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小官生活-第1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嘻,真香呀,咱们能遇上魏家小嫂子,真是太幸运了”

刘三牛还是一副大大咧咧的模样,他抹了抹脸上的水珠,吸溜吸溜鼻子,然后嘿嘿笑着凑了上来。

“可不,咱们真是要好好谢谢魏家小嫂子呢”

方氏三人组也没有客气,大家都是相逢的避雨人,那个黑脸大汉能赖饭,咱们也能。

清风和圣女倒没有说话,只是两个人热切的目光,让胜男有些无奈。

唉,算了吧,就当是日行一善了。

无声的叹口气,胜男从放馒头的篮子里拿出几个盘子,把馒头、咸菜和咸鸭蛋按人头分派好,请避雨的各位路人吃饭。

喝上一碗热乎乎、酸溜溜的西红柿蛋花汤,再吃上两个大白馒头,祭完五脏庙之后,大殿里的人也开始纷纷行动起来。四组人马,加上三个劫匪,按照目的地不同,分成了三队:

魏良夫妻、商人四人组以及劫匪一队,刘三牛兄弟三个把捆得结结实实的劫匪丢在自家的马车里,由一直没有开口的刘大牛赶车并看管;‘老爷’和刘二牛则在魏良的邀请下,进了魏家那辆硕大的马车,和魏氏小夫妻喝茶聊天;刘三牛把昨儿答应给道姑的马送出后,自己便没有了坐骑,干脆跑到魏良的马车上帮忙赶马车。

俩道姑一队,清风从刘二牛手里接过缰绳后,先是把出奇安静的某圣女扶上马背,然后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神情复杂的对在场的众人深深施礼后,飞身纵上马背,快速的消失在橘红色的朝阳中。

方氏三兄弟一队,他们并没有急着赶路,而是像看戏一样,瞧着俩道姑告辞,目送两辆大马车离开土地庙,自己却一动不动的呆在原处。仿佛在等着什么人到来,又仿佛在计划什么大事。

只是,这些都和刘二牛他们无关,此刻,他们正围坐在马车里,带着惊讶的目光打量着这辆超豪华的马车。

说这辆马车豪华,倒不是说里面有多少珍贵器皿,而是叹服人家能把马车建造的如此实用、如此巧妙,小小的空间里,吃的、穿的、盖的、用的简直一应俱全。

“呵呵,魏少爷这辆马车很适合出游呢,”

车厢里一共坐着三个人,分别是魏良,刘二牛和某老爷。至于其他的人,刘三牛在前面赶马车,唯一的女性胜男童鞋,则避嫌的呆在外间,煮茶、备点心的同时,拿着一本游记装贤惠。

“哪里哪里,还多亏家里有个好木匠师傅。”

魏良独自坐在马车东侧的座位上,老爷和刘二牛坐在他对面,刘二牛的位置比较靠近外间,方便起身接送热水、糕点。

“怎么,魏少爷家里是开木工作坊的?”

某老爷轻啜了一口绿茶,暗自点点头,恩,茶叶不错。说实话,自从昨儿和这对小夫妻偶遇后,某老爷对谈吐儒雅、对民生颇有见地的魏少爷很有好感。

“哦,陈老爷误会了,”魏良见这位微服的某大人面露不悦,连忙摇头,把自己如何收留黄河难民,如何借难民之力建设家园的事仔细的讲述了一遍。

开玩笑,能不仔细吗,如果能搭上这位大人,以后他们夫妻在梅水、在历城,甚至在省城,那都没有人敢欺负。

“恩,不错,很不错的办法,”某大人一听他不是市侩的商人,满意的点点头,“你这种做法很像昨天我提到的以工代赈呀。呵呵,虽然具体做法不同,但结果却有异曲同工之妙。说起来,开创这种做法的杨威杨文修不愧为一员能吏——”

话音未落,推门外传来一声低低的嗤笑,“切,什么开创,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第一百一十九章 要命的石头

“哦,魏家小嫂子这话是什么意思?”

刘二牛紧靠着推门,胜男低低嗤笑的话语,他听得最清楚。见到老爷皱起了眉头,他连忙追问道。

“两位客人见谅,是小妇人莽撞了,”胜男抱歉的声音从外间传来,听声音,她似乎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句嗤笑别里面的客人听到,带着一丝懊恼:“小妇人没有读过什么书,但是曾听相公谈起过,这个什么‘以工代赈’自古就有。北宋皇佑年间,有位叫范仲淹的大人,他就招募灾民建造寺庙,如此一来,既安顿了灾民,又兴修了寺院,这难道不是以工代赈?”

“北宋距离咱们大明也有几百年了吧,明明是人家范大人的创举,怎么到了如今,却成了杨大人的开创?小妇人无知,言语之中有得罪两位之处,还望两位客人海涵”

胜男用不吐不快的口气,把早就组织了N遍的说辞说了出来。她说这话是有目的滴,一则是借自己“妇人无知”引起某大人的注意,然后把相公推出来,让他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人才;

二则是给杨知县上眼药,本来呢,以工代赈的法子是自己和魏良操作起来的,却硬是给杨知县抢了功。抢就抢吧,只要杨知县承情就行。可恨的是,杨威面似君子、内心小人,典型的过河拆桥、卸磨杀驴之人。

胜男和魏良还没有做过得罪杨知县的事,杨知县便已经开始容不下魏良。哼,尤其是魏良落榜后四起的谣言,难道杨知县真的以为,她和魏良不知道谁是幕后黑手?

如今杨知县做足了初一,那也不要怪魏良夫妻来做十五咯。

“……北宋?范仲淹?”

胜男的话,让某大人陷入了无限沉默中,他紧锁眉头,喃喃的叨咕着什么。

“呵呵,魏少爷和魏小嫂子真是博学之人呀,”刘二牛见大人有些失神,笑着打圆场道,“昨儿听魏少爷说,您好像也是梅水的人,是不是也认识杨文修杨知县?”

“……”魏良楞了楞,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一样,说:“其实,魏某不但认识杨知县,还曾在他的手下做了一年多的刑名师爷”

“刑名师爷?哦,呵呵,难怪难怪,我说您手上怎么有衙门的腰刀”

刘二牛听了这话,一脸恍然。

“哦~~原来如此”

恰在此时,兀自愣神儿的某大人,听到了魏良后面的一句话,脑海里闪过一个模糊的影子,似乎想到了什么,满脸深意的点了点头。

呃,难道他们演过头了?

车厢里的魏良和外间的胜男,同时想到这个问题。

说起他们的计划,不得不提昨夜魏良夫妻的谈话。前情回顾ING——

“嗳,你真的没有认错?”

躺在舒服的床上,胜男带着些困意,将头埋在老公宽厚的胸膛上,想起刚才发生的事,她忍不住问道。

“呵呵,当然没有”魏良一手放在脑后枕着,一手轻轻抚着老婆柔顺的长发,“你忘了去年的‘壁虎杀人案’,不就是陈大人当街接了告子,发回县衙重审的?”

“这我知道呀,而且那天我也在大街上,还亲眼见到柳家大娘拦轿喊冤呢。只可惜,陈大人并没有下轿,我也没有见到大人本人。嗳,对了,你当时跟着杨知县,应该见过的哈”

胜男想起去年发生的事,努力在脑海里描绘按察副使陈壁陈大人的模样。但想了N久,依然无所得。没办法,她在县衙只是个底层的小人物,根本就没有觐见大大*OSS的机会。

“正是因为见过,所以才会一眼认出这位‘老爷’的真实身份。”魏良轻轻叹了口气,脸上开始露出某种期待,“另外,咱们出门的时候,我在县衙和两位师爷都谈了谈,好像听冯老弟提过,说是鲁地大旱,胶东却大涝。除了天灾,还有人祸,东南沿海有倭寇作乱,内陆有白莲教余党趁机蛊惑人心……”

“那陈大人是为了这些微服出巡?”

胜男见老公似乎很关注陈大人的行踪,那丝睡意也被驱赶的干干净净,抬起头、下巴抵着他的前胸,双眼放光的问道。

“有可能,”魏良眯着眼,一副半睡半醒的模样,只有眼缝中透出的烁烁异彩表明,他此刻心里正想着大计划,“咱们出大殿之前,我曾经问过刘二牛,他说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去烟台和胶州,这两个地方不就是属于沿海吗?还有那两个道姑,我记得清风曾经提过,她们要去蓬莱参加什么道友大会,道友?白莲教的人不也是教友?”

“恩,你这么一说,倒也能说通,”胜男点点下巴,又联想起避雨四组人马中的方氏三人组,“对了,还有行刺的方家三兄弟,老公,你说不会这么巧吧,他们要行刺的目标是陈壁陈大人?”

“不好说,”魏良睁开眼,不确定的摇摇头,“不过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生活本来就是充满了狗血和巧合嘛。这样吧,反正明天咱们要陪‘老爷’一起去瘟疫村,到时候,你我二人见机行事”

“……”胜男没有说话,她沉默片刻,幽幽的问道:“老公,你还想做官吗?”

“做官?”魏良一愣,伸手抬起胜男的下巴,直直的看向她的目光,然后郑重的点点头,“想,不过,我会凭自己的能力去奋斗,而不会靠巴结陈大人上位,你放心吧”

放心?当然放心啦,胜男一边回想着昨夜和老公的谈话,一边仔细的瞧着炭炉子的火。

其实吧,她也希望魏良能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这次春闱的失利,对魏良打击还是蛮大的,虽然他表面上一幅什么都不在乎的样子,但内心深处还是渴望能有一个施展抱负的平台,以及保护家人的能力。

在古代,百无一用的是书生,登上天子堂手握实权、呼风唤雨的也是书生。如今魏良已经有了举人的功名,按照律法规矩,那也是能做官的,可能做不了什么大官,但当一个小县丞、小主簿,还是没有问题。

当然,即使是做小官,仅有举人的身份,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人举荐、赏识

或许,这次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既然知道了魏良的计划,胜男决定想办法帮助他尽快实现。

镜头拉回马车现场,陈老爷喃喃自语了这么一句话,让魏良和胜男都有些忐忑,深怕演过头而都没有接话茬。

一时间,车厢里陷入尴尬的安静中,只有车窗外噜咕噜咕车轮滚动的声音,以及刘三牛甩着鞭子的脆响。

良久,陈老爷轻咳了一声,打破车厢里的静寂:

“咳,不管‘以工代赈’是何人开创的,但效果还是不错的。去年经黄河冰灾,朝廷也有了一定的经验,如果今年再有天灾,便有了可以参照的例子。”

“方法是不错,只是……”魏良见气氛有所缓和,渐渐放开思路。很显然,他对陈老爷的乐观并不看好。

“只是什么?说吧,咱们也不是在朝堂之上,权当在茶馆酒肆的闲聊”

陈老爷鼓励的冲魏良点点头,不管魏良是否认出了自己的身份,不管魏良两口子是不是别有目的,但他对魏良的能力还是非常期待。

“好吧,呵呵,”魏良端起茶杯喝了茶水,润润嗓子,道:“以工代赈的方法很好,只是就咱们大明目前的财税制度,很难实施”

“财税?你是说国库?”

陈大人当了十几年的官,对魏良的隐晦很明了。他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没错,朝廷收取的税金都是逐年降低的,而需要负担的又太多,一旦有天灾人祸……”

后果不堪设想

魏良在心里把陈大人不敢言明的话说出来,其实在明朝,相应的社会保障体制还是很健全的。如果严格按照律法规定的条令做,大明是没有乞丐、{奇}没有鳏寡、{书}没有弃婴的,{网}因为这些人在律法上,都是由朝廷、官府来管。

可惜,万事都有但是。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太平盛世推行没有问题,但是,万一有天灾发生,成千上万的灾民朝廷无力都救助,所有的规定将成为空谈。

“那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