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见虎牢关内,十数万魏军整齐划一,军容严正,金戈铁马,熠熠生辉,诸葛亮叹道:“司马懿与张郃真不愧世之名将,治军手段果然不凡!”
马超道:“若是他们总是坚守不出,那日后咱们的粮草难以为继,还是要退回洛阳以西的地面,否则必败无疑。”
诸葛亮道:“想攻进去真是难于登天,我出山二十多年,第一次这么一筹莫展!”
庞德道:“那怎么办?就这么退回洛阳城么?”
诸葛亮勉强点了点头:“若是当真攻不进去,咱们也只好退回洛阳了!”
正探查间,忽见一名百姓神色匆匆地前来,我们倒是认得他,他是我军阵中一名探子,前来找我们定然是有重要情况。
果然,他一路小跑冲到我们面前,对诸葛亮道:“丞相,魏国大将军曹真亲率十万大军自荥阳而来,先锋将陈泰、邓艾已经接近我军营寨!”
我心中猛地一凛,惊问一声:“你说什么?先锋邓艾!”
“没错,是邓艾!”那探子答道。
我慌忙对诸葛亮道:“丞相,邓艾此人非同小可,我等快些回去迎敌吧!”
诸葛亮微微颔首,我转身第一个下山,却听得诸葛亮在我背后轻声地自言自语——“邓艾?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我边走边想——邓艾原本是到了魏国后期方才成器的,可如今便已经成了先锋大将,看来由于我的到来,很多人的命运就此发生了改变。
据史料记载:遇到司马懿,可以说是邓艾一生的重大转折。当时,邓艾乃是屯田部民,出身贫寒的屯田部民要出人头地谈何容易,邓艾平淡地过了近二十年。后来总算当上了典农功曹,帮助管理屯田。一次,邓艾上洛阳去呈报,有机会见到洛阳太尉司马懿。司马懿很赏识他的才能,征召他为太尉府的掾属,后升任尚书郎。
看来是由于司马懿前段时间被曹睿罢黜,恰好遇到了邓艾,这才一拍即合,将邓艾引荐给了曹真。
再说那陈泰——陈泰是魏国名臣陈群之子,自幼便受过良好的教育。陈群生前,陈泰已于青龙中期出任散骑侍郎。青龙四年(公元236年)陈群去世,陈泰继嗣,被封列侯。陈群死后,陈泰便离开朝廷至西部边疆。
后人一直称赞陈泰是魏国后期的李典,这个人也完全脱离了原本的轨迹,从镇守西域的大将摇身变成了抵抗我汉军的先锋将了。
回到大营之中,前方探马早已回报:“邓艾依然率领魏军前部来此,正向我军推进!”我急忙大声召集本部精兵,率部前往御敌。
第246回 结巴邓艾
终于赶在一里处将邓艾军马拦截了下来,我暗自松了口气,传令列阵。
刚刚列好阵势,那边厢门旗开处,一将策马而出,我看了看,只见他面黄鼻塌、眼斜口阔,脸上有无数的小坑,想是少年时分泌旺盛,长了一脸“青春”所致,手中一柄长刀看上去颇为古朴,丝毫不像是大将之风。
我却不敢小觑:“来者是邓艾否?”
那将答曰:“正……正是!”
怎么?邓艾还是个口吃?
我在脑海中慌忙搜索起来,果然,我想起来什么:《三国演义》中记载过此事,当年司马懿夺取了曹爽的兵权,夏侯霸奋而反击,兵败降蜀,曾对姜维说过——“……一人现为掾吏,乃义阳人也,姓邓,名艾,字士载,幼年失父,素有大志,但见高山大泽,辄窥度指画,何处可以屯兵,何处可以积粮,何处可以埋伏。人皆笑之,独司马懿奇其才,遂令参赞军机。艾为人口吃,每奏事必称艾艾。懿戏谓曰:卿称艾艾,当有几艾?艾应声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其资性敏捷,大抵如此。……”
这么说,这邓艾竟还是我魏延的老乡?!
在三国时代竟能遇见老乡,真是不容易啊!我几乎要激动地落泪了,策马上前,冲邓艾一抱拳:“邓老弟可是义阳人士?”
邓艾道:“是……又如何?”
我放声大笑:“魏某亦是义阳人!咱们也算是老乡了吧!”
唉!历史上的魏延和邓艾有多少共同之处啊!都是一样人,都是擅长冒险,敢于玩命的大将,而且两个人最后都是被诬陷谋反,死在自己人手里,今日一见,当真是倍感亲切!
可邓艾似乎是不感冒,长刀一挥,大声道:“魏延!你……你少跟我套……套近乎!战场之上,你……我当一决……生死,少说……废话!纳命来!”
这简直是让我下不来台嘛!也太不给老子面子了!我拍马迎上,破口大骂:“还给脸不要脸了!吃我一刀!”
卯足全力一刀向邓艾脑袋劈去,邓艾举刀格挡,“咣当”一声,邓艾坐下马前腿一软,险些将邓艾掀下马去,邓艾道:“好……大的力气!”
另一边也有一人扑了出来,叫道:“邓兄,某来助你!”我看那人,年纪大约二十来岁,虽说长得稍显平凡,那眼神里却带着许多世故,一看就是个比较有心计的家伙,我一面架住邓艾反击的一刀,一面喝问:“汝乃何人?”
那年轻人答道:“我乃是师纂,不要多说,看枪!”
“好不要脸的家伙!竟敢以二打一!”身后传来一声怒斥,杜鸢挥枪杀到,截住师纂,师纂一见是个年轻貌美女子,顿时呆了一呆,手上动作一滞,杜鸢花枪已到,正刺中师纂肩膀,邓艾见了,急忙撇开战圈,救了师纂回阵。
双方各自收兵,回营后,诸葛亮等人已经赶回,我向他汇报了军情,诸葛亮道:“邓艾此人,我从未耳闻,不知文长心中此人地位如何?”
我说道:“此人目光远大,谋略颇深,绝不在司马懿之下;作战又甚是勇猛,身先士卒,绝对不是善茬!”
诸葛亮道:“邓艾他果真如此难以对付?魏国人才当真是层出不穷!”
我笑道:“此人虽擅军事,却不擅人情世故,幸亏生在乱世,若是在太平盛世,必然死于宫廷倾轧!我们想要对付他,还是用反间计的好!”
说到这儿,我顿了一下,叹道:“只可惜邓艾是由司马懿破格起用的,反间计虽是有效,只怕瞒不过司马懿的眼睛!”
诸葛亮点头道:“即使如此就先不要使用此计,待我前去,跟这邓艾较量一番,试试他的成色究竟几何!”
……
次日,诸葛亮传令全军,退后五里下寨,邓艾、师纂引魏军前部进驻我军原来所驻之地,安营扎寨。
诸葛亮道:“邓艾已经进入我军营寨,文长,明日你亲率一军前往其营,许败不许胜,我自有主张!”
我领了号令,率兵前往。
第247回 以力取胜
与邓艾战不十合,我拨马便走。
邓艾并不追赶,我心中焦躁不已,若是邓艾不追,诸葛亮的妙计也就无从施展,这可如何是好!
翻身再战,邓艾止住道:“魏文长,汝……武功在我……之上,还……连续败退,你当我傻子啊?!”
我攥紧金刀,心中不停地翻腾:“早知道就让吴班那几个手段弱的前来挑战了!”
想到此处,我只好转身传令撤兵。
……
回到营中,向诸葛亮汇报此事,诸葛亮听得,叹道:“这邓艾倒还真是心思缜密,断不敢等闲视之,等明日我遣廖化、张翼引一军前去攻击,看看他防御手段如何!”
次日,廖化、张翼奉命引三万兵马前往邓艾军营,诸葛亮又恐他二人有失,派我与庞德二人前去接应。
廖化、张翼引军赶至邓艾营前,高声叫骂道:“邓艾小儿,速速出来受死!”
一声梆子响,邓艾舞刀引一军出营来,喝问:“汝二人……何人?”
廖化道:“大将廖化是也!邓艾,快快纳命来!”
邓艾一摆手:“汝非我……敌手!只叫那……魏文长来!”
廖化大怒,挥刀直取邓艾,战到三十余合,张翼挥动令旗,大声下令道:“所有军士听令!全力攻营!”
三万军士应声而动,各持长矛蜂拥而上,邓艾不慌不忙,退出战圈,手中长刀向天立起,原本已经渐渐归于平静的魏营猛然间站起无数名弓箭手,张翼大惊,慌忙道:“长矛手快撤!快撤!换刀盾手!”话音刚落,魏营中箭雨骤至,我军将士纷纷倒下。
廖化大怒,道:“好个邓艾!今番某非斩你于马下不可!”
邓艾微微一笑,道:“来……试试!”取下弓来便是拈手一箭,正中廖化右肩窝。
我与庞德见势头不对,慌不迭地率军冲上前去,庞德插到廖化与邓艾之间,舞刀截住邓艾,我扯住廖化坐骑缰绳,匆忙带他撤回本阵,传令全军后撤。
却说庞德与邓艾恶斗,二三十合后,邓艾虚晃一招,拨马便走,庞德亦不敢恋战,转身撤走。
再度回报诸葛亮,我军损失约有八千余人,诸葛亮大怒:“邓艾竖子,欺人太甚!我定要生擒此人!”
我奏报道:“丞相,邓艾此人绝非常理所能取胜,以我之见,不妨咱们动用全部三十万兵力,群起攻之,以力取胜!”
诸葛亮道:“我也想过此招,可是若是虎牢关中张郃与司马懿兵马下来围攻我军,那请时刻就不妙了!”
我笑道:“不妨,丞相可自带大军攻打邓艾,我与马孟起引三万军前往虎牢关,阻挡张郃与司马懿增援!”
诸葛亮道:“好!既然如此,就依魏文长之计,动用全部兵力攻打邓艾军营!”
……
我与马超引三万军绕过邓艾军营,,直抵虎牢关,安下营寨来,马超在西以防邓艾偷袭,我在东阻挡虎牢关军马。
却说诸葛亮那边,他以关兴、张苞为前部,甘宁、庞德为中军,廖化、张翼为左右两翼,近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离开本营,向着邓艾军营赶去,诸葛亮自镇中军,指挥调度。
中途探马来报:“报丞相,陈泰、曹真业已赶到,邓艾营中军马已有十万左右!”
诸葛亮道:“十万又有何惧?正好给他来个一网打尽!”
当下诸葛亮端坐四轮车,请回羽扇,指挥全军,径向东方赶去,一场激烈的大战,即将上演!
不知道邓艾那边,准备得怎么样了……
第248回 身陷险境
我坐在营中,未知西面战事如何,简直是如坐针毡,却不敢轻动,只得去营前登上那敌楼,遥望虎牢关上动静,那虎牢关却静悄悄的,丝毫不见有兵马活动……
我心中愈加的惊慌不安,不知关上司马懿和张郃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隐隐听到西面邓艾军营方位传来的阵阵喊杀声,我心中当真是七上八下,真想投身于千军万马厮杀之中,也不想在这儿大受煎熬。
突然之间,我脑海里渐渐被一丝不祥占据了,这种感觉越来越让我坐立不安,虎牢关一点儿也不正常的安静让我脑中闪现出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司马懿已经断明诸葛亮的计谋,早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等着我们来钻。
想到这儿,我匆忙奔下敌楼,前往营寨准备召集众弟兄,就在这个时候,虎牢关上突然喊声大作,关门大开,一彪魏军冲了出来!
我心中大惊,急忙大呼道:“紧闭寨门,所有弓箭手准备!”
一百来个弓箭手慌忙冲上寨门口,拈弓搭箭向魏兵射去,虽然在一瞬间便射倒几十名魏兵,但是这波魏兵大约有四五千人,根本就没有构成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杀伤!
糟了!我心中大惊,抄起金刀,大吼道:“全体集合!快集合!”
随着我的吼声,大约五百多人稀稀拉拉地从营中赶来,待见了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