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志乱-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告诉我,为什么不紧急?”

郭嘉虽然跟着华佗练了两天武术,但是身子还是单薄,那禁得住典韦拉扯啊,差点让典韦把他给拽下马来,只好大叫救命。典韦则是得理不让人,虽然松开了手,但还是一脸凶横的说:“快说,你快说啊。看你笑得那么阴险,你小子肯定知道。”

郭嘉正了正身:“告诉你也行,不过,你以后不许再叫我小白脸了,对我态度要好点儿。”

典韦点头答应:“行,我以后再也不叫你小白脸了,你快告诉我吧。”

郭嘉拿腔作势的说:“文远那里要是出现紧急军情的话,肯定已经打起来了。就文远那脾气,早冲上去了,哪儿还回得来啊!顶多是派个小校回来报信。再说了,你看他马跑得那么快,却没有大嚷大叫,撞伤任何士卒,说明他心中平静,脑子清楚。之所以跑得这样快,只不过是在表演罢了,按我猜想,应该是有什么喜事发生,文远有点儿高兴过头了,这才忍不住自己跑过来报信了。”

果然如郭嘉说的,是件喜事。张辽跑到我们的近前,勒住马,一抱拳:“主公大喜。”

我看了看一脸喜色的张辽说:“你先别说是什么,待我问问奉孝。”

我回过头来,笑眯眯的看着郭嘉说:“奉孝啊,你猜猜是什么事情,可以称得上大喜?”

典韦也在边上帮腔:“对,这白脸小子脑子好使。你再猜猜,这次是什么大喜?

正文第三百二十三章逃窜郭嘉气愤的指着典韦一下子没说出话来,典韦倒一幅扬扬得意的样子,看来能够涮到聪明人让典韦很得意。

郭嘉突然一转脸,又露出一幅人畜无害的笑脸,根本不搭理典韦了,反而毕恭毕敬的回答道:“主公问我会有什么大喜,我想应该是苏仆延派人来请降了。”

我把大拇指一竖,同时看见张辽也把大拇指竖了起来:“奉孝果然厉害,猜得一点儿都没错。”

我笑着拍了拍张辽的肩膀:“这次是我错了,我不该拿这么简单的问题来考奉孝。幸亏我没答应奉孝什么彩头,否则就惨了。”

郭嘉听到我这么说脸上也作出一幅痛苦的表情,好像深深后悔刚才没有向我提条件似的。只有典韦愣在那里,不知道我们是怎么猜的。

我们这里的仗打得顺风顺水,可是我的大老婆,公主的日子就难过多了。刚到洛阳,她最大的靠山董太后就死了,只好跟着董家的亲戚一起给老太太置办丧事。老太太在世的时候对她和刘协可是没少照顾,在这种时候她当然得表现一下。于是公主出面把董家的后事揽了过来,连董重的丧事都做得风风光光的。然后,她就打法董承把京里的一切不动产全都变卖了,让他前往青州避难。

何进还真拿公主没什么办法,毕竟长公主的牌子不是假的,不是随便什么人就能欺负的。而且我这个公主的老公恶名在外,他何进现在还不想惹上我这么个强敌,所以对公主的所作所为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皇上的丧事已经处理完了,公主却好像并不着急走,竟然赖在洛阳不挪窝了。这让何进也很是头痛,不过公主只要不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何进也不敢把公主怎么样,所以两家倒也相安无事。

实际上公主早就想走了,她在来洛阳的路上就已经知道自己有了身孕了,但是父亲死了,最疼爱的弟弟现在又寄人篱下,连他们俩最大的靠山董太后都被何进气死了,如果公主不在洛阳顶着,他怕刘协吃何进的亏,甚至有随时丢掉小命的可能。

刘协当然也怕死了,不过公主这一回来,他现在反倒轻松了。有了陈留王的身份,最大的好处就是有人承认他长大了,不需要老躲在宫里了,可以出宫了。所以他三天两头的往我在洛阳的家里跑,陈家好像变成他的王府了。实际上刘协也是很无奈的,这实际上是保命的办法,在洛阳,只有公主这里是最安全的。

而且刘协也很聪明,嘴也很甜,再加上两家的关系,所以叔祖也喜欢教他,不知不觉中我们家又出了一个太傅。

陈留王的出入宫门都是有人严密保护的,但叔祖还是不放心,还要加派人手保护,唯恐他出了什么意外。所以一来二去的黄忠也跟刘协混得很熟了,几乎从叔祖的私人保镖变成刘协的专职护送人员了。而且十分的尽职,甚至帮助刘协逃过了两次宫外的暗杀,只不过那些刺客都很忠心,一被抓住就立刻自杀,什么线索都没有留下来。

不过,敢于在洛阳刺杀皇上的兄弟,是人都知道只有何进有这么大胆子,只不过苦于没有证据,不能当面指认罢了。实际上就算刺客承认了自己的身份,指认何进是幕后主使。也没有办法把何进拉下马来。毕竟何进大将军的身份可不是吃素的,随便一句‘诬告当今大臣’就可以让所有人闭嘴了,所以大家心知肚明,却当面不揭对方的短。只是叔祖继续加强对刘协的保护,而何进也不敢再派人来做这种没把握的事情了。

本来这种僵局持续下去已经达到了一种平衡,谁都无意去破坏。但是事情的发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那个高高在上的何大将军突然被人杀了,而洛阳城里乱成了一锅粥。何进的部曲将军吴匡和张璋听到何进被杀的消息,就要杀进宫去为何进报仇,而张让他们把宫门关了起来,在里边据守。这时候虎贲中郎将袁术也带着兵杀了过来,猛攻皇城,却又一时攻不进去,急切之下,袁术放火焚烧青琐门。

张让一看,这种情况肯定是守不住了,就跑到宫里跟何太后说何大将军造反,把宫门给烧了,现在这种情况只能逃跑。然后也不管这些人同意不同意,连太后带皇上以及陈留王刘协和宫里的所有官员都带上,一起奔着北宫门方向逃窜。

ps∶进部曲将吴匡、张璋在外,闻进被害,欲引兵入宫,宫门闭。虎贲中郎将袁术与匡共斫攻之,中黄门持兵守阁。会日暮,术因烧南宫青琐门,欲以胁出让等。让等入白太后,言大将军兵反,烧宫,攻尚书闼,因将太后、少帝及陈留王,劫省内官属,从复道走北宫。《资治通鉴卷第五十九》

正文第三百二十四章复仇可怜的汉献帝刘协,不过现在只能称其为陈留王,他也在被裹挟之列,从复道一直被架到北宫去了。更可怜的是他现在想找他的姐姐寻求保护也不可能了,只能任由这些宦官把他裹挟着走到哪儿算哪儿。

这么大的动静叔祖能不知道吗?当然也开始动用力量准备保护皇帝了,至于宦官们和何进那叫狗咬狗,他才不管呢,于是跟随叔祖来到洛阳的人马几乎全都出动了。

但是这次可不是狗咬狗这么简单了,因为事态扩大了,何进的部将吴匡和张璋久攻不下,正在那里气愤呢,何进同父异母的弟弟何苗也来凑热闹了。他跟何进可不一样,完全是跟何进唱反调的主,一点儿都不向着他哥哥,由于他跟何太后是一个母亲生的,所以经常在太后跟前说何进的坏话。

他今天突然听到一个好消息,那个令他讨厌的何进完蛋了,而且居然被是几个小太监给干掉了。这实在是大快人心啊,本着中国人喜欢看热闹的心理,他决定出去看看热闹,顺便观察一下有什么便宜可占。于是他带着几百名兵将从车骑将军府出发赶来看热闹。

他不来,吴匡和张璋还真想不起来他,但是他现在来了,来得还这么不是时候,让吴匡很是愤怒。尤其是吴匡觉得,你何苗好歹也是大将军的兄弟,居然就这么看热闹?也太不仗义了吧。吴匡虽然愣,但是他突然又想到一点,何进死了,将来大将军之位就该落到何苗手里了,平常帮着大将军和何苗对着干的这些人还能有好果子吃。

于是吴匡急了,而且是急中生智,对部下们说:“大将军之所以死,就是因为车骑将军何苗串通宦官干的,你们说,我们该不该杀了车骑将军,为大将军报仇。”

这些士卒全是何进的死士,比平常的士兵待遇高多了,而且也都知道何苗与何进之间的关系,一听吴匡这么说,那还有个不急的。全都是悲愤欲绝,甚至有人竟然哭了出来,嚷嚷着要为何进报仇。

吴匡看准备得差不多了,拉着他们就要上。正好这个时候董卓的弟弟奉车都尉董旻也过来捡便宜了,何进生前对董卓不错,所以吴匡就舔着脸跟董旻商量一起共杀何苗的事,董旻当然高兴了,如果何苗不死,董卓再厉害也当不了大将军,但是何苗死了,何家就没人了,董卓就有机会了,所以董旻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吴匡的要求,和他一起进攻屯驻在朱雀阙下的何苗。

何苗正在那里大做白日梦哪,哪里想得到正在进攻皇宫的吴匡会突然掉过枪口来打他啊,尤其是他还听到吴匡手下的士兵还喊着:“为大将军报仇,杀死何苗。”的口号。何苗更是觉得奇怪,居然莫名其妙的想要出来解释。

这完全是一种找死的行为,吴匡根本就没打算给他说话的机会,离着还有几十步的时候就一记冷箭把何苗射下马去了。何苗落马,手下的这些军卒当时就乱了阵脚,再加上他们本来人员就少,不一会儿就被吴匡的士兵给杀散了,于是本来还剩下一口气的何苗就被吴匡给杀死了,连脑袋都让吴匡给摘了,尸首就弃置在皇家花园里。

可怜啊,本来没什么事的何苗,就因为想看热闹落得如此下场。

吴匡杀完了何苗还觉得不过瘾,继续统兵进攻皇宫。但是董旻却说自己的士兵拼杀了半天有些劳乏,撤了下来,然后派人给他大哥送信说:“洛阳兵变,何进,何苗兄弟都已经死了,你赶紧进京。”

董旻也是西凉一霸,京里大乱,这样好的机会,怎么可能就这样算了呢?这家伙也是胆大,于是他首先打着何苗手下为何苗报仇的旗号杀进了何进的大将军府,把男人杀了个精光,把能抓走的女人也都抓了起来,准备带回营里去淫乐。

但是他们抓来抓去,漏了一个人,就是那个刚进何家大门的儿媳妇尹氏,她居然趁乱从后花园溜走了,跑到了我叔祖的府上。

尹氏跑了,董旻不知道。但是他知道他的收获不小,花了一个时辰的时间,他把何家能抢得都抢得差不多了,男人更是没留一个活口。于是董旻再次掉转枪口,直奔何苗的车骑大将军,代表大将军府复仇的旗帜再次出现在了董旻的手中。

ps:吴匡等素怨苗不与进同心,而又疑其与宦官通谋,乃令军中曰:“杀大将军者,即车骑也,吏士能为报仇乎?”皆流涕曰:“愿致死!”匡遂引兵与董卓弟奉车都尉旻攻杀苗,弃其尸于苑中。《资治通鉴卷第五十九》

正文第三百二十五章受降京里乱得一塌糊涂,但是对我们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因为消息根本就传不过来,就算传过来我也会按下不报的。我的军队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努力做好我们应该做的,全力备战,消灭乌桓。

所以虽然我见到了苏仆延的使者,却并没有答应他的要求。我对那个使者说:“我很高兴,你们的大王苏仆延是个聪明人,他选择了投降,这是个非常明智的决定。如果他采取正面对抗,以你们现在的实力,将被我的军队瞬间化为齑粉。但是虽然我很欣赏他的睿智,却并不能完全答应他的要求。我现在希望他投降,但并不是象他要求的保留辽东的土地和王位,而是完全无条件的投降。”

“这恐怕很难接受。”从眼神里就可以看出,苏仆延的使者有些敢怒而不敢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