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思邈是谁?后世被人尊称为药王,即使不是千年一遇,至少也是五百年一出,只是那些太医却不会如此想,只感到孙思邈扫了他们的面子,若想找回,至少也要重新安排太医们对太子妃医治。
杨勇对太医们并无恶感,毕竟没有三分三,要在太医署混下去根本不可能,只是与太子妃的性命相比,太医署的面子自然不会卖,有了孙思邈,自然不会用这些太医开的药,加上后来为了给元清儿治病配制药剂,尚药局够年份的一些药材几乎被东宫一扫而光,一来二去,东宫与太医署自然产生了疙瘩。
孙思邈从外地归来后,杨勇为了将孙思邈留在京城,在农学院下面又开设了一个医学院,任命孙思邈为院长,现在这个医学院已经很有规模了。包括学徒在内共二百多人,医学院有农学院的投入,并不需要赚钱,给京城平民治病。收费低廉,甚至有时候免费治疗,这给农学院和孙思邈都带来很大的声望。
当然,也导致了不少同行的不满,只是谁都知道,医学院有太子做靠山。也没有人敢用阴私手段对付医学院,这些同行,许多与太医署的太医也有瓜葛,影响了他们的生意,太医们的外快自然也减少,这让一些太医对孙思邈更加忌恨,同时也影响着太医署与东宫地关系。
若是从许智藏身上着手,当然可以确定皇帝的身体状况,只是许智藏现在在仁寿宫。若要从他身上着手,就要冒着东宫潜伏在仁寿宫人员被发现的风险,杨勇想了想,还是摇头否决:“不用了,让暗衣卫加强防备,从仁寿宫的消息每天传送一次,改为一天传送二次。若有紧急情况,可启用加急传送地方式。”
“是。下官遵令。”吕沐霖行了一礼,转身下去。所谓加急传送,自然指的是信鸽,若是一般的情报,起码要一天时间。若启用信鸽。仁寿宫的消息一个时辰之后就可以传到杨勇手中,只是信鸽远没有一些小说中描写的那么好用。利用信鸽带信,准确率能达到六七成就算不错,猛禽、猎户、迷失方向都有可能造成信鸽损失,因此信鸽虽然快捷,却不可能利用信鸽来经常传信,只能紧急时采用,而且每次必须放飞数只,才能保证信件百分之百到达,至于泄密的可能倒是没有,杨勇不相信这个时代有谁能破译密码编写地信件。
随着吕沐霖的指令发出,从仁寿宫到京城的官道上突然多出来的那些壮汉全部消失,那些人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一般。
数天后,迟迟不见许澄来办公的太医署终于发现不对劲,先是到许澄家中询问,许澄家中当然没有人,接着太医署的人又到吏部查询,吏部也不见许澄回来的报备,太医署顿时慌了起来,许澄可是尚药典御,仍是太医署的最高官员,最终情况还是通过吏部报到了尚书省。
尚药典御既然会在从仁寿宫到京城的这段路上失踪,除了杨勇早已知道外,苏威和吏部尚书牛弘无不吃惊,马上建议详查,杨勇自然也不会否决,京兆丞郭衍接到尚书省地发文不敢怠慢,亲自安排衙役四处查询。郭衍出身官宦之家,他的父亲郭崇曾官至侍中,郭衍少年时代就勇武超人,善于骑射,多次带兵与齐,突厥等国交战,都取得胜利,而且郭衍与一般的武将不同,善于民政,开皇五年,郭衍为潞州刺史,赴任后适逢秋雨成灾,潞州属县多被水淹。郭衍亲备船筏和粮食救灾,并先开仓赈恤,后禀奏皇帝,此举深得较体恤民情的杨坚赞赏,提为朔州总管,朔州地处边远,尤以恒安镇(今山西大同县西北)北接番境,粮禽转运非常不便,郭衍便在此择地屯田,不仅做到粮食自给,且岁剩栗万余石。
正因为郭衍能文能武,京兆尹之职才会落到郭衍身上,京兆尹只是正四品,权力却非常重要,负责维持整个京城的治安,京中有五千人马隶属于京兆尹,除了十二卫大将军外,京中最重要的势力。
这样一个人,一旦京城有事,无疑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按理东宫应当争取交好才对,只是对于此人,杨勇却不敢信任,杨广任扬州总管后,郭衍亦随从前往。曾平定了数次南陈故地地反隋叛乱,为杨广取得不少声誉,后为洪州刺史,频繁来往于洪扬两州之间,暗衣卫多次发回郭衍与晋王密谈的信息。
虽然无法得知郭衍与杨广密谈地内容,杨勇还是下意识对郭衍起了猜疑之心,郭衍调任京兆尹后,正值杨勇受到皇帝猜疑之时,郭衍竟然将东宫也没有放在眼中,更让杨勇反感。后来杨勇重新受到皇帝信任后,郭衍又向东宫靠了过来,杨勇却不可能接纳他了,郭衍后来也意识到这一点,又重新把杨广当成自己的靠山。
杨勇之所以不把许澄失踪的消息马上告诉郭衍,其实也是想有意为难一下他,当然,能让郭衍栽一个跟头也不错,最好让郭衍调离京兆尹的位置。
郭衍虽然属于墙头草,但才能确实不错,否则不会坐稳京兆尹的位置,只花了一天时间,他手下地衙役就查到了许澄失踪地那家驿站,不过,衙役也只能此为止,暗衣卫提前七八天都查不出来,郭衍的手下自然也查不出来。
这一下,郭衍顿时为难起来,一个五品大员就这样无缘无故失踪,而且还是替皇上治病地大臣,若是没有一个交待,他身为京兆尹无论如何说不过去。
“郭大人,你是说许典御是自己偷偷溜走的?”杨勇望着低着头,站在他面前的郭衍谈谈的问道。
“是的,太子殿下。”郭衍硬着头皮道。三个男人,如果说在驿站失踪太令人难予置信。若说驿站有问题,当天晚上,可是同时住进了数名朝庭大员,其他几名官员都可以作证,当天并没有听见什么异常,郭衍也不能将罪名强加给驿站。无奈之下,他只能如此呈报,才能将自己的责任卸下。
“混帐,许典御进入太医院二十年,一直兢兢业业,又怎会自己偷偷溜走,莫不是你无能,故意推脱责任?”杨勇突然在桌子上大拍了一下,对着郭衍喝骂起来。
太子从来都是温文有礼,这一下突然发怒,不但是郭衍下了一跳,就是苏威、裴矩、牛弘等人也吃惊不已,惊讶的望向杨勇。
郭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心中却没有什么慌乱,他来之前早已想到太子可能借题发挥,大不了被太子骂上一顿,一口咬定道:“回殿下,下官确实没有发现许大人被人掳走的踪迹,许大人自己溜走,只是猜测而已,若是殿下有何不满,可以摘去下官官职,另派他人查询。”
“胡说八道,你以为朝庭的官职就这么不值钱,想摘就摘?”杨勇气哼哼的道,他心中倒是真想摘去郭衍之职,只是只能想想而已,没有皇帝的批准,郭衍的官职稳如泰山。
“下官绝无此意。”郭衍依然伏在地上,低头示弱道。
“殿下,既然郭大人不能查出,不如报给皇帝御批如何?”苏威连忙在中间打着圆场。
“也罢,呈给皇上御批也好。”杨勇点头答应,众人顿时松了一口气。
一只信鸽卟卟的飞进东宫偏避处的一处鸽笼,接着是第二只,第三只,负责喂养信鸽的东宫侍卫大喜,急忙从每只鸽子腿下取出一封卷成团的信纸,三张纸条一模一样,上面都是一些符号,这名东宫侍卫连忙将纸条放进怀中,向吕沐霖所在的地方送去。
第五十五章 涌动
得知信鸽传来消息,而且是来自仁寿宫的消息时,吕沐霖用最快的时间将纸条上别人看不懂的符号翻译出来,这三张纸条的内容相同,吕沐霖一翻译出来,望着那短短一行字,顿时呆若木鸡,腾的跳了起来,向皇宫奔去。
此时因为要召见郭衍的原故,杨勇并不在尚书省,而是在武德殿,这里与东宫相邻,也方便太子出入,武德殿的戒备远没有尚书省严格,吕沐霖很快进入殿中,不过,看到许多人在旁边,并不敢多说,只是用眼睛焦虑的望着杨勇。
看到吕沐霖进来,杨勇也顾不得再找郭衍的麻烦,丢下了一句:“郭大人,不管许典御是被人掳走也好,自己溜走也好,总之是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各位大人,本宫另有要事,今日之事就暂且到此!”
苏威,牛弘等人连忙都拱手行礼:“殿下请便。”
看着杨勇消失在殿外,高衍才从地上爬了起来,向苏威和牛弘两人问道:“左仆射大人,尚书大人,太子殿下说请皇上御批,又要下官对许典御生要见人,死要见尸,这是什么意思?”
对于杨勇的吩咐,苏威等人也是不解,不过,头痛的是郭衍,苏威当然不会将责任揽到自己头上,只是打了一个哈哈:“这个吗,殿下怎么吩咐,我们做臣子的怎么做就是了。”“是,是,大人高明。”郭衍心中暗骂苏威滑头,心中却想着下次怎么交待才是,许澄失踪已经半个多月了,短时间想找到谈何容易。
走出武德殿,杨勇停下脚步问道:“什么事?”
吕沐霖朝四周看了一看,这里是武德殿外面的回廊上。其最近的侍卫相隔有数十米远,四周一片寂静,只是吕沐霖却还不放心:“殿下稍安务燥,还是回东宫再说。”
见吕沐霖如此郑重。杨勇按耐住心中的好奇心:“好,那先回去再说。”
吕沐霖随着杨勇一直来到东宫崇文殿杨勇的书房内,又令麦铁杖把守外面的大门,吩咐不准任何人进来后,才拿出刚才翻译过来的纸条,呈给杨勇。
纸条很简单。上面翻译出来只有一句话:“皇上受伤昏迷。”至于如何受伤,有多严重,纸条上一概没有,皇上刚不久前才昏迷过一次,短短时间二次昏迷,任谁都知道,这次恐怕皇帝的身体严重了。
看完纸条,杨勇脸上无悲无喜,对于杨坚。杨勇地感情可谓复杂,在随国公府这段时子,杨坚无疑扮演了一个慈父的角色,无论外面遇到了多大难题,杨坚回到家中都是和蔼可亲,对于儿子的所作所为,也多是支持态度。这段时间,随国公府中。父子,兄弟都是其乐融融。
登基为帝之后,应当说,杨坚对于他这个长子应当还是有相当期许的,不但亲自为东宫挑选了得力助手。而且允许杨勇参与到六部地各项决策。对于杨勇以前的旧部,史万岁、罗艺等人也给予重用。对于东宫的钱财来源,去向也漠不关心,杨勇相信,糖岛的事做的再隐秘,杨坚也不可能没有半点觉察,只是却没有下令调查,多少也看在东宫的面子上,对于农学院产生地巨大利润,杨坚也是不闻不问。
只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起,父子两人越来越有隔膜,或许是起于杨勇对历史的害怕,基本上皇帝为东宫挑选的人都不放心使用,或许是皇帝越来越大的权力欲,越是年老,对于权力看得越重,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己权力的挑战,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儿子,总之,皇帝对东宫起了猜忌之心。
这种猜忌杨勇感觉到了,并马上采取行动,自降了待遇,并解散了大部分东宫侍卫,杨坚对于杨勇的举动还算满意,将猜忌之心转移到了朝中重臣身上,所以虞庆则,王世积可以仅凭几个证人的诬告就被处死,高颍被放逐,韩擒虎更是死的莫明其妙,而且对自己以前地政策多有推翻,解散各州办的官学,法律变得严酷。
对于隋朝二世而亡,后世许多人都以为责任全在杨广,如今杨勇亲自参与其中,才知道杨坚晚年犯下了诸多错误,其实已埋下了大隋短命的祸根。
大隋初期,皇帝对教育颇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