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主要就是管理我们青州的财务,这也叫人尽其才吧。”
糜竺听到我的介绍就站起来给大家来了个罗圈揖,大家也都给他回了礼。现在的青州就这点好,因为我手下很多人都是寒门出身,但是能力却非常强,所以大家也就习惯了,不怎么看出身的。要是在其他的州府,以糜竺商人的出身,恐怕就没有这么多人给他好脸了。
我把身子直了起来:“大家看到糜先生就应该知道我在想什么了。对,我在这几年里就是要借助糜家的钱财。而且要借用很多,干什么?就是要打造我们的青州军了。”
我顿了一下:“但是借钱并不是一件好事,就算糜家再富有,也不能填满这个无底洞的。所以我们也要自己赚钱,而钱财的来路无非是两个,开源和节流。咱们先讲节流,大家想过怎么节省兵器的消耗吗?”
底下的人大都都摇了摇头,几个谋士却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点——裁军,他们及时地向我传达了他们的意见。
我微笑着摇了摇手:“虽然很有道理,但你们的方法还是不对。你们的想法是错误的,这样做是饮鸩止渴,马上就是乱世了,裁军只会让我们的实力大大降低,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的就不用说了。我告诉你们,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升武器的质量。如果我们每个士兵手里拿的都是优质的钢制武器,而且这些武器从头到脚都是钢制的,它们的损坏程度还会那么高吗?”
我没有看他们的反应,自己回答了:“绝对不会再有那么高的损坏率了,不仅不会有那么高的损坏率,而且是非常低。同时还能加大敌人武器的损坏程度,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我双手伏案看了看大家:“可是如果我们要把武器装备都更换成优质钢材制造的,需要很大的一笔钱,这钱咱们根本出不起,就算是把整个青州的家底和糜家的全部财产都搭进去也不够。那么,怎么办?咱们就只能一步一步来,就是一点儿,一点儿的换装,而且是非常有计划的。在此之前,咱们还要做几件事,首先就是你们说的裁军,但又有点不同于你们的做法,我的作法是在节流的同时开源,不仅不用裁军,还能给我们带来大笔财富。我们要做的就是屯田,屯矿还有屯盐。”
大家显然被我的新奇说法吸引住了:“屯田我就不多说了,以前不少人都干过,咱们要做的也差不多。只不过咱们要用的士兵都是相对来讲不那么精壮的,甚至有些是在战场上受过伤,有些残疾的老兵。精壮的士兵才是咱们真正的战斗力,而剩下的这些人,他们将改成种田和训练来回轮换的作息方式,只要保证基本的战斗力就可以了。屯矿当然也差不多,我们需要大批的矿石来炼钢铁,更换我们手里的装备,他们当然是最好的劳力。最后我们还要屯盐,这就是水军的任务了,我答应过乘云大哥教给他更好的晒盐方法,能晒出更多的盐来,看来现在到了我兑现的时候了。大量的盐,将成为我们的又一笔收入,肯定能让我们如虎添翼的。”
我笑得非常灿烂:“最后,就说到重点了,那就是开源。而开源的重中之重就是拿下倭国。为什么?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们,倭国的土地虽然贫瘠一些,但是那里有真正的宝贝,就是金矿,而且是比大汉所有的黄金还要多的金矿。”
我的一句话,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底下当时就乱了。金矿是什么玩意儿,谁还不知道啊?
我又在这把火上又添了一勺油:“那里还有银矿,有非常多的银子。”
完了,场面已经彻底失控了,在财色的双重诱惑下,所有人的眼睛都开始冒绿光了。我心里一颤,我怎么感觉进了狼窝。
正文第二百零九章胖子事情很顺利,在我把关于倭国的情况,以及进攻路线和进攻流程的安排阐述完之后,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只是细节上还需要讨论。至少现在大方向已经定了,就是五年内大力发展生产,扩建军工,以最快的速度更新军备,争取能够尽快地占领或出兵倭国。
现在我首先要干的就是提升青州的科技水平,将青州的科技水平拔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然后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和作战能力,这在将来的战争中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不过有的东西我现在可以不管,有的东西我现在必须得开始做了。比如我现在做的第一条就是把大戟兵中加入大量的枪兵,现在的戟已经不太适合步兵对战了,它的钩挂性能因为同样带有钩挂能力的新型盾牌而产生了下降,一旦被对方的盾牌咬住,戟兵就失去了作战能力,这可是非常致命的。所以枪兵混合戟兵的办法,才能更好的形成有效的打击。
别的兵种我就不打算改太多了,汉朝可没有什么知识产权,改多了,到时候就变成别人的了。技术被盗用在这个时代很正常,要是不盗用你的他们自己都会不好意思的,因为那只能证明他们的愚蠢。所以实在不能做太多的技术革新,否则就是等于自己给自己上眼药了,不过有些必要的东西还是要改的,改的就是那些别人不好学去的。
最主要的就是晒盐,这是早就答应要教给九吾龙大哥的绝技。实际上这东西是最没水准的,一般晒盐都是用海水,但是海水里的盐分浓度并不高,所以虽然面积大产量并不高。但是我教给他们一个办法,那就是在海边打卤水井,这是最好的办法,实际上现在中国大部分的盐也是在海边利用卤水提炼出来的。而且这东西,投入少,产出多,盐分浓度至少是海水的上百倍,只要找对了地方,多打上几口,那盐的产量就翻着翻的往上来。
糜家本身就是卖盐大户,自打我跟阎忠搞定联系以后,这青州的盐都能买到西凉去,银子海了去了。而海岸线最长的就是青州和徐州,所以我一点儿都不担心徐州的人这么做,毕竟徐州是老爹的地盘,他钱多了将来也是我的,不用担心。
说实在的,我这人哪门都知道点儿,那门都不精,所以很多东西现在发挥不出来,得到现场去研究。不过我上辈子真的知道一些地质矿产学,而且专门研究过中国的地质矿产分布,所以我倒是给青州人民做了几件好事,首先就是我在寿光到当利一线给他们找到了两座金矿。大量黄金的产出,再加上糜家提供的其他资金,青州的财政一直就没紧张过,这给我们的改造计划带来了非常大的好处,保证了我们的计划能够有条不紊的发展下去。
其次就是大力发展煤炭产业,这个时代的人取暖权都是用木炭,破坏环境不说,热效率还不高。这东西青州可不少,我和典杰为首的百工,在原有铁匠制作铁矿粉的工具上稍加改进,把它变成利用水力带动的冲压碾磨机器,制作了大量的煤粉,再勾对一部分粘土,在模具内把它制造成蜂窝煤,或者煤球。而铁匠们早就把我教给他们的铁皮炉子按照图纸作了出来,于是整个青州人民的取暖高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
当我把这件东西送进宫去之后,灵帝高兴得合不拢嘴,硬生生又给我加了五千户的食邑。随我派去上贡的官员回来的颁旨官告诉了我真正的原因。实际上原因很简单,由于天气的问题,到了冬天的时候,裸游宫就得停了。否则这些宫女全都得冻死,就算不冻死,哆哆嗦嗦的样子也不好看。而且不光是哆嗦,人一受寒皮肤就会缩紧,鸡皮疙瘩不说,还会发青,视觉效果也不好,会令灵帝觉得倒胃口的。为此灵帝曾经费了不少脑筋,但是一直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我的这个炉子竟然解决了这个让他最头痛的问题。说实话加我五千户的食邑都算少的,要不是因为不是我年纪太小,灵帝都想赐我个公当当。
没想到,这么一个小小的炉子竟然带给我这么大好处,这还真是意外之喜呢。不过来的这个颁旨官也确实够狠的,这个叫张胜,张杰克的家伙简直就是个要钱的机器。仗着他是张让的本家,借着颁旨加封的机会,居然从我这里卷走了一亿钱,刮得我实在肉疼。我又不敢明讲,只能在心里暗暗的骂这个无耻的要钱胖子,如果出生在我的那个年代,我一定把他剁了,趁着猪肉涨价的机会,应该还是能卖个好价钱的。
正文第二百一十章冶铁赚钱的买卖不嫌多,但是花钱的东西现在可是太多了,钢材的改造现在就出了大问题。这个年代没有无缝钢管的制造工艺,纯钢制的枪杆又太重,会影响士兵的作战能力的,所以首先就得解决无缝钢管的问题。
本来无数人出了主意,但是具体实施起来都不是很理想,但是有个从雍州跑过来游学的小家伙倒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先是做了一根铜棍,再把铜棍放进事先做好的特制模具里,灌上铁水。等温度降下来,里面就变成了铜铁棍了。然后加热这根铁棍,因为铜比铁的熔点要低,自然会变成铜水流出来,于是剩下的就是一根铁管子了。
不过这个方法虽然好,但是也有它的弊病,铜本身就很贵,而且熔点也不低。所以我又把这个方法给改进了一下,用锡代替铜,效果果然好多了,至少省钱多了。
在省钱的同时我又发现了个宝,这个小家伙居然就是马均,那个连诸葛亮的连弩都能改进的家伙。他是大儒马融的同族,是我挂名老师马日磾的孙子辈,小小年纪就喜欢到处乱跑,这下跑到我这里肯定不会让他再跑掉,踏踏实实地给我呆在这里吧,我可有一大堆的科研项目等着你的小脑瓜来研究呢。
一个技术问题解决了一样,但是更大的技术难题还在等着我们,那就是怎么样提高钢的产量和钢的质量。这个实在是没办法,我上辈子只是个学中医的,对炼钢根本是一知半解,谁能想得到我会来到这个地方啊!早知道我就学炼钢了,但是现在学肯定是赶不上了,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挖潜。
挖潜也得有懂技术的人才,所以第一件事不是挖潜,而是挖墙脚。荥阳冶铁作坊是整个司隶最大的冶铁作坊之一,这里有我最想要的一个东西——高炉。
ps∶古荥镇冶铁遗址∶20世纪60~70年代发掘。年代约当西汉中晚期至东汉。
通过糜家的关系,我把制作高炉所需的人才都找齐了。按照荥阳的高炉我们复制了一个,发现效果还不错,每天能够生产铁将近一吨。而每生产一吨生铁,大概需消耗铁矿石两吨,石灰石一百多公斤,木炭七吨左右。这在两千年前是绝对是很杰出的技术成就了。
而且通过建高炉,我们又开始不断改进技术,现在我们可不使用木炭了,我们现在用的可是煤,比木炭可好多了。炉火的温度也更高,所以通过不断的改进,高炉越做越大,出炉的钢材质量也越来越好,而费用反而在下降。
在改造高炉的同时,我们的工艺也在改进。要知道很多人都把灌港和炒刚吹得神乎其神,实际上在东汉时期,很多铁匠都懂得至少一种锻造方法。之所以后来这些技术失传了,主要是战争带来的灾祸,铁匠一般都比较强壮,所以很多人都被抓去当兵了,导致大部分的铁匠都死在了战争中,从而使很多精妙的技艺从此消失。现在我们一说起来,反而觉得当时能够有这样的工艺就不错了,实际上这些东西很普通,只是在当时不受重视罢了。
到了最后,很多铁匠无法忍受这种痛苦,甚至飘洋过海,跑到了现在的日本朝鲜。再加上五胡乱华的破坏,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