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恋红尘-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仔细回味着沈信拍摄的一切场面,诺曼再想到如果最后的配乐也来个南美风格,这部片几乎就是一部完美的精品了。
第一次,诺曼开始抱怨马天成的剧本太烂了。此前,他甚至不准备承认自己是这部电影的导演,只想拿到钱后走人。反正中国和美国那么远,没人会知道他曾在中国拍过这么一部戏。私心里,他觉得这是一件很丢人的事。带着对中国电影的偏见,他认为怎么也拍不出经典来,也就懒得在剧本上挑刺了。
但现在不同了,他意识到,沈信的才华这么出众,完全是可以出经典的嘛,可惜拍摄已经开始,对剧本的大幅度改编完全不现实,真要认真,也只能在大框架不动的情况下做细微修改。诺曼后悔不已,不过还是想尽力挽救一下这部影片,所以在后面的拍摄中更加强了要求,力求达到可能范围里的最好。
对于诺曼的要求,其他演员也没什么意见。说起来,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的想法都和诺曼差不多,一开始,他们都只当是一个淘金机会,但随着与沈信的相处,也意识这可能是一部不错的影片,都严格要求自己,力求出彩,至少,也要做到不给片子抹黑吧?
所以,这后面的拍摄是越来越精细了,在诺曼指出沈信的动作戏韵味十足后,另有奇妙的构思出来,沈信的表现完全激发了大家的创造力。虽然不能整体提升这部影片的品位,但一些新的构思,还是让这部片子的趣味性大大提升了。
在这样的氛围下,剧组简直就成了最团结最友爱的创作群体,所有人都尽力想着,到底如何才能让这部影片拍得更好。群策群力,在众人纷纷出谋划策之下,马天成剧本的很多薄弱环节得到了弥补,整个剧情更趋合理,也更有趣。
这也要归功于沈信的人格魅力,对于一开始众人对中国电影人的轻视,他并不为此争个脸红脖子粗,而是靠自己的努力赢得了自己应有的尊重。
英语过关,与其他人交流完全没有问题,沈信在剧组刚开始集结时,已经让所有人感到友好了。而当沈信在演艺方面的才华一一展露之后,所有人都以他为荣,并不甘落后地想将自己的一部分也做到最好。说白了,大家都是靠演戏混饭吃的,没有人不愿意自己演的电影大红大紫。原先的怠慢也只是觉得没有前途,真正看到光明,所有的积极性一下都被调动起来。
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到整部片的拍摄结束,虽然难言完美,但每个人都很满意,更期待电影的发行上映。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他们拍的最好的一部电影。
而说到拍摄过程,众人都是众口一辞,觉得从来没有这么愉快过。到全剧杀青,所有人即将各奔东西时,每个人都觉得欲走难离。这一个月的拍摄,实在是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就连一向不苟言笑的诺曼,也在庆功会上说了一句:“我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美好的拍摄过程,谢谢大家的合作了。”
庆功会后;其他演员都各自回家,只有沈信和诺曼回到香港,他们还有影片的后续工作要做。
在沈信离港拍摄的过程当中,无论多忙,沈信每天都会回去看典娆一次,虽然典娆看起来状态越来越好,但直到沈信返回香港,她还是没有醒来。对于典娆醒来的具体时间,沈信也没有把握,不过既然一切顺利,他也没有理由担心。
一听到沈信回来的消息,刘德华马上拍马赶到,第一时间观看了样片。在观看的整个过程中,刘德华一言不发,只是眼中似有异光闪动,不知道在想什么。倒是诺曼一改往日傲慢,滔滔不绝地赞美着沈信。
看完样片,刘德华也只是拍拍沈信的肩膀表示嘉许,还是什么话也没说就离开了。沈信看得分明,刘德华并非对影片不满意,实际上影片的效果可能超出他的预计,但对于这个结果,他的喜悦还是有克制性的,似乎另有心事。
很想问刘德华到底有什么事,但不等他开口,刘德华已经快步离开了,只留下沈信一人满腹疑窦。
刘德华直接回到办公室,关上门,一个人陷入了沉思。正如沈信所估计,他有心事,而且是一个从来没有提起,却一直在他心底的秘密。
(第三十章 完)


第三十一章 憧憬

对于沈信的新片,刘德华的确很满意,如果单单只是当作一部单独的影片,他没有理由不满足。但是,这部影片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此。实际上,这部影片的成败关系到刘德华的一个梦想,拍摄的成功也只是迈出了实现梦想的第一步,所以即使对这部影片的效果很满意,他还是只能表现出有所保留的高兴。
是的,刘德华有一个梦想,或者说,所有经历过港片兴衰的电影人都有一个梦想,就是重振港片雄风,在电影上超越美国,战胜大鳄好莱坞,或者至少也要能和它平起平坐。
无可否认,在电影方面,好莱坞是当之无愧的老大,无论从数量和质量,都不是其他国家地区所能单独抗衡的。但作为与港片兴衰的见证人,刘德华在遗憾港片衰落的同时,更多是对未来的憧憬,希望有一天能够美梦成真。
作为一家娱乐公司的老板,更是一个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明星,刘德华觉得自己应该是有能力为港片,为中国电影做点事的,但要如何进行,他却一直没有方案。
走民族特色的路线吗?但虽说民族的才是国际的,但在好莱坞的强势下,任何其他国家特色的影片只能热闹一时,完全撼不动它的霸主地位。《卧虎藏龙》即是一例,轰动一时,并且引起了一群跟风之人,但一样重归沉寂,并没有对好莱坞造成什么影响。至于跟风者,在国内已是骂声一片,更是降低了中国电影的形象。
在这方面作的好的是周星弛,《少林足球》和《功夫》两片对好莱坞都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算是港片走向世界的杰出代表了。但同样无可否认,单走功夫路线,并不是长久之计。且不说同一题材的影片容易引起审美疲劳,更难出新,即使能保持这个影响力,在这样狭窄的题材中,要扩大中国电影的影响力,也是难上加难。
总之,只凭着这样的努力,暂时是撼不动好莱坞的。
当然,最终还是有走这一步的,没有自己民族的特色,即使能赢得认可,也不是真正的中国电影。但是,在中国电影势弱的今天,也许需要剑行偏锋,才能迅速达到重新崛起的目的。
另外还有过一种尝试,就是导演和演员直接去好莱坞发展,想通过最直接的方式为中国电影赢得尊重。
但很遗憾,结果也是一样,演员和导演除了钱不少赚外,也没有扩大多少中国电影的影响力。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好莱坞的强势,无论多大牌的演员和导演,到了好莱坞,都得按人家的规矩办事,拍什么片,演什么角色,完全不是他们能做主的。这样一来,导演和演员的优势得不到发挥,更被好莱坞看轻,最终只能铩羽而归。
刘德华对这些情况都是了如指掌,深深感到,要挑战好莱坞的权威,需要从加强自身作起,不仅要有好演员,还得有不次于好莱坞的制作,当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对好莱坞造成冲击。
但这说起来容易,真要做起来何其难啊。首先,好莱坞大投入的大制作影片,就不是中国电影所能抗衡的。且不说能否拿出那么多的钱投到一部电影上,光是想想能否收回成本已经可以吓退一大堆人了。
具体到技术上,首先动画技术就不是中国电影行业所能比拟的。而且,在好莱坞强势的同时,中国电影却在萎缩,整个行业不景气,也直接造成了人才的匮乏。从导演到演员到剧本创作人员,都出现了断层。作为一个资深电影人,刘德华深深感到担忧。
要拯救香港甚至中国电影,他知道靠他一个人不行。作为一个歌手和演员,他在亚洲算是红透半边天了,但放到西方,影响力微乎其微。作为一个老板,他的财力也是有限。在港片生存日益艰难的时候,刘德华的梦想也只能深深埋在心里
但是,沈信的出现却让刘德华有了一个新的想法,那就是通过造星来带动港片的复兴和中国电影影响力的扩大。中国人,却能对西方造成巨大的影响,这样的一个电影明星,不仅可以带动香港电影业的复兴,更能将港片的影响力扩大到亚洲之外。
这个想法也近乎天方夜谭,但有了沈信,一切都不一样了。细思之后,刘德华觉得此事大有可为,于是开始为沈信设计前途。
自觉已达演艺巅峰,刘德华其实知道自己已经很难突破了,之所以一直在坚持,内心更多是对命运的一种抗争。在见到沈信后,刘德华忽然意识到,沈信是可以作为他的代言人去获得那些他没有获得过的荣誉的。所以一开始看到沈信,刘德华只是下意识地想培养沈信做他的接班人,并没有想及其他。但随着沈信天赋的一一展现,他忽然发现,沈信正是完成他那个宏大梦想的最佳人选。潜力无穷,天赋超人,这简直就是上天送给刘德华的最好补偿。
忽然之间,刘德华觉得和这个重振港片雄风的梦想比起来,个人的荣辱根本算不了什么。也正因为如此,他去年以来,已经减少自己在演艺方面的事务,专心经营起公司,准备一心一意地培养沈信,以及一大批得力的人手。
这个决定一下,刘德华顿时轻松无比,他并不是完全淡出演艺圈,而是不想再拼命打拼了,就象他最崇敬的一位前辈明星一样,一年拍上一两部自己喜欢的电影就行了。这样既轻松,更有可能出精品,真是他最完美的生活了。而且,在沈信的身上,他更看到希望。
通过去年沈信的表现,沈信在亚洲的知名度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已经不需要再为了扩大知名度而追求拍摄的数量了,重要的是出精品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所以才有刘德华不惜重金建立动画小组,更高薪请来诺曼。诺曼拍的电影刘德华都看了,正是典型的好莱坞大片风格,气势恢弘,大气磅礴。这正是国内导演所缺乏的一种能力,也许是因为习惯了小制作,即使给上钱,中国导演也很难拍出好莱坞那种气魄的电影。刘德华请诺曼,也是别有苦衷。
刘德华选择马天成的《东方之鹰》作为沈信新年的开山之作,并不是没有理由的,首先,这个剧本中除了男主角外,其他人都是西方人,很容易为西方人接受,也借西方配角衬托了沈信的地位,算是对西方电影市场的一次试探。在刘德华的一生中,曾经历过多次成功或者不成功的尝试,这只是其中一次而已。而每当看到沈信的进步,刘德华就更有信心。
在刘德华来说,这次尝试即使失败也没多大损失,凭着沈信在亚洲的影响,已足以保证收回成本了。
看过样片之后,刘德华对这部电影的前景更为看好,这才要一个人静静地想想,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第三十一章 完)

第三十二章 争执

在《东方之鹰》中,刘德华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就是所有对白都是以英语完成。固然,一方面是因为外国佬大多不懂汉语,更主要的是,这样的影片对西方观众对剧情的欣赏毫无影响,有利于沈信树立自己的形象。英语是国际通行语言,英语国家也都是大市场,这种尝试并非不可行。
对有着五千年悠久文化的中国来说,这是一种悲哀,但也只有这样,也才能最快地将沈信的形象推到西方,才能形成对抗好莱坞的势力。只有沈信的形象深入人心,才能借他的影响力宣传扩大中国电影乃至中国的影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