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赵云两路包抄,正将文丑围得水泄不通,赵云,夏侯渊正合一处,乱军之中遇到文丑,文丑见南方两员大将在这里,心中更怯,转身欲逃,夏侯渊搭弓要射,赵云拎枪飞掷而出,将文丑连人带马刺穿。
文丑一死,其军大乱,溃败逃亡,赵云的游骑兵和夏侯渊的控弦骑兵正适合一路追杀,待追回范阳,十余里路上四处停有尸体,文丑十万精兵只有万余逃到范阳城外,复又被孙策、张绣埋伏,只能尽降之。
赵云,曹操返回范阳城外,天已蒙亮,夏侯惇、陆逊安排攻城兵开始攻城、亲自领着五万步兵在西面前抢攻。
赵云见到陆逊,停马赞道:“好一条欲擒故纵之策,伯言年轻有为,他日前途不可限量啊!”
陆逊略加谦虚几句,复与赵云、曹操道:“恐其再落西边石门,可令人选巨木数根,顶住石门,再用蒙冲车撞其后木门,城破在即。”
曹操微微颔首道:“如此甚好!”方要令人自土城中选巨木梁顶住石门,赵云已经领人扛木要上阵。
陆逊猛然拉住赵云马缰道:“将军为上将。不得冒此险,此非不爱军士,乃统帅三军者安危等同三军,帅死则军亡。望将军三思,万事以圣上大业为上。”
曹操亦劝道:“操有猛士许褚在此,何须后大将军亲自上阵。”复喝道:“仲康何在,乃代后大将军上阵。”
许褚应声而出,替赵云护扛木军士上阵。
曹操军中地位虽不如赵云,但却是此次征伐北方的三帅之一,赵云见他已然说话,只好勒马道:“既然诸位不许,某也不便涉险,非好上阵,恐不亲为,军士不敢尽力而为。”
数个时辰之后,西面石门已然被顶住,田丰见文丑此时还未回归,料他已然败在城外,此时再放石门已然晚了,只好亲自领兵顶住西门。
石门一去,木制城门如何能够顶住蒙冲车的硬撞,不过数十下便散做无数木屑,赵云再也按捺不住,亲自领众骑兵杀入城中,夏侯惇、李典随后领兵杀入,田丰见大势已去,乃拔剑自刎,范阳城中守军见主帅身亡,大多归降,余有万人,死战而亡,二十万壮丁则望风归降。
范阳城一破,北方势力更孤,至华夏十一年六月,徐庶领兵三十万破清河,巨鹿两郡,周瑜破赵国城,赵云则领军收复故土常山,孙坚破渤海,北方之地就剩下信都一地。
至九月,刘辨领北方百官归降刘协,北汉至此而灭,刘协以孝灵皇帝遗旨封刘辨为安定王。
十一月,刘协离开晋阳前往信都,未至信都之时,何太后因久病不愈而逝,刘辨思母伤神,泣血三日而终。
刘协得知之后,大为感动,发诏定刘辨庙号为孝溢帝,并让贾诩快马加鞭赶往信都,处理孝溢帝后事。
刘协于十一月底抵达信都,立刻召集曹操等人,令禁卫营守住四周,怒喝问众人道:“究竟是谁下的手,给朕站出来。”
他这话说的极其严厉,郭嘉等人伴他日久,知道他动了真怒,也是各自心惊,曹操起身站立殿中,躬身持玉笏道:“此事乃臣一人谋划,圣上若责罚,罚臣足矣!”
刘协冷冷的看着他,道:“就你一个人,谅你现在还没有这个胆子吧。应该是和其他人商议好了,然后你来动手吧!”
曹操道:“并无他人,只臣一人!”
刘协转目看了看徐庶,道:“元直,这件事情有你的份吧,这些人都是以你为首的,郭嘉也好,陆逊也好,都是敢谋划,不敢动手的人,没有你的同意,曹操也未必有胆色这么做。”
徐庶微微咳嗽一声,同样站出队列,走到曹操右侧,道:“确实如皇上所言,此中在列者,都已经同意此事,臣等知圣上仁善,珍惜兄弟之情谊,故为了圣上的江山社稷,只好先斩后奏。”
郭嘉等人是又急又气,心中暗自嘀咕,不是说好了曹操顶着,咱们出面求情的吗,元直你怎么上来就漏嘴了啊,但此刻实情已露,只好一个个都站出列,道:“臣等皆同意此事!”
刘协冷笑道:“好啊,朕的左、右、后、征东、征北、征南六位大将军都在这里,一位幕僚参事,一位幕僚从事,你们就这么联合起来将朕的皇兄给除掉了,让朕日后见到列祖列宗该如何交待啊。”
众人皆不说话,都低头静候刘协处置,不过素来法不责众,众人到没有谁真的担心获罪,否则刘协就不会在魏郡的时候就下诏替他们弥补此事。
刘协看了看他们,心中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叹一声道:“其他人就算了,元直是主谋,孟德是主凶,其他人也就是点个头同意而已,好了,除了元直和孟德,其他人都下去吧。”
复又对身边的贾诩道:“文和,你也留下来。”
待赵云、郭嘉等人都离开后,刘协指着徐庶道:“你怎么让如此多的人都知道了?”
徐庶和曹操偷偷对望一眼,心中皆暗想:知道的人多才好啊,咱们俩才安全嘛!
贾诩则道:“知道之人皆是圣上近臣,倒也无妨,只是时机把握的不太好,容易让人臆测。”
刘协嗯了一声,道:“至少让朕见兄长一眼吧!”
贾诩道:“他们急着动手,就是怕圣上见了安定王之后,下不了决心。”复又徐庶,曹操说道:“你们也是。何必在圣上动身来的时候动手呢,当初进入信都城就不应该留下祸根,一把火把皇宫烧了不就一了百了!”
曹操仿佛找到知音一样,急忙道:“我和奉孝是打算进城就了却这件事情的啊,可右大将军和后大将军犹豫未定,把最佳的时机给拖过去了,但再向后,圣上一来,这个事情就处理不了了。只好临时动手。”
刘协看了看徐庶,见他一脸无奈,摇了摇头道:“这件事情就算了吧,反正该补救的事情,文和都已经帮你们做了!”
刘协微微一声叹息,沉默良久,与三人道:“孟德,你过一段时间就回兴州,兴州现在还没有完全安定下来,你要再花费点力气,此外,尽力安排协助军机院的人向大兴安岭北方查探,海宁港的建设一定要着重注意,这个地方是整个北方唯一的不冻港,对大汉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也最关键。”
“朕在北方不会留太久,北方的军务事宜暂时由元直负责。冀、幽、并三州的军务都要注意整顿,原来的兵士留部分精锐为驻防兵,其余的都让他们还乡吧,做好安抚和抚恤工作,不要使打完仗的军士寒心,尤其北方朝廷的那些兵,南方朝廷的士兵还有商军和农场可以去,他们却只能回家务农,朕也会让治略府负责安排一定的重建工程,给他们暂时找些事情做!”
“冀、幽、并三州都是历经战乱之地,和南方百姓相比确实困苦良多,各地治理情况比南方差距甚远,荀彧以前就和朕商量过,打算调步鹜,骆统、严峻三人担任三州的治略总督,他们都是朝廷中央的要员,能力很强,经验也充足,本来问题不会很大,可南方和北方的情况不太一样,也不能照搬南方的政策,所以可能让诸葛瑾临时担任三州治略总督长,坐在幽州蓟县替朕处理这些事情,蓟县也要重新建设,作为呈递骊、兴、辽、冀、并和幽五州的经济重地,刘备以前不是在幽州建了一个南平港嘛,扩建一下,作为主要的贸易通道吧。”
“现在大汉南北统一了,大家也不要松懈,毕竟还有两个州没有统一,西域那里也面临着安息、贵霜两个大帝国,不能掉以轻心啊!不过军队也没有必要保持这么多,朝廷现在的镇,定,征三大番号十三个军,加上四大水师,有一百一十万的军队,加上禁军,驻防军,预备军和商军,大汉的军队接近三百万,这个数字无疑是多了,朕认为三千四百万的百姓,两百万军队还算合理,所以,朕把你们三人留下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合理的意见。”
贾诩当即道:“臣以为汉军只留镇、征两个番号的九军足矣,至于驻防军,如今大汉荆、扬、青、兖、豫、广、交、蜀、梁、雍、并、徐、辽、兴、骊、凉、西域十七个州,每州五万驻防军并不为过,且蜀州仍然过大,不方便管辖,可如扬州分扬、广一般,再分蜀、昆两州,预备军可以适当削减,在荆、骊、蜀、幽、辽、徐、扬、西域八郡设新野、南骊、成都、辽西、辽东、淮安、金陵、西宁八支预备军。每军人员控制在五万人足矣!作为各军院被选人员和主力军征调军源,配合八支预备军成立八军院,正好可以将定军各级将领调任各地军院担任祭酒和授师,在削减兵员的同时,臣以为如今的汉军当首先重视骑、水两军,在北海,东海两大水师之外,增设南海水师,此后还可增加西海水师,骑兵求精。水师求广,纯粹的骑兵团以定西、征西、征北、南骊、镇北、禁军八翼为主足矣,其余则为混制。”
刘协微微颔首道:“如此一来,大汉的军员压力也轻松不少!”复又问曹操和徐庶道:“你们以为如何?”
徐庶道:“虽然还有瀛、泰、安三州没有平定,但大汉现在的兵力确实有些膨胀了。自然压缩一些较为合适。”
刘协见曹操并不说话,知道他恐自己借此机会削他兵权,乃特意又问曹操道:“孟德还有什么意见啊?”
曹操道:“臣以为骑兵也应该首求广,大汉子弟不同与漠北。大多并不擅于骑射,若是过于求精,反而越来越少,日后只能从漠北征调,臣以为这并不是一件好事情。长久以来必然生变,故臣以为新野、南骊两预备军应该继续扩大,而不是收缩,南骊是生存环境能让汉人接受的少数草原。应该是控弦骑兵训练基地,而新野是黄河以南少有的天气阴凉之地,是游骑兵训练基地,随着大汉开始准备平定安、瀛、泰三州,水师愈加重要。淮安则应该设为水师预备军,臣以为汉军可以缩编,征番号四军皆可减至五万人,然预备军不可缩编,此乃让汉人成为精壮之兵的根基,十七个州的预备军可降为预备营,人数可以压缩至两万,但不可撤消,在广州南海郡可再增设专门的南海水师预备军,新野,南骊,淮安,南海可以拥有十万预备兵,虽耗粮税,但确实是国强之根本,至于军院的设置嘛,各州都可以在预备营的基础上增设军校,但对应四大预备营可以设立四个集中的大军院也是应该的。”
刘协忍不住仔细看了看曹操,赞许道:“若无孟德在此,朕几乎犯了大错,不错,汉军可以减员,但预备军不可以减。”
复与三人道:“那就结合文和和孟德两人的意见,汉军的人员编制控制在百万之下,定军番号取消,保留各州的驻防军、预备军,驻防军自耕自种,并不消耗粮税,也不用考虑,汉军和预备军则全部要国家粮税支持,所以标准就是练精兵,南骊这个预备军可以称为西凉预备军,兵员包含西域、凉州、骊州三地,新野、西凉、淮安、南海四大预备军人数可以达到十万人,相应成立新野、西凉、淮安、南海四大军院,此外再增加济南、洛阳、江南、成都四个综合军院,合为八大军院,四个综合军院也配备预备营,兵员主要为军院的学员。襄阳军院为最高军院,提升为襄阳军府,各州军校采取以前的群英会模式,每年春举行尉考,优异者进入八大军院,四大军院每年秋开设将考,优异者从四大军院升入襄阳军府深造,自八大军院出者任尉官,自襄阳军府出身,则可直接出任偏将。”
徐庶、曹操喜道:“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