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麒麟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御用闲人-第3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圣上驾到!”一声高喝,响彻幽国公府。府内众人,没想到连皇帝也深夜驾临,吴用长子,门下侍郎,崇义候吴齐急忙迎出府来。

“臣吴齐叩见陛下……”吴齐刚出前院,便望见皇帝匆匆向内而 来。

“什么时候了,免礼!快,前面带路!”王钰焦急的喝道。吴齐不敢怠慢,便在前面引路,一行人直奔吴用病房而去。

房中,站满了人,吴用的子女,御医,下人,挤得满满当当。看这阵势,是想送终,最后尽一尽孝道了。王钰毫不理会满屋子向他下跪行礼的人,直扑到吴用床前,借助烛光细细看去。

但见这位忠心耿耿的老臣已然呈现油尽灯枯之状,眼窝深陷,双颊内凹,放在被子外面的一双手形如鸡爪。想当年在梁山上第一次看到吴用时,何等的意气风发,儒雅不凡,转眼之间,已经过去二十年了。

王钰执住吴用枯瘦的双手,轻声叫道:“爱卿,朕来看你了。”

吴用缓缓睁开一只眼睛,在昏暗的灯光下,看到这个熟悉的身影,心中一阵激动。身子竟然条件反射似的想要坐起来,王钰慌忙按住他:“老大人身体抱恙,就不要图这些虚礼了。”

“臣,臣终于把陛下等来了,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惊动陛下,臣惶恐难安……”

王钰一阵悲凉,握着吴用的手又紧了紧:“你我君臣数十年,朕视先生为师,何必如此?吉人自有天相,爱卿且放宽心,早晚必然痊 愈。”

吴用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吃力的转过头去,见满屋子的人都在,遂言道:“你们先下去。”他身为王钰心腹之臣,弥留之际,必然有重要的话要禀报皇帝。家眷们闻言,都含泪退了下去。

“臣今年六十有八,此时辞世西去,了无遗憾。老臣生逢其时,得遇陛下,实为一生之大幸。陛下不以臣出身卑贱,身坠污泥,二十年来器重用加。臣每念至此,心中惶恐不能为陛下分忧。如今大燕开国,四海臣服,臣却一病不起,从此不能再侍奉陛下,死罪……”吴用说话间,已然泪流满面。

王钰早就是铁了心的人,此时看到追随自己二十年,患难与共的老臣大限已到,也不禁掉下泪来,握着他的双手,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自己如今坐了江山,有一半原因是眼前这位盖世英才的辅佐。自当年招安梁山,吴用追随自己以来,兢兢业业,屡立奇功。君今不幸辞世去,国有疑难可问谁?

“爱卿还有未了之心愿么?朕一定替你办到。”王钰心知他命不久矣,遂郑重的问道。

吴用闭目良久,沉默不语,王钰再三追问,他方才言道:“陛下,臣闻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有一句话,或许陛下听后会不高兴,但臣不得不说。”

“爱卿不比他人,你我君臣之间,向来是无话不谈,不必忌讳。”

吴用还是有些迟疑,眼前这位皇帝,雄才大略,是大有为之君,他不需要谁去提醒他什么。但人总是会变的,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再不说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陛下,自古以来,凡开国之君,都能勤于政事,爱护百姓,所以国家在初期一定能够兴旺发达。陛下数十年来,将一个积弱百年的国家带到如今繁荣的局面。功高汉武,德盖唐宗,四海之内,普天之下,莫不拥戴。陛下至今,仍然小心谨慎,勤于政事,虚怀若谷,从谏如流。但自信之人,必然自负,臣担心有一天,陛下扫平四海,成为万王之王以后,就不记得当初艰苦奋斗的日子。历史上不凡行例,再伟大的帝 王,到了晚年都会变的。”

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大臣敢在皇帝面前说这样的话。这种事情,只可能发生在王钰这个朝代。正因为他对大臣的宽容,能够听得进去逆耳忠言,所以吴用才敢在弥留之际,说出这番担心。

王钰听罢,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更加觉得吴用的用心良苦。点头 道:“爱卿所言极是,朕心里也明白。你放心,如果有一天,朕老了,发现自己阻碍了国家的发展,朕会自行退位,让年轻人继续去打拼。绝不因朕一人,而妨害国家民族。”

吴用心中大感欣慰,有如此心胸的皇帝,国家甚幸,民族甚幸!

“陛下圣明,还有一事,臣甚为担心。陛下虽正值壮年,但皇储迟早要立。老臣知道,陛下的意思,倾

皇长子王战。臣之前表示过反对,理由是皇长为乃I家的血脉。陛下一定不以为然,但臣不是顽固不化。陛下可以不在乎这些,但有人在乎。说句不敬的话,若有一天,陛下龙御归天,假如汉王继位,难保不会有人拿他的出身作文章,这才是臣所担心的。”

王钰此时才明白,原来吴用反对立王战为太子,并不是食古不化,而是有他的考虑在。的确,假如自己有一天不在了,王战当了皇帝,他的出身将会是他一生的政治包袱。这一点,吴用倒是比他考虑得周到。

“爱卿的话,朕记住了,朕会慎重的考虑的。”王钰点头道。他一直问吴用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自然也希望他对国家能有一些建议,可也希望他对私人提出一些要求,这样也好让自己心里好受一些。

作为一个为国家立下卓越功勋的元老大臣,他提出什么要求,都不为过。可吴用的遗言,语不及私,都是在为公。他甚至没有要求皇 帝,在他死后,善待他的子孙。

“臣,可以放心的走了。从今以后,望陛下好生珍重,臣于九泉之下,也必定日日为陛下祈福,为大燕祈福,为中华祈福……”吴用的声音越来越微弱。王钰一看不妙,连唤数声不见答应。

“御医!御医!”

大燕兴武二年七月,幽国公,太保,资政殿大学士,大燕帝国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吴用病逝,享年六十八岁。消息传出,举国同悲,皇帝王钰下诏,追赠司空,谥曰“文襄”,陪葬皇陵,将其坟头加高十 尺,表示尊敬。并在对蒙作战正在紧急布置关头的情况下,废朝三日,以示哀悼。

就在国家正在准备扫平蒙古的时候,吴用的去世给了王钰很大的打击。不管于公于私,他与吴用的关系都非比寻常,这位追随他二十年的老臣,撒手西去,让王钰悲痛万分。出殡之日,皇帝亲率满朝文武扶棺出城,极尽哀荣。

王钰甚至不顾皇帝应有的威严,抚棺大恸,哭送吴用的灵柩出北京城,一直站在城门口,眼睁睁的望着自己最信任的大臣就此一去不复 返。回忆起吴用追随自己走过的这二十年,王钰悲伤的对大臣们说道:“虽朕之家国,实由吴公创造,今老大人驾鹤西归,如断朕臂,丧朕胘股,摧朕心胸,何其痛也!”文武百官闻之,莫不垂泪,也为这难得的君臣情谊而感动不已。

八月初,王钰亲笔草诏,告谕全国,高度评价了吴用的一生。

“惊悉幽国公,太保,资政殿大学士吴公讳用病故,噩耗传来,痛悼万分!顾吴用忠贞英雄,勤于国事,数十年来,屡有大功于社稷。如今西去,彪炳千秋!惟在此平乱中途,三军未动,先丧大臣,使国家遂失长城,损失过大,情何以堪?此朕追念素所信赖爱护之贤臣,不禁悲痛无已者也!至吴用鞠躬尽瘁,功在国家,所有表扬抚恤诸事,自当从优拟定,呈请朝廷明令施行。其家属,代朕善为抚慰,务继吴卿之遗 志,精忠报国,是所切望!闻耗仓促,未能尽意。兴武二年,年月 日。”

皇帝亲笔拟诏,宣布全国全军,为大臣举行国葬,这不但在大燕一朝,甚至整个中华历史上,也是非常少见的,可见王钰与吴用君臣之 间,情谊深厚,已经不是世人所常见的那臣勾心斗角,伴君如伴虎的情况了。

吴用病逝以后,王钰因为悲痛过度,也大病一场。半月不能理事,在此期间,蒙古接连犯边,八月初,竟然从北往南,一路打到辽东行 省。辽东总督李纲,飞马向幽云卫报急,东北军却因未得皇帝诏命,不敢轻动,只能被动防御。

王钰在病中得知此情况,龙颜大怒!此时正值秋高马肥,大燕数十万铁骑整装待发!王钰毫不犹豫,一纸诏命,宣布全军,即日出征,为朕踏平蒙古!

大燕兴武二年,三路大军,共计二十五万众,分头出击,直扑蒙古大草原。战争机器一开动,全国上上下下都围绕着对蒙作战而运转。甘宁卫范道远,总督各路兵马的粮草,源源不断输送到前线。

东北军岳飞部,一直以来便是东北拳头部队,开战的诏命一下达,岳飞亲率四万精锐骑兵,飞扑呼伦贝尔地区,企图一举捣毁蒙古人的祖宗圣地。

大将军林冲率十一万装备精良的南府军出山西,越过长城,寻找蒙古主力部队,伺机决战。上将军呼延灼,率十万大军从真定出发,高歌猛进,在林大将军侧翼,齐头并进。

然此三路大军,发兵数日,只遇小股抵抗,并未见蒙古主力部队。看来蒙古人不笨,他们想凭借自己的优势,大玩拖字诀,企图拖垮燕 军。

第十桶 第两百八十七碗 蒙古军队群体失踪

蒙作战,如山崩海啸一般展开了,数十万大燕军队,,深入草原要剪除国家最后的威胁。天下为之战栗,作为东土首屈一指的军事强国,大燕王朝的一举一动都让周边国家和地区十分关注。

在对蒙作战刚刚开始之际,西辽国迅速作出反应,大燕西辽王耶律封发兵三万,紧守西域各处通道,严防蒙古人向西逃窜。原西夏境内的羌族大首领,也动员羌兵一万三千人,配合朝廷官军作战。燕蒙之间的战争,演变成为各民族对蒙古的总攻。蒙古人不断对大燕帝国挑衅,虽然达到了他的战略目的,却也引起了众怒。各民族的人民都团结在大燕皇帝身边,一致对外。

八月中旬,东北军岳飞部与敌遭遇。岳飞表现出了一位出色将领应该具备的素质,不等两方排军布阵完毕,亲率八千虎狼之师作为先锋,一举冲垮蒙古军队的阵形。大军一路掩杀,势如破竹,蒙古人丢下数千具尸体,狼狈逃窜。

就在东北军取得首战胜利后不久,大将军林冲的精锐南府军与蒙古小王也速该率领的军队在草原深处相遇。双方展开撕杀,大战两日一 夜,蒙古军队料想不敌,开始撤退,南府军一路追击,林冲盼望在侧翼的呼延灼部能够迅速反应,两路夹击。

可遗憾的是,呼延灼部从原西夏境内出兵,深入大漠,一时迷失方向,没有能够及时的参战,让也速该的军队从容撤离战场,向北逃窜而去。

总的来说,燕军初战告捷,先声夺人,可喜可贺。消息传到北京,军民振奋,士气受到极大的鼓舞。全国百姓都期盼着,在不久的将来,官军可以一举扫平蒙古,从此天下再无战事。

“尚相,留步。”尚同良正步出中书省往禁宫内而去,背后响起韩臣忠的声音。回头一看,兵部尚书行色匆匆,想是前线又有战报传来。

“韩大人,走得这么急,莫非前线……”尚同良试探着问道。

韩世忠面露难色,来到尚同良面前欲言又止,遂将其拉到一旁,小声说道:“有些难办,上将军呼延灼居然在大漠中迷了路,没有及时对蒙古军队形成战略合围,林大将军在问原因。”

尚同良马上露出不相信的神色,这怎么可能呢?为将者,不识天 文,不懂地理,是庸才。上将军呼延灼也是久经战阵的名将,他怎么可能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但话从兵部尚书的口中说出来,当是千真万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