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箭传说-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要你马上拔营赶去卢南湖!现在矿山还在掌握之中,我留了四千骑兵死守矿山。大陈骑兵不过万余,谅他一时半刻还不能攻下矿山,现在我们立即赶向卢南湖,明天下午,便能和我留守的四千骑兵,一起夹击卢南湖的大陈骑兵,凭着这五万匈奴骑兵,定能一举将他们消灭。”左贤王大声说道,显然并不知道,他留下的四千骑兵并未冲过浮桥,而是在河边被全部歼灭了。

“可否稍待一时,明晨消失山上的陈兵残余,我便立即全力赶往卢南湖。”浑邪王商量的说道,显然是想消灭正威营后再赶往卢南湖。

“明天?难道大军现在就不能起程吗?说起来我还要问你,为什么把部队驻扎在这里?”左贤王疑惑的问道,被汪甫业和孙尧安围困数日,现在的形势左贤王一无所知。

“前面山上还有千余大陈残兵,明晨天亮一举踏平之后,便可立即开往卢南湖。”浑邪王自信的说道,虽然他再不敢低估正威营,但现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在谁的眼中,正威营的灭亡都将不可避免。

“大陈军队?”左贤王疑惑的问道,“又遇到什么大陈军队了?”左贤王虽然知道正威营的厉害,但也不相信正威营能在五万骑兵的进攻下存活。在他看来显然是浑邪王消灭正威营后,又遇上了一只大陈的军队,而且现在已经被他团团围在这里了。浑邪王完全不顾卢南湖的做法,让左贤王暗中恨得直咬牙。

浑邪王正不知道该怎么说道,左贤王的一名亲卫走了进来,凑在左贤王的耳边悄声说着。帐外几名千夫长被捆绑着跪在地上,一脸痛苦之色,显然经过一翻拷打。原来左贤王进入大帐之前,便令自己的亲随暗中找几名将领和士兵逼问详细的军情。

本来以为浑邪王是故意按兵不动,坐视不救,没想到亲兵报回的消息一个比一个让他感到震撼。浑邪王心知已经无法隐瞒,反而松了口气,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样子,平静的看着在亲兵不断汇报下,脸色越来越难看的左贤王。

亲兵终于将逼问所得的军情简要的禀报完毕,左贤王怒极反笑。“哈哈哈!浑邪王啊浑邪王,你还真没让我失望啊,干得不错,干得不错,哈哈哈。”

浑邪王默默的倒了碗酒,慢慢喝着,完全没有理会左贤王语中带剌的讥讽。

“五万大军,五万英勇善战的匈奴健儿,竟然让你这脓包损失过半,仅剩了二万三千余人。你还有心情喝酒,你自问可曾对得起这战死的二万七千匈奴战士!”左贤王看着浑邪王那副样子,更加怒火中烧,当下毫不客气的向浑邪王吼去。

浑邪王脸色微变,这伤疤一直让他不敢面对,现时被左贤王无情的揭起;加上自己一直隐忍,左贤王却步步紧逼,脾气本就暴躁的浑邪王终于恼羞成怒了。

浑邪王正欲反讥左贤王也不过落荒而逃至此,帐外传来一阵喧闹的声音。数百白马亲卫察觉到大帐的异常,全副武装的赶了过来,与围住大帐的左贤王亲卫发生了争执,只差没有拔刀相向了,几名被捆的千夫长趁乱慌忙离去。

浑邪王把正想说出的话生生的收了回去,踏步走向帐外。众人见浑邪王出来,终于停止了争执,静静的看着浑邪王。浑邪王刚欲发话,帐中正在喝酒的左贤王头也不抬,大声向浑邪王喝道:“叫你的人马上滚回去,这里轮不到他们来撒野。”极怒的左贤王显然一点面子都不给浑邪王留。

左贤王的声音立即便传到了帐外诸人耳朵里,白马亲卫俱是群情激愤,磨拳擦掌,只待浑邪王一声令下便要大开杀戒。左贤王的亲卫却个个面有得色,轻蔑的望着这群骑白马的战士,号称草原最强的白马亲卫又怎么样?还不是一样不放在眼里。

一向横行惯了的浑邪王终于被彻底激怒了,大声向白马亲卫喝道:“全体警戒,任何人如有异动,立即格杀勿论!”“得令!”白马亲卫大声应道,当即张弓搭箭,对准这群左贤王的亲卫,显然对浑邪王此时的命令极为满意。左贤王的亲卫也同时举起弓箭,对准着白马亲卫。箭弩拔张,战斗几乎一触及发。

左贤王显然没料到浑邪王这时居然敢这样做,在他想来完全理亏,连续失利的浑邪王,根本没有资格反抗自己。看了一眼帐外的情形,冷冷的说道:“你想怎么样?莫不是要将白马亲卫永远的从草原上抹除?”

浑邪王转过身来盯着左贤王,正欲发话,营外却再度传来隆隆的蹄声,却是刚才遭受拷打的几名千夫长,带着自己本部人马赶了过来。帐外的形势更加危急。浑邪王对外面的变化全然不理,向前踏出一步,盯着左贤王狠狠的说道:“左贤王似乎忘了这是谁的大帐了,任何人在我的大帐中撒野都不会有好结果。”

“哼,我左贤王若是怕事之人,就不配活在这大草原上。”左贤王毫不畏惧。事实上,到了这一步,两人都已是骑虎难下,既不敢下令士兵攻击,也不愿退让半步。

两人正在对峙的时候,一名匈奴士兵从营外奔来,帐外的士兵们均死死的盯着对方,竟让他挤了进来。挤进来的匈奴士兵急步跑到左贤王身旁,轻声的说了几句。

听完士兵的话,左贤王霍然起身,盯着浑邪王一字一句的说着:“矿山已经失守,我这就返回王庭,希望你能留着命回来向大单于交待!”大步走出帐外,向自己带来的千余士兵大喝道:“我们走!”带着众人迅速离营而去,转瞬便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第一卷 将军百战死

—第四十章 … 唯死而已(上)—

征北中军大营

瓢泼般的大雨挟着呼呼的狂风在草原上肆意横行着,连绵数十里的征北大营,在大自然莫测的威严中瑟瑟颤抖。赵长河在大帐中稳坐上首,听着朱时俊汇报着最近的战况,脸色阴晴不定。中军诸将均立于帐下,用心的听着,唯恐有一丝异动而成为赵长河发泄怒火的对象。整个大帐只剩下朱时俊一人的声音四散回荡。

“这三天,中军连续遭到匈奴骑兵的袭击。前两天各损失一队五百人的清洗队,昨天负责押送牛羊的正武营,也遭到了近六千匈奴骑兵的袭击。正武营及时派人求援并坚守了近两个时辰,为周围诸营的赶来赢得了充足的时间,也使得前来袭击的匈奴骑兵全军覆灭。”朱时俊顿了顿,看着诸将略有喜色的神情。

显然能全歼六千匈奴骑兵也算得上是个好消息了,尤其是中军的这些将领,从出发以来一直没遭遇到什么有力的抵抗,现在已经打到自己身边了,总算不用整天发呆了。

“但是。”朱时俊适时的说道:“正武营虽然拖住了来袭的敌军,但在两个时辰的战斗中,已经基本被打残了,现在仅剩不到千人。在其后围残匈奴骑兵的战斗中,我军也伤亡近两千。”

众将刚刚开始高兴的心情立即开始下落,没想到这种情况下,两军居然损失持平,一向自认为优势一筹的大陈将领们,开始重新审视这即将面对的敌人。

“更重要的是,由正武营押送的百万牛羊,在昨天的战斗中死伤近十万,剩下的又走失了近七成,现在已经派出数千骑兵四散找回,不过结果却不容乐观。”望着帐外的风雨,朱时俊忧郁的说道。

众人俱是明白,要想在这样的天气里寻找丢失的牛羊,几乎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想到这里,大家几乎同时想到了现在征北军面临的严重问题。

赵长河率先打破了沉默:“中军现在粮草情况如何?”众将俱露出关注的情形,显然大家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本来打算以这批牛羊充实士兵的食物,按照原来的估计,足够我军在草原上两月不愁吃喝,所以在十天前已经中断从边塞往中军的运粮补给。如果抛开走失的牛羊,我军现在的粮草仅可支持二十天。”朱时俊担忧的说道。

帐中众人的心情均变得凝重起来。现在已经深入大漠两千里,如果想要重建补给线将异常困难。还有五天中军才能到达狼居胥山,到达之后必须在十五天内击溃匈奴,夺取王庭的牛羊方能维持大军的补给。本来众人均颇为轻视匈奴现时的力量,但昨天的匈奴骑兵所表现出的实力却打破了他们的幻想,对要在十五天内击败匈奴王庭的信心,再没有先前那样的坚定。

“那我军现在该当如何呢?停步不前,等待补给重新建立;或者破釜沉舟,全力一战?”赵长河面无表情的向帐中诸将发问道。

诸将摸不清赵长河做何打算,自然不敢轻易发言,当下深有默契的同声说道:“末将等唯大将军是从!”

赵长河不由哭笑不得,这一次他心中却也没有定计,本想一边听诸将各呈其言,一边在心中仔细思量,没想到众人却养成了次次都唯命是从的习惯,这本来也是他所想要的,但现在这个难题却只能自己去考虑了。赵长河一向是个稳重、远虑之人,对阵匈奴十年,竟一直能忍住慢慢消耗匈奴实力,这次如果不是皇帝下令,恐怕还会和匈奴耗上三五年才会大举进攻,换成一个急躁的人哪能有如此耐心。

如果按他的本意,是想重保补给,确保万无一失方才进击匈奴。但现实却又让他犹豫不决,现在大军深入匈奴两千余里,要想重建补给现将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不仅如此,这一来一回之间至少要将花掉十五天以上。况且现在中军力量,已经不能容他抽调过多的兵力来充实补给。最精锐的两万骑兵派出后,中军就仅剩下六万骑兵了,如果昨天来的不是五千,而是五万匈奴骑兵,恐怕情况就不容乐观了。

赵长河一时难以决策,于是求助的向朱时俊问道:“先生有何高见?”

朱时俊其实也在犹豫,他深知赵长河虽然极富才干,但为人处处需得考虑周全,没有绝对的把握不会下定决心。他也考虑了很久解决的方法,却又怕一时和赵长河心中的想法相反,那样自己的地位恐怕岌岌可危了。以他的看法当然是立即进军,重建补给耗时太长,耗费的人力和物力更不容忽视,况且以现在的情况,根本就无法保障补给线的安全。想了想还是决定说服赵长河立即进军,建补给线是万万不行,问题太多,如果这样做以后恐怕一有错误赵长河便要算到自己头上来。

当下施礼说道:“我认为还是应该立即进军,以决然之势荡平王庭。”

赵长河见朱时俊说得如此坚定,心中也有些疑惑,便又问道:“如果在粮草吃尽之时,还不能破匈奴王庭,我军岂不是要全军尽没?”

“我坚信大将军必能在十五日内大破匈奴!”朱时俊立即将马屁送上。

“呵呵,我倒也不敢妄言必胜。所谓为将者每战不言胜而先言败,中将十万将士的性命系于老夫身上,必须考虑周全啊。”赵长河不无顾虑的说道。

“那请容我分析两种方法的优弊!”朱时俊已决意说服赵长河。

赵长河点了点头,朱时俊铿然说道:“先说重建补给之弊。其一,我军过于深入,要想建立一条长两千里的补给线实非易事;其二,即使成功恢复了补给线,那大将军将以多少骑兵来护卫这条补给线呢?一万?两万?现时中军仅有不足六万骑兵,防备匈奴来袭犹显不足,若再分兵则中军险矣;其三,需多少人来维持这条补给线?只怕要把中军的正字七营全数派出,以三万一千余人或可勉强维持两千里的补给线,若然不足,便只有抽调骑兵了,现在当然不能这么做;其四,补给线的作用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