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她的,目光总是随着她的身影转动,就算是上课,我依然用眼角的余光悄悄注视着她。她学习很好,性格跟我有一点像,都是淡淡地对着四周的一切,奇怪的是没有任何一个同学讨厌她,反而找不同的借口跟她靠近,用的最多的就是问学习上的事,而她,不管对谁都一视同仁,耐心地跟他们讲解,直到他们完全明白。
同桌两年,我们都没说过一句话,像极了陌生人。其实我和她都是话很少的那类人,除了偶尔一次对视,我们几乎没有任何焦急。从小的生活让我比别人隐忍很多,可是何伟却看不下去,见缝插针的给我洗脑,问我到底喜不喜欢听雨。
有时被问的烦了,便会不耐烦的说,“喜欢又怎么样,不喜欢又怎么样?”
他却说,“喜欢就去追啊。”
而我沉默不语,有些东西不是我喜欢就可以得到的。再说听雨对我一直冷冰冰,叫我怎么跟她说“喜欢”。我承认我懦弱,不够勇敢,更没有何伟的洒脱,只要他想要的他就会尽力一试,哪怕最后的结果不是自己预料的他也能坦然地笑笑说,没关系,这次不行下次一定可以。而我,只会一味的退缩、徘徊,或者自我挣扎。
转眼到了初三,我发现自己真的喜欢上听雨,于是鼓起勇气跟她表白。天知道让我说出“喜欢”两个字对我来说需要多大的勇气。然而我的勇气再没来得及把话说完时便被听雨冷冷的拒绝。
“我不会喜欢你。”即使时间过去很多年我依然清楚的记得她当时拒绝我的表情有多决然,记得她短短几个字给我的难过有多少。
其实,我并不是真的要她答应我什么,我只是想努力一次,按自己心里想要的努力一次,给自己留下一些回忆。我被她拒绝了,甚至不愿听我多说一句转身就走。我也不知道自己那时是怎么了,看到她转身离开的身影,我突然觉得特别愤怒,便上前抓住她,问她为什么不愿意喜欢我。她不说话,眼神冰冷地看着我。
她的眼神明明是平静的,是淡漠地,我却觉得她看着我的眼神像是在嘲笑,在讽刺一般。我抓着她的肩膀,激动的问她,要她给我一个回答。她始终不说话,就那样安静地冷冷地看着我,最后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把她推进旁边的湖里。
我以为她会怪我。在她生病请假那几天我被校长请到办公室问话,被爷爷知道后狠狠揍了我一回,我却一点没感觉。心里的担心早胜过的其他,好几次看着她的位置发呆,担心她会不会病得很严重,放学跑到她家外面站着,却始终没有勇气上去看看她。
一周后听雨回到学校,把那天发生的事说成是一场意外,学校自然巴不得。心里的内疚让我没脸见她,总是远远地躲着她,不敢看她,就连悄悄地注视都做不到。可听雨却在几天后找到我,我们在学校阳台上说了很多话,我们约好一起考市一中的高中部,我们约定把感情暂时放下先做朋友。我答应了,后来才知道所有的约定都是她婉转的拒绝。
到现在我一直不知道听雨为什么会在学校阳台找到我,也曾问过她几次,她都只是笑而不答。不开心的时候我喜欢待在角落里,可这个习惯除了何伟,连爷爷他们都是不知道的。
正文 三百七十一章 辰逸(三)
天台上的意外谈话,我跟听雨成为了朋友,常常在一起讨论一些学习上的事,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她对我不再是以前的冷漠,对我很好,生日时给我庆祝,送我礼物,虽然只是一支钢笔,对我来说却也有特殊的意义,那是我收到的第一份礼物。
以致多年后,就算钢笔早就坏了,我依然将它小心收藏在盒子里。它对我的意义远远超过了一份礼物,而是我对曾经的回忆。
我不知道听雨为什么会突然对我好,就像不知道她为什么会知道我的生日,不知道我在天台上,不知道她为什么会原谅我,不知道为什么她会了解我,现在想来好多事情似乎都是我不知道的,也是永远无法得到回答的。
然而面对听雨对我的改变,对我的好,我天真以为只要对听雨好,总有一天会被她接受,能以朋友以外的身份站在她身边。我试着改变自己,跟何伟在一起时试着多说话,多笑,何伟告诉我女孩子都是需要被哄的,我半信半疑,后来看了电视才知道何伟说的都是真的。心里的开心让我没有察觉到听雨对我好时刻意保持的那段不近不远的距离。
不管我做什么她都忽冷忽热,我不知道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我以为是李晓亦的关系,听雨却说不管任何人的事,她说,她一直只把我当成她最好的朋友知己。我哪里能接受这些,她是我第一次喜欢的女生啊长时间的接触让我明白听雨和别的女孩子不一样,她似乎有比同龄人要多的成熟和淡定,似乎四周的一切都不能引起她的注意,即使面对一些流言蜚语她也能淡定自如的面对,笑笑说,嘴巴长在别人身上,怎么说是别人的事。
转眼到了高中,我如约定的那样和听雨考上了市一中高中部。何伟他们约定利用暑假去海南好好放松一下,为此软磨硬泡的求了爷爷两天,终于求的爷爷答应。我却拒绝了。原因很简单,听雨不在这次旅行同行中。
何伟知道原因后只是摇头看着我,然后很老成地拍拍我的肩膀,“兄弟,祝你好运,希望你好好利用这两个月,希望等我回来时能听到你的好消息。”
我知道何伟其实是想问我,听雨已经明明白白的拒绝了我,为什么我就是不死心。我也想死心,可属于我的东西真的很少,我只想尽力去做到心里想要得,免得自己留下更多的遗憾。整个暑假我都悄悄注视着听雨,却很少看到她出来。我不知道她在家里做什么,似乎很忙,偶尔看到她下来也是行色匆匆。
后来无意间在咖啡厅看到听雨和一个中年男人在一起,我们背靠着背坐着,我看到了她她没有看到我。我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听雨竟然是“云”,那个刚出炉不久的小说家。据报道,云的小说很好看,一连两部小说的销售成绩都很好,甚至超过了别的作家,所有人都认为她将是写作界不可多得的人才。只是我没想到云回是听雨。
我不看小说的,因为那次的谈话我买了小说,仔仔细细看了一遍。不为别的,只为小说是听雨写的,可后来我竟然真的喜欢上她的小说。没有人知道云就是听雨,季秋寒都不知道。我为自己第一个知道悄悄开心着,然而这份开心并没维持多久,她那么优秀让我越来越不确定自己是不是有能力站在她身边,陪着她。
高三的时候,爷爷突然让我去国外留学,为此我再次跟家里人大吵了一架,最后还是去了国外。在国外那些日子听雨是我唯一的精神支柱。想到她我就不觉得孤单,觉得自己充满力气。我一边努力学习一边打工,就为了有天能让自己优秀起来,或许那时听雨会给我机会。
我期盼着四年赶快过去,只是季秋寒的电话让我所有的希望落空,她在电话里告诉我说,“辰逸,有件事我想还是告诉你的好,但是我希望你听完后能仔细考虑一下。”
我笑着打趣着说,“什么时候开始快人快语的季秋寒也变得说话小心翼翼了?什么事你说吧,我洗耳恭听。”却感觉心里有隐隐的不安。
“你知道莫离吧?”
果然猜的不错。我闷闷的“嗯”了声,沉默地听着季秋寒后来的话,她说,“莫离一直喜欢听雨,这些年也一直照顾听雨,帮助她很多。我看的出听雨也是喜欢他的,可因为对你的歉疚迟迟不肯接受莫离。我知道这些话对你来说很残忍,我和你才是朋友,可我不想看到听雨为难的样子。我们都很清楚,听雨远没有看到的那样坚强,她比谁脆弱,只是她懂得隐藏。她在我们面前永远都是一副无所谓从容淡定的样子,只有的莫离面前才有不同的一面……”
我打断秋寒,“你打电话给我就是希望我对听雨放手,或者你是希望我打电话给听雨,劝听雨接受莫离?”
“辰逸,我知道你喜欢听雨不比莫离少,可是有时候有些事是不能比较的。”季秋寒说,“我想你比我更清楚你和听雨会不会有结果。你觉得你的家人会接受听雨吗?没错,听雨很优秀,但有些事却是无法改变的,你喜欢她,你舍得她为了你难过为你为难吗?还是说你要为了她放弃自己的家人?你做不到,不然你不会离开。何况,我并不觉得你喜欢听雨就能给她幸福,其实你自己也很清楚你无法给听雨幸福不是吗?”
我悲凉而讽刺地笑了笑,“秋寒,你知不知道你很残忍?”说完这句话我挂了电话,陷入长时间的沉思。我用一个星期时间封闭自己,把自己关在家里,什么也不做谁也不见。一星期后我还是给听雨打了电话,听着电话里她的声音,我第一次感觉到了什么是撕心裂肺的痛,第一次泪如雨下,第一次知道自己原来也会这样哭泣,却不敢让自己哭出声音。
我极力控制着自己,说,“莫离是个很好的男人,不要再因为对我愧疚放弃自己的幸福,我希望你幸福。既然注定站在你身边那个人不会是我,就让我做那个远远看着你,祝福你的朋友吧。我想有时候朋友比情人更好。”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说了什么,却感觉到自己心被撕裂的疼,疼得我恨不得立刻撕掉。我却紧紧咬着嘴唇,咬的出血了还是不肯松开。
听雨没有回答,我却听到电话那边的她轻声哭泣的声音,我知道在听雨心里一定会给我留一个位置,我想这就够了吧,只要她幸福,只要她记得我,所有的一切都值得了吧。我无声的笑着,眼泪更加汹涌地落了出来。
。
正文 三百七十二章辰逸(四)
我将自己全身心投入到学习里,对一切视若无睹不再和往常一样去网上搜索听雨的消息,不再期待她的电话,甚至不期待回国的日期,我知道我是在自我麻痹,我必须这么做,不然我会感觉到自己很痛。然而,事实上我根本无法真的做到,一静下来听雨的脸就在出现在眼前,想起她曾经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一切仿佛就在眼前。
回国前一年,季秋寒再次打电话给我,要我跟她在圣诞节回北京,给听雨惊喜,说萧然跟陈雅筎也会一起回去。我哭笑不得,很想问问秋寒她是真的不知道我的痛苦,还是故意要在我伤口撒盐,最后我还是跟着他们回去了。
半个月时间,我看着莫离怎么对听雨好。很感激莫离在听雨每次痛苦时都陪着她、不离不弃。感激他为听雨付出的一切。季秋寒说的没错,莫离是最适合听雨的那个人,只要她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甚至什么都没有他都会知道她在想什么。是的,我承认自己妒忌得快要发疯,同时又替听雨开心。只有在莫离面前听雨才会生气会任性,会发脾气。
半个月后我们离开,相约一年后见面,我答应着,心里却已经有了再也不回来的决定。然而所料不及的是听雨突然的失踪。
我们接到听雨失踪的消失便赶了回去,想尽各种办法寻找她,都没有任何消息。本来打算再也不会来的我第一次坚定了自己决定,留在北京。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