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北极冰盖没有在这三个月内超规模冻结,那么在平流层飞机开始工作后,阳光辐射加热作用将显著增加,也就能阻止北极冰盖冻结。
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全世界的一百多个国家再次动员起来。
准确的说,是五个核大国。
为了确保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趁此机会再次获得制造核武器的能力,核弹头的组装与部署工作全部在四方机构的监督下进行,而且所有新生产的核弹头都被单独标注,确保用在该用的地方。
这么做到底有没有用,谁也不知道,可是谁都知道,没有第二种选择了。
二零三六年一月一日,在各国提前交付第一批零备件之后,平流层飞机组装厂的生产线正式启动。
两天后,第一批核弹头在北极冰盖下引爆。
根据科学家提出的理论,分批次引爆核弹头,能够最有效的防止冰盖冻结,减缓冰盖的扩张速度。如果集中引爆核弹头,最多只能消融一些冰盖,对阻止冰盖迅猛扩张没有多大帮助。因为冰盖也会反射阳光,而且反射效率比微尘高得多,所以阻止冰盖扩张,才能最有效的阻止气温迅速降低。
也就是说,核弹头的作用不但是释放热量,还能炸碎冰盖,让北冰洋吸收更多的阳光。
一月十日,第一批平流层飞机下线。
虽然时间万分紧迫,但是牧浩洋还是按照计划安排了试飞。因为是无人驾驶飞机,所以试飞工作相对简单,主要就是看能否上升到平流层,以及携带的静电吸附装置能否达到设计的工作指标。
试飞结果非常理想。
在一天之内,参加试飞的十架平流层飞机吸附的微尘都超过了三百吨,而且由巴西研制的高压压缩装置工作正常,由微尘压缩产生的“石球”都按照预定程序,投掷到了分布在北半球的回收地点上。
为了确保微尘不再进入大气层,大部分回收地点都在海面上,也有一些是内陆湖泊。
比如世界上最深的贝加尔湖。
如果回收工作顺利进行,仅需要半年,贝加尔湖就会被“石球”填满。为此,俄罗斯专门挖掘了三条运河,把贝加尔湖的水通过尼塞河与勒拿河引入北冰洋,以及通过阿穆尔河引入太平洋。
在做这项工程的时候,俄罗斯还转移五千多头贝加尔海豹。
要知道,贝加尔海豹是世界上唯一生活在淡水湖里的海豹,具有独特的生物特性,属于非常宝贵的物种。
一月十四日,清理工作全面开始。
当天,一百二十架代号“天使”的平流层飞机陆续升空。
也正是从这一天开始,每个小时都有二十多架“天使”从组装厂旁边,由中国陆战队专门开辟的机场升空。
这些飞机全部由电动螺旋桨驱动,在对流层内,由蓄电池提供电能,上升到对流层之后由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电能。因为巡航飞行速度为每小时八百公里,在白天向西飞行、夜间向东飞行,所以在夜间飞行时间在六个小时左右,而飞机上的蓄电池能够提供持续飞行八个小时所需的电能。也就是说,“天使”不用返回地面充电,只要不出机械故障,能够一直在平流层内飞行。
当然,这只是理想情况。
因为静电吸附装置需要消耗电能、压缩系统也要消耗电能,加上飞机上的各个系统都有维护周期,所以平均三天左右,“天使”就得返回组装基地,进行四个小时左右的维护,然后再次升空。
为了确保不让任何一个国家得到这些飞机,“天使”上有一套自毁装置。
除了在组装基地附近,即接收到了特别的信号之外,在任何地点,只要飞行高度低于一万八千米,“天使”就会自毁。
显然,世界各国在努力自救的时候,也在提防着其他国家。
也正是如此,牧浩洋不得不承认,人类文明没有因为这次灾难而得到提升,至少没有因此而为大一统努力。
灾难绝对不是促成人类联合的主要动力。
只有切实的利益,或者说更加美好的未来,才是人类全面联合的基础。
第六十九章 休假
第六十九章 休假
清理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或者说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到一月底,已有近五百架“天使”升空,返回地面的微尘超过一百四十万吨,比预期的超出了大约百分之十。
因为总需求量提高到了十五万架,所以第二做组装厂也已开始建造。
不出意外的话,最多只需要十个月就能生产出十五万架“天使”,清理工作有望提前三个月完成。
当然,要不要提前,得由科学家决定。
原因很简单,三个月的阳光辐射加热作用,肯定会对北极冰盖产生影响,也就有可能导致意外发生。如果北极冰盖在二零三六年冬季的冻结程度没有达到正常年份的水平,那么前期的所有努力都白费了。
所幸的是,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在这几个月之内,科学家有足够的时间搜集数据,对清理工作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制订出更加可靠的计划。更重要的是,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有足够多的机会对清理工作的进展速度进行调整。
二月一日,牧浩洋正式辞去驻日总司令的职务。
不是他不能胜任这个岗位,而是有更加重要的工作交给他:以中国军方首席代表的身份参与太空垃圾清理行动。
在此之前,发生了一件谁也不想见到的事情。
一月二十七日,中国按计划发射了第一颗强磁场卫星,清理太空垃圾的行动正式开始。
仅仅两天之后,这颗运行在三百二十公里近圆轨道上的卫星发生故障,在一月三十日夜间坠入南太平洋。
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却对清楚太空垃圾的行动产生了严重影响。
要知道,在此之前,所有国家都对中国的强磁场卫星抱以厚望,认为能够像清理微尘那样清理掉太空垃圾。
一月三十一日,中国航天局公布了事故调查结果。
引发事故的,正是强磁场卫星要对付的太空垃圾。
根据地面雷达探测到的数据,在出故障之前,卫星被一块长二十厘米、宽五厘米、厚三厘米,大约重一公斤的太空垃圾击中。因为没有受强磁场影响,所以可以基本断定是一块非金属碎片。
问题是,在设计的时候,中国科学家就考虑到了这种情况。
事实证明,中国科学家考虑得严重不足,即以每秒数公里速度飞行的太空垃圾的破坏效果远远超出预料,而且卫星并没得到严密保护,如果太空垃圾正好击中脆弱部位,卫星就将成为新的太空垃圾。
这颗卫星在坠毁的时候,至少在轨道上留下了一千多块碎片
也就是说,不但没有清理掉太空垃圾,反而增加了太空垃圾。
这次事故让四个主要航天大国都认识到,清理太空垃圾比清理平流层微尘困难得多,而且很有可能无法清理。
原因很简单:清理太空垃圾的速度,恐怕比不上产生太空垃圾的速度。
根据这一结论,四方才紧急协调,组建了由军方主导的国际机构,共同商讨如何清理太空垃圾。
必须承认,腾耀辉借此机会给牧浩洋放了大假,让他避开了日本的麻烦事。
要知道,此时日本的情况已经非常复杂了。
在是否保留皇权的问题上,中国政府名义上不干预,实际上却持反对态度,即主张废除天皇。
当时,黎平寇已经提出,在日本组建民选政府。
黎平寇这么做,也主要是基于长远考虑,即日本历次走上歧途,都与天皇有关,或者说天皇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大行其道的旗帜。如果不废除天皇,谁也不能保证日本在今后不会再次走上歧途。
事实上,这只是冠冕堂皇的理由。
在中国主张废除天皇的时候,美国就提出了反对意见,而且宣称,中国这么做,是在为吞并日本做准备,因为没有天皇,日本的主权国家地位就会动摇。中国通过军事占领在形式上吞并日本之后,通过废除天皇,能够在精神层面上瓦解日本人的主权意识,为最终吞并日本打下基础。
中国有可能吞并日本吗?
在半年之前,恐怕谁也不会相信,毕竟日本是一个拥有一亿多人口的国家,有着自己的独特文化传统,有自己的语言与意识形态,还有长达两千多年的独立历史,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吞并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长达半个多世纪,也没能同化日本。
可是,在粒子风暴发生之后,中国吞并日本绝对不是妄想,极有可能变成事实。
原因很简单,这场风暴几乎毁灭了大和民族
战争结束后的三个多月内,日本死难的平民数量已经达到二千七百万,还有差不多相同数量的平民活不到二零三九年。更重要的是,在这些遭受严重辐射的人中,以男性、特别是青壮年男性为主。根据中国占领军在二零三五年底公布的统计数据,死难者中有百分之八十是年纪在十八岁到四十五岁之间的男性,而在遭受严重辐射、以及患上皮肤癌、血癌等不治之症的日本人中,百分之六十是这个年龄段的男性。在战争爆发前,在十八岁到四十五岁之间的日本男性总数为四千二百万,如果占领军的统计结果没有太大偏差,那么最多只有四百万该年龄段的日本男性能活到两年之后。
这是个什么概念?
暂且不说这些日本男性是否健康,就算全部有生育能力,大和民族也将灭亡。
要知道,在幸存者中,绝大部分是青壮女性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当所有处于正常生育年龄的男性都陆续死亡之后,这个民族也就不存在了。
当然,情况比统计结果还要糟糕。
根据欧盟派望日本的救助机构统计,在日本还有生育能力的男性不会超过五十万,而且大部分都是年龄在十六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而还有生育能力的女性也不会超过两千万,主要也是十六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就是,在粒子风暴期间,包括十二岁到十六岁的未成年人在内,日本男性承担了主要的社会工作职责,而年龄在十四岁以下的未成年女性则得到了更多的保护。准确的说,是更少的暴露在阳光下,受到的辐射影响远远低于男性。
虽然大和民族还没有灭亡,但是注定要灭亡。
按照最乐观的估计,到二零三八年底,日本人口总量将降低到四千万左右,而且百分之八十是女性,特别是年纪在三十五岁以下的女性。如果健康状况得不到改善,日本的人口总量将在二零四零年降低到三千万以内。
最突出的问题,还是生育率无法恢复,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性别比例严重失调。
在此情况下,中国吞并日本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与日本相反,中国人口中,男性占了多数。在战争爆发前,中国的男性公民数量比女性多了大约五千万。
可以说,根本不需要中国政府出台特别政策,只要对日本保持长期占领,日本就会成为历史,因为肯定有不少中国人、特别是男性会自发的前往日本,填补因为人口急剧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