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做得不错,整只的烤全羊里面塞满了各种不知名的草药,浓郁的药香随着被慢火烤化的油脂早已渗入到鲜嫩的羊肉之中,撕一块儿下来送入口中,嚼起来丝毫不费力气,没有半点儿腥膻之气。
高丽的酒是用果子来酿制的,因为粮食比较稀缺,不能够被随意浪费,在我们喝起来却觉得别有一番风味,不同于普通白酒的辛辣,果子的香味儿染在口舌之间,浑然不觉肉食带来的油腻,浓稠的酒液顺着喉咙流下去,整个胃肠道都是暖洋洋的。
一席饭众人吃得都很过瘾,七郎一面吃一面还说下次回到京师后,一定要开一家高丽料理,保证能够赚钱。最后大家都吃得热汗河流,看来刚才洗的澡又白费了。席间也有歌姬上来献舞,不过除了声韵比较独特以外,并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容貌上更是令人寒心。
我边吃边想,高丽世子亲自乔装到大宋购买粮食兵器,自然不会是没有原因的,只是不知道为了什么,看明德大君一副镇定的样子,不知道他会忍多久?
果然直到宴会散了,大家也没有谈及这些敏感的话题,只是不痛不痒地应酬了几句闲话。
“杨大人,请这边来!”我正准备与公主回去安歇的时候,明德大君亲自招呼道。
“你们先回去吧!”我吩咐了公主和七郎等人后,随着明德大君来到了他的屋子里。
明德大君的屋子里面陈设非常简单,完全没有王家那种穷奢极侈的装扮,倒是在墙上挂了不少的字画,都是汉人所作,不过想一想高丽并没有自己的文字,就连王族也是以写汉字说汉话为荣耀,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请杨大人救救永南!”摒退旁人后,明德大君忽然拉着我的袖子跪了下来。
“大君快快请起,这却是为何——” 我吃了一惊,连忙躬下身子,要将跪在地上的明德大君搀扶起来。
谁知明德大君硬是赖在地上不起来了,非常坚决地请求道,“请杨大人一定要救救永南,否则永南就长跪不起了!”
我心中顿时感到无比烦闷,好端端的怎么弄出这么一出戏来?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能够令一国世子如此礼下的,肯定不会是什么好事情,没准会弄出人命来的,我怎么会摊上这么一档子事来呢?心中不由得对太宗皇帝生出了几分怨由来。
“大君你先起来,有话好好说,且看延昭能不能帮得上你再说!如此情形,若是让别人看了,可不好呀——”我先把明德大君给劝了起来,将他扶进了座位。
明德大君坐定之后,定了定神,对我说道,“杨大人可知道,这次大宋皇帝为何会卖给我们粮食兵器,还要在暗中进行吗?”
“延昭心中也是非常纳罕,这其中莫非还有什么隐情?”我奇怪地问道。
本来这件事情就有些不合情理的。即使事情要在隐秘中进行,皇帝大可以下一道正式的圣旨给我,要求我暗中行事即可,为何却要将密旨交给明德大君,然后又转交给我?还有这些粮食兵器不送到高丽本土,却要送到远离陆地的济州岛上?身为高丽世子的明德大君为什么会自贬身价,化身为一个小小的州府佥事,亲自来到苏州与我洽谈这件事情,各种迹象都表明有大事要发生了!
“高丽国恐怕要易主了!”明德大君双目通红,有些悲切地对我说道。
“大君不要激动,请慢慢道来——”我一面安慰道,心中却是非常震撼,难道高丽国要发生内乱了么?
原来高丽王朝的开国国王太祖王建在登基以后,曾拟定了十条训谕要他的继承人遵循。在这十条训谕中,他预言他的国家与北方的游牧国家之间大概会产生冲突,提出要加强国力,目标是收复高丽过去的国土,同时告诫继位者决不要干扰佛教寺庙,并警告要提防篡位和各王族间发生内讧,要防止削弱地方权力,他的宽大政策加上他的婚姻纽带使得桀骜不驯的地方贵族变得比较顺从,本朝已经是高丽王朝的第三代国王景宗王昭,他实行了给官吏分配土地和山林的办法,使高丽国得以作为中央集权政府立住了脚跟。
不过现下景宗的身体一直不好,无法上朝理事,自己又没有子嗣,因此所有大小政务都出于作为国之储君的明德大君之手,明德大君采纳了儒家崔承老的上书,决定采用宋制,为用儒家国家模式治理国家铺平了道路,地方官吏从此以后都由中央政府任命,一切私人拥有的武器都收集起来改铸为农具。
“太祖开国不过才短短的六十年,他的预言就要成真了,高丽就要面临生死抉择!”明德大君叹息道,“北方的契丹人兴起以后,把原来的部落联盟变成一个由中央统一指挥的组织,并征服了渤海国,有些渤海人民因此逃到了高丽境内,此事招致了契丹人的不满,因此他们不理会我国想要同他们建立外交关系的提议,在北方在肆兴兵,眼看一场战争在所难免了!”
我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契丹人生性野蛮,自然无法以情理相度,不过打仗便打仗,大不了你们可以请示大宋出兵相助呀?所谓唇亡齿寒,大宋与高丽之间更是存在藩属关系,相信皇帝不会置之不理的。只要我们出兵在北疆袭扰一下,契丹人是绝对不愿意看到两面受敌的局面的!”
“杨大人有所不知!”明德大君苦笑着回答道,“贵国的孔子有一句话说的好,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今日明德所担忧的事情,也并不是契丹人的进攻,而是来自宗室内部的暗潮!”
“哦?此话怎讲?”我顿时来了兴趣。
第六章 祸起萧墙
“杨大人可知道三国时刘表的两个儿子?”明德大君忽然问道。
我点了点头道,“那是自然。”
荆州刘表年老德哀,夫人蔡氏阴谋夺取荆州权势,除掉刘表的长子刘崎,立自己的儿子为荆州州牧,这件事情本来就是封建大家庭内部争权夺势的一个缩影,尤其将诸葛亮卷了进去后,又为小说家们平添了许多创作素材,看过三国的人恐怕没有几个不知道的。
“不怕杨大人见笑,现在明德遇到的情形同刘崎当初如出一辙。”明德大君苦笑着说道,“王兄身体不适已经有些日子了,本来国事都由我来处理,可是前些日子王后突然宣布国王痊愈,将我手中的权力收了回去,明德想要去宫中面见王兄,却又遭到了阻拦,正在踌躇之间,忽然有内线来报,说王兄可能已经病危了,王后正在密谋将我除去!因此,我只有舍弃了留在开城京中的打算,带领一些亲信来到了势力还算稳固的济州岛,向大宋皇帝求援。”
“王后有什么能耐,居然可以从你这个世子手中夺权?”我有些惊奇地问道。
“杨大人你有所不知!”明德大君解释道,“我国太祖国王是接受了新罗景顺王的逊位后才建立高丽王朝的,为了笼络新罗王室,他娶了一位新罗王族的女子为后,因此,新罗王族在高丽国中一直很有地位,而我父王的这位后妻,正是新罗王族之后。”
“原来如此,难道你们对新罗王族的势力就没有一点防范?”我仍然有些不信。
明德大君有些羞愧地说道,“倒不是说她本人的势力有多大,而是因为她的表兄徐熙,是我国的一位名将,此人虽然才四十出头,但是从军已经有二十年之久,常年在北疆与契丹人对峙,立正功勋无数,在军中威严颇盛,王后以此人为依仗,声势日壮,自然不把我这个世子放在眼中。”
“嗯,典型的军权旁落,内忧外患啊——”我点了点头沉吟起来。
看来帝王都是不好当的,不论是大宋朝还是高丽国,在浮华表面的背后都隐藏着汹涌的暗潮,稍微不慎就会泥足深陷不可自拔。算起来,明德大君还是个相对精明一些的角色,一见情势不妙便知道及时抽身,比之一些冥顽不灵的偏执狂们要强多了。看着他,我忽然想起了远避蜀中的淮阳王,也不知道他现在到底如何了?
高丽内斗,很明显是人家内政,可是太宗皇帝为什么会隐晦地将我送入其中呢?我的脑筋还是有些转不过来,索性不再去想它。
我看了看眼前的明德大君,相貌敦厚稳重,很有几分仁厚君子的样子,心中不由得有些动摇起来。虽然帮助他夺权的阻力必定不会很小,但是如果明德大君一旦在国内站稳了脚跟,必然会有所回报,高丽的那些珍稀药材,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哪!
“世子!”想好之后,我盯着明德大君的眼睛,有些为难的说道,“你也知道,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自古以来疏不间亲,家事国事俱为一体,我们这些外人插进来总是容易是非的!即便我不怕皇帝怪罪我多事,可是你这里也要顾忌士大夫们的议论吧?若是给人知道一个大宋的官员在帮你,恐怕最先会起来反对你的便是那些朝中的被你扶植起来的儒生们!”
“谁说不是——”明德大君有些愤然的拍了一下桌子,有些气咻咻地诉苦道,“当初本君为了提高他们在朝中的地位,没有少费唇舌去说服那些王公大臣,谁知道他们的屁股还没有在朝堂上坐热,就先学会翻脸不认人了,真是——嗨!早知如此,当初就不应该——”言下颇有悔意。
“呵呵——”我哑然失笑道,“这很正常,儒生们讲求的是所谓的仁义道德,若是因为你给他们施以小恩小惠就毫无理由的支持你,那倒成了笑料了!肩大任者不谋小利,你完全没有必要同他们计较,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多承指教!”明德大君听了我的话后若有所悟,躬身道谢,然后非常恳切地求助道,“杨大人果然是智谋无双的儒将,大宋皇帝果然没有看错人!希望杨大人能够抛开顾虑,为明德指出一条生路来,则此生此世必然不敢忘记大人的恩德!但凡有什么需求,只要在明德的能力范围之内,任由大人取求!”
“嘿——”我干笑了一声道,“任由取求,这个却怎么敢当?若是世子他是登基为王,不要忘了我这个出谋划策的老朋友就行!”
明德大君将腰中的佩刀抽了出来,一刀将食指划破,任由鲜血顺着手指不断地流了下来,郑重其事地赌咒道,“若是明德口不对心,天厌之,地厌之!”
我点了点头沉声问道,“好!世子果然是做得大事的人,如此杨某也就不再兜圈子了!我只问世子一句,你是要名还是要利?”
“虚名于我何益?如果能够任我选择的话,我宁愿选择实利!”明德大君非常干脆地回答道。
“好——”我鼓掌道,“杨某人就教给你招釜底抽薪的办法,保你能够杀回开城并顺利登目王位,至于那位徐熙将军,暂时没有必要理会他,我相信,即使他有心支持王后,手下的将士们也未必会替他卖命,聪明人是绝对不会做傻事的。”
“明德洗耳恭听!”明德大君神情振奋,有些跃跃欲试的样子。
我微微一笑在明德大君的耳朵国上低语了一阵子后说道,“世子只须如此这般,定然可以打破僵局,开创出一个新局面来。”
明德大君听了我的主意后,心神有些动摇,思索了半天后终于长叹一声道,“杨大人的计谋果然有如天成,环环相扣滴水不漏。他日明德有所成就,全赖杨大人今日之教也!”
一时再没有其他闲话,我回到了馆驿安歇。
“夫君,怎么去了那么久?”公主见我归来后埋怨道。
“呵呵——”我神情有些诡秘地答道,“刚刚去教唆别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