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及出版图书;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法医鬼仙
作者:苦海鬼涯
关于阴曹地府的一些资料
更新时间2012…8…17 19:09:59 字数:4021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国人对传统文化继承得不是很多,我在写这本小说前,也同样迷迷糊糊,不清不楚,就查了一些资料,现在整理出来给大大们随便看看。
首先是关于城隍。
1,城隍的由来:
城隍(城隍爷、城隍爷公、城隍老爷或城隍尊神),其前身为水庸神,兼管阴阳的神祇,也是中国神话中守护城池的神。城隍专司人间善恶之记录、通报、死者亡灵审判和移送之职。现被人供奉于庙宇称为城隍庙。城隍的崇拜盛行于大中华地区、越南、朝鲜半岛,也见于其他地区的华人、越人、朝鲜人聚居地。
城隍的观念源自道教,其后与儒教结合相互影响。最早记载城隍的是《周易》:“城复于隍,勿用师”。最早祭城隍只筑土坛,无庙无像。正如《凤山县志?祀典志》所载:“城隍庙无专祭,而水旱、疾疫必祷之,致敬、宿斋必告之;故立之庙,使神有所凭依也。”。设置城隍庙祭祀,大抵从道教成为民间信仰才出现。
城隍崇拜可追溯到周朝,是除夕要祭祀的八位大神之一,据《礼记》所载,古代天子祭祀“八蜡”中的“水庸”,就是祭祀城隍的开端。但此时的八蜡,只有天子才有权祭祀,就像九鼎一样,属于人间最高权力的象征,与后世百姓可以参与拜祭的城隍信仰不同。
由汉代开始,城隍的祭祀活动不断提升,各地人民更尊封已死功臣或英雄豪杰为城隍,其中有霍光与纪信等。
相传三国时代的吴国曾建城隍庙;另在《北齐书?慕容俨传》记述,北齐大将慕容俨就曾于郢城拜城隍神祠而战胜了南梁敌军,为正史最早的明确记载。而《隋书?五行志》记载:“梁武陵王纪祭城隍神,将烹牛,忽有赤蛇绕牛口。”由此可知,在南北朝的城隍普遍为民间信仰。
唐代城隍信仰大盛,各地广为建庙,并已出现求晴祈雨、招福避祸、禳灾诸事的祭城隍文。撰文的不乏著名人士,其中有:韩愈、杜牧和李商隐等,其中最早的是张说所写于开元五年(717年)的《祭城隍文》。
到了宋代,由于祭祀城隍列入国家祀典,故城隍庙普及各府、州和县。北宋欧阳修所写的祭城隍文:“雨惟神有灵,可与雨语,吏竭其力,神祐以灵,各供其职,无愧斯民”,显示了当时官吏们对城隍的敬重和互赖关系。而这时的城隍神也开始世俗、人格化,有些信徒开始将一些历史名人尊奉为城隍。
其后元朝,除在燕京汗八里建城隍庙外,更封城隍为“佑圣王”。
到明太祖朱元璋时,对城隍特别崇敬,曾亲诏刘三吾:“朕设京师城隍,俾统各府州县之神,以鉴察民之善恶而福祸之,俾幽明举,不能幸免。”明太祖更册封京师、府、州、县四级城隍,各级城隍神都有不同爵位和服饰,各地最高官员需定期主祭。
明太祖曾下令各级官员赴任时,必须向城隍宣誓就职。
城隍有阶级之分,洪武二年(1369年),封京都金陵城隍为“福明灵王”,汴、濠、鸠、和、滁等州朱元璋“龙兴之地”城隍亦封为正一品王爵。
其余城隍各赐爵位:府城隍为“二品威灵公”、州城隍为“三品灵祐侯”;县城隍为“四品显祐伯”。
不过,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即取消城隍之爵位,仅称为某府、州、县、城隍之神。
及至清代,城隍祭祀同样列入祀典,城隍的地位更崇高。但凡新官到任前需到城隍庙斋宿;上任日,更需在城隍前完成祭礼才能就任。
由此观之,城隍的职能随时代变迁,已由起初有求必应的神明转变为地位超然的国家和地方守护神。
2,城隍等级:
依明朝官方“城隍阶级封号”的说法,共有
京师城隍(王爵,福明灵王)
都城隍(公爵,明灵公):掌管省
府城隍(公爵,威灵公):掌管府
州城隍(侯爵,灵佑侯):掌管州
县城隍(伯爵,显佑伯):掌管县
境主:若无城池的街道、行政区欲奉祀守护本地的神祇,则不称城隍,改称“境主尊神”。
关于境主的解释,换成现代环境大致意思是:若是没有城池的乡镇等行政区域,想要奉祀本地神祗,就不叫城隍,而叫“境主尊神”。也就是说,相当于我国公务员体系的最基层:乡和街道。所以,本书早期,我才搞笑地让猪脚自称乡长,当初只是想调侃一句。
3,城隍部属:
城隍下辖有文武判官、各司大神。
还有甘柳将军、范谢将军、牛马将军、日夜游神、枷锁将军等。
其中城隍的僚佐为各司,而各司依各庙配置,并不相同,有三司、六司甚至到廿四司或卅六司之说,且各司名号,也不尽相同,如头城城隍庙则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为司。唯大抵以阴阳司为诸司之首。阴阳司是城隍爷的第一辅吏,协调诸司,监察诸案后,方陈报于城隍。
三司:阴阳司、速报司、纠察司。
七司:阴阳司、速报司、纠察司、奖善司、罚恶司、增禄司、注寿司。
八司:阴阳司、速报司、纠察司、奖善司、罚恶司、财神司、注寿司、功过司。
廿四司(版本一):阴阳司、速报司、良愿司、查过司、文书司、地狱司、功曹司、掌案司、检簿司、驱疫司、学政司、典籍司、罚恶司、注福司、注寿司、督粮司、巡政司、感应司、保安司、仪礼司、稽查司、赏善司、提刑司、考功司。
廿四司(版本二):阴阳司、速报司、功曹司、功过司、注福司、瘟疫司、感应司、罚恶司、功考司、记功司、事到司、监狱司、巡察司、赏法司、刑法司、察过司、见录司、来录司、警报司、赏善司、库官司、改原司、保健司、人丁司。
廿四司(版本三):阴阳司、吏部司、司封司、司勋司、考功司、户部司、度支司、金部司、仓部司、礼部司、祀部司、主客司、膳部司、兵部司、职方司、驾部司、库部司、刑部司、都官司、比部司、司门司、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水部司。此组廿四司,为采用朝廷六部廿四司而来。
廿四司(版本四):阴阳司、任免司、感应司、差捕司、讯问司、府库司、科甲司、农啬司、匠工司、商贾司、钱银司、幽冥司、纠察司、婚娶司、子孙司、医药司、寿命司、功过司、曲直司、监狱司、兵戎司、运途司、文书司、土地司、江海司。此组廿四司,司名皆为对偶,相当骈俪,文艺程度较高;且各司之职称,皆为民众所求而设定。
在本书中,我给县城隍设定的是三司,最少的。于是属官就有:文、武判官、三司大神。共五位。
另外还有甘柳将军、范谢将军、牛马将军、日夜游神、枷锁将军等,原本是和文武判官,三司大神平级的武官。因为剧情需要,将他们设定为受阳间重文轻武影响,官改吏,降了一级。
其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牛、马将军,也就是俗称的牛头马面。关于牛头马面的形象,更多倾向于兽头人身。但有些庙宇中的牛头马面塑像,造型却是人脸,只在帽子上画了牛头、马头。(台湾新竹城隍庙的牛头马面就是这样。)
这里因为剧情的关系,我将牛马将军设定成兽头人身,但具体什么时候出现,现在不能说,剧透太多就不好玩了。
另外,除了县城隍的三司外,我给各级城隍下属的设定如下:
州城隍庙:十二司。计有十二司大神,七县巡检,五运通判,共二十四位属官。
府城隍庙:二十四司。(其他属官还没想好,嘿嘿。)
都城隍庙:四十八司。
京师城隍:一百司。
4,城隍职权:
城隍在明清以后,成为一个神的官职,而不是一尊神明。都城隍为省级行政区所奉祀,相当于阴间的巡抚。府城隍相当于阴间的知府,县城隍相当于阴间的县令。各地的城隍由不同的人出任,甚至是由当地的老百姓自行选出,选择的标准大抵是“正直聪明”的历史人物。
古代教人做官的黄六鸿《福惠全书》写道,新县官莅境:“于上任前一日,或前三日至城隍庙斋宿”以便在梦中请教境内是否有悬而未决的冤案。
基本上城隍啥都管,比如:守护城池、国家,管理生人亡灵、奖善罚恶、生死祸福等等。
几乎所有人、事、物,都由城隍爷一手掌管,宛如是冥间的行政长官。而城隍爷的燮理阴阳、公正无私与善恶分明,往往也成了人们遇到在阳世间无法顺利解决的难题时,所求助的对象。
在司法事务方面,城隍爷经常巡视阴阳两界,以举发恶事或加以阴罚。城隍爷所施的阴罚,足以让恶人罹患疾病,或陷入贫困,甚至能夺取生命。也因为如此,当阳官-县太爷遇到不容易服罪的被告者,就会带他们到城隍庙,在城隍爷前发誓,以证明自己没有罪。而人们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时,也会到城隍爷前发誓,甚至斩鸡头立重誓。
而行政事务方面,除司罚恶之外,城隍爷也掌理奖善。同时,亦如警察一般,维护公共的安宁秩序,并掌管增进人民幸福利益的事务,以及授福与寿终正寝的人。
民间对城隍爷的信仰,也可以从下面的活动中看出来:
1。住庙袪病:古时候有的人生病时,认为自己的病是受到外来邪魔所影响造成的,于是就会到城隍庙里去住,寻求城隍爷的保护。
2。审夜堂:城隍爷是阴间的司法官,因此有的人遇上恶鬼缠身时,就到城隍庙请城隍爷晚上开堂审鬼,以解除厄运。
3。发路票:凡人如果客死异乡,招魂及运灵柩回原籍时,就必须到城隍庙去领路票,拿了路票才能引魂回籍,不然就会成了异乡鬼。
4。烧王告:所谓的「王告」,就是老百姓有不平的事想要申冤而写的状子。送到城隍爷前焚烧,那么城隍爷就可以替他申冤了。
5。镇压灾疫和求雨:当地发生瘟疫或其它流行病时,要抬出城隍爷出游,镇压鬼魅,以维护地方太平。而发生干旱时,农民也会到城隍庙去求雨。
5,现存城隍庙。
城隍庙在台湾保存得很好,但大陆就很少能看到了,现存级别最高的三大都城隍庙是:北京、南京、西安三大都城隍庙。不过最热闹的恐怕还是上海城隍庙,其他各地也有,但多遭损毁,保存不全,具体情形在网上查不出来。
说说神仙
更新时间2012…8…25 7:32:58 字数:3420
我个人总认为,歪歪小说就是努力编一个故事。如果这个故事能编得很新颖,能够激起读者大大的爱恨情仇,就算是个好故事。当然,我估计自己还做不到这些。
今天看到“miao~”大人的评论,顿时一阵瀑布大汗,这种认真精神,让一向偷懒的我不得不把心中关于神仙的认识码出来。
仙侠仙侠,首先说仙。这个词是中华民族原创的,也是最有影响力最富生命活力的,以下我会慢慢说,请大家不要着急,实在不想看就关掉网页。
历来儒释道三教相争,儒教因为教主是皇帝(关于这点以后我有时间会写出来)