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阐教有金仙-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久就来到来到那几棵老松生长的小岗。看着那如虬似蟒,苍皮如鳞的枝干,须数人才能合抱的主干,针叶似碧玉雕成,青绿如玉的松果偶从枝叶间闪出,树冠云气袅绕,霞光熠熠。细数树干九株,或飘逸斜出,或卓尔挺立,或率性如倚,或深情回眸;或仰或俯,或伸或曲。
    九棵老松将整个小山岗占据,隐现九宫之局。
    一见此松,寻道子就发现老子,元始,通天面色激动,眼里神光闪烁。
    半晌,老子三人才把目光从松树那里转过来。
    通天似笑非笑的望着寻道子:“没想到你这还有这等宝贝。那松子是不是都被你吃啦?”
    老子,元始也神色古怪的看着他。
    寻道子脖子一缩,眼色躲躲闪闪地说:“我喜欢吃松仁,爱在喝茶的时候用松仁就茶。”
    通天一脸戏谑:“那你给我们泡茶的时候,怎么就不准备点松仁?”
    寻道子一脸尴尬之色:“这成熟的松果早就被我摘完了,松仁也早吃光了。”
    通天一脸肉痛的表情让寻道子更是尴尬不已,耳朵里更传来元始的叹息:“唉!你这是暴殄天物啊!”寻道子听得要把头都缩到肚子里去了。
    这时,老子说话了:“你两不要再说了,寻道子不知道此物,更不知此物的作用,当一般松仁吃了,也没什么,再过万年,新的松果会再次成熟,那时你再向寻道子讨要几个不就行了。”
    寻道子一听到“万年”两字,心里就一愣:万年,什么东西一加上万年,那就是了不得的好宝贝啦。王母的蟠桃,那后面的一千二百株,也是需要万年才能成熟;镇元子的人参果一万年结三十个。那都是让人羡慕不已的宝贝。现在师伯说这松果要万年才能成熟,那岂不是是和人参果一样的宝贝了。一想到自己拥有和人参果一样的宝贝,寻道子险些连口水都流了下来。
    正想得美。就听老子说:“寻道子,你且听了,师伯给你说说此物。”
    寻道子赶紧集中前所未有的注意力聆听老子说的话。
    “此物也算天地间一灵根,原本无名,可依其功效,强命名为九龙雪玉松,你观其地表是九棵松生长一处,其实只为一棵,地表看是九棵,实乃皆为地底一根所发,根吸地之精,冠纳天之华,以天地精华万年成其地表每棵九个松果,共计九九八十一个松果,每个松果藏松子亦为九九八十一粒,每万年可得松子六千五百六十一粒。松仁晶莹若雪玉,若服用得法可获得九龙之力。是强身健力的绝好宝物。正因有此一功,才被命名为九龙雪玉松。
    其实这九龙雪玉松还有一功。此功能才是为吾等所重的,九龙雪玉松生长时,其根扎于大地万丈之下,与大地之脉相连,地表分九支,自成九宫之局,可以其为阵眼,借其力布下先天九宫防护大阵,此阵开启,可获大地之脉相助,非等闲可破。实为洞府不可多得的防护大阵。”
    说到这,老子笑着对寻道子道:“你这洞府,自带先天迷雾大阵,自隐行迹,神识不可观之,近得前来,一般修者也不得其门而入,可若遇大神通者以神通强行破之,也是阻之不得。今若能以此九龙雪玉松为根基布下先天九宫防护大阵,与那先天迷雾大阵配合,非绝顶大能到来,可保你洞府无忧了。”
    寻道子大喜,拜伏于地:“请师伯为弟子布此大阵!”
    老子伸手虚扶:“你且起来,布九宫大阵非一日之功。”又笑道,“师伯受你好处,须出些力,就为你布这先天九宫防护大阵。”
    通天于旁说:“布阵不忙,有我等在此,有那个不开眼的敢来捣乱。”
    寻道子称谢起来。
    元始见寻道子起来了,开口说道:“你且领我等去见见你那茶树。”
    寻道子赶紧转身向前领路。
    不一会,众人来到茶树生长的山岩下。寻道子指着山岩对元始三人说:“师父,师伯,师叔请看,那茶树就长在那山岩上。”
    老子,元始,通天闻言,皆举目望去,见前面山岩奇崛傲然,孤高耸立岩缝里棵棵藤蔓如蛟似龙,蜿蜒翻滚,兴云布雾。举目上望,半空分明有几株老茶由岩壁凌空伸出,雾霭萦绕,莫名光晕闪烁。
    老子三人相互看了一眼,脚下云生,连同寻道子一起升上半空,来到老茶树附近。待得云驻,寻道子明显感到老子三人情绪激动,偷偷打量,见老子长眉乱抖,元始气息粗促,通天星目圆睁。三人瞪着眼,青光射出尺许,瞪着眼前的茶树,全然不顾身旁的寻道子。
    三人眼里,那茶树共有七株,从岩壁里长出,却不见半点泥土。枝干粗壮,青碧如玉,莫名纹理密布,道道霞光缠绕流淌,细枝剔透,有莫名之痕,叶如青玉剔透,叶面有莫名轨迹隐现。七株老茶,隐布七星,其一最为壮硕,隐为主星;其二稍小,隐为其副;余四株隐为从属。最为壮硕的老茶树上稀稀疏疏挂着两三百片叶子,两棵副株上稍多,各有一两千叶片,只四株从株上还算茂密。
    半晌,老子三人才回过头看着寻道子,那眼神却让寻道子脖子一缩,不自觉的咽了一口口水。
    通天阴深深的说:“你小子用九龙雪玉松的松仁就悟道母茶,好享受啊。滋味如何?”说道这又嘿嘿一笑,转向老子说,“兄长何不开炉,将在家伙炼成金丹,也许能得到一炉超越九转金丹的道丹呢。”
    元始也说了句:“我看可以。”
    寻道子一下被吓得趴下,浑身发抖,说不出话来。
    趴了半晌,不见动静,寻道子偷偷抬起头,却见通天一脸戏谑,元始也似笑非笑,老子笑意盈盈的看着自己。这才知道自己被耍了。脸色一下变得精彩起来。
    老子摇了摇头,说道:“起来吧。真不知怎么说你好,只能是说你是傻人有傻福吧。先前饮茶,吾等只道你机缘巧合获得一株悟道子茶,未曾想到这悟道母茶就在这谷里。”边说还边摇了摇头,“这样看来谷外的先天迷雾大阵还真是隐藏了了不得的宝物啊。”说完还一脸恍然之色。
    元始,通天也有些慨然。
    寻道子讪讪爬起,低头立于一旁。
    通天戏谑的问寻道子:“这茶树上的茶都是你摘的吧?摘得可够干净的。”
    寻道子讪讪一笑,不敢言语。他曾把几棵茶树上的都摘了些泡了比较了一下,觉还是那最壮硕的那株茶叶最好,喝了就忘不了,若不是怕把叶子摘完了,茶树活不了,只怕连那剩下的几百片叶子也摘了,他奇怪的是,那叶子摘了竟然多年了都未长新叶。这不,两棵稍小的也快被摘完了,谁叫它们比那四棵小的喝着感觉要好呢。自己还感慨不久后就只能喝那四棵小茶树的茶叶了。这会见师父,师伯,师叔的神色,自然不敢出声。
    老子见他模样,也是一笑:“好啦,吾且为你说说此茶······ 
        
十五、茶名‘悟道’
    寻道子耷拉着脑袋,就听老子问:“你可知此茶何名?”
    寻道子赶紧回答:“回师伯,先前听都师伯,师叔提到这是悟道茶。”
    老子点头道:“那你可知此茶为何名‘悟道’?”
    寻道子躬身答道:“弟子不知。请师伯为我解惑。”
    老子手捋长髯,神色悠远,声音低沉:“这还得从开天说起:当初天地初开,洪荒初定,万物演化刚刚开始,天地间大道痕迹随处显现,各种道之轨迹四处出没。洪荒初期生灵都能获得一些道痕烙印,无须修行,强大无比,却往往灵智不开,相斗不已,多数相继灭亡,消失在天地之间。而其中有几棵灵根,得天独厚,有莫大机缘,获道之痕迹而具不凡之功。其中有名者如黄中李、人参果、菩提树、蟠桃、葫芦根,扶桑木,月中桂,芭蕉叶,银杏树······众多灵根里有一株最是奇特,那是天地初开就诞生的一棵茶树,此茶树历经天地初开,洪荒演变,洪荒初定,期间竟将天地初开时大道纵横的痕迹,洪荒初演时的道之轨迹,都拓印下来,也将这拓印下来的痕迹在每万年生长的五十片叶子里有所显现。
    这些灵根隐于洪荒大地,不为修者所知,目前所知者寥寥无几,只知人参果在镇元子的五庄观里,菩提树因缘际会化为西方准提道人,扶桑木在汤谷,为金乌栖身之所,月桂在太阴星上,其余不知所踪。洪荒修者闻其名,不知其用,洪荒修行者无专门搜寻此等灵根者,境界低者不知,境界高者知有缘乃得,无须强求。只有其中一株灵根,曾被洪荒修行者大肆搜寻,数百万年未曾断绝,只近十万年才少有提及。”
    说到这里,老子顿了顿,转向寻道子问道:“你可知此被数百万年搜寻的灵根为何物?”
    寻道子低声答道:“师伯,这搜寻的是此茶树?”说完指了指岩壁上的茶树。
    老子点点头道:“对了,搜寻的就是这茶树。”老子接着又问道:“你又可知,为何其它灵根没有修行者刻意搜寻,而此茶树却让搜寻的修行者锲而不舍呢?”
    寻道子想了想答道:“弟子不知。”
    这时元始从旁开口说道:“这,为师可以告诉你。”元始似在回想什么,“洪荒天地开辟,演化安定,生灵出现,繁衍生息,有开了灵智的为追求生命超脱,追求大道,创出种种修行法门,可亿万年来,超脱者,得道者有几?实乃大道隐迹,道之轨迹不显,使向道者无迹可寻,求道者求之无门。空余长叹留与后来者。”说道这,元始三人也不胜唏嘘。
    这时,就听通天一反常态,颇为感伤的说了句:“我等不也苦苦挣扎于这条路上!”
    老子也长叹:“何尝不是!”
    寻道子有些诧异的看着三人,没想这三位也有这样一面。
    元始感慨之后,声音一变:“洪荒亿万年来,求道修行者无数,有天资、心性卓绝者,机缘巧合中得以观道之痕迹,因而悟道,证得道果。留下心得,成为修行的法门,以为后来者鉴。可修行路上,天资不同,贤愚不一,机缘各异,欲证道果,何等之难。欲证道果,先得悟道,欲要悟道,必先体道。如何体道,从何体道?寻找大道痕迹,细察道之轨迹,可大道隐迹,道痕不显,何处可寻?修行之难难于此。”元始说到这里,再次停了一下,似感慨修行之难,“有洪荒修行者机缘巧合拾得几片茶叶,初不觉有异,偶然泡之喝下,顿觉平时细察之道痕清晰明见,细察铭记,得以领悟此段道痕,欣喜若狂,故名之‘悟道’茶。”
    元始少顿,又接着往下说:“此后洪荒修行者也偶有拾得此茶叶者,泡而饮之,也果有神效。于是,洪荒修行者,趋之如骛,欲求一片而不可得。所得者,皆机缘巧合,或山南或海北,于洪荒大地,无一定之规,于无数年后总得一规律,或经万年,才有修者拾得一两片,这也使得此茶叶更显弥足珍贵。后亦有修行者拾得相似茶叶,功效未如前者,好在数量稍多,修者将之名为‘悟道子茶’,前者名为‘悟道母茶’,以示区分。凡此种种,使得‘悟道母茶’珍贵无比,得一片,往往珍而藏之,只在紧要关头泡而饮之,以作突破之珍。正因如此,洪荒修行者处处寻之,经久不息,直至十余万年前,几位精通推算之能的大能齐心推算,此宝不当出世。其每万年生长五十片叶子,有缘者可得一二。此后寻找悟道茶树之风才渐渐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