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瓷王-第1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想到宋家母女要到京师来。又想起匆匆赶去青州至今毫无音讯的沈若兰,林沐风心里一阵扑腾…………沈家到底跟宋家是什么关系?

“若梅,宋家或者是你们柳家可有姓沈的在江南地亲戚吗?”一念及此,林沐风故作无意中问了一声,然后侧着脸望向了别处,其实竖起耳朵仔细听着。

“没有吧?”柳若梅想了想,“妾身没听说过,应该没有。我们柳家世居益都县。哪里来的江南的亲戚哦。至于宋家……想必也没有吧。”

边走边说,到了内院的卧房门口,才见忽兰慵懒地坐在院中桂花树下的一把藤椅上,正在与站在一旁的如烟说着什么。如烟还是那么地恬静,嘴角轻抿,款款浅笑,不像忽兰那样,来不来就开怀格格笑个不停。

柳若梅扯了扯林沐风的衣襟,朝如烟瞥了一眼,小声地替如烟抱着不平。“夫君,皇上到底是怎么回事呀,即不接如烟妹妹进宫,又不来看她……”

林沐风叹息一声。朱允的担忧或者说是犹豫,他是能理解地。进了宫,对如烟来说未必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但不进宫,对如今的她来说,更是一种痛苦。

朱允应该正在一点点着手为如烟进宫做细微的“准备”工作,按照林沐风对他的了解,他如果不能百分百保证如烟的安全和幸福。他宁可让如烟寂寞地留在林家,也不会让她进宫。

这些话没法跟如烟解释,更不用说柳若梅了。

见林沐风神色复杂,柳若梅以为朱允有了抛弃如烟的心思。不禁暗暗为如烟感到伤感,轻轻甩开林沐风的手,跑过去参加到两女的“对话”中。

如烟笑着向林沐风颔首为礼,低低呼了一声“表兄”便将头转了过去,但就在转过的瞬间,林沐风已经发现了她眼角中那潜藏不住地一抹自怜和哀怨。**

林沐风叹息一声,正要进书房去,外院中传来朱允贴身小太监宋希尖细的嗓子。“皇上有旨。宣林沐风林大人即刻进宫见驾!”

日本人的使臣来了。

这个时期的日本,已经在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力义满的带领下。结束了南北割据的局面一统,在全国范围确立起室町幕府将军的绝对统治权。对于这个日本历史上威名赫赫的幕府将军,林沐风只是在前世的一部动画片《聪明的一休》看到过此人地动画形象。

呃,也就是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据说挺牛逼的一个日本人。

足力义满甚好中国文化,对于大明的字画书法、瓷器和丝绸有着无与伦比的狂热。大明立国之初,他便不断遣使进入大明贸易,但朱元璋在胡惟庸一案后施行海禁便中断了中日贸易。

如今听闻大明开放海禁,足力义满便迫不及待地派来了他地使臣,也是日本的一个大商贾肥富一郎,在国书中奉明正朔,称臣纳贡。

不能不说,汉人的民族劣根性中有一个比较共性的特征,那就是比较自大和虚荣。尤其是历代皇帝,只要有蛮夷之国上国书称臣纳贡,号为藩属,便大加封赐,对其过分的要求也屡屡加以满足。

朱允似乎也不例外。在身材矮胖的肥富一郎一口一个天朝皇帝陛下的恭维声中,他很快便迷失在虚无缥缈的“天朝上国”和万国来朝地幻觉中。他甚至没有发觉,在肥富一郎提出地通商和求赐条款中,有很多地方都是“心怀叵测”的。

林沐风进得御书房,冷冷地扫了一眼眼前这个日本人,躬身一礼,“皇上。”

朱允哈哈大笑,“沐风啊,日本天皇遣使向朕称臣纳贡,你可替朕拟一份礼单回赠日本天皇以及足力义满将军。这是日本国书,你看一看。”

林沐风接过用汉文写就地日本国书,匆匆扫了一遍,不由望着肥富一郎淡淡道,“肥富………肥富一郎阁下,日本与大明通商,只要公平贸易,大明朝廷自当鼓励支持。凡是大明的瓷器、茶叶、丝绸和手工艺品,日本商贾可自由与大明商贾交易。”

顿了顿,他目光清冷起来,“但是,我朝有制,凡大明铁器铜器、黑金木材之类,是绝不能出口的。”

肥富一郎也在暗暗打量眼前这个闻名已久的大明重臣,闻言谄媚地上前笑了笑,“肥富一郎见过林大人。日本自大唐时就为中原属国,林大人也当知道,我国地小民穷,又处大海之中……我们日本国愿意用珍稀的明珠瑰宝换取大明的矿产……”

林沐风冷笑一声,“我大明也有广阔的海洋,这些东西并不匮乏。”

矿产资源是绝对不能出口的。即便是出口,也绝不能给这狼子野心的日本东洋人。让他们用中原的矿产去发展兵力和国力,然后再拿着大明铁器铸造的兵器和火器,来大明领土上烧杀抢掠吗?

这个时代的日本虽然没有后世日本的疯狂,但沿海一带的日本倭寇掳掠为患,却是屡见不鲜的。

肥富一郎面色一变,转头望向了朱允。

朱允这会也有些冷静下来了,他微微一笑,“日本使臣,林大人所言正合朕意。除了金银铜铁之类,大明所出,日本商贾都可以公平交易。”

肥富一郎面色阴沉下来,略加沉吟又换上了一幅媚笑的嘴脸,“天朝皇帝陛下,下臣还有一事禀奏。”

朱允摆了摆手,“请讲。”

“陛下,前不久,有大明海寇数千人攻占海中之于山国,竖起大旗,号大明燕国,立什么燕王世子朱高炽为大明燕国王……此海寇屡屡袭扰我日本沿海州县,杀害我民众,掳掠我粮食财宝……望皇帝陛下速发甲兵,剿灭此贼,还日本属国黎民百姓以康宁……”肥富一郎沉声道。

“于山国?”林沐风陡然一震,这不是后世称为独岛、中日韩三国存有争议的一个海岛吗?

《三国史记》记载,“十三年夏六月,于山国归服,岁以土宜为贡。于山国在溟州正东海岛,或名郁陵岛,地方一百里,恃不服,伊沧异斯夫为何瑟罗州军主,谓于山人愚悍,难以威来,可以计服,乃多造木偶狮子,分载战船,抵其国海岸,诳告曰:汝若不服,则放此猛兽踏杀之,国人恐惧,则降。”

林沐风想着想着,嘴角不禁浮起一丝古怪的笑容。

但朱允显然并不知道这于山国在何处,不过,不管这于山国在何处,在这海岛之上居然有燕王余孽自立一国,这对于他的皇权尊严来说,都无异于一种挑衅,是不可容忍的挑衅。

朱允摆了摆手,“日本使臣,汝暂回驿馆休息,朕改日再召见于你。”

肥富一郎深深地看了林沐风一眼,心里也不知道打什么主意,眼珠子滴溜溜只转。他跪倒在地,行了一礼便小心翼翼地后退着身子,然后才离开御书房而去。

第二百七十章宴请

肥富一郎走后,朱允默默地望着悬挂在御书房墙壁上的地图,用手指着高丽与日本海域间那一座小小的岛屿良久无语,神色变幻着。

林沐风当然知道他在想什么,他绝对不会允许燕王的余孽海外称王。其实,在林沐风看来,让朱高煦在海外折腾几年也没有什么关系,让他带着燕王府的残余力量在海上当海盗劫掠日本诸岛,骚扰日本人不是很好吗?

反正,燕王余孽“反攻大陆”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

不过,这话是不能跟朱允说的。一说,就犯了帝王的忌讳,尽管两人关系甚密。

“沐风,朕准备派兵征讨朱高煦,你意下如何?”朱允收回目光,沉声道。

林沐风微微一笑,“皇上,征讨燕王余孽势在必行。不过,臣以为,不妨先缓一缓。”

朱允心里有些不高兴,瞥了一眼林沐风道,“缓一缓?为何?等朱高煦成了气候,朝廷再想征剿就要费些气力,不如现在趁其羽翼未丰一举灭掉。”

林沐风笑而不答,手指着地图上的标志笑了笑,“皇上来看,此于山国一岛距离我大明国土甚远,而且,此地位于日本诸岛、高丽以及海外诸藩国的要冲海道上……朝廷不妨稍缓一缓,等朱高煦在于山国站稳脚跟………然后,大明大军再渡海过去将之剿灭。如此一来。这于山国就纳入我大明地版图……”

朱允也是聪颖之人,一听就明白了林沐风的意思。他眼前一亮,禁不住拍了拍手。笑吟吟地坐了下去,“沐风,你的意思是说,大明军队永远镇守于山岛,以此震慑海外诸国永为大明属国?”

“然也。皇上,只要时机一到,即便是灭了这些海外小国,也算不上什么大不了地事情。林沐风凑上去小声道。“朝廷要加强装备水军,只有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才能将万里海域全部纳入我大明的疆域。”

朱允霍然站起,回头又撇向了地图,良久才渐渐平定下兴奋的情绪,瞅了瞅林沐风,笑道,“沐风,你是不是还有什么话跟我说?”

林沐风犹豫了一下,欲言又止。

朱允哈哈大笑起来。指了指林沐风道,“你这个滑头,不就是想要朕为你赐婚吗,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朕早就准备要为你跟嫣然,还有孙羽西、沈若兰三人赐婚了。不过,朕希望…………就像你说的,可以再缓一缓吗?”

林沐风讶然,心道平叛可以缓一缓,可我这结婚之事缓个屁啊。

朱允跟他相交多年,如何不了解他的性子。笑着起身,“首先,朕想过两天为沈家正名…………沈若兰不管怎么说,也为平定燕王叛乱立下大功。朕理当封赏于她。其次,还有十天就是皇太后的生辰,宫中要操办母后地生辰盛宴。还有,朕还想让你带兵出海平贼……沐风啊,为了大明江山,为了朕,你跟嫣然再等等可否?朕会好好补偿你们的,将来朕会为你们举行一场盛大的婚礼。”

林沐风苦笑一声。“臣遵旨。”

“不要愁眉苦脸的了。顶多一年,朕就让你好事成双了。”朱允又是一阵大笑。“对了,朕已经让户部和工部划转一部分流民和罪犯迁徙往西域,至于平民迁徙嘛,怕是不太容易,让人背井离乡朕也于心不忍啊。”

林沐风这才想起了往西域移民的事儿。一念及此,他不得不佩服朱允的精力,事无巨细都处理得这般有条,看起来青年皇帝已经渐渐对皇权管理驾轻就熟了。

“皇上,江南人口繁盛,但贫民无地者甚众。土地是农人的立足生存之本,只要朝廷制定规制,在西域为他们开辟大量的耕地,相信有很多贫民愿意举家西迁。”林沐风缓缓说着,朱允不禁点头,“西域广袤,绿洲颇多,可以开垦出不少土地来,朕明日便让户部具体运作此事。”

林沐风出宫没多久,从朱允的御书房里连续传出数道圣旨。一道是命令兵部立即加紧操练水师,打造大型战船,云云。另一道是着兵部令山东登州府以及闽粤一带卫军保持一级战备状态,随时准备迎接海上来敌。还有一道是册封徐辉祖和方孝孺为左右丞相的诏书。

经过了数日地朝会审议,大明朝廷终于恢复废止的中书省,重新设立左右丞相,总揽军机朝务,为皇帝分忧。不过,为了避免丞相权力坐大无所掣肘,朱允还门设立了一个监察院,由大学士解缙为首,一帮清流学士充任监察使,表面上说是为了督察百官,但文武百官都明白,监察院的存在主要是监督两个丞相以及其手下的办事机构。

据说,还是朱嫣然给朱允出的点子。不过,满朝文武都将这顶“黑锅”栽给了林沐风。不过,林沐风也是无所谓,他也懒得去理会一些闲言碎语。

刚刚出宫,就碰到了肥富一郎。

显然,这位日本使臣是专门在宫外等候他的。

“林大人,在下在秦淮河上的明月画舫备下一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