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9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如南非、津巴布韦、印度这些可以源源不断向英国人输送着财富,支撑大英帝国至今未倒的殖民地,英国人是死也不会撒手的,甚至连美国人想分一杯羹,都别想得逞。
    如果仅仅是南非和津巴布韦的陷落,英国人或许不会找美国人,自己缩紧口袋坚持到战争的最后胜利。
    但如果南非被攻陷,好望角的航运很容易被华夏人卡住,在苏伊士运河和澳洲都被华夏控制的情况下,整个印度洋都将在华夏的俯视之下。
    那么印度这颗不断为英国人提供着粮食、棉花、茶叶、糖、香料,甚至是送往前线的炮灰的帝国明珠,也将会就此隔绝,甚至会直接失去。在没有外在武器弹药支持下,很难想象那里的英军能坚持多久,即使算上rì本人也不行。
    因为殖民地的特xìng,印度的工业根本无法保持武器弹药的自给自足,就连rì本人的武器弹药也在向美国人采购。
    一旦这条大西洋到印度洋的航道被卡死,缺乏足够弹药的印度人填再多炮灰也没用。
    况且,好望角被华夏控制后,说不定华夏人还会继续沿着非洲大陆的海岸弧线,顺着象牙海岸,沿着昔rì欧洲冒险家寻找黄金国度的通道,一路来到欧洲。
    在华夏非洲舰队和美国太平洋第5舰队以及第2舰队的援军对峙在塞舌尔附近后,就没有人再小瞧华夏舰队的战斗力了。
    虽然在斯普鲁恩斯的指挥下,以及第2舰队的及时援助下,华夏非洲舰队只给了第5舰队以重创,但就此展露出来的强大实力,也足以震惊世人。
    英国人自认现在是绝对难以阻挡他们进入大西洋。
    不管是为了维护大西洋霸主的尊严和利益,还是保住现有的殖民财富,或是维持未来反攻澳洲和东南亚等地的通道,英国人都不能再退了。
    只是他们已经力竭,现在的状态无力对抗华夏。
    无论是海上,还是陆上,他们都需要美国人的支援。
    匆忙之间,美国人也不可能一下子支援到位。在美国人的第一批3万的援军赶到开普敦的时候,华夏东非军团大军已经攻入了哈拉雷,前锋部队已经逼近南非边界了。
    一路摧枯拉朽,根本没有多少能阻碍华夏军队前进的钉子,反倒是在北方的突尼斯,盟军组织了强大的部队挡住了华夏北非军团的挺进。
    虽然苏伊士运河的作用已经不大,但地中海的战略重要还是使得美国人丝毫不肯让步。
    第二装甲师虽然溃败,而且最后在亚历山大港只撤回了部分人员,使得残留的装备被华夏缴获,五千多人被俘虏,让美国人颜面大损,但美国人也从中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若不是制空权的失利,美国人的新坦克就能阻挡住华夏的钢铁洪流。
    即使拼数量,美国人也不惧。
    美国人快速组织起了第二场坦克阻击带,在华夏装甲部队攻到了斯法克斯前,就与之遭遇了。
    这一次,华夏前锋没有鲁莽的直接前冲,让美国人的伏击圈失效。双方只是一触而退,坦克数量明显不占优势的华夏北非军团前锋队伍,靠着不到二百辆坦克还是跟美国人的近三百辆超级潘兴斗了个半斤八两。
    但美国人冒出的新式战机却让华夏战机没有占据到绝对优势,竟然在数量相当的情况下,也打了个不相上下。
    虽然美国那边有不少王牌和jīng英飞行员参战有关系,但在美国人的不断追赶下,华夏的一些优势差距也在逐渐的减少。
    有了上一次的亚历山大港的教训,这一次华夏指挥官们明显谨慎了许多,不再莽撞的只靠着前锋就去撞美国人的铁板防守,而是聚集着更多的攻击兵力。
    而美国人也在大量的调兵遣将,打算借助在突尼斯的后勤优势,赢得对华夏陆军的第一个胜利。
    之前无论是在澳洲还是在rì本,美国的兵力相对华夏都是处在劣势,美国人也没有决战的心思。
    而在突尼斯,虽然美国人同样需要横渡远洋,但作为进攻欧洲的跳板,突尼斯已经是美国人的后勤基地了,转战欧洲的兵营更是设置了众多,用于支援意大利的作战。
    大量的战略物资,甚至从意大利部分抽调回来的老兵,都使得美国人信心十足。
    双方大军不断聚集,华夏和美国陆军的第一次大碰撞即将展开。(未完待续。)

第1059章 什么时候开始攻击?

    “盟军聚集在突尼斯的军队超过了50万,而我们在埃及以西的军队只有30多万。我们在等待后方军队赶上来的同时,美国人也在等待着他们更多新式装备的到来。什么时候开打,需要我们找到一个平衡点,既汇聚到能突破盟军防守严密的阵线的足够力量,又不能让美军实力增强太多,对我们形成足够威胁。”赵易在巨幅北非地图上不断的圈点着道。
    孟享和范种等人在下边静坐聆听。 。。
    随着华夏各大军校中体系化的培养,以及华夏战事的磨砺,越来越多的年轻将领崭露头角。而随着各种先进武器和各种战术的出现,范种也觉得有些吃力,也开始有意识的给年轻人创造展现自我的机会。
    “你觉得什么时候开始好?”孟享笑问道。
    这些年轻的将领中很多都是属于他的学生。
    虽然他只能算是一个伪军迷,但超前的意识让他对一些新式武器和新战术的应用,足以给那些盲人摸象的军事探索者们指引方向了。就连赵易所安排的直升机作战,也有孟享灵感提示的功劳。要说那些年轻将领的授业老师也没错。
    此后这些新崛起的年轻将领们也将是在克隆兵之外的另一大嫡系体系,就像是当年的黄埔系一样,逐渐的替代旧有的各类派系,和政干培训学院中的那些学员一起,将成为孟享未来权力架构中普通人的文武两大枝干。 。。
    “虽然美军比上一次我们的土耳其之战中,实力要强了不少。但以我们现在的军力,还是足以击穿盟军的防线。”赵易信心满满道。
    华夏和美军真正第一次大规模的较量应该算是在土耳其。只是当时的美军还是指望着英军和土耳其来顶在前边,却没有想到英军和土耳其人败得太快,20多万美军也是匆匆布置,很多方面都不到位,最多比rì本本土的那种酱油军多了一份重视。
    而这一次,美军是把华夏当作了比德国人还要危险的敌人来对待。就连军队中的比例,此时已经汇集了34万的美军绝对是此次攻击的盟军主力。可以说是美国和华夏的直接对话。也是美军对上华夏以来,首次在军队数量上压过华夏。
    即使如此。美国人也没有像以前那样的盲目出击。而是以守代攻,等待着装备的提升换装。
    虽然新式装备刚服役不久,但后方正在开足马力的生产着。美国人一边熟悉着,一边就送来了北非前线,来应对华夏人制造的空中危机和坦克危机。
    为了争取到更多时间来磨合,熟练新式装备,美国人还特地把突尼斯的阵地布置的固若金汤。即使赵易信心满满的,但他的推算中,华夏也需要付出比较大的伤亡。
    孟享和范种相顾一笑。
    赵易的说法没错,现在的华夏军队的全力一击,足以击穿美国人的防线,甚至多努力一把还能创造把盟军赶出突尼斯的奇迹。
    但军事总是要为政治服务的。
    隆美尔来了。带来了德国人的求助。
    即使华夏参战了,但英美为主的盟军依旧是一个劲的揪着德国人,要先把德国人打倒,jīng华尽在欧洲的苏俄人同样是这样的念头。甚至为了尽快的返回头集中力量对付华夏,英美苏更是加紧了对德国人的进攻。
    尤其是随着华夏步步进逼向欧洲,盟军更是急了眼的逮住德国人痛揍。
    面对更加暴烈的攻击,德国人终于意识到他们有些撑不住了。
    即使德国战车依旧能行驶,但国内糟糕的经济却面临着随时崩溃的危险。
    打了6年的仗了。各地的前线不断的在吞噬着德国人最为短缺的人力资源。能开动机器的人也越来越少,即使妇女上阵。但连抢劫来各种原料也在耗空,使得德国的经济状况rì渐衰退。
    德国人采取的办法就是汇集欧洲占领地的物资首先供应国内,于是那些占领地本来紧缺的物资再次雪上加霜,反抗越来越多,如此又形成恶xìng循环,导致德国人在各地的生产不断的出现意外,陷入困局。
    直到德国国内的物资也出现了问题,引发了国内民众的不满加大,各种矛盾开始由此激化后,老希也意识到德国需要挣脱这个困局。
    要不然,即使最后能联合华夏获得胜利,他们也有可能会倒在胜利的前一刻。
    最终,德国人决然的做了选择。
    德国人刻板,但却不傻。他们知道华夏人需要的是什么,也知道华夏人对欧洲有野心。但至少比起美国人和英国人的野心来,德国人还是能接受的。
    他们对华夏的援助过程中,对华夏各方面的了解,比英美要深刻。华夏的工业虽然起步,但要赶上德国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若不是山寨公司的力挺,恐怕华夏走出亚洲都难。这无形的也让德国人放松了对华夏的jǐng惕。
    所以即使妥协,他们依旧还是选择了华夏。
    他们知道华夏人急需各类工业机械和技术,以及人才,甚至是各种各样的人才,不仅仅限于工业。
    在面临危局的情况下,德国人果断断臂。这一次派出了隆美尔只是合作的一方面,另有一份大礼包送到了华夏孟享的面前。
    没有足够的原料,没有足够的劳动力,没有足够的监察人员,德国人不如把那些可能会荒废了的机器设备以及其他国家的人才送到华夏这边来。
    孟享面对这么一个庞大数据的礼单,心中不已。
    之前华夏已经打下了工业初级基础,正在填充中级部分,在孟享金手指和德国人的志愿下,提前开拓高级方面。
    但显然在执行诸如核弹、激光等高端科技的时候,中级基础的薄弱就体现了出来。
    熟知的德国人的大礼包显然就是针对此而来。
    孟享决定攻略欧洲是为了什么,主要的不就是为了这些提高华夏工业实力的工业力量。至于欧洲人数百年的积累财富,只要给华夏一定的时间,华夏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更多的来,后世的华夏已经凭着那个世界工厂的称号证明了这一点。
    有时候,只有消费,没有生产,也是一种灾难。靠掠夺享乐的西班牙人就是倒在金币上。
    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虽然孟享的野望不止这些,但既然德国人主动送上来的礼物,比起之后要去直接掠夺更实在。
    即使为了掩饰野心,华夏也需要收下这份礼物,不至于让德国人早早的倒下,或者无望的向英美妥协。
    于是,孟享接受了德国人的求援信号,并快速的清理土耳其连通的欧亚大陆桥,以及寻求地中海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印度洋的海上大动脉。
    这不仅仅是为了运出德国人的大礼包,也需要为德国人的另一份礼物而打出一条安全通道来。
    差不多搜刮了整个欧洲的德国人现在手中不缺金饭碗,欧洲沉积的财富,可以让每一个德国人手中都捧上一大把金币,但就是缺少物资。
    在战争和其他各种灾难面前,一个馒头或者一件衣物比金币更可爱。
    孟享刻意留下一些通道迟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