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谨言 作者:来自远方-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登在报纸上的几张照片也是在车站中拍的,还没拍到正面,加上现在的照相技术和印刷技术,真人和报纸上的照片摆在一起也未必能被认出来。
  世人皆知楼逍娶了李三少,李三少是个不折不扣的金娃娃,钱耙子,可李三少到底长什么样却极少人知道。
  如今楼大总统当着众人的面明李谨言的身份,许多之前没见过李谨言的人这才恍然大悟,他们还说这个没有军衔的年轻人是谁,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李三少,楼少帅的正室夫人。
  镁光灯再度响成一片,李谨言脸上的笑有些发僵,楼逍却在这时单手搭上他的肩膀,俯身在他耳边说了一句话,“放松。”
  这种情况,他怎么放松?
  李谨言的表情更僵了,随即脑海里闪过一道灵光,故意的,一定是故意的!就算隔着白烟,他也没错漏那些记者脸上的表情和眼中的亮光。
  等到上了火车,李谨言终于憋不住了,他相信,过了今天他想不出名也难。
  “少帅,你在想什么?”
  楼逍坐在李谨言的对面,单手搭在桌沿,挑起一边的眉毛,“让世人知道,你是我妻子,我是你男人,仅此而已。”
  李谨言:“……”
  难道说,普通人和天才的思考回路,想问题的方式,永远都是两条平行线吗?
  专列抵达关北火车站,乘车回到大帅府,楼夫人正在客厅里和二夫人说话,楼二少自己坐在沙发上玩着一个九连环。
  “知道你们今天回来,都累了吧?”
  楼夫人笑着招呼楼少帅和李谨言过去,看到二夫人,李谨言便想起了李二老爷的那封信,信上只写明了他同致公堂之间的关系,以及当初借海外华侨的人脉和资金为南方政府购买军火的事情,至于军火如何运抵关北,也只模糊的写了两句,但能猜出,十有八九和俄国的军港有关。
  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
  这个原本属于华夏,如今却被沙俄占据的北方终年不冻港。
  李二老爷的信写得清楚,却也有些模糊,或许他也在担心一旦信被外人看到或者是致公堂中有人背信,会给帮过他的人惹来麻烦,在信中对海参崴的事只是一带而过,不过这却让李谨言心里开始打鼓,李二老爷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是不是该再去问问哑叔?
  “言儿?”二夫人见说了几句话,李谨言就开始走神,拍了他一下,“想什么呢?”
  楼夫人笑了:“肯定是累了,上次刘大夫开的补汤方子还在,回头我让厨房炖上。”
  听到补汤,李谨言再度苦脸,立刻打起精神,不敢再走神了。
  楼少帅坐在沙发上和楼夫人说话,楼二少丢下手中的玩具,朝李谨言伸出了手:“言哥,抱。”
  “哎,睿儿想言哥没?”
  “想。”楼二少站在李谨言的腿上,搂着李谨言的脖子,蹭蹭。
  下一刻,李谨言的怀里突然一空,楼二少被楼少帅抓到了自己面前,双手举着他,楼少帅冷脸,楼二少也脸色一变,兄弟俩冷脸对冷脸中。
  李谨言:“……”
  果然是亲兄弟……
  当天,二夫人在大帅府留了晚饭,李谨言想把之前计划好的剧院的事情和她商量一下,关于李二老爷的那封信,他打算暂时瞒着二夫人,毕竟信里的内容涉及到一些机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让我管剧院?”二夫人正喝茶,听到李谨言的话,忙把茶杯放下,“言儿,你说真的?”
  “真的,娘。”李谨言说道:“不用你亲自出面,只是帮儿子在后边把把舵,正经的生意,儿子会安排其他人去做的。”
  “你让我想想。”
  二夫人没有马上拒绝,事情就还是有门,李谨言接着说道:“还有枝儿。”
  “枝儿?”
  “对,我还打算办一家电影公司,前段时间瞧着她对这些都挺上心,不如娘帮忙问一下她的意思,如今公司的人员和机器都差不多到位了,只缺演员,若是她愿意可以来试试。”
  “这个,言儿,你知道枝儿之前都遇上过什么事。”二夫人拧紧了眉头,“要是真拍了电影,让人认出来,不是让她难受?再说你……”
  “娘,这些我都考虑过。”李谨言说道:“枝儿是个好姑娘,我想着,到底怎么样,还是要看看她自己的意思。”
  “行,我知道了。”
  二夫人点点头,枝儿的变化她也看在眼里,若是能走过这道坎,说不准也是件好事。
  民国六年,公历1914年9月2日,日本突然对德国宣战。大隈内阁做出这一“壮举”,着实让人刮目相看。连日本国内的一些人都认为内阁发疯了。现在的日本完全是靠借款活着,日本海军龟缩在军港,陆军被华夏军队打得抬不起头,内阁竟然会对德国宣战?!
  如果他们有勇气对德国宣战,为什么没有勇气把进入朝鲜的华夏军队赶出去,为什么对华夏人在大连建造的战俘营视而不见?
  大隈内阁也是有苦说不出,英国人的钱不是好拿的,不宣战,他们用什么来表达日本对大不列颠的“感激”和“诚意”?
  况且大隈首相和内阁成员都想得很好,欧洲距离日本很远,就算宣战,也不可能直接同德国陆军对上。德国的远东舰队已经离开,海战也不可能发生。从各方面来看,华夏,尤其是北六省与德国走得很近,就算没结盟,也差不了多少。日本摆明态度,是不是能借助英国人的势力把大连和朝鲜的问题解决?
  大隈内阁想得很好,他们甚至开始幻想英国舰队和日本舰队一起进入渤海湾的情景,但很可惜,他们错漏了一点,那就是对这些欧洲列强国家来说,利益永远高于一切!
  当李谨言挥舞着钞票和订单,用大把的真金白银向大不列颠购买采矿器械时,约翰牛手中的天平开始向华夏倾斜。
  扶持日本对抗华夏不错,但在真金白银面前,日本还是哪里凉快哪里呆着去吧。
  李谨言大把撒钱购买机械,大批的专业人员进入西北,华夏找到油矿的消息不胫而走,若是以往,对原料和能源无比渴求的欧洲列强早已蜂拥而上,如今,马恩河战役即将打响,实力强的国家正在战场上打生打死,实力稍弱的,面对如今的华夏也有无处下嘴的感觉。
  于是,李谨言可以放心大胆的同马庆祥三兄弟签订合同,开采油矿,三马对于李谨言赚钱的本事当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之前创办的罐头厂,如今已经为他们赚了不少钱,油井开采,虽说大头不是自己,钱也绝对会堆成山!
  “TNND,这可以比抢劫来钱快多了。”
  嘴里是这么说,但马庆祥还是下令军队继续在外蒙境内四处搜索跟着哲尊丹巴布一条道走到黑的外蒙王公下落。
  正在进行的华俄谈判,不只是关于西伯利亚,也涉及到外蒙。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外蒙并未独立,只是宣称“自治“。看到俄国人虚弱一面的华夏政府,不打算再姑息这帮外蒙王公,给哲尊丹巴布扣上一顶“分裂国家”的帽子,抓你没商量!
  俄国对此保持沉默。外蒙境内的俄国人开始陆续撤回西伯利亚,这让哲尊丹巴布等人彻底失去了靠山。想要向华夏政府“投降”都成为了不可能。
  覆灭,只是迟早的事情。
 
  第一百五十六章 

  “演电影?”
  枝儿放下托盘;诧异的瞪大了眼睛;让她演电影?
  “言儿是这么说的。”二夫人说道:“这事还要看你自己的意思。要是不想就回了。”
  “夫人;是三少爷办的电影公司?”
  “恩;说是还有家剧院,要我来管。”二夫人笑了笑;“也不知道这孩子怎么想的。”
  “夫人管账可是把好手,当年二老爷都……”说到这里;枝儿突然顿住了,咬着嘴唇,貌似有些懊恼。
  “是啊;当初我在娘家只学了些皮毛,第一次看家里的账本,还闹了不少的笑话。到后来,全都是老爷手把手教的。”二夫人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怀念的表情,“到底是父子,言儿做生意的手腕倒是越来越像老爷了。”
  二夫人和枝儿说着说着就将话题绕开了,二夫人没再询问枝儿是不是愿意演电影,枝儿也没有再提这件事。
  回到房间,枝儿掀开妆盒,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单手抚上脸颊,演电影……要是她肯做,会帮上三少爷的忙吗?可她之前曾经在那样的地方呆过,要是被人认出来,会不会给三少爷惹上麻烦?
  如果没遇上那件事,是不是她现在就能答应下来了?
  这就是命吗?
  扣上妆盒,枝儿垂下眸子,静静的坐在椅子上,像是一尊静止的雕像。
  九月五日,许二姐从欧洲发来电报,由于比利时被德国占领,不少比利时人成了难民,其中有许多道路桥梁和铁路方面的专家,她和其中的部分人接触过,有些人对到华夏来工作很有兴趣。
  比利时是全世界最早建成全国交通网的国家,甚至早于德国和英国。
  “比利时人吗?”
  李谨言对比利时的了解并不多,唯一印象深刻的是比利时巧克力,他不喜欢甜食,黑巧克力是唯一例外。至于比利时的铁路网,他还真不怎么清楚。不过许二姐在电报中说的十分肯定,证明这些人的确有真材实料。既然如此,将他们请回来也未尝不可。目前华夏各省都在大规模修建铁路,公路以及各项公共工程,北六省的铁路网领先于国内各省,却仍有很大的空白地区留待弥补,若是能引进欧洲的先进技术,由自己人修造,而不是将工程全包给欧洲人和美国人,那绝对是一件好事。
  想明白之后,李谨言当即给许二姐回了电报,只要这些比利时人有真材实料,其他方面都好商量,只有一点,他们一旦决定来华,就意味着答应接受楼氏商业集团的雇佣,必须遵守公司的章程,服从公司的调派。那些打算来华夏浑水摸鱼当大爷的,还是趁早熄了心思。
  电报发出去后,李谨言按原计划去了罐头厂。冯经理正为手里的大批订单挠头,作为一名管理者,他当然希望罐头厂的生意好,接到的订单越多,意味着赚的钱就越多。可李谨言交给他的这些已经超出罐头厂的生产能力,把库存都算上也不可能在预期时间内交货。
  “咱们自己不行,就外包一部分出去。”李谨言来罐头厂就是为了和冯经理说这件事,“甘肃那边的马督帅手底下有两家厂子,咱们关北城外的工业区也有三四家,还有几家正在筹建。把罐头分类外包一部分出去,库存暂时不用动。”
  “这倒是个办法。”
  “选好厂子之后,一定要和对方说清楚,这些罐头都是出口的,不是咱们自己人吃,别那么实诚全都用好肉。筋头巴脑的也可以用上,降低成本增大产量。”
  “这我都记着,言少爷放心吧。”
  冯经理和李谨言相视一笑,活脱脱两个“奸商”。
  李谨言搓搓下巴,比起口感更糟糕的斯帕姆小肥猪,他已经算是相当的厚道了吧?至少一盒罐头里还有不少肉,绝对比当初用劣质火炮和炮弹糊弄华夏人的那群洋人要厚道等多!
  想起那些从大连来到关北海军学校担任教员的老北洋,李谨言就鼻子发酸。他也是偶然一次听到他们在海军学校的学员面前讲古,讲他们在英国达特茅斯海军学院里的学习生活,讲他们在北洋水师里的种种,讲北洋水师从兴盛到覆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