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志乱-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就造成了一种假象,联军被董卓军打败,退出司隶的假象。

正文第四百零二章看漏继续开会。说实话,我最讨厌的就是开会,可是有人逼我,让我不得不开会。袁绍代表联军的一封信,让上辈子就对开会过敏的我不得不再次召集文武在议事厅开会。

袁绍派来的人让我觉得有些眼馋,竟然是山阳太守袁遗。他是袁绍的大哥,袁隗的儿子,在袁家这一辈里他好像并不突出。但这只是假象,我知道他可是曹操最尊敬的几个人之一。原因说出来可能有些可笑,那就是‘长而能学’,说白了就是年纪大了还继续学习,不断的弥补自己的不足,和曹操一样都是完美主义者。

袁绍,袁术这种野心家肯定是不能控制的,但是袁遗要控制起来就相对简单多了。虽然他不如袁绍,袁术那么有名,不过对士人依然有强大的号召力。

仅仅是袁遗还不足以让我产生太大的贪心,随同袁遗一起来青州,为他保驾护航的人,才是我最想要的。张郃张隽义,这可是我几次想要挖到手里的智将,却次次都失之交臂,现在他仅仅是以韩馥手下一个军司马的身分出现在我的面前,这种好事我怎么能够放过呢。

说了点儿场面话,打发袁遗和张郃走后,我赶紧把青州能找到的文武都找了来,开了一个会。会议的主题当然是袁绍的这封信了,我把这封信当着众人的面读了出来:“元龙吾弟,自洛阳一别,至今五年有余,甚念之……”

袁绍的信写得言简意赅,基本上就是说,联军的形式现在很不妙,他们已经快顶不住了。现在又出现了刘岱误伤桥瑁的事情,造成了鲍信把大军带离酸枣的事,这让联军几乎陷入绝境,随时有土崩瓦解的可能。刘岱事后也非常后悔,他并没有想这么做,这完全是一场误会。不过这件事的后果太严重了,以桥瑁和青州的关系,青州一定不会坐视不管的。只是现在的联军已经岌岌可危了,如果再得不到青州的支持,联军就只能解散了,希望我能够看在同是天家子孙的份上放过刘岱。并且帮助联军渡过难关,同心协力消灭董卓。

同时刘岱也会投桃报李,和联军的所有人支持我登基称帝。虽然整个联军都会支持我称帝的,但是现在还不可以。因为我一直是姓陈的,现在突然改回姓刘,肯定会天下震动,所以需要一段时间让天下人适应这一改变。

所以,如果我想要登基称帝,就一定要在我率领青州大军攻克长安,解救献帝之后。如果献帝那个时候还没有死,他们也会帮我劝说献帝禅让的。而现在我只能以车骑将军的老官衔拼杀,直至大军消灭董卓,平定天下的那一天。

我的信读完了,几乎所有的人都闻出了陷阱的味道,就连那个平时神经比较大条的许褚也觉出这中间有不对来了:“主公,好像不太对啊,他们这样的做法好像有问题?”

我笑着看看许褚:“不错,确实有问题,但是问题出在那里你看出来了吗?”

许褚挠挠脑袋:“我就是觉得不对劲,但是那里不对劲就看不出来了。”

贾诩前一阶段生病了,这两天病好了,坐在首席谋士的位置上抚弄着手中的玉佩说:“不对劲的地方多了,你竟然一点儿都没看出来。太差劲了,不过仲康啊,你本来就不是干这种事的料,你要能看出来才怪了。”

许褚对贾诩还是蛮尊敬的,现在他挠着头问贾诩:“贾大人,那您给我说说,不对劲的地方在那里。”

贾诩示意许褚给自己倒了一杯酒,然后惬意的喝了一口:“首先,派来的人不对,袁遗是干什么的?山阳太守,袁绍的大哥。就算袁绍是联军的盟主,也没可能派他大哥当使者的。而他的护卫却是韩馥手下的军司马,这样的安排,他们的用意何在呢?不言而喻,联军并不放心我们,想利用山阳当第一道屏障,如果我猜的不错,山阳的都尉和兵马已经返回山阳郡了,所以才会让韩馥的人马来保护袁遗。咱们一旦不同意,山阳就是我们进军兖州的第一座难关。而且袁遗这个人是出了名的老好人,咱们就算看出了问题,也不会留难他,这就是他们下的第一手棋。”

“咱们再看看书信,袁绍在联军成立之初,即自封车骑将军,他又让主公任车骑将军,这是什么意思?他是想退居其次还是想要再升一步,这就不用我多说了吧,总之他肯定是不会弄出两个车骑将军这种丑事来的。”

“把主公是汉室苗裔的事公之于天下,看似在帮咱们的忙,但实际上是在戳主公的脊梁骨,帮刘虞的忙,一起害咱们。他们可不知道咱们手中握着诸多的证据,还有证人,他是想让咱们被士人的口水淹死,打击青州大军的士气。就算最后主公真的获得了胜利,打败了董卓,那个时候天下已经一片声讨之声了,主公就算想登基都登不了。”

“最后一点,还是个陷阱,而且是伪装的最好的陷阱。他希望主公为了登基而放弃对刘岱的追究。这样的招数确实很具有迷惑性,他们想作的不过是瓦解鲍信和乔家对我青州的依靠,造成一种主公为了争天下,而放弃了他们的形势。一旦见利忘义的名声传于天下,我们也就失去了民心。那时候我们也就没什么可怕的了。”贾诩笑眯眯的看着众人,把其中的疑点一条一条的娓娓道来。

大家这才发现,一封信里居然有这么多毛病。许褚更是咧着嘴憨笑,但是这时候郭嘉说:“文和还看漏一点,而且最可怕的正是你看漏的。”

正文第四百零三章准到部队已经整装待发,四个月的时间,让青州的士卒好好的休息了一番。青州现在的生活太好了,不仅衣食无缺,酒肉足备,御寒措施也比其他地方好得多,不少人都歇胖了,为此我手下的各位将军不得不花了半个月训练他们,把身上的肥肉去掉。

我一声令下,吕布率先开拔了,紧随着他后面出发的是关羽,许褚,太史慈,我和典韦,张飞压阵,而赵云这次留守了。粮草是青州的命根子,运送粮草的事情还是由陈到负责,提前出发的他们现在至少领先我们三天的路程。

七万大军浩浩荡荡的行进在兖州大地上,所过之处烟尘滚滚,尤其是吕布这个排头兵气势更加不一般,两万各族骑兵嚣张的前进,一边走还一边嗷嗷直叫,吓得路边的百姓早早的就跑得没影了。到了镇店之上,所有的人都关门闭户,紧守不出,以为是来了土匪了。有的地方,就连守城的兵将也以为这支队伍是带着青州旗号的土匪军呢。

不过,吕布好像特别喜欢他们这种行进方式,甚至还故意嚣张的让斥候部队在一些城镇下作盘旋侦查动作,弄得城里人心惶惶了,再出面解释。这样的行进当然快不了了,花了整整一个月,我们才从临淄赶到酸枣。

我们所过之处给各地的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前锋部队匪气十足,甚至看得出来,里面有不少的异族人,但是决没有任何人行劫掠之事。在晚上篝火庆祝的时候,还会邀请当地老百姓和他们一起跳舞喝酒。对百姓秋毫无犯不说,还解决了一部分人冬粮不足的问题,于是青州兵在兖州各地都倍受欢迎。实在在兖州过不下去的,青州军还会资助他们一些粮食,让他们逃往青州。

青州的行军变成了青州的自我宣传,宣传部长就是吕布,他豪爽的性格,赢得了兖州百姓的好感,吕布也非常得意。

酸枣的联军本来应该在去年的三月就解散了,但是由于青州的强势打压,黄巾军的生存空间被压缩了很多,对老百姓生活的破坏也少了不少,人口及粮食生产上损失并不像历史上描写的那样惨重。所以韩馥也并没有采取断粮的方式逼迫联军解散,甚至还亲自到了前敌。不过战争的进程并没有因为他的到来而改变多少,依然是不断的失利。这才有了他和袁绍密谋请刘虞称帝,但是他没有想到刘虞不仅不称帝,竟然还把青州推了出来,而联军内部也因为青州的出现起了摩擦,本来应该因为粮草问题被刘岱杀掉的桥瑁,变成了争吵中被刘岱误杀。于是才有了逢纪献策,袁遗下书这一系列事情。

现在青州出兵了,名义上是帮助联军消灭董卓势利,但是青州会按照逢纪给出的计策,一步步的掉入圈套里吗?韩馥不知道,袁绍不知道,刘岱更不知道。

酸枣城本就不大,住不下十万大军,现在又来了七万,肯定是没地方驻扎的。陈到的五千运粮兵先到了,看着数不清的粮车,袁绍和韩馥不禁赞叹青州的豪富,陈到只是跟袁绍这个盟主象征性地打了个招呼,就开始在城外屯粮了,根本不在城内驻扎。

陈到的士兵才是真正的精锐,别看是护粮兵,青州对粮草的重视才是青州次次取得胜利的关键。大营建得也相当有学问,攻守兼备,几层壕沟,大栅栏下来,别看只有五千人,你想要偷袭粮草也是非常的困难,就算有两万人也不一定烧得了,更不用说劫走了。

三天之后,吕布的骑兵也到了。这些人马的嚣张给联军好好的上了一课。远远的看着烟尘滚滚,袁绍和韩馥等众家将领本来以为是我到了,全都出城相迎,没想到城外来的居然是吕布,在所有的人面前给他们来了一次大型阅兵式。

吕布跨马来到众人的面前,邀请联军的将领们上城观看青州骑兵的风采。一队队的骑兵像风一样卷了过来,带起的烟尘足有两尺多高。夸张的是每队一千人形成一个方阵,一到城前,就全都把马拉起来,在空中举刀呼喝,然后再带马向城外准备驻扎的地方奔去。那方阵即使是联军的步兵也很难排列得如此整齐,青州竟然把骑兵训练成这样,不得不让联军的首领们感到忧心。尤其是几个憋着劲要吞并青州的人,更是心里打鼓,这样的队伍他们能对付得了吗?

二十队骑兵来去如风,队列整齐,虽然只是小小的阅兵,已经足以给联军的高层留下深刻的印象了。吕布更是嚣张的大笑:“众位觉得我青州的骑兵如何?是否对消灭董卓更有信心了呢?”

吕布也不等联军的首领们回话,下了城头,骑上马就准备去驻地扎营。众人既气愤又担心,正在这时,吕布突然一回身:“告诉众位,我家主公两天后准到。”

正文第四百零四章李乾不管在什么年代,实力永远是第一位的,青州的两万骑兵给联军将领们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深刻到连韩馥都没有发现其中一个骑兵方阵的带兵者是张郃。 所有的人都沉默了,就连逢纪现在也感觉不到一丝欣喜。青州军是出来了,可是要把这么强大的一支青州军困住,凭着十万人的乌合之众能办得到吗?

袁绍的头低了下来,韩馥的脑袋也低了下来,现在他们已经对把青州军夹在函谷关外不抱什么希望了。不过逢纪和荀谌交换了一下眼色,逢纪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青州军的骑兵是很厉害,但这是他们的精锐,青州不可能支支部队都这么强大,既然我们不能把他们困在函谷关。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出潼关……”

逢纪的话再次点燃了联军众首领的希望之火,一个个又都面带笑容,好像我的几万大军不存在了一样。

对于我的到来,袁绍他们采取了非常友好的态度,在酸枣城设宴款待我及我手下的将军们。他们的亲切换来了我们的礼遇,除了张郃与萧风留守以外,所有中郎将以上的官员全部出席,这里面自然也包括了贾诩和郭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