人掀下台的。
但为了澳洲利益,必须和日本人好好谈一下。这个事情,由利益损失并不是太大的英国人出面更合适。
……
“英国人和小鬼子密谈?”消息很快传到了孟享的耳中,孟享并不是太意外,不过是觉得双方妥协的时间过于早了些。
“看来他们要一起对付我们了!”唐药师的阴谋论是不分国内国外的都适用的。
“嗯,之前他们希望我们拖住小鬼子,现在他们希望小鬼子拖住我们!”孟享点了点头。
华夏军队攻势太猛,吓着了英美。不过即使攻势减弱,靠着蚕食,英美也不会发傻的看不住占领了大半个澳洲的华夏军队的意图。
“不过,按照小鬼子贪婪的特点,他们绝对不会放英美在踏足澳洲大陆的!”对此孟享很放心,只要不是逼急了日本人,不放英美攻上澳洲大陆,站住脚跟,为以后扯皮,华夏军队有足够的反应时间。
“日本人中也有不少要求和英美和谈,甚至有些是以前的主战派。日本人也看出了我们的威胁,面对我们从北到南的压制,他们说不定也会放弃澳洲的一部分利益。”唐药师提醒道。
“嗯?”孟享不由细细思量。虽然目前的情报中,接到的消息是日本人依旧不会放开英美踏足澳洲大陆的条件,但日本高层中对和谈的要求还是很迫切的,谁知道日本人会不会改注意?
“要缓一缓,放松对小鬼子的压制,还是加紧一把,快速解决澳洲?”孟享心中不由有些犹豫。
只要松一松对日本人的压制,日本人绝不肯放弃到嘴里的利益,依旧会履行菜刀的职责,向美国人头上砍去。
若是继续猛攻,恐怕日本人真要向美国人妥协了。
孟享沉吟了良久,才拍手道:“打!不能再拖了!”
孟享明白,华夏既然跳出来,说明已经图穷匕见,以后恐怕很难再让日本人和美国人为澳洲死斗了,不如尽早了断。趁着日本人还没有和英美谈妥,兵力还没有大规模抽调前,快速解决澳洲问题。即使英美反应过来,想踏入澳洲大陆,孟享也准备好了后手。
……
随着孟享的命令下达,在澳洲的华夏大军攻势不减。
9月14日到16日,布里斯班的华夏军队打了一次反击,围歼了反攻过来的8万日军。钢铁洪流卷过了科夫斯港,一口气推进到了悉尼临近的纽卡斯尔。
15日,胡琏的两栖作战装甲部队从伯克附近打过了达令河,引发了整条达令河畔防线的溃败,胡琏的部队也一口气攻下了奥兰冶,兵指堪培拉。
16日凌晨,张灵甫的军团打过了墨累河,当天占领了米尔迪拉。
17日,在华夏那支澳洲舰队的帮助下,王耀武的部队在阿德莱德附近彻底打垮了日本人的5万陆地援军,趁势跨过了墨累河,和张灵甫的部队一起向东边的墨尔本进发。
而这个时候,暗地里和英美讨价还价的日本人刚刚获得了英美放开部分战略物资禁运的承诺,从悉尼和墨尔本抽调向斯潘塞湾的海军第二支援大军刚刚到达芒特甘比附近,就被后方的命令叫停了。
“我们还剩下9万部队,怎么守?”寺内寿一暴躁道。
澳洲的日军在皮农、坎库拉前线和艾丁湖附近损失了十几万后,驻扎澳洲的日军已经只剩下了不足20万。连续来了两批援军刚稳住的阵脚,又被华夏大军这一段时间的猛烈攻势,歼灭了18万多,把大军主力都抽调去了前线的日军在后方只有不足10万可以防住华夏军队的空降,却挡不住两面攻来的40万华夏大军。
“难道真要向美国人让步?”寺内寿一心中凄凉,到头来最终为他人做嫁衣。
“我们还有四十万侨民,该让他们拿起枪为帝国尽忠的时候了!”不满寺内寿一的表现,被裕仁派到澳洲准备接替指挥的闲院宫载仁亲王悠悠道。
★★★可将您看到的最新章节或
,方便下次接着看★★★
第881章 可以多一些炮灰
从一开始,日本人就学着华夏在西伯利亚移民的政策,把移民都武装了起来。
虽然他们不似华夏移民那样几乎所有的青壮男女人手一支枪,打得苏俄的游击队和抵抗分子无处藏身,但四十多万移民凑起来,也能凑出五六万支枪。
在英美放水后,他们也快速的联系到了一批武器弹药。
日本人为了构造新大陆的梦想,移民而来的绝大多数都是青壮,可以成为日军的替代兵源。
这些侨民不需要掌握多少军事技能,能当炮灰即可。日本人对士兵都舍得牺牲,更不用说那些平民了。更何况,眼下的情况,也不得不如此。
眼看着澳洲大陆最后一块土地都要被华夏占领了,那些侨民又能逃到哪里去?
来的时候,可以连续的航运送来,但现在舰船都在忙着向澳洲运兵以及运送各类战略物资,哪里有精力撤离那么多的侨民。
和美国人对待日本侨民不同,华夏人对日本侨民可从来都不客气,直接拿来当劳工或者当和日本政府谈判的筹码都算是好命的,经常因为各种意外死亡的侨民多得是。与其被华夏人都俘虏了去,还不如全民玉碎。
……
“前方日军中又多了几十万军队?”孟享诧异道。
既然他决定了要对驻澳日军发起总攻,断然不会留手。
除了华夏陆军在中南和朝韩半岛继续重兵施压,让日本人不敢过多抽调援兵外,华夏的海军也纷纷出动。
本着一步步低调发展的原则,华夏国防军的海军暂编为三支舰队。
北海舰队负责鲸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海域以及北冰洋沿海区域。
东海舰队负责黄海、东海、内海的渤海以及靠近东亚地区的太平洋海域。
南海舰队则是负责华夏南海一带以及南洋附近海域。
现在暂不编制正式的远洋舰队,如果有远洋任务,则是抽调精锐,暂编名号。
比如澳洲出现的那支支援舰队,就是直属海军总指挥部的临时编制。
此外,在中东阿拉伯海地区和非洲几内亚湾附近还各活动着一支华夏的小规模海军舰队。甚至在加勒比海和南洋地区也各有一支顶着海盗名义的华夏舰队在训练活动。这些都不为外人所知。
当孟享命令澳洲发起总攻的时候,除了在阿拉伯海、几内亚湾以及加勒比海的舰队鞭长莫及,继续巡游训练外,在澳洲和南洋的舰队同三大舰队后边一起发动了对日海军的吸引和拦截。
从海参崴出动的北方舰队的1艘三级无畏级战列舰和2艘红警二级航母越过鲸海双方默认的边界线。甚至巡游到了隐岐群岛附近,就连航母上起飞的地狱猫都把炸弹都投到了京都和函馆附近。
在日本人紧张北方的时候,东海舰队的2艘二级无畏和2艘二级航母的编队从上海、青岛、基隆三地分别威胁向济州岛和琉球群岛。
从广州和海南出发的南海舰队一直配合着中南半岛的战事,不过当初为了不过多的拉日本人的仇恨,只是出于低调运转中,此时随着孟享的命令下达,2艘中途岛航母和1艘二级红警航母以及1艘无畏级二级战列舰展示出了自己强大的攻击力。在平定了法属印度支那沿海地区的一些动荡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