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血(出书版)p-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显示了她不同凡响的军事才能;佐辽太祖开基立国,谋划的一场成功的契丹版鸿门宴帮助阿保机顺利统一契丹八部,建立契丹第一个皇权世袭的奴隶制国家;太祖死后更是凭借断腕殉夫,扫清异己的狠辣手段治国易储,让所有人俯首称臣,从而坐稳权倾天下的太后交椅。本文中,昀凰不论用何种手段,牺牲终归难免,也只有狠辣的一搏才可能搏回一线生机。更重要的一点,从这个标题我们似乎可以预见昀凰此去北齐已是必然,却终归无法如愿回到南秦,而她与少桓的感情只能像断掉的手腕,因其无法回归而成为实质上最具悲剧色彩的政治与权力的牺牲品。
 
  此身已随前缘误:
 
  〃肌肤相贴,鬓发相缠,曾多少次缠绵在凤榻鸾帷,却是第一次共枕于帝后的龙床〃,借这一句话,我们来讲一讲〃结发夫妻〃的来历。〃结发夫妻〃一般指的是元配夫妻。头发在古代由于〃受之于父母〃,被看得如生命一样重要,在浙南就有因〃结发夫妻〃而衍生出的〃束发托身〃与〃投丝慰情〃的民俗。〃结发夫妻〃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古代男人以胡须长短衡量人的学识,当时有一个皇帝胡子很短,故而登基前夜辗转反侧无法入睡。他的准皇后想了一个办法造假,她剪下自己的头发,仔细地接在皇帝的胡须上,一夜工夫,使皇帝的短胡子成了长胡子。次日皇帝登基时,臣子惊叹皇帝一夜之间胡须过脐,无不拜服。皇后剪发接皇帝胡须的好事为人称颂,于是人们将他们称为〃结发夫妻〃,以此来表达患难与共、互助互爱的夫妻间的深厚感情。作为天子的少桓,结发妻子只能是皇后,所以这句话暗指了他与昀凰这段炽烈却没有名分、刻骨却见不得光亮的感情,不是结发胜似结发,凄美至极。


  回看流年是蹉跎:
 
  梅妆,又名〃寿阳妆〃,始创于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宋书》记载:武帝女儿寿阳公主曾于正月初七日间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于额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自后有梅花妆,宫人多效之。五代前蜀诗人牛峤《红蔷薇》中〃若缀寿阳公主额,六宫争肯学梅妆〃;就是说的这个故事。到唐代发展为往脸上贴金箔花钿,成为一种化妆时尚,更有用翠鸟毛做成的〃翠钿〃,翠色额妆更添妩媚。至宋朝时,还在流行梅花妆,汪藻在《醉花魄》中吟:〃小舟帘隙,佳人半露梅妆额,绿云低映花如刻。〃文人们爱极了这个故事,诗词里不断重现这个情境。白石著名的《疏影》词里便有〃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这样的佳句。李商隐《对雪二首》之二:〃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白居易《新春江次》:〃粉片妆梅朵,金丝刷柳条。〃陆游《湖山柳姑庙》:〃汀月生眉黛,溪梅试额妆。〃寿阳公主的人生在史书上没有留下更多的记载,然而那朵小小的梅花,却将她的名字留在了暗香浮动的梅林间。世人传说寿阳公主是梅花的精灵变成的,因此寿阳公主成为正月的花神。
 
  〃晨光漫透小轩窗,昀凰安然端坐妆台〃,这一句看似普通,读来却让人哀由心生。苏轼为十年前去世的妻子王弗所写的著名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十年〃,是漫长的时间;〃千里〃,是广阔的空间。在这漫长广阔的时间、空间之中,又隔阻着难以逾越的生死之间的界限,由此倍增〃无处话凄凉〃的感叹。时、空、生死这种种界限难以跨越,那只好乞诸梦中相会了。梦境中〃小轩窗,正梳妆〃,仿佛新婚时,在妻子身边,眼看她沐浴晨光对镜理妆时的神情仪态,心里满是蜜意柔情。然而,真的在梦中相见了,心中的千言万语,十年来的苦苦思念,却一时不知从哪里说起,堪堪〃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知道了这里暗藏的经典,大家应该就能更好地体会寐所设的伏笔了。昀凰此去不是死别却是比死别更可怕的生离,只恐怕,梦中相见亦难求,徒留离恨无绝期。


  当时何似太匆匆:
 
  第十七章标题出自姜夔《浣溪沙》系列,在〃销魂却在夕阳中〃一章中已作解释,请参照前文。
 
  别有幽怨各自生:
 
  第十八章标题的原型,若没有猜错应该是组合了白居易的《琵琶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和纳兰性德的《南乡子》:〃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一种烟波各自愁。〃给出了一个哀愁幽怨的基调,并在下一段的描写中将这种情绪慢慢铺展。栖梧宫,取凤栖梧桐之意。只是〃夏去、秋尽、冬来,辛夷宫外梧桐碧影渐渐落尽〃,此番光景凤凰又如何栖身?任凭那桐华殿〃焚椒兰,悬明珠,烟斜雾横,日夜丝竹绕歌台,备极繁奢之能〃也掩盖不了此间的衰败。关于〃椒兰〃的典故,最熟悉的当属屈原的《离骚》〃览椒兰其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离〃和杜牧借古讽今的《阿房宫赋》〃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那么椒兰到底是什么呢?其实指的是两种薰香植物椒和兰,《荀子·礼论》中描述:〃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
 
  故人一去不堪梦:
 
  第十九章的标题颇有些〃梦寻千驿意难通〃的意境,相比前面章节欲语还休的伏笔,这里明确了昀凰与少桓再不可能相见的事实,就好像当年陆游忆咏被迫分离而后早逝的发妻唐婉:〃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这段凄苦缠绵的爱情,那只见梅花不见人的无奈哀伤,梦断香消四十年的一往情深,留给后人多少叹息。
 
  媵妾之身:媵,指陪嫁之人,媵妾就是纳陪嫁之人为妾。
 
  啼鸟惊飞恨未央:
 
  火漆急报,火漆即封蜡,用于邮政信件、文件或密件封口,以防止被他人打开。古代人们在重要的文件或信件、密件、包裹等的封口处滴上烧化后的火漆,趁热盖上章,这样任何人企图私自打开,都会造成火漆破损。
 
  弹指灰飞事成空:
 
  颇喜欢第二十二章的标题,包含了很不错的两首词,既有婉约派的意境又有豪放派的大气。首先是李之仪的《踏莎行》:〃一别芳容,五经寒暑。回文欲寄无鳞羽。多情犹自梦中来,向人粉泪流如雨。梦破南窗,愁肠万缕。那听角动城头鼓。人生弹指事成空,断魂惆怅无寻处。〃一句〃人生弹指事成空,断魂惆怅无寻处〃颇为贴合此时昀凰的心态。说到〃灰飞〃,大概就很直接地想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赞周瑜的一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两个王者的同盟,没有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只有征服者的豪情万丈。提到用计,本不是本文的行文重点,所以文中涉及的三十六计中的经典,如昀凰竹舍自嘲时提到的美人计,真正所想的金蝉脱壳,晋王南帝的暗度陈仓、借刀杀人,瑞王所猜调虎离山、围魏救赵以及在文中暗藏的谋略,均在此略过。


  独向天阙伶仃行:
 
  看完第二十三章,再来品味这个标题,让我想起来曾经读过的一首现代词:〃旷野披霜,苍山负雪,朔风如裂。粉蕊虬枝,昂然向天阙。悬崖绝壁,自芬芳、谁需蜂蝶?〃这里的昀凰,恰似一株凌雪红梅,孤独伶仃却有一份决然不屈,正一步步走向真正的涅槃。
 
  〃女子过美则不祥(或近妖)〃,这类关于红颜祸水的观点曾经出现在《左传》,当时晋国大夫叔向想娶夏姬的美丽女儿,遭到母亲的强烈反对,理由是她的母亲曾〃杀三夫、一君、一子而亡一国两卿〃,所以〃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并得出〃有甚美必有甚恶〃的观点来。逼宫一章中,骆臻眼中的昀凰,〃美而近妖,活脱脱就是妲己之媚、妹喜之妖〃。妲己和妹喜算是红颜祸水的最早典型,一个心狠手辣一个骄奢淫逸。熟悉《封神榜》的读者自然知道商纣王宠妃妲己,而妹喜嚣张的年代则更早,她是夏朝最后一代天子桀的妃子,惹得天怒人怨,〃时日曷丧?吾与汝偕亡!〃最终灭国于商。
 
  昀凰用〃人人皆醒唯我沉醉〃形容当年醉酒的母亲,这句话其实是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变体,却都表达了人物内心的孤苦无奈。
 
  一夜东风看摧杀:
 
  太子的SM是第二十四章的重头戏,更是昀凰涅槃的重要推动,故而该章取名如此,一个〃东〃字暗指太子身份,〃摧杀〃二字已是精妙,偏偏还有一个〃看〃字可谓题眼,所传达的氛围实在不可言传。〃摧杀〃中涉及的守宫锦,在当代一些农村还有类似的传统,相比那传得神乎其神的守宫砂,在通常情况下更有科学根据,却仍取〃守宫〃这个名字。守宫其实是古代对于壁虎类的别称,晋《博物志》记载,古代所谓守宫砂是用食满七斤朱砂的壁虎制成,点在女子身上,用来检查贞操的存在与否。元顺帝宠妃程一宁〃绿窗深锁无人见,自碾朱砂养守宫〃的诗句正是女人表明守身如玉心迹的代表作。谈到出嫁从夫的观念,我们来解释一下〃良人〃的来源。古时夫妻互称为良人,后多用于妻子对丈夫的称呼,例如《孟子》〃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所言正是封建社会女子对丈夫的依赖。据说后来的夫妻互称〃郎君〃和〃娘子〃,里面的〃郎〃和〃娘〃正是从〃良人〃的〃良〃分化而来。


  太子的〃朱衣玄裳〃和太子妃的〃翟衣青裳〃,颜色方面涉及尊卑等级内容太广略过不说,只是给细心的读者解释一下古代衣和裳的区别。《诗经》已经有了〃绿衣黄裳〃的描写,通常的理解是男女式裙服称为〃裳〃,而〃衣〃泛指上装,包括内外各层,功用也有细分,在此略过不表。
 
  箫韶九成待来仪:
 
  第二十五章标题以及稍后提到的骆后居处来仪殿,都出自《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相传《箫韶》是舜为尧所作,用以歌颂先辈,并示忠心继承。〃九成〃,简单说就是《箫韶》乐章所分九章,所以《箫韶》又称《九韶》。传说中箫韶九成至美,可引来凤凰随之起舞,亦暗喻盛德至极而生〃瑞应〃。从尧舜至先秦,各方面都盛推九韶,夏、商、周三代帝王亦把《韶》作为国家大典用乐。昔年孔子以〃君子不居乱邦〃为由离开鲁国移居齐国,在这里听到了他认为世间最美的音乐,正是《箫韶》。《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当代考古发现的古琴减字谱《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经考证就是当年的《韶》乐遗律,其中的〃凤凰来仪〃正是《韶》乐的高潮部分〃凤凰来仪,百兽率舞〃。
 
  〃月缺疏桐,人约三更〃,前半句出自苏轼受贬时所作《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昀凰与少桓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满怀伤感,他们的相许远没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那样浪漫,月缺注定无法圆满,桐疏又怎能承载凤影?
 
  素手乾坤见方寸:
 
  崇明殿〃乌檐朱柱下连着一色的粉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