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法达成协议后,英国宣布放宽对华经济制裁,这是英国再给自己找台阶下。由于制裁时间过短,再加上美国拒绝加入,经济制裁等同于废纸。
美国在此次远东事务未起到任何积极地作用,完全是中国强硬态度的坚持下才迫使英、法做出让步。
美国国内民从对威尔逊在此次的表现失望至极,因为他就干矗着,等人家签好字才露面。美国作为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却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威尔逊太让人失望了。但是杨洪森作为美国在华的代理人他的胜利就是美国的胜利,乃至于美国人民的胜利以及威尔逊一系列外交活动的伟大成功。
巴黎的中国代表团与英、法签订了《化学武装不扩散协议》,中国正式成为条约国。
南京政府的态度在协议签订后也为之一变,不断向英、法示好,表示将继续维护英、法在华利益,比起英国,法国已经没有多少利益可以维护了,那些被没收的法国资产南京政府死活也不返还。
远东问题暂时得到解决后,很快英、法发现他们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解决,德国、奥匈、土耳其都留下了大笔的遗产,由于中国问题把他们的和会进程搅得大乱。
中、日就山东问题达成的和解,和会予以确认。北朝作为新生的独立国家得到了确认。
对于中国代表提出的七点要求,英、法都进行了答复。
关于在华势力范围此时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现在全是星条旗,英、法要考虑未来如何扼制美国在华利益的膨胀,如果不是俄国人插上一腿,美国可能完成了对中国的独占。
撤退外国军队、巡警也没有问题,把军队放在中国,除了增加人质的数量,什么意义都没有。
租借地可归还,但是租界却不能归还,法国人一直视上海为殖民地,英国在远东八成投资都在上海,除非中国能给予补偿,此事被留存了。
至于领事裁判权,在没有军事力量的保证,该项权益纯属空谈,看看日本就知道,多少侨民被裁判了。
中国要求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说起来英、法就生气,杨洪森通过合法的途径,不合法的手段,将其纳入了自己名下的中国邮电集团公司。被杨洪森吃下去的东西,他会拉出来,但绝对不会吞出来。
关税自由权成为了焦点问题,美国是最早与中国签订新的关税协议,而后日本也对关税进行了修改,最近意大利与中国就关税也达成了新协议,英、法也想尽快与中国就关税达成新协议。
这些麻烦的小问题被一一解决后,他们开始专心对付眼前的这盆大餐。
德国、奥匈等协约国战败后留下了很多剩余物资尚未分配,时间不等人啊!
按照杨洪森对条约的了解,德国几百万大军被裁只剩10万人,杨洪森首先瞄准了数以万计的轻武器,至于那些战舰、潜艇、坦克、飞机很难购买到。驻意大利商务部已经早早就与意大利取得了联系,瓦里奥当然知道杨洪森需要大量的毛瑟步枪,但是量太大他一个人根本吃不下,遂与意大利本土军火商合作组成联合,在巨额的军火订单面前,军火商纷纷行动起来。
中国的七点要求得到答复后,中国代表团的使命就基本完全了。访美的孙中山得知此事,在第一时间将这一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转达给了华侨。孙中山没有想到离开巴黎后情况变化这么快,在得知潘佩珠被法殖民地政府释放后,向越南的同志发去了慰问电。
孙中山不打算在美多作停留,乘船返回国内。
8月各国代表纷纷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汪精卫作为中国代表也在和约上签字。威尔逊此时的心情十分激动,个人目标终于达成,美国向世界领袖的地位迈出了坚实的脚步。
《凡尔赛和约》签订后,对和约中有关中国问题的解决内容《中央日报》进行了公示。
北京、南京、上海、武汉都举行了盛大的游行庆祝《和约》的签订。表面看起来中国提出的要求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和约内容总体上对中国是公平、公正的。中国老百姓并不知道南京政府与英、法、日之间还有秘密协议,当然这一部分协议是不会公示的,到于解密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日本取得德国太平洋上的岛屿,在山东、朝鲜日本虽然打了败仗,但是中国获得了经济补偿,对于和约日本军部并不满意,中国人支付的赔偿款太少了。所以伯力、海参崴等远东城市撤军问题上,军方的谈判代表仍在纠缠中。日本对“两岛”战败心存不败,在中国签署了禁止使用和扩散化学武器的协约后,军部认为中国人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动用化学武装。所以,在常规战中英勇的帝国军人一定会取得胜利,为国家取得过荣耀。
第九章
欧战结束后全世界的经济都出现了衰退,相对于日本的经济单纯从数字上反映退的比较多,他们失去了在华的大部分资产,数十年在华的积累只得到了千万美元的补偿。更重要的是日本失去了半个朝鲜,那可是半朝鲜真的太让人心痛了。事后内阁指责军部,军部指责内阁。
杨洪森对日态度的转变,让日本的民主派认为中、日未来前景广阔。
南京方面提出建立一个广泛的远东经济联盟得到了这些民主人士的欢迎,却受到军方背影的成员反对。
杨洪森严重剽窃日本经济学专家们的成果。
由于日本方面一直没有表态,中国政府邀请韩国、越南加入,后又将美国列为特别成员国,三国外长在上海召开大会,通过了《远东国家联盟成立宣言》确定:
1、以平等与协作精神,共同努力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
2、遵循正义、国家关系准则和《国际联盟宪章》,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3、促进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科学等问题的合作与相互支援;
4、在教育、职业和技术及行政训练和研究设施方面互相支援;
5、在充分利用农业和工业、扩大贸易、改善交通运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进行更有效的合作;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孔熙祥担任第一届东盟主席。宋子文认为孔熙祥根本就没有这个本事,还是早早辞职算了,这把孔熙祥给气坏了,他通过竞争从那么多人强敌手中抢到财政部副部长一职,东盟成立,他难得露露脸,增加点知名度,太受打击了。
比起孔熙祥的表现欲,杨洪森到真有一个大难题。
英、法在和会上的妥协并非是无条件的,这个世界没有免费的午餐,中国是统一了,中国是强大了,作为联盟成员,中国享受到了权利,那就付出义务。为了将全世界的和平与安宁,必须将这朵资本主义世界的奇花给扼杀掉,而中国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孙中山在美其中,美国高层人士就中国对俄政府进行过交流。
和会结束后不久,五大国就对俄封锁进行了讨论,英、法要求中国对俄进行经济封锁,同时对白俄军提供军事援助。巴黎方面,中国代表团将此事最终决定权推给了国会,孙中山在美未就此事做出任何承诺。
在美期间,日本大使向孙中山发出邀请,希望他在回国途中访日。孙中山认为这是进一步改中日的契机,只有打破军事对抗才能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总理,美国商务部的来电。”
杨洪森略看数眼,对于孙中山回国途中访问日本,他是支持地,改善中、日关系是必要地,对日本的防范是需要加强地。
“此事我已知晓,关于元首访日一事在新闻报导中要……”
苏俄驻华大使契夫科受邀来到了总理府,俄国革命目前的形式十分恶劣,国内、外反动派势力气焰十分嚣张。伟大领袖列宁同志已经遭遇了数次暗杀,但是托杨洪森送的防弹衣列宁并无大碍。列宁最初并不喜欢这种又厚又重的背心,不过经过多次暗杀不死后,就算列宁不想穿,身边卫士也要要求其装备上。
契夫科是年初才来到南京所以他没有见到孙中山,不过受到了杨洪森的热烈欢迎。
俄国目前国内、外形势都不是很好,虽然红军一直在打胜仗,但是大片国土仍在白俄的控制中,现在俄国最太平的地方应当算是远东了。中国帮助苏俄牵制了十数万远东干涉军,西伯利亚中部、中亚地区,中国以自愿军的形式向俄国派出2万余人,有力地打击了白俄匪帮。
“契夫科同志,请坐吧。”
“总理先生,请。”
“祝贺中国在和会中取得了外交胜利。”
“相信契夫科同志最关心是各国,尤其是中国对俄国目前内战的态度吧。”
五大国对新生的苏俄政府持敌对态度,所以他们俄政策无非就是政治、经济封锁再辅以军事干涉,再多也就玩不出花样了。和会结束后,中国对俄政策可能会有所改变,会有什么样的改变契夫科不清楚。
“中国与俄国是友好邻邦,苏俄政府是中国人民的朋友,我们不会做出对不起朋友的事。”
杨洪森说这话的脸不红,心不停,一幅心安理得的样子。
“那么总理此次请我的目的是。”
“美、英、法要求中国加入对俄经济制裁,所以我建议将我们边贸交易形式进行修改。”中、俄贸易正在持续增大,俄国现在很乱,但并不代表就没有钱赚,俄国从中国进口的大宗商品有粮食、军火、药品、纺织品等等,中、俄贸易莫斯科方面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跟进,由于苏俄在交易中用的全是真金白银,南京方面乐意做这种优质买卖。
契夫科舒一口气,他担心中国迫于英、美压力而被迫终止与俄经贸往来。
“在未来的半年之内美军将在远东撤军,不过日本在近期可能会有所行动。”
契夫科说道,“中、日之间不是有协议,日军应当在一年内陆续从远东撤军的吗?”
“是的,不过现在英、法需要日本向贝加尔湖以西运动。”
契夫科在到达中国后,莫斯科方面全面整合远东的军事力量,但苏军目前没有任没有足够的力量阻挡日军,如果他们与白匪西进,那么他们只有大踏步的后退,用广阔的空间换取时间。不过契夫科很怀疑杨洪森话的真实性,因为日本对东北一直存有野心,日本是真的要对他们下手,还是为了对付中国政府。
“日本真的会向西进行展开军事行动吗?”
“他们真实动机是为长期驻扎伯力、海参崴寻找借口。所以我希望苏军能给日本一点小小的压力。”
苏军攻不足,守有余这一点杨洪森应当是知道的,他提来并不是真的指望苏军出手,他手上就那么一支俄国雇佣兵,打仗的时候,只要换身皮就行了。
远东实在是太平静,只有乱起来,他才好向美、英索要援助。
杨洪森同意全面干涉俄国内战的条件就是提供援助,他与日本干涉的动机不动,日本多少也是担心布尔什维克的这样思想流入国内,可是杨洪森怕什么,他的三民主义是经过无数革命先辈在实践中得到论证的东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虽然与现在的布尔什维克理念有些不同,但是同属一宗这是确定无异的。
美国大兵们在远东并没有任何像样的军事行动,他们更多的时候是充当中、日之间调停人。
在伯力、海参崴地区中、日间小的冲突不断,而科洛佐夫中将的俄罗斯师团与罗瓦涅夫中将的白俄军队斗的也很凶。
英、法在远东部署了6000名士兵,他们在远东的主要使命就是充当隔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