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大型兵工厂里劳动的几乎都是俄罗斯的产业工人,而在农业工厂里劳动的则主要是俄军战俘。根据一些负责管理这些工厂的官员回忆,为了迫使俄罗斯工人与战俘从事劳动,负责维持秩序的军事警察部队订下了极为严厉的工作守则,比如在完成了劳动份额之后才能获得最基本的生活物资,所有人都以十人为一组、十组为一队,一组中只要有一人逃跑,其余九人都将受到牵连,而只要有一组逃跑,其余九组都将受到牵连,最严厉的惩罚是处死。
可以说,这是很不人道的行为。
只是,在战争期间,类似的事情并不少见。
根据中国在战后公布的资料,在大战期间,美国也强迫战俘进行生产活动,而且采取的手段更为血腥残暴。
事实上,这反映出了一个当时所有国家都存在的问题:劳动力紧缺。
虽然全球自然灾害已经过去了十四年,但是在自然灾害期间,世界各国的生育率都降低了百分之九十,因此社会人口结构出现了一条明显的断层。更严重的是,在全球自然灾害期间,死亡率最高的就是主力劳动人群,即年纪在二十四岁到三十四岁之间的壮年人,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在二零五二年的时候,世界各国年纪在三十八岁到四十八岁之间的人口明显偏低。虽然在全球自然灾害过后,各国都迎来了新的生育高峰,但是在二零三八年后出生的人,此时都在十四岁以下。即便按照战时标准,也要等到四年之后,这些新生人口才能成为劳动力。
和平时期,在几个超级大国,缺乏劳动力还不是主要问题。
要知道,通过建立地区性经济体,超级大国能够通过剥削其他国家,弥补本国劳动力欠缺所产生的问题。
可是,在战争时期,缺乏劳动力就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了。
要知道,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全面战争计划的核心部分都放在国内,而且主要就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生产项目。更重要的是,在战争中,军队对工业产品、特别是军事物资的需求几乎是无限的。由此产生的问题就是,在军事生产规模急剧膨胀的情况下,劳动力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当然,在很大的程度上,也与军队扩充规模有关。
别忘了,军队需要的都是正处于壮年的年轻人,特别是壮年男性,而壮年男性本来就是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二零五二年,中国就招募了三百五十万军人,美国为三百万。一年之后,中国的总兵力达到了七百五十万,美国则超过了九百万。到了二零五四年,中国的这个数字已经高达一千三百万,美国为一千七百万。而到了二零五五年,中国的军队规模超过两千万,美国则超过了两千五百万。
虽然中国与美国的人口都不算少,在战争爆发前,中国有八亿、美国有六亿,因为美国的人口结构更加合理,所以两国的可支配劳动力相差不大,但是比起急剧膨胀的军队、巨大的军事生产需求,两国的人力资源都不算富裕。更重要的是,中美两国政府都得在满足军队与军事生产需求的时候,竭力维护社会稳定,获得民众的支持。如此一来,就不可能把枪口对准国内,必须寻找别的出路。
显然,利用战俘、以及敌国劳动力,成为一项较为理想的选择。
从某种意义上讲,战俘与敌国劳动力是最廉价的劳动力,因为只需要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条件。以二零五二年的生产力水平,特别是农业工厂化生产之后,养活工人并不困难,而且工人的实际价值远超基本生存所需。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在攻占了克麦洛沃之后,中国军队在西伯利亚的防区连成了一片。
接下来,中国军队要做的,就是在这里顶住俄军的反击部队,让戚凯威能够顺利扫荡远东地区。
事实上,在一月二日凌晨,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就跨过了黑龙江。
虽然守卫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的俄军进行了非常英勇的抵抗,但是他们面对的是中国陆军的王牌部队,而且是中国陆军中编制规模最大、装甲力量最多、进攻能力最强的超级集团军。
第三十九集团军的总兵力接近八万
要知道,其他几个集团军的兵力只有四万多。
在加强了一支陆军航空兵联队之后,第三十九集团军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了八万,独立作战能力居于八个集团军之首。
可以说,在这里,戚凯威是在用烧红的快刀切割黄油。
当然,他的目的也很明确,即尽快完成战略穿插,把俄罗斯远东地区分割成几部分,为接下来的歼灭战做准备。
要知道,当时第六十五集团军与第五十四集团军都没出动。
按照戚凯威的计划,第三十九集团军完成战略穿插,即攻占谢列姆金斯克之后,第六十五集团军与第五十四集团军将首先扫荡犹太自治州、滨海边疆区与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控制俄罗斯在太平洋沿岸的主要港口城市,切断俄罗斯向远东地区增派兵力的最后通道,以免夜长梦多。
当然,这也是牧浩洋的意思。
事实上,在最初的计划中,戚凯威压根没有想过去扫荡这些地区,而是打算进行长期围困。不管怎么说,中国在太平洋上并不缺乏港口,用不着那些半年时间都处于冰封状态的俄罗斯港口。
只是,牧浩洋觉得很有必要这么做。
为了说服戚凯威,牧浩洋搬出了一个理由,即攻占沿海地区,可以把长期驻守在扶桑地区的第四十二集团军抽调出来。
当然,这也是牧浩洋开出的条件。
按照他的承诺,在陆军完成扫荡之后,就用两个预备集团军替换第四十二集团军,而且把这个主力集团军交给戚凯威指挥。
显然,戚凯威动心了,因为他需要更多的主力集团军扩大进攻。
只是,这样一来,在北方战场上,中国军队就得在两个相隔三千多公里的战场上与俄军作战。
所幸的是,俄军也需要以同样的方式作战。
更重要的是,俄军已经被打得昏头转向了,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还击。
虽然这种混乱状态持续不了多久,特别是在认识到远东局势的紧迫性之后,而这也就只是几天之后的事情,即中国军队攻占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之后,俄军总参谋长布鲁希洛夫就亲自兼任了远东战区总司令,但是在此之前的几天里,中国军队有足够能力把突袭的优势发挥到极限。
事实上,一月三日凌晨,俄军就在西战场上发动了第一次反击。
发起反击的是两个在新西伯利亚的俄军师,只是俄军直接撞到了枪口上。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不是俄军发起反击,而是第三十八集团军在巩固了防区后,发现俄军反击部队赶过来后,就主动发起了进攻。结果俄军两个师在行军两百多公里、累得疲惫不堪的时候,连中国军队的防区都没碰到,就被第三十八集团军给击溃了。残余部队逃回新西伯利亚,差点导致当地守军溃散。如果不是戚凯威命令禁止西战场扩大防御范围,恐怕第三十八集团军在三日就能占领新西伯利亚。
这天晚上,第三十九集团军打下了谢列姆金斯克。
四日凌晨,第六十五集团军跨过黑龙江,即阿穆尔河,从列索扎沃茨克方向上完成了对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外围包围行动。随后,第五十四集团军在兴凯湖南面跨过中俄边境线。
打到这个时候,战场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中国军队手里。
只是,牧浩洋的注意力已经不在地面战场上了。
第九十四章 再战印度洋
第九十四章 再战印度洋
一月四日,发生了很多事情。
首先,俄罗斯总统在莫斯科红场召开集会,宣布俄罗斯进行战争总动员,号召所有俄罗斯军民拿起武器抗击入侵者。虽然集会现场的气氛非常火爆,集会人群也是群情义愤,但是总统的号召多少欠缺说服力,因为俄罗斯首先入侵伊朗,而中国向俄罗斯宣战的理由就是俄罗斯入侵伊朗。
当然,这不是牧浩洋关注的事情。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俄罗斯总统不站出来,那才真是怪事。
当天,牧浩洋最关注的有两件事情,一是一条由潜艇发回来的情报,二是由周渝生提起的一件事情。
周渝生提出的这件事情,关系到中国军队存在的最大问题:通信。
在大陆战场上,中国陆军所向披靡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指挥通信非常顺畅,命令能够准确的下达到各级部队。
原因只有一个:陆军在这方面做了很大努力。
当时,陆军装备了一种超高空长航时无人飞机,而且其主要用途,就是充当定向通信的中转平台。
有趣的是,该项目是由陆军单独投资开发的,与海军、空军没有多大关系。
在开发这个项目的时候,陆军也提出与海军、空军合作,只是被拒绝了,主要原因与军种的性质有关。比如,陆军作战部队的活动范围比较有限,而且指挥所一般固定设置在某个地方,而海军与空军的流动性较大。由此产生的影响就是,海军与空军的定向通信系统一般只用在战术层面上。当时,海军与空军也想解决通信问题,特别是长途通信,只是都在寻找好的办法。
实战证明,陆军的超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通信中转平台。
虽然在作用范围上,这种平台仍然较为有限,即最大通信距离不超过一千公里,但是也有一个很突出的优势,即保密性非常高。更重要的是,陆军在战场上的使用方式,已经解决了通信距离不足的问题,即用多架超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组成串联通信线路,把通信距离延长到数千公里。
当然,这种办法也有很多缺陷。
比如,通信效率低下,只能满足基本通信要求。再比如,过长的通信中转链条极易遭到破坏,只要有一架无人机出了故障或者被敌人击落,整个通信系统就将瘫痪。此外,续航能力与在航时间只能满足战役级别的作战需求。
问题是,没有比这更好的解决办法了,至少在当时还没有。
在看到陆军的使用成效后,周渝生立即意识到,这是海军舰队通信的可靠手段,因此向牧浩洋提出建议,先从陆军借用几架,看看能否作为舰队通信中转平台,再决定是否单独采购。
牧浩洋没有拒绝,而是立即让周渝生去处理。
事实上,他对通信问题有更加直接的认识。
在第二次迪戈加西亚海战中,通信就是个大难题,特别是在舰队必须保持无线电静默的时候,与后方通信非常困难,大部分时候只能被动接收信息,如果需要发出信息,就要遇到大难题。以这场海战的过程来看,如果当时解决了通信问题,牧浩洋在指挥环节上的压力将减轻不少。
当然,这件事很快就处理好了。
因为在大陆战场上的作战行动比预料的还要顺利,所以陆军有几架超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没有派上用场。
真正需要关注的,还是那条潜艇发回来的情报。
四日凌晨,一艘在所罗门群岛南面、即珊瑚海北面海域徘徊的攻击核潜艇发现了一支规模庞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