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明回身去通知,一会儿,就见数十人拥簇而来。
最中间的自然是王胜,谈笑风生的他语速更快了,两片嘴唇上下飞翻。
陪同他的则有唐安科市长等人。
再后面则是台企商人和地方政府官员混搭的结构。
谢薇薇趁着他们互相介绍的功夫,找准了自己的位置,站到了市委的队列里。那里有熟悉的本地计委官员,能帮忙介绍一番。
一群人站在门口,也颇为拥挤。
旁边就有官员念叨了起来:“废话真多,就不能进去了谈。”
说完,他还给陪同的台商道歉。
台商很理解,说:“我们中国人一向喜欢开会,你们大陆喜欢开会,我们台湾也喜欢开会,习惯就好了。和公司谈判其实还好了,和你们政府机关谈事情才叫麻烦,连开三天的会,讨论的是第四天开会开什么。”
谢薇薇听的忍不住,哧哧的笑了出来。
官员脸一红,道:“这个是不讲究外事纪律,怎么能让这么多的台商等着,他们光说话。”
谢薇薇撇撇嘴,道:“苏城是在等自己的人。”
“等自己的,做什么?”
“这边有五十多个人,一下子涌进会议室,大华那边只有苏城他们几个人,不是显的弱势?所以说,他肯定是要找五十多个人陪同的。”
对方这才明白,自己竟然是自摆乌龙,颜面无光的强辩道:“我们是两不相帮的。让企业谈判。”
“你们和台商混着来的,那就是台商这边的,甭想换边了。”谢薇薇正说着,果然有一堆人团成一团,从另一边楼梯上来了。
苏城再没有二话,一伸手,说:“请进。”
王胜等人这才跟着进入了会议室。
还好是一层楼改造的房间,才能挤得下这么多人。
王胜挽着苏城的胳膊坐到前面,就笑道:“没想到苏董竟然真能下得了觉醒,将海沧计划以最快的速度启动了起来。王董事长都很佩服,两次说,就算是台塑做,也只能做这么快了。苏董,你看看,这是我拟定的名单,都是愿意到海沧来建厂的,总共有23家。”
苏城没说话呢,唐市长先激动的大笑:“王经理瞒的我好苦,我多方打问,想知道有多少家企业来海沧建厂,都没有结果,原来有23家,太好了,你们放心,我们市里已经组建了专门的工作小组,联合银行税务等部门,将以最完美的状态迎接你们办厂兴厂。我们的理念是人人都为招商引资,个个都为招商求发展……”
“唐市长有这份心,我们就放心了。”王胜笑呵呵的,眼睛还看着苏城。
苏城慢慢的翻着名单,一个个的回忆这些工厂的生产性质,然后缓缓的翻页,问:“后面的工厂,是什么意思?”
“他们是有些担心的,需要苏董亲自说服。”
“很长的名单啊。”
“有400家呢,都是吃化工饭的。大家现在都在犹豫,台湾的商业环境要好一点,就是工业原料不充足,价钱也逐渐贵了。但到大陆来,销路什么,大家又有担心。”王胜说到这里,笑了笑,道:“我们王董事长当年申请100%外销转内销,也是这方面的压力。听说苏董仍然保持了海沧计划100%外销的性质,我们觉得不太好。”
这时候,和他一起来的台湾工厂主就接住了话,道:“没错啊,100%外销这个,对我们影响是很大的,还是灵活一点好。大华的工厂做不做内销没关系,我们想做内销。”
众人纷纷点头,他们都看中了中国市场,不愿意纯出口的方式。
国内要求台塑100%的外销,其实是有产业保护的意思的。如果让海沧基地这么大的一个化工基地,出产的每年数百万吨化工产品全部流入国内市场,非得有一大批的工厂倒掉。
当然,以台塑最后一次的要求来看,国内为了海沧石化基地,是宁愿牺牲掉七八个大厂的。但那是台塑的价值,不是大华的价值。
苏城却有别的办法,他“啪”的一合名单本子,却道:“400个台企太多了,我觉得有100家左右就可以了,现在有23家,那就123家好了。”
王胜苦笑道:“不解决外销内销的问题。400家是都不会来海沧的。”
唐市长早就听急了,好在他知道不能干扰苏城,于是一个劲的挤眉弄眼。
却听苏城说道:“我要是能给你们解决产品的销路呢?大华包销的话,结果会怎么样?”
“这可是几百万吨的产品,大华怎么包销的出去?”王胜根本想不出办法来。
只有谢薇薇,觉得自己猜到了一点。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八章 投资登记
做工厂的,首先考虑的就是销路。产品有了销路,赚点赔点都不怕,腾出手来就可以想办法压缩成本。
工厂主最怕的是没有销路,产品卖不出去,就不能回笼资金,货品积压造成的现金流短缺,很有可能将工厂搞垮。产品有销路的工厂,至不济像是经营不善的国企一样,慢慢的熬着等年限,不至于立刻破产完蛋。没有销路的工厂却是连熬时间的机会都没有,能挣扎一年时间都算运气。
因此,包销是对付工厂主最好的武器。从19世纪开始,这个原则就没有变化过。
台湾企业主们听到“包销”这个词,眼睛都亮起来了。
马上有人问:“是政府回购我们的产品吗?”
政府采购是最靠谱的包销方法了,对略有实力的企业主来说,再没有比这稳定的收入了。
苏城故意绷着脸,道:“大华回购,有区别吗?”
说话的台商一惊:“没有没有,大华也行。”
包销就是最好的了,他哪敢挑三拣四。
苏城暗暗好笑,阿联酋都在他的包销大棒下醉倒了。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天然气包销甚至带来了些微的利润。虽然不能和占用的资金相提并论,但也是一个不错的趋势。
与天然气这种稳定的能源消费相比,包销对工厂的诱惑就更大了。
王胜实在难以想象苏城作为石化上游厂商,包销下游厂商产品的情形。做大乙烯等重化工有一个好处,就在于销售压力小。只要有一系列的下游厂商,他们生产出来的乙烯原料根本是不愁卖的。
除非金融危机一类的问题,否则下游厂商不会轻易停工,不停工就意味着源源不断的需求原料,乙烯厂商就能因此获得稳定优质的现金流,进而获得银行的青睐,扩大生产,进一步的增加现金流。
所以,上游厂商包销下游厂商的商品,根本是本末倒置。
王胜理解不能的再问:“大华真的自己回购?”
“进驻海沧石化基地的厂商,我们给予两年的回购期,等你们生产正常了,回购合约结束。”苏城之所以定两年时间,就是看在苏联的两年动荡期,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将海沧石化基地生产的最终产品销售到苏联去,确实是没有丝毫压力的。
其他人猜不到他的路数,面面相觑,都不知该说什么。
苏城抬了一下头,道:“合同。”
后面的杨明立刻拿出了合同,往一群人中间一拍。
苏城笑笑道:“大华只包销头100家公司的产品,各位赶早了。”
“产品有什么要求吗?”
“轻工产品,最好是最终消费品。”苏城点了一下头,又道:“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产品,你们如果能找到自己的下游厂商,然后生产出最终消费品的话,我们可以按照你们的生产量,进行再包销。”
王胜这下听明白了,边想边道:“你们有办法大量销售消费品?军队的合同?”
苏城摇头。
“民政部的合同?”
苏城仍然摇头,并道:“国外的合同,外销,记得吗?”
这时候,有人已经将合同看完了。
几个台商犹豫少顷,不待其他人阅读,就满脸堆笑的问:“苏董,我们想签约,怎么做?”
“登记吧,到时候,我们是要竞标的。”
“竞标?咱们不是先来后到吗?”做商人的都知道竞标麻烦。不光是花费大了,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也多。
“先来后到,我们也报名。”后面的人也喊了起来。
苏城依旧摇头,道:“400家企业,我们包销123家,如果登记人数少于123家,那就不竞标。但是,如果登记的企业多余123家,那就必须竞标。大家机会均等嘛。”
“苏董,我们千里迢迢赶过来,总该有个优惠吧。”
“对对对,折扣总得有一个吧。”
“给你们多记2分吧。”苏城很好说话的样子,道:“我们把竞标流程已经设计好了。首先是工厂的规模,每1000万元人民币,也就是250万美元,记1分,每雇佣1000名当地人,记1分。产品使用的原料,每年1000万元的,记1分……另外,我们对产品的类型也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行业内的重要性,利润比,污染程度等等,最后,分数高的,就会优先获得我们的包销。行了,就说到这里,愿意到海沧石化基地投资的,签名吧。”
一个短暂的静默,大家争先恐后的涌了上来。
苏城微笑的让出了地方。
海沧石化基地的前期建设是这个计划的基础,台商们看到大乙烯设备基本安装到位,他们本身就已经安心了,同时也就有投资海沧的冲动。
王胜带着他们组团而来,讨价还价的意味更浓厚一些。
苏城则借着私掠证,反打了一波。
他包销轻工产品不仅无压力,而且有利润。这些台商犹豫规模和门路的缘故,也不可能万里奔波的去苏联做生意。以工厂主的身份,他们唯一关心的就是产品的生产和产品的销路。
苏城解决了一个问题,对他们来说就是压力大减,相比之下,在狭小的台湾岛再建厂,或者远赴美国建厂,都显的诱惑力太小,风险太高了。
二十多名台商,很快完成了签字。随后,有人毫不犹豫的拿出砖头似的大哥大,狂吼起来:“还不快来,再不来你就要吃亏了。工厂产品包销啊,到哪里找这样的好事?”
苏城一言不发的跷腿等待着。
来海沧考察的台商自然不会只有王胜一行几十个人。他们只是随同前来谈判的,其他人有在休息的,也有直奔石化基地参观的,还有收集情报的,约会二奶的,约会三奶的,约会四奶的,约会无奶的……这会儿,接到电话的都没什么犹豫,丢下手边的工作或者奶,立刻就往大华的办公楼跑。
有些人稍微冷静些,还想细细搞明白状态,被周围的人一影响,干脆也跑来登记了。
登记又不要钱,怕什么!
抱着这样的心态,登记本上的公司名称很快突破了100大关。
按照苏城的说法,已经确定到海沧建厂的23家公司将优先获得包销的权力,剩下只有100个名额。
看到名额满了,还抱着侥幸心理的商人就按耐不住了。有人用不大不小的声音问出来:“能代签吗?我大哥没来,他也有到大陆来建厂的想法。”
不用苏城说话,霍昌就代为回答:“只要得到对方的授权,代签可以。”
这句话一出,顿时是满场的混乱。
苏城恍惚中仿佛见到了几十个大哥大在狂吼。
小胖低头看看自己腰上别着的,引以为豪的黑色摩托罗拉手机,突然觉得,用吼叫的方式打电话,真的好傻。
他手抚着大哥大,像是在抚摸情人的剑似的,说道:“这么精巧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