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欧洲局势正如吴克所预计的那样,已经出现了很大变化,日本政府的情报重点和注意力,也不得不向欧洲局势偏移。此时的德国,在希特勒的指挥下,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九月,德军至英法与波兰签订的协议于不顾,以闪电战悍然大举入侵波兰。
而令人奇怪的是,英法虽然对德入侵波兰进行宣战,但实际上在德法边境却没有采取任何军事行动,同样,德入侵波兰,直接将其与俄的军事接触面扩大多倍,然而俄国也并没有因此做出什么过激反应。此时的俄国已经结束肃反,并且完成部分战争准备,按理对德入侵波兰,至少也应该在西线大举增加兵力,然而日军发现,不仅东线自己所面对的兵力没有减少,同时俄西线兵力增加的也不多,这一奇怪现象,立刻引起了日军的怀疑。
究竟德国在入侵波兰后会继续入侵哪里?德国会不会在俄日开战之时,顺势大举入侵俄国,这立刻成了英法美日等国重点关心的内容,同时也是吴克所关心的内容。
吴克知道,历史上德俄之间曾秘密签订互不侵犯协定,并且瓜分波兰,而此时俄因东线战事的原因,并没有出兵波兰,已经与历史发生巨大改变,那么德俄之间是否还有互不侵犯条约呢。从俄方军事动态来看,似乎这一条约依旧已经签订,但是希特勒会放过这个与日军同时瓜分俄国的好机会么?
吴克不是希特勒,这个狂人的想法吴克很难捉摸,既然现在已经不是过去的那个二战,很难说历史的惯性还会在这里起作用,吴克只希望希特勒不要那么早的就头脑发热,提前攻打俄国,那样可就极大便宜了英法等国。
吴克通过历史对德国的军事实力算的上比较了解,在德国不进行两线作战的情况下,集中所有兵力进攻俄国,吴克相信俄国的处境将不会如同历史那般。虽然因俄日战争,已经让俄方做好到了战争准备,但根据后世的战力对比,吴克觉得俄很可能在德军无后顾之忧的情形下,被日俄火速瓜分。
但是,吴克也能够通过历史上的俄德之战,推测出俄方会不懈的做出反击,那么以德军的实力,根本无法对俄广袤的领土完全占领,同时俄寒带气候也必将限制德的部分军事行动。因此,德日即使占领并瓜分了俄领土,也必将在俄广泛而强大的全民抗战之中泥足深陷,难以自拔,届时还能不能对英法发动进攻,就非常值得怀疑,也许英法的绥靖政策或许真的会获得成功。
如果战局真的如此发展,那么吴克想要获得想像中的南亚利益,就必须对英法美等国开战,那样自己反而代替德国,成为被全世界打压的对象。要知道现在的世界,即使英法美等国在世界各地都在实行殖民政策,却能无耻的将自己标榜为正义。
这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也不符合吴克自身趁乱而取的宗旨。为此吴克召开了第一军事扩大会议,不仅召集了各部正在学习的军事将领,还将参谋部和财政部人员加入进来。经过一番仔细讨论,最终确定的结果是,为稳定新政府的经济、军事建设,此时即使是远东出现变故,也不能参与。
方先本在会议上表示,新政府财政即使减小经济建设投资规模,至少也需要两年时间才能达到收支平衡,同时白崇X、卫立H、陈C等人也表示,部队整编至少需要一年时间进行训练,同时参谋部和后勤装备部表示,部队装备新式武器和完成对新式武器以及空地协同和装甲的使用,其所需生产能力、技术人员和军事指挥人员培训,即使以卫国军作为基础,也至少1…2年时间才能形成真正战力。
这次大会的最终一致认为,必须密切关注国际局势、特别是欧洲局势的变化,时刻警惕日军的再次进攻,但此刻新政府各部力量必须全力致力于经济发展、军事建设以及科技传播。军队应尽量避免在短期内发生大战,以免破坏发展机会,当然,为消耗日军实力,所有军队可以进入北方基地,以对日实战进行训练。
第五卷 博弈 第228章 俄方的讹诈
自39年九月一日起,各部队大比武开始,同时为尽快达到国内稳定的局面,吴克将剿匪和军纪也列为考核对象之一。与以往考核有区别的是,为防止地方势力玩花样,这次所有的考核人员都出自卫国军。12月所有部队考察结束,比武结果也基本出来,近一半部队在各地方势力的无奈下被成功消减,部分接受训练成为地方警察部队,还有部分经过简单的技术训练,被安插至各个工厂以及军属生产建设军团。
随后,200多万军队,开始轮番调入北方军事基地以及华北日军前沿,采取小规模与日军接触进行实战集训,当然吴克也不是一味的将兵力北调,在南方以桂系兵力为主力,也大力进行山地战训练,以期为未来战略计划做准备。
此时二战的形式,跟吴克所知道的那个二战已经有了极大区别,10月波兰向德投降,德军虽然没有立刻向俄进军,但是依旧大举陈兵于波兰、俄国边境。而英法等国如历史记载那般,在波兰被入侵时,卑鄙的放弃同盟协定,对德国采取宣而不战之策略,做看波兰灭亡。
同时英法部分海军舰队,在12月自地中海进入黑海,开始向俄边界逼压,大有协助德、日军队一举攻占俄国全境之势态,俄国顿时面临被德日英法等国全面瓜分之局面,斯大L困苦不堪。不得不发布全国总动员令,并在12月后放弃东线反击,开始将部分兵力向西调动,毕竟俄国工业、商业、政治中心几乎都在欧洲部分。斯大L损失不起。
虽然经过斯大L多方努力,并且以德入侵波兰时拒绝波兰部队进入俄边界躲避为条件,秘密与希特L签署互不侵犯条约,但是波、俄边境50多万德军正在对俄虎视眈眈。而英法等国,明显在等待德国进攻,然后趁火打劫瓜分俄欧洲领地,因此斯大L无奈之下,不得不将寻求盟国的目光,再次对准军事实力还很弱小地中国。
然而,虽然中国的军事实力在英法俄德等国看来很很弱小,但是对于德国来说,其军部在与卫国军的合作之中,已经深悉中国此时拥有很多新式武器。其战斗力非同一般。尤其是在德国没有进行装甲部队闪电战之前,德军方自卫国军几次战役表现上,明白中国军队也已经部分掌握了机械化作战的地理论。。。此时相对于日本来说,希特L更愿意与吴克达成合作协定。
吴克虽与德军事交好。却一直没有提出与德进行军事同盟,相比较日本方面其外相广田却不止一次的希望与德进行军事合作,这让希特L对吴克的心理有些把握不定。不过。希特对掌握新式武器的中国虽然不放心,但比较狂妄地他认为,只要吴克遵守不向外泄露新式武器的协定,同时双方也没有利益冲突,因此他也不在乎吴克不向他靠拢。
相对来说,因为双方曾对日本航母的一次阴谋,导致事后日俄大战展开,让双方在事实上拥有更大的合作空间。同时,希特L也相信,在中日大战未结束的同时,并且吴克曾隐讳表示对北方的想法,让希特L更加放
因此当有情报传出斯大L正派出密使和吴克进行谈判时,分析这些过后,希特勒相信斯大林并不能自吴克那里得到什么。
“让那个家伙也尝尝中国朋友的讹诈吧!”
希特勒如此对他的情报头子说道,对这短短两年内,吴克利用自己对新式武器的渴望,从自己这里讹诈了大批物资,希特勒就异常头疼。好在现在这些讹诈已经有了一些收敛,毕竟吴克同意了合股经营的方式,也让他自中国获得了大量资源。
同时,与卫国军地合作,还让他的海军力量获得了增长。由打捞的日本“加贺号”航母为参考,在青岛中德合作船坞由战列舰改装地一艘重型航母、一艘轻型航母已经下水试航,经过辛苦谈判,吴克同意让那艘重型航母归德国所有,当然条件是德方必须在随后一年内协助中国,在青岛船厂再次制造一艘重型航母,同时德方将在青岛帮助中国建造20…30艘潜艇。
对于此时的中国来说,潜艇和航母已经不再是秘密,希特L见仅仅帮助中国完善这两项技术,就能白白得到一艘重型航母,因此非常爽快地同意了吴克的要求。
如同希特L所预料的那般,斯大L与李宗R地谈判进行的并不顺利。
作为国家主席,李宗仁负责了此次国与国之间的合作谈判,在此前的军事会议中,吴克、李宗R、白崇X以及蒋系众人虽然部队已经逐渐被吴克削减瓦解,但是他们也确实看到仅仅3个多月部队的极大进步,为此此时的李宗R在看到吴克确实无心政治后,已经转向全面实行军事改革。
军事改革需要时间,长期从事军旅生涯的李宗R比谁都清楚。因此当俄谈判使者,转述斯大林的意见,要求中国军队配合俄军队夹击日军,收复东北失地时,考虑到吴克与俄曾建立的军事合作,李宗R稍事考虑,即打了个太极推手,将俄谈判使者推到了吴克这位三军总司令面前。
“对于贵国的处境,我们非常清楚,收复东北失地也是我国之必然政策,但是还请贵使转告斯大L同志,我新政府刚刚成立,诸事皆需立刻处理,同时海陆空三军正在进行整编,需要至少2年时间才能正式投入战斗,因此,对于贵国的请求很难应允。
不过,我国虽与英法美德等国均有经济合作关系,但未来如果贵国西线发生战争,我国非常愿意在保持中立的同时,为贵国提供物资补充,同时我国西部地区也愿意成为贵国的工业补充基地,当然,前提是贵国在战争中,将交战区的部分工业设施转移之我国西部。”
哼!“要求”我出兵,还真不是一般的骄傲,也不看看现在还有谁帮你,吴克在心中暗自鄙视了一下斯大L,将所谓的“要求”在话语中改为“请求”两字,拒绝了斯大L的“请求”,并抛出了一个现在看来毫无意义的承诺。
在他想来,历史上俄国虽然在西线打的很惨,但是俄国国土面积很大,再不计也不会将其工业基地转向中国西部,因此他的承诺也就是一句虚话。不过他没想到,这句虚话最终却变成了现实。
“将军,在贵国东北未曾收复的情况下,您却想着以这种方式进行所谓的帮助俄国,实在是过于离奇。即使与全欧洲开战,我们也能向在革命战争时期一样,取得最终胜利,因此绝不会将工业设施迁移至别国领土,您这所谓的帮助对伟大的俄国来说,简直是种侮辱,我要求将军收回这样的承诺!
另外,斯大L同志的要求,对贵国和我国均十分有利,如果将军现在不出兵,很可嫩即将失去一个极好或者最后收复贵国东北的机会。于此同时,我国有可能承认满洲国的成立,届时朱可夫元帅收复远东,也可能顺便将满洲国收复,因此,我建议将军还是仔细考虑一点的好!”
俄谈判专员谢米一边在心里大骂吴克卑鄙,放着日军占领东北不管,却想着俄国的工业设施,一边通过翻译,满脸愤怒的以“满洲国”的未来直接对吴克进行威胁。可惜,他不明白,作为一名合格的草头王,吴克的不仅脸皮练到了极厚之地步,其审时度势进行讹诈、威胁的能力,也不是这个谢米所能比拟的,另外这个草头王还是一个比较“有骨气”的国权主义者。
“呵呵,谢米同志,我相信贵国即使面对全世界攻击,也能在斯大L同志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